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用法律知識說公交車讓座

用法律知識說公交車讓座

發布時間: 2022-03-29 04:58:07

① 法律有沒有規定坐公交車必須讓坐

法律上抄沒有明確規定,但尊老愛幼襲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這個社會極力宣揚和提倡的,現實生活中總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在公交上的讓坐問題也是如此。
其實在公交車上,無論是老人、青年、還是孩子都是平等的,買票坐車是一種權力,讓與不讓也是一種權利,主動讓座應該是一種習慣和美德,也是很小的一件事,相信大部分人都能自覺做到這一點,這只是屬於道德、輿論、良心所譴責的范圍,不能上升為人品或者道德素質等高度,更不能逼人讓坐等,被讓坐者也亦應該有起碼的禮貌,不能認為別人有責任有義務為你讓坐。我們經常看到一些被讓坐者,一聲不吭,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甚至有時在對方還沒有完全站起就坐了下去,而自始至終沒有一句感謝的話,讓人心裡不舒服,最近網上流傳一個小夥子因沒有讓座被打等,畢竟在我們這個社會,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尊重。每個人都不容易,都有自己的生活和道德理念,讓,當然值的提倡,不讓,也沒有什麼可以被指責的,更不能動手打人,和諧社會嘛,需要大家互相體諒才對。
每個人心裡都要想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那麼今天我們討論這件事就沒有必要了,但願社會和諧,世界更美好。

② 用哲學的觀點談公交車讓座問題

道德是橫量一個人是否高尚的東東,讓座只能說這個人很高尚,不讓座也只能說這個人德行不高,讓與不讓是他的權利,別人用強制力來防礙別人的權利,那這個人違背的就不是道德問題而是法律問題,因為他以道德為標准乾的卻是違反人權的事

③ 請問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是法律規定的義務嗎

不是。
公交車上讓座,是傳統道德范疇,體現的是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文明。
並無法律意義上的要求。

④ 如何看待公交車讓座,從道德和法律兩方面分析

現在公交車都會設置老弱病殘孕專用座位,公交車上給老人或者孕婦讓座的事情也經常看到,相互幫助,樂於助人本是好事,做了好事自然就是好人,如果不讓座是不是就是壞人,就應該被打嗎? 公交車不讓座未必就是不道德。沒有讓座的人並不一定都是道德低下的人,也許他們有病在身,也許他們有別的原因。讓座這個問題應該是一種自願行為,「弱勢者」不能把讓座看成像法律條文規定地一樣嚴格的行為,不要採用一些極端的方式去要求他人給自己讓座。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提倡尊老、互助的社會風尚,主動讓座者固然應當得到人們的尊重;但在現代文明社會,同樣也要尊重別人不讓座的權利

⑤ 公交車讓座是義務還是道德綁架

屬於義務,其為遵守公共秩序。

《憲法》規定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全國各民族的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保衛祖國,抵抗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依照法律納稅;其他義務。

讓座是一件自覺自願的事情,也是人人都應踐行的社會微文明。讓座沒有固定的對象,誰最需要就讓給誰。有些年輕人身體不適,有些殘疾人是肢體輕度殘疾,外表不易辨識,還有些乘客暈車等,這些人都需要他人的關愛。

(5)用法律知識說公交車讓座擴展閱讀:

讓座的相關情況:

1、很多時候,不少老人、病人、孕婦對於上車後沒人讓座有意見,主要原因就在於一些人「霸佔」了愛心專座還渾不自知。一方被說難免臉上掛不住,一方有時得理不饒人,蹦幾句拱火的話,各方的怒氣很容易瞬間引爆,結果既傷了和氣,又傷了身體。

2、幫助別人勿吝嗇,舉手之勞見美德,讓座體現的是一個人的道德涵養和文明程度,偶爾靠引導,主要靠自覺。簡單地認為刷了卡買了票,就可以不讓座,或認為讓座是其他人的事,與自己無關,折射的是冷漠與偏狹。

3、誰都有變老的那一天,誰都有需要援手的時候,不管坐在哪個位置,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有需要的人讓個座,是常識,更是共識。

⑥ 公交車上給老年人讓座是權利還是義務

僅從法律角度幫你解答。
1.既不是權利也不是義務,屬於道德范疇,不歸法律進行規范,讓亦可,不讓亦可。更不存在違法什麼的,違法只是針對法律進行規范的事務和社會行為進行的否定性評價。
2.憲法這一國家根本大法規定公民具有言論自由的權利,任何人都可以進行關於任何人的任何評價,無論什麼方式的什麼內容的什麼性質的言語評論都是個人自由,外人不能幹涉。即便說因為某人針對某人的惡性評價導致侵犯了某人的名譽權也是以實際帶來對被侵害人的現實社會影響為前提的,小打小鬧的言語侮辱還構不成侵犯法律規范公民合法權益的范疇,因為構不成現實利益侵害。就你說的最近這個案例假如女孩兒對老人辱罵導致老人心臟病發而死亡的,這個時候才構成對法律保護的公民權益的侵犯,已經成為刑法規定的犯罪,具有違法犯罪的性質,因為確實發生了實體性和現實性的損害。
3.法律並沒有規定老弱病殘的優先順序,也不屬於法律規范進行定義和規范的范圍。這個純屬道德意義上的優先。這類人相對於健康的有活力的人群在道德意義上更加需要和值得被優先尊重和被保護,同屬一種弱勢群體。法理上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都是一樣的,如果公交車上的人都是殘疾人,遇上了剛上車的高齡老大爺,殘疾人自然也應該在道德上給老大爺讓座;反之,公交上全是高齡老大爺,上來了一個瘸腿殘疾人,老大爺也自然應該給殘疾人讓座。這個是個人修養上的問題,不是法律規范可以或者是能夠規范得了的。
4.錯誤。雖然買票乘坐交通工具也屬於一種合同行為,但交通工具提供服務的內容和級別是一致的,不存在買票人付款義務多少而產生合同服務上的任何區別。舉個例子:我跟房地產商合同約定300萬購得別墅一套,老大爺跟同一房地產商一毛錢購得同小區同品質別墅一套都屬於房地產商自我處分的行為,合同法的原則就是合同雙方達成的權利義務關系是雙方真實自願的意思表示,放在這個公交車案例上就是公交公司願意提供無償服務的合同,願意在老大爺不承擔任何義務的前提下自己履行與老大爺的服務,也願意在女孩兒承擔購票付相應價款的前提下提供與老大爺同樣品質的服務,所以,不存在服務品質上的不同。
5.當然可以對不符合基本社會道德的行為進行譴責,但是其行為並不違法,如上述1和2項所說,不屬於法律規范的范疇,不能進行法律意義上的評價,就更不會得到法律的否定性評價,只能進行道德意義上的評價。

⑦ 公交車讓座受道德約束還是法律約束的,辯論賽

個人認為,其實坐黃座有責任讓座,因為公交車上專坐是給特殊人群准備的內,而且公交車上也有相關的規容章制度明示,我們買票上車就默認了這個規定事實,應當遵守,屬於責任范疇;而普通座位屬於義務范疇,提倡讓座是道德修養好。

⑧ 談談你對公車上讓座行為的認識

從道德層面,讓座無疑是值得褒揚的。幾乎每一輛公交車都有這類的提示語:「請您為身邊的老弱病殘者讓座。」於情於理,這些人都是當今社會中值得特別關注和保護的群體。

那麼,難道在我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也一定要讓座嗎?有些人天生體質差,如果在車上自身已經出現身體不適的現象,請你先安頓好自己。雖然在這種情形之下,他人有可能會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你,誠然助人為樂是可貴的,但請你也要量力而行。

我們是「依法治國」的國家,不要在網上對「不讓座」者產生過激的言論,更不要對其進行非法人肉搜索。網路空間不是法外之地,這樣偏激的行為,不但不能有效遏制此類事情的發生,還有可能讓自身在無意之間觸犯法律。

⑨ 關於公交車讓座調查報告的總結,運用思想法律與道德的知識

思想法律方面可以針對老弱病殘孕專座進行分析,此類座位設定本身形成一個規則專、設定了一個權屬利,即特殊人群對此類座位享有優先權,這個規則適用於所有選擇乘坐相應車輛的乘客,占據此類座位的人有義務給特殊人群讓座,不讓座不僅是道德問題,而是違約行為,違約可以被要求改正,即強行被請出占據的座位。

對於非老弱病殊孕專座,是否讓座則完全是一個道德問題。

⑩ 為什麼公交車上的愛心座位不能用法律的形式規定必須讓座

因為讓座是一種義務,不是責任,任何人都沒有權利,讓別人必須讓座,既然是愛心座位,就更不能強求了。法律是一種強制性的行為,只能約束,不能強求別人讓座,尤其是愛心座位。

熱點內容
新勞動合同法休息休假規定 發布:2025-05-06 06:38:56 瀏覽:679
司法鑒定類型 發布:2025-05-06 06:32:04 瀏覽:179
上海政法學院研究生處 發布:2025-05-06 06:21:13 瀏覽:656
勞動法二十六條釋義 發布:2025-05-06 06:11:55 瀏覽:364
公司不符合勞動法 發布:2025-05-06 06:09:24 瀏覽:722
法院賣房網 發布:2025-05-06 06:09:11 瀏覽:636
法治在線特警 發布:2025-05-06 05:54:13 瀏覽:575
防疫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06 05:37:31 瀏覽:349
公民在工作中受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6 05:36:46 瀏覽:646
特殊教育條例 發布:2025-05-06 05:31:38 瀏覽: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