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上市公司職業經理人法律責任

上市公司職業經理人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29 08:57:13

❶ 職業經理人能當法人嗎

  1. 職業經理人是企業獨立管理者

  2. 法人是企業擁有者

  3. 如果是擁有者管理企業,該管理者就不是職業經理人而是成為了合夥人不再具備獨立性,所以職業經理人不能當法人

❷ 公司法人詐騙,職業經理人有責任嗎

那要看職業經理人是否把關或參與了法人的詐騙活動,如果參與了或對其分管工作沒有把關,那就有責任,否則沒責任。

❸ 如果公司里的經營資金為不法資金,職業經理人有法律責任

一般要依據非法資金來源認定。若職業經理人有直接參與或間接參與的嫌疑,公檢法會立案查處。視金額大小或情節嚴重依據法律進行最終責任認定。

❹ 職業經理人在職期間用職務之便作假,法人將會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按照你的描述,你是法人?
如果你是法人,職業經理人在你公司的財務上做假賬,你知情不查就是縱容,在公司假賬事件被查處之後,你是第一責任人,職業經理人是直接責任人,在法律上的責任都需要你來承擔。
如果你主動提出審查,屬於你的職責范圍。

❺ 職業經理人造成公司重大損失

你這個問題去『知乎』問吧,那個感覺更專業點

❻ 怎麼確定上市公司聘請的是職業經理人

按照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家族式企業都將面臨轉型問題,聘請職業經理是可取的辦法。可以成立董事會,家族自己人擔任董事長,聘請經理進行經營。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章程,明確規定經理的許可權和職能職責。如果經理的決策書屋對公司造成損失,需要承擔一定的重任的。

❼ 公司高管應盡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公司法中的高管的法律責任有:
1、刑事責任。包括偷稅罪、挪用資金罪、職務侵佔罪、企業人員受賄罪等。
2、民事責任。發生轉讓方的股權瑕疵和受讓方的支付違約情形時,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行政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
第一百四十九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❽ 職業經理人的職責是什麼職業經理人的概念是什麼

一、職責

1、計劃,確定部門的目標和發展方向,並為實現目標和發展方向制定最佳的行動步驟,這就是計劃。

2、組織,一旦職業經理確定了目標,制定了實現這一目標的計劃和步驟,就必須設計和制定一項組織程序,這項工作往往被一些職業經理所忽視,因為他們總以為這是公司的事。

3、控制,當本部門或下屬的工作目標或績效偏離設定的目標時,要想辦法使之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4、協調,職業經理要用「三維」意識進行協調。,按照指揮鏈,與上司和下屬協調。通過與同級的工作協調,得到公司其他部門的積極支持。幫助下屬協調外部資源,是管理者的一個重要的職能。

二、概念

職業經理人,是指在一個所有權、法人財產權和經營權分離的企業中承擔法人財產的保值增值責任,全面負責企業經營管理,對法人財產擁有絕對經營權和管理權的職業,由企業在職業經理人市場中聘任,而其自身以受薪、股票期權等為獲得報酬主要方式的職業化企業經營管理專家。

(8)上市公司職業經理人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職業經理人起源於美國。1841年,因為兩列客車相撞,美國人意識到鐵路企業的業主沒有能力管理好這種現代企業,應該選擇有管理才能的人來擔任企業的管理者,世界上第一個經理人就這樣誕生了。

十九世紀中葉,美國鐵路貨運進入大規模正式運營階段。當時,由於軌道、機車、車輛等分屬各區業主所有,貨物在鐵路運輸途經各區時,需要頻繁地更換車體與押載人員,進行區段計價核算,經常性地造成大比例的貨物缺損和不可控制的日期順延。而不同中轉區段貨運計劃的連貫性、對接性的欠缺,所形成易損品、易腐品的中途損耗亦不鮮見。

基於此現狀,世界上第一批職業經理人——專業貨運計劃人員應運而生。專業貨運計劃人員接受政府統一付薪,不得接受各區業主所支付的工資、獎金乃至賄賂;並嚴格按照鐵路貨運行業規則行事,藉以對運程貨物進行綜合調配、取價,然後按各區段運營噸公里數,向各區業主進行利潤分配;如果一旦違反本行業規則或出現收受非法利益等問題,即予以開除,且此生終身不得再從事此種行業。

❾ 公司有欺詐行為(董事會的決定),做為執行者CEO(僱用關系)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連帶責任.因為經理是執行董事會決議,他只是公司的代表,而真正需要負責的是整個公司.由於公司是合夥制,所以承擔有限連帶責任

❿ 在上市公司對職業經理人的期權激勵中的期權指的是

期權是指企業為了重視和吸引人才,視人力資本的投入為投資行為,共同建立遠景,通過設定目標並能實現而給予的一種權利。它是在業給予員工有附加條件的一種民事權利,是企業利益與有貢獻員工的一種分享行為。期權激勵,就是企業所有者向經營者提供的一種在一定期限內,按事先約定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企業股份的權利。期權激勵的主要對象為企業的主要經營者,原則上是董事長、總經理。這是一種「現代」的使企業實現「雙贏」的激勵機制。 期權激勵最早源於美國。美國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結構分為三部分:基本工資和年度獎金、長期激勵機制、福利計劃。後來經濟學家研究後認為:基本工資和年度獎金不是有效的激勵機制,因為它不能激勵高級管理人員面向未來。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時常需要獨立地就公司的經營管理以及未來發展戰略等問題進行決策,諸如公司購並、公司重組及重大長期投資等。這些重大決定給公司帶來的影響往往是長期的,效果往往在三五年以後,甚至十年後才會體現在公司的財務報表上。在執行計劃的當年,公司財務記錄大多是執行計劃的費用,計劃帶來的收益可能很少或者為零。如果一家公司的薪酬結構完全由基本工資及年度獎金構成,那麼處於對個人利益的考慮,高級管理人員可能傾向於放棄那些有利於公司長期發展的計劃。
希望採納

熱點內容
新沂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5-06 07:17:27 瀏覽:737
刑法正對正 發布:2025-05-06 07:11:00 瀏覽:921
法律咨詢內容和答復 發布:2025-05-06 07:05:21 瀏覽:775
圖集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06 06:45:53 瀏覽:353
信貸公司催債法律 發布:2025-05-06 06:40:27 瀏覽:133
新勞動合同法休息休假規定 發布:2025-05-06 06:38:56 瀏覽:679
司法鑒定類型 發布:2025-05-06 06:32:04 瀏覽:179
上海政法學院研究生處 發布:2025-05-06 06:21:13 瀏覽:656
勞動法二十六條釋義 發布:2025-05-06 06:11:55 瀏覽:364
公司不符合勞動法 發布:2025-05-06 06:09:24 瀏覽: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