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選舉有何法律責任
① 村委會選舉法有哪些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1998年11月4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1998年11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九號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一條為了保障農村村民實行自治,由村民群眾依法辦理自己的事情,發展農村基層民主,促進農村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二條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村民委員會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第三條中國共產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進行工作,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依照憲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開展自治活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第四條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對村民委員會的工作給予指導、支持和幫助,但是不得干預依法屬於村民自治范圍內的事項。村民委員會協助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開展工作。第五條村民委員會應當支持和組織村民依法發展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其他經濟,承擔本村生產的服務和協調工作,促進農村生產建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村民委員會應當尊重集體經濟組織依法獨立進行經濟活動的自主權,維護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保障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承包經營戶、聯戶或者合夥的合法的財產權和其他合法的權利和利益。村民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管理本村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財產,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第六條村民委員會應當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動村民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產,維護村民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發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識,促進村和村之間的團結、互助,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第七條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村民委員會應當教育和引導村民加強民族團結、互相尊重、互相幫助。第八條村民委員會根據村民居住狀況、人口多少,按照便於群眾自治的原則設立。村民委員會的設立、撤銷、范圍調整,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提出,經村民會議討論同意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第九條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村民委員會成員中,婦女應當有適當的名額,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應當有人數較少的民族的成員。村民委員會成員不脫離生產,根據情況,可以給予適當補貼。第十條村民委員會可以按照村民居住狀況分設若干村民小組,小組長由村民小組會議推選。第十一條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民委員會成員。村民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屆滿應當及時舉行換屆選舉。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連選連任。第十二條年滿十八周歲的村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村民名單,應當在選舉日的二十日以前公布。第十三條村民委員會的選舉,由村民選舉委員會主持。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由村民會議或者各村民小組推選產生。第十四條選舉村民委員會,由本村有選舉權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選人。候選人的名額應當多於應選名額。選舉村民委員會,有選舉權的村民的過半數投票,選舉有效;候選人獲得參加投票的村民的過半數的選票,始得當選。選舉實行無記名投票、公開計票的方法,選舉結果應當當場公布。選舉時,設立秘密寫票處。具體選舉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定。第十五條以威脅、賄賂、偽造選票等不正當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選舉權、被選舉權,破壞村民委員會選舉的,村民有權向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舉報,有關機關應當負責調查並依法處理。以威脅、賄賂、偽造選票等不正當手段當選的,其當選無效。第十六條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選舉權的村民聯名,可以要求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罷免要求應當提出罷免理由。被提出罷免的村民委員會成員有權提出申辯意見。村民委員會應當及時召開村民會議,投票表決罷免要求。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須經有選舉權的村民過半數通過。第十七條村民會議由本村十八周歲以上的村民組成。召開村民會議,應當有本村十八周歲以上村民的過半數參加,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戶的代表參加,所作決定應當經到會人員的過半數通過。必要的時候,可以邀請駐在本村的企業、事業單位和群眾組織派代表列席村民會議。第十八條村民委員會向村民會議負責並報告工作。村民會議每年審議村民委員會的工作報告,並評議村民委員會成員的工作。村民會議由村民委員會召集。有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提議,應當召集村民會議。第十九條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項,村民委員會必須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一)鄉統籌的收繳方法,村提留的收繳及使用;(二)本村享受誤工補貼的人數及補貼標准;(三)從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的使用;(四)村辦學校、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業的經費籌集方案;(五)村集體經濟項目的立項、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業的建設承包方案;(六)村民的承包經營方案;(七)宅基地的使用方案;(八)村民會議認為應當由村民會議討論決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項。第二十條村民會議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並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備案。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討論決定的事項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相抵觸,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產權利的內容。第二十一條人數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推選產生村民代表,由村民委員會召集村民代表開會,討論決定村民會議授權的事項。村民代表由村民按每五戶至十五戶推選一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組推選若幹人。第二十二條村民委員會實行村務公開制度。村民委員會應當及時公布下列事項,其中涉及財務的事項至少每六個月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的監督:(一)本法第十九條規定的由村民會議討論決定的事項及其實施情況;(二)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落實方案;(三)救災救濟款物的發放情況;(四)水電費的收繳以及涉及本村村民利益、村民普遍關心的其他事項。村民委員會應當保證公布內容的真實性,並接受村民的查詢。村民委員會不及時公布應當公布的事項或者公布的事項不真實的,村民有權向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反映,有關政府機關應當負責調查核實,責令公布;經查證確有違法行為的,有關人員應當依法承擔責任。第二十三條村民委員會及其成員應當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辦事公道,廉潔奉公,熱心為村民服務。第二十四條村民委員會決定問題,採取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村民委員會進行工作,應當堅持群眾路線,充分發揚民主,認真聽取不同意見,堅持說服教育,不得強迫命令,不得打擊報復。第二十五條村民委員會根據需要設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等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兼任下屬委員會的成員。人口少的村的村民委員會可以不設下屬委員會,由村民委員會成員分工負責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等工作。第二十六條村民委員會應當協助有關部門,對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的村民進行教育、幫助和監督。第二十七條駐在農村的機關、團體、部隊、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的人員不參加村民委員會組織,不屬於村辦的集體所有制單位的人員可以不參加村民委員會組織。但是,他們都應當遵守有關村規民約。所在地的村民委員會、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討論和處理同這些單位有關的問題,應當與他們協商解決。第二十八條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本法的實施,保障村民依法行使自治權利。第二十九條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本法,結合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辦法。第三十條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同時廢止。
② 村民選舉進行行賄拉票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選舉法第五十五條 為保障選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對有下列行為之一,破壞選舉,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以金錢或者其他財物賄賂選民或者代表,妨害選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
(2)以暴力、威脅、欺騙或者其他非法手段妨害選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
(3)偽造選舉文件、虛報選舉票數或者有其他違法行為的;
(4)對於控告、檢舉選舉中違法行為的人,或者對於提出要求罷免代表的人進行壓制、報復的,國家工作人員有前款所列行為的,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以本條第一款所列違法行為當選的,其當選無效。
第五十六條 主持選舉的機構發現有破壞選舉的行為或者收到對破壞選舉行為的舉報,應當及時依法調查處理;需要追究法律責任的,及時移送有關機關予以處理。
(2)村委選舉有何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
1、村委會原主任發14萬元香煙拉票賄選受處分
2013年12月,增城市荔城街西瓜嶺村村委會原主任、黨支部委員馬文輝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領取青苗補助款提供幫助,並收受賄賂5萬元。
2014年2月,馬文輝在村委換屆選舉期間,購買了14萬元的香煙派發給村民進行拉票,順利當選為村委會主任。馬文輝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2、村支書11.3萬元公款請80人旅遊被嚴重警告
2013年7月,南沙區橫瀝鎮廟南村黨支部書記黃坤平組織村「兩委」幹部、村民小組組長、村民理財小組和村民監督委員會成員、普通黨員及村民代表共80人,使用村集體公款人民幣11.3萬元,分別赴北京、廣西賀州、廣東河源3地旅遊。
另外,給沒有參加公款旅遊的42名村有關人員發放旅遊補貼2.3萬元。黃坤平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違規使用、發放的公款予以追繳。
③ 破壞村委會選舉行為構成什麼罪
破壞村委會選舉行為構成破壞選舉罪。
村民委員會選舉是一種依法進行的選舉活動,村民委員會選舉的對象雖然不是各級人大代表和國家機關領導人員,但從選舉的重要性和破壞該選舉所造成的社會危害性來看構成犯罪。
具體如下:
1、以暴力威脅欺騙賄賂等手段,妨害選民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致使選舉無法正常進行或者選舉結果不真實;
2、聚眾沖擊選舉場所或者故意擾亂選舉會場秩序,使選舉工作無法進行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五十六條 在選舉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國家機關領導人員時,以暴力、威脅、欺騙、賄賂、偽造選舉文件、虛報選舉票數等手段破壞選舉或者妨害選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④ 村委會選舉法律依據是什麼謝謝!
1、《憲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4、各省市自治區的 《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辦法》。
⑤ 村委會選舉選委會成員私自填票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如果證據確鑿,有影像資料最好,這個成員被判刑是鐵定了,因為他違法了,私自填寫選票這是村民委員會組織所不允許的
⑥ 村委換屆選舉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已由我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於2010年10月28日修訂通過,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公布,公布之日起施行。
⑦ 有沒有法律規定村委會換屆選舉的 比如說:選舉的程序、重新選舉的規定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第三章村民委員會的選舉
第十一條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民委員會成員。 村民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屆滿應當及時舉行換屆選舉。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連選連任。 第十二條村民委員會的選舉,由村民選舉委員會主持。 村民選舉委員會由主任和委員組成,由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或者各村民小組會議推選產生。 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被提名為村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應當退出村民選舉委員會。 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退出村民選舉委員會或者因其他原因出缺的,按照原推選結果依次遞補,也可以另行推選。 第十三條年滿十八周歲的村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村民委員會選舉前,應當對下列人員進行登記,列入參加選舉的村民名單: (一)戶籍在本村並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 (二)戶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參加選舉的村民; (三)戶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請參加選舉,並且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同意參加選舉的公民。 已在戶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不得再參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員會的選舉。 第十四條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名單應當在選舉日的二十日前由村民選舉委員會公布。 對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名單有異議的,應當自名單公布之日起五日內向村民選舉委員會申訴,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訴之日起三日內作出處理決定,並公布處理結果。 第十五條選舉村民委員會,由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選人。村民提名候選人,應當從全體村民利益出發,推薦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熱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村民為候選人。候選人的名額應當多於應選名額。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組織候選人與村民見面,由候選人介紹履行職責的設想,回答村民提出的問題。 選舉村民委員會,有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過半數投票,選舉有效;候選人獲得參加投票的村民過半數的選票,始得當選。當選人數不足應選名額的,不足的名額另行選舉。另行選舉的,第一次投票未當選的人員得票多的為候選人,候選人以得票多的當選,但是所得票數不得少於已投選票總數的三分之一。 選舉實行無記名投票、公開計票的方法,選舉結果應當當場公布。選舉時,應當設立秘密寫票處。 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選舉期間外出不能參加投票的,可以書面委託本村有選舉權的近親屬代為投票。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公布委託人和受委託人的名單。 具體選舉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定。 第十六條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選舉權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聯名,可以提出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的要求,並說明要求罷免的理由。被提出罷免的村民委員會成員有權提出申辯意見。 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須有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過半數投票,並須經投票的村民過半數通過。 第十七條以暴力、威脅、欺騙、賄賂、偽造選票、虛報選舉票數等不正當手段當選村民委員會成員的,當選無效。 對以暴力、威脅、欺騙、賄賂、偽造選票、虛報選舉票數等不正當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選舉權、被選舉權,破壞村民委員會選舉的行為,村民有權向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舉報,由鄉級或者縣級人民政府負責調查並依法處理。 第十八條村民委員會成員喪失行為能力或者被判處刑罰的,其職務自行終止。 第十九條村民委員會成員出缺,可以由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進行補選。補選程序參照本法第十五條的規定辦理。補選的村民委員會成員的任期到本屆村民委員會任期屆滿時止。 第二十條村民委員會應當自新一屆村民委員會產生之日起十日內完成工作移交。工作移交由村民選舉委員會主持,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監督。
⑧ 法律求助 村委會選舉
您好,根據您所述的情況,村裡的做法是違法的。
一、法律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二、救濟途徑
1、第三十六條村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成員作出的決定侵害村民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村民可以申請人民法院予以撤銷,責任人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村民委員會不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法定義務的,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責令改正。
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幹預依法屬於村民自治范圍事項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責令改正。
通過以上敘述,您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反應該事,也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該決定。
歡迎繼續提問,望及時採納!
⑨ 村民委員會選舉中,違法行政行為有哪些
村委會換屆選舉實行直選,廣大農民當家作主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大為增強。 由於選舉工作面廣量大,執行《組織法》的具體程序還不夠健全,部分基層幹部群眾的認識不到位,在換屆選舉中還存在著這樣和那樣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⑴到期不換屆。《組織法》規定,「村民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屆滿應當及時舉行換屆選舉。」然而有些地方借情況特殊,村委會屆滿後往往拖延而不能及時進行換屆選舉,老班子繼續運轉。有些地方進行直選後,由於種種原因,新的村委會主任未選出,思想上有顧慮,就不再組織二次選舉,直接由鄉鎮政府指定某人主持村裡工作。
⑵登記、公布不過細。有的地方未按照《組織法》的規定,在選舉的二十天以前公布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村民名單;有的工作不細致,造成部分有選舉權的村民漏登,沒有選舉權的錯登,導致選舉時部分選民在選舉現場向選舉工作人員詢問,甚至發生沖突,造成選舉無法進行。
⑶提名、確定不規范。一是在村選舉委員會組成人員上提名不規范。《組織法》規定,「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由村民會議或者各村民小組推選產生。」有的地方直接由鄉鎮政府任命;有的由村支部、原村委會代替,不經村民提名推選;有的自定名單後,用個別徵求意見代替村民會議;有的把鄉鎮派來指導村委會選舉工作的人員列入村選委會成員。二是在候選人提名上不規范。有的地方仍然是搞組織提名,要求村民提組織上定下來的人選;
有的地方工作簡單化,不是組織有選舉權的村民直接提名,而是搞一戶一提名;有的地方確定正式候選人不是依據村民提名的得票數,而是依據領導意圖;有的地方為了把「自己信得過的人」列為正式候選人,並能當選,採用「說服」、「勸阻」、「許願」等形式,動員實力相當的候選人退出;有的地方怕選舉時兩敗俱傷,在村主任候選人安排上做手腳,雙方實力強弱懸殊,搞「拉郎配」。
⑷競選不正當。憗少數競選者為達到競選目的,發表了一些好高騖遠的演說,如公開許諾修多少橋、辦多少事,脫離了村裡的經濟承受能力,而這些承諾能蒙蔽不少群眾,加之不少地方把競選演說作為選舉大會的一項議程,造成能說會道者在選票中占優勢。
⑸計票不真實。有的地方計票人員在遠離選舉現場的地方計票,大家圍成一堆,村民被撇在一邊,計完票不將選票存檔而是將其銷毀,結果令人懷疑;有的地方不當場公布結果,村民如同霧里看花;有的地方甚至搞弄虛作假,偷梁換柱,篡改選舉結果。
⑹撤換不依法。《組織法》規定,要罷免村委會成員必須由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選舉權的村民聯名,並進行投票表決。有的地方僅靠鄉幹部的「口諭」就可將村官的「烏紗帽」拿掉,群眾稱之為「嘴邊一張,拿掉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