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法律知識30問
① 農村土地確權有何具體法律法規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的依據主要是《土地管理法》《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記辦法》、《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等有關法律政策文件以及地方性法規、規章的規定,本著尊重歷史、注重現實、有利生產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原則,在全國土地調查成果以及年度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成果基礎上,依法有序開展確權登記發證工作。
各地應以「權屬合法、界址清楚、面積准確」為原則,依據《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 21010-2007)、《集體土地所有權調查技術規定》、《城鎮地籍調查規程》等相關技術規定和標准,充分利用全國土地調查等已有成果,以大比例尺地籍調查成果為基礎,查清農村每一宗土地的權屬、界址、面積和用途(地類)等,按照統一的宗地編碼模式,形成完善的地籍調查成果,為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提供依據。同時,要注意做好變更地籍調查及變更登記,保持地籍成果的現勢性。
1982年《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前,農村村民建房佔用的宅基地,在《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後至今未擴大用地面積的,可以按現有實際使用面積進行確權登記;1982年《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起至1987年《土地管理法》實施時止,農村村民建房佔用的宅基地,超過當地規定的面積標準的,超過部分按當時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處理後,可以按實際使用面積進行確權登記;1987年《土地管理法》實施後,農村村民建房佔用的宅基地,超過當地規定的面積標準的,按照實際批准面積進行確權登記。其面積超過各地規定標準的,可在土地登記簿和土地權利證書記事欄內註明超過標準的面積,待以後分戶建房或現有房屋拆遷、改建、翻建、政府依法實施規劃重新建設時,按有關規定作出處理,並按照各地規定的面積標准重新進行確權登記。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依據的文件資料包括:人民政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處理決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調解書;人民法院生效的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當事人之間依法達成的協議;履行指界程序形成的地籍調查表、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等地籍調查成果;法律、法規等規定的其他文件等。
② 農村土地相關法律
目前施行的完全意義上的農村土地方面的法律有5部、相關法律7部: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相關法律有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農業法、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環境保護法、城鄉規劃法。另外憲法、民法通則、行政訴訟法中有部分條款相關。
③ 農村土地糾紛法律法規
您好,根據《民法典》和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農村土地承包有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兩種情形兩種承包方式均可以創設用益物權,即土地承包經營權。
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自土地承包合同生效時設立,無需進行登記。對於以其他方式承包農村土地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不涉及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資格問題,其土地承包合同不具有創設物權的效力,而是屬於一般的債權合同,承包人的承包經營權遭受侵害的,承包人只能基於合同行使債權請求權主張權利,發包人收回承包地的,視為解除土地承包合同的行為。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49條,以其他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經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該權利具有物權性質,因此,以其他方式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未經依法登記不發生物權效力。
④ 關於農村土地的法律
國家出台的有關農村的專門的法律除此之外好象沒有了,但涉及農村的法律很多,如:《城鄉規劃法》、《土地管理法》等。還有就是國務院令、國土資源部令等,都規定了農村土地徵收、流轉、承包和用途等。
總的一條,國家對土地和農村(三農)越來越重視,政策也越來越寬松和優惠,相信農村回越來越好,農民生活會越來越好!
QQ:597988901
⑤ 至今關於農村土地的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2002 年 12 月 28 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2004 年 8 月 28 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1998 年 12 月 27 日)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國土資源部關於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
例》第二條第(五)項的解釋意見(2005 年 3 月 4 日) 5. 國土資源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
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1999 年 9 月 17 日) 6.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入開展土地市場治理整頓嚴格土地管理的緊急通知
(2004 年 4 月 29 日) 7. 8. 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2004 年 10 月 21 日) 國土資源部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的通
知(2004 年 10 月 31 日) 9. 國土資源部關於當前進一步從嚴土地管理的緊急通知 (2006 年 5 月 30 日)
10. 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6 年 8 月 31 日) 11. 土地登記辦法(2007 年 12 月 30 日) 12. 關於貫徹實施《土地登記辦法》進一步加強土地登記工作的通知 (2008 年 4 月 8 日) 13. 土地登記資料公開查詢辦法(2006 年 12 月 4 日) 14.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當前形勢下進一步做好涉農民事案件審判工作的指 導意見》的通知 (2009 年 6 月 19 日)
15. 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節錄) (2008 年 10 月 12 日)
⑥ 農村土地使用權法律規定有哪些
關於土地使用權的法律規定具體有:土地使用權是依照法定程序對國有土地或農民集體土地所享有的佔有、利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包括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的使用權。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劃撥、出讓、出租、入股,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配撥、聯營和入股。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十條 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第十三條 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採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承包,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可以採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家庭承包的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耕地承包期屆滿後再延長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屆滿後依法相應延長。
⑦ 關於農村土地方面的法律問題
重新分配就是了。現在的村裡的房子, 和城裡分到的房子 和錢摺合成人民幣,三個人重新分配就是了。
⑧ 農村土地糾紛法律依據有哪些
您好!
法律法規依據包括《農村土地承包法》、《物權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⑨ 農村土地使用權法律規定有哪些
我國農村土地使用權政策有:允許以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允許以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開展使用權抵押融資;放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條件;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本完成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等。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五條 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統一負責全國土地的管理和監督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的設置及其職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義務,並有權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提出檢舉和控告。
⑩ 涉及農村土地的相關法律有哪些
涉及農村土地的相關法律法規有:《土地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最高法院關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司法解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