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公約

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公約

發布時間: 2021-01-01 11:13:37

『壹』 《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公約》中規定的國際產品責任的法律

轉載自政策網路:
第九條 適用第四條、第五條和第六條時,不應不考慮產品銷售市場所在國通行的行為規則和安全規則。

第十條 根據本公約適用法律只有明顯地與公共政策(「公共秩序」)不一致時才可拒絕適用。

第十一條 上述條款的適用不受任何互惠條件的影響。即使適用的法律不是締約國的法律,也應適應本公約。

第十二條 若一國由幾個領土單位組成,而且每一領土單位有其自己關於產品責任的法律規則,為按照本公約選擇適用法律之目的,每個領土單位應視為一個國家。

第十三條
若一個具有統一法律制度的國家根據本公約第四條和第五條不受適用另一國家的法律拘束,則一個擁有不同領土單位,而且各自訂有其自己關於產品責任的法律規則的國家可不受適用本公約的拘束。

第十四條
一個締約國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領土單位,而且各自訂有自己關於產品責任的法律規則,可在簽字、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時,宣布本公約適用於其所有領土單位或僅僅適用於其中的一個或多個的領土單位,並可隨時通過遞交另一聲明來修改其原來的聲明。

上述聲明應通知荷蘭外交部,並應明確說明本公約適用的領土單位。

第十五條 對於締約國參加的,或可能參加的其他專門方面的公約中有關產品責任的規定,本公約不應優先適用。

任何締約國在簽字、批准、接受、認可或加入時,享有下列保留權利:

(1)不適用第八條(9)項的規定;

(2)本公約不適用於未加工的農產品。

不允許作其他保留。

第十六條 任何締約國也可在根據第十九條通知本公約的適用范圍時,作出一項或多項保留,其效力可限於適用范圍的全部或某些領土單位。

任何締約國可隨時撤回其已作出的保留;該項保留自通知撤回後第三個日歷月的第一天失效。

第十七條 本公約對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第十二次會議時是該組織的成員國開放簽字。

本公約須經批准、接受或認可,批准書、接受書或認可書交存荷蘭外交部。

第十八條
任何在第十二次會議後成為海牙國際私法會議成員國的國家,或者聯合國或該組織的專門機構的成員國,或者國際法院規約的參加國,可在本公約根據第二十條生效後加入。

加入書應交存荷蘭外交部。

第十九條
任何國家在簽字、批准、接受、認可或加入時,可宣布本公約擴展適用於所有該國在國際關繫上負有責任的地區,或其中的一個或多個地區。此項聲明自本公約對有關國家生效之日起發生效力。

此後,應將這種擴展適用通知荷蘭外交部。

第二十條 本公約自交存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第三份批准書、接受書或認可書後的第三個日歷月的第一天起生效。嗣後,本公約的生效應於:

批准、接受或認可本公約的每一個國家交存批准書、接受書或認可書後的第三個日歷月的第一天起;

每個加入公約的國家交存加入書後的第三個日歷月的第一天起;

根據第十九條規定對於擴展適用於公約的地區,該條所指的通知後的第三個日歷月的第一天起。

第二十一條 本公約自根據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的生效之日起保持五年效力,即使對後來批准、接受、認可或加入的國家亦如此。

如果沒有宣布退出,則應視為默示地延展有效期,每次五年。

退出應至少在五年期滿前六個月通知荷蘭外交部,退出可僅限於本公約適用的某些地區。

退出僅對已被通知無效的國家發生效力。本公約對其他締約國仍保持有效。

第二十二條 荷蘭外交部應將下列事項通知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的成員國以及根據第十八條加入公約的國家;

(1)第十七條所指的簽字、批准、接受和認可;

(2)根據第二十條的規定本公約生效的日期;

(3)第十八條所指的加入及其生效的日期;

(4)第十九條所指的擴展適用及其生效的日期;

(5)第十四條、第十六條和第十九條所指的保留、保留撤回和聲明;

(6)第二十一條所指的退出。

經正式授權的各國代表,業已簽署本公約,以資證明。

1973年10月2日訂於海牙,英文和法文兩種文本具有同等效力,正式一份存放於荷蘭政府檔案館,並應通過外交途徑,將經過認證的副本一份送交在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第十二次會議時是該組織成員國的每一個國家。
具體詳情你也可以到政策網路查詢看看。

『貳』 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公約的介紹

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公約(Convention on the Law Applicable to Procts Liability)海牙國際私法會議對侵權行為制定的法律適用公約之一。目的在於解版決產品責任權的法律沖突問題。該公約由1972年第12屆海牙國際私法會議制定,於1973年10月2日公開簽字,1977年10月1日生效。

『叄』 什麼是產品責任法

看您屬於製造者、銷售者還是消費者?
主要是涉及產品質量問題。
目前主要的是《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公約》-1972年第12屆海牙國際私法會議制定,於1973年 10月2日公開簽字,1977年 10月1日生效。截至1983年 3月1日,批准國有奧地利、 比利時、法國、 盧森堡、荷蘭、葡萄牙、瑞士、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
1964年第10屆海牙國際私法會議,議決對侵權行為制定一項法律適用公約。為此目的成立特別委員會准備起草工作。特別委員會經過討論,認為侵權行為范圍太廣,一個公約不能包括全部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規則,決定就各類侵權行為,按其緩急程度分別成立公約。

這是涉外產品必須面對的責任法律,但是據我所知我國目前沒有加入。

公約適用的范圍
產品的范圍 公約所謂產品是指一切有經濟價值能供使用或消費的物,包括天然產品及工業產品,不論是製成品、原料、動產、不動產均在公約產品范圍以內,但對於未加工的農產品,締約國在簽字批准或加入時,有權保留不受公約拘束。
損害的原因和種類 損害發生的原因,一般由於產品本身的缺陷,但即使產品本身沒有缺陷,由於對產品的使用方法或特性沒有說明,或說明不適當,消費者或使用者因此受到損害,也在公約規定的責任范圍之內。
損害的種類包括人身的及財產的損害以及經濟損失,但不包括產品本身的損害及因此產生的經濟損失在內。產品本身的損害如引起其他損害時,則包括在產品責任范圍以內。
責任的性質 產品的責任不是契約責任,而是由侵權行為所發生的損害賠償責任。公約不包括根據合同關系的責任在內。例如某甲在鄰國使用某乙向當地汽車進口公司購買的丙國製造的汽車,由於汽車製造上的缺陷某甲受到損害,某甲對汽車製造廠或汽車進口公司的損害賠償之訴是公約范圍內的產品責任。如某乙受有損害時對汽車進口公司提起損害賠償之訴,是根據合同關系或合同與侵權行為兢合的責任,不在公約適用范圍之內。但某乙對丙國汽車製造廠的訴訟在公約適用范圍之內。為了避免定性上的分歧起見,公約不用契約外的責任一詞,而規定「產品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由賠償義務人移轉於受害人時,該二人間的關系,不在公約適用范圍之內」。
受理案件的機構 公約適用的范圍,不因受理案件的機構不同而受影響。 因此不論民事法庭、 刑事法庭(附帶民事訴訟)或行政法院(例如法國、比利時等國)所受理的案件,如與公約所定事項有關,均在公約適用范圍之內。
賠償權利人 賠償權利人為受害者,可為自然人或法人,不以直接受害者為限,例如依靠直接受害人扶養的人所受的損害也在公約適用范圍以內,也不以消費者為限,生產者由於所購買的原料或部件有缺陷而受到的損失也在公約適用范圍之內。
賠償義務人 賠償義務人可為自然人或法人,包括:①製成品或部件的製造者。②自然產品的生產者。③產品的供應者。④產品製造或商業分配環節上的其他人員,包括修理人員及倉庫營業人在內。⑤上述人員的代理人或雇傭人。原告可以根據情況要求其中一人或數人負責。賠償義務人不包括運輸人員、檢驗人員及合同關系中的雙方當事人。
地域的范圍 公約不要求相互條件,根據公約規定應當適用的法律,縱然是非締約國的法律,也要適用。
准據法的確定 產品責任涉及幾個國家時的准據法,公約規定4個連結根據,即:①損害事實發生地;②直接受害人慣常居所地;③賠償義務人主營業所所在地;④直接受害人購買產品的市場。為了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起見,不以一個連結因素決定法律的適用,而是一個法律必須同時具備兩個連結因素時才能作為准據法適用。
損害事實發生地國如果同時符合下列情況之一時,則適用該國的內國法:①直接受害人的慣常居所地。②賠償義務人的主營業所所在地。③直接受害人購買產品的市場。但直接受害人的慣常居所地國,如果符合下列情況之一時,則應該適用該國的內國法:①賠償義務人主營業所所在地。②直接受害人購買產品的市場。
有時由於案件的情節過於分散,沒有符合上述規定的連結因素,賠償權利人可以要求適用損害事實發生地的內國法,也可以適用賠償義務人主營業所所在地的內國法。公約還規定如果賠償責任人能證明他不能合理地預見這種產品或他的同類產品會通過商業渠道在損害事實發生地及直接受害人慣常居所地得到供應的話,這兩地的法律都不能適用,能適用的是賠償義務人主營業所所在地法。
在決定產品是否有缺陷時要考慮具體情況,不論應適用的法律為何,都要考慮產品是否符合銷售地國關於安全的規定,例如食品是否符合銷售地的衛生規則,機器是否符合銷售地的安全保障。
以上規定應適用的法律是各國的內國法,不採納反致(見反致和轉致)。只在明顯地違反法院地公共秩序時才不適用。
准據法的內容 下列事項受公約所確定的准據法的支配:①責任的條件和范圍;②免責的原因以及責任的限制和分擔;③損害的性質;④賠償的方式及范圍;⑤賠償權利可否移轉;⑥直接有權要求損害賠償的人;⑦委任人對受任人的行為所負的責任;⑧舉證責任,當證據規則構成責任法的一部分時;⑨消滅時效及除斥期間。由於各國對消滅時效及除斥期間的定性不一致,英美法系認為屬於程序法,大陸法系認為屬於實體法,公約規定締約國在簽字批准或加入公約時,有權保留關於這兩個問題不受該項規定的拘束。
推薦看看
http://wenku..com/view/d20ffc05cc175527072208f5.html

『肆』 中國加入 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公約了嗎

你好,

關於中國是否已加入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公約目前尚無確切結果,相關消息是一些中國加入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公約的可行性研究。

『伍』 中國加入 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公約了嗎

你好,
關於中國是否已加入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公約目前尚無確切結果,相關消息是一些中國加入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公約的可行性研究。

『陸』 行為地法適用范圍

第一節 侵權行為及其法律沖突
一、各國關於侵權行為的規定
大路法系國家通常以立法的形式對侵權行為下定義,但各國對侵權行為所下定義不同。英美法系國家在學理上把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致使他人損害的行為均認定為侵權。
對侵權行為的責任基礎,一般採用過錯原則,推定過錯原則和特殊案件採用無過錯原則。
二、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競合情況下的法律選擇
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競合是指某一違法行為具有侵權行為與違約行為兩種性質。
我國法律允許當事人在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競合時,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訴因提起訴訟。
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競合情況下的法律選擇。
第二節 侵權行為之債的法律適用
一、傳統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原則
(一)侵權行為地法
1.世界大多數國家以致害行為地為侵權行為地。
2.美國以損害結果發生地為侵權行為地。
3.致害行為地、損害結果發生地都作為侵權行為地。
(二)法院地法
英國採用這一規則,1987年瑞士《國際私法》也採用了這一規則。
(三)重疊適用行為地法和法院地法。
1.以侵權行為地法為主
2.以法院地法為主
二、當代侵權行為法律適用原則
(一)侵權行為自體法
侵權行為自體法的產生、內容及其自身的不確定性。
(二)有限意思自治原則
(三)當事人的共同屬人法
二、我國涉外侵權領域的立法現狀
民法通則》第146條規定: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當事人雙方國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國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適用當事人本國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不認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發生的行為是侵權行為的,不作為侵權行為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這條規定有一個解釋: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和損害結果發生地,如果兩者不一致,由人民法院選擇適用。
第三節 幾種特殊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
一、海上侵權行為之債的法律適用
(一)發生在公海上的侵權行為
(二)發生在領海內的侵權行為
(三)我國法律對涉外海上侵權的法律規定
我國《海商法》第273條規定:船舶碰撞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船舶在公海上發生碰撞的損害賠償,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同一國籍的船舶,不論碰撞發生在何地,碰撞船舶之間的損害賠償適用船旗國法律。

二、空中侵權行為之債的法律適用
1.發生在航空器內的侵權行為,適用航空器登記地法律。
2.航空器碰撞或航空器與其他物體碰撞發生的侵權行為,適用被碰撞一方或受害一方航空器登記地法律,如被碰撞一方也有過失,可適用法院地法律。航空器國籍相同,可適用其本國法律。
3.航空器事故使旅客受到傷亡或物品受到毀損,適用航空器登記地或法院地法法律。
4.調整空中侵權行為的國際公約有:
(1)《關於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則的公約》,簡稱1929年華沙公約。
(2)《修改1929年10月12日在華沙簽訂的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則的公約的議定書》,簡稱1955年海牙議定書。
(3)《統一非締約承運人所辦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以補充華沙公約的公約》,簡稱1961年瓜達拉哈拉公約。
三、涉外產品責任的法律適用
涉外產品責任是指有缺陷的產品或者沒有正確說明用途或使用方法,給消費者或使用者造成人身或財產的損害時,產品的製造者、生產者和銷售者要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
產品責任的法律適用,各國法律規定的差異較大。
美國。傳統的規則是適用保證作出地法、侵權行為地法。現代規則主張依重力中心說、最重要聯系說、政府利益說、較好法律說、最利於原告說來確定準據法。
英國。採用雙重可訴原則確定準據法。雙重可訴原則是指產品責任在法院地、侵權行為地均認為是侵權時,才將產品責任作侵權行為處理。
法國。主張產品責任適用損害發生地法律。
瑞士。產品責任適用侵權行為人營業地法律,如無營業地是適用慣常居所地法律、獲得產品所在地國家的法律。
澳大利亞。主張產品生產地、貨物銷售地、產品造成損害地的法律均可考慮適用。
1973年海牙國際私法會議制定的《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公約》。
1. 公約的適用范圍。
2. 產品責任案件的法律適用
(1) 規定了5個連接點,即損害發生地、受害人慣常居所地、賠償人主要營業所所在地、受害人購買產品地、當事人選擇的連接點。
(2) 規定了一個法律要成為准據法至少需要兩個連接點作為條件。
(3) 規定了四個法律適用順序:
四、公路交通事故的法律適用
公路交通事故是指涉及一輛或數輛機動或非機動車輛與公路上的交通有關的事故。
(一)1971年5月海牙國際岔法會議制定了《公路交通事故法律適用公約》,對公路交通事故的法律適用作了規定。

(二)我國關於交通事故法律適用的規定
我國《合同法》第302條規定:「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傷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運人證明傷亡是旅客故意、重大過失造成的除外。前款規定適用於按照規定免票、持優待票或者經承運人許可搭乘的無票乘客。」該條規定在實體上確立了賠償的依據,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以往無法可依的狀況,但對於法律選擇我國目前尚沒有明確的規定。
五、油污損害賠償的法律適用
1969年國際海事組織在布魯塞爾訂立了《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該公約業已生效,我國於1984年4月正式加入。該公約主要是一個統一實體法公約,包括下述基本內容:
1.公約的適用范圍
2.油污損害賠償范圍
3.責任構成和免責事項.
4.責任限額
5.賠償基金的設置和分配
6.船舶所有人的求償權
7.管轄權和締約國的判決的承認與執行
我國已於1990年1月9日決定加入《1969年國際干預公海油污事故公約》和《1973年干預公海非油類物質污染議定書》。此外,我國《海商法》第265條還規定了油污損害的訴訟時效,即:「有關船舶發生油污損害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三年,自損害發生之日起計算;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時效期間不得超過從造成損害的事故發生之.

『柒』 《關於產品責任的法律適用公約》規定的責任主體包括哪些

生產者,銷售者,如果承運人有過錯,也有可能承擔責任。

『捌』 產品責任法的責任含義

世界上關於產品責任的立法模式,大體有三種:一是擴大解釋、適用原合同法、侵權法中的有關規則,如法國、荷蘭等;二是在相關的立法中,對產品責任作出若干規定,如英國、加拿大等國頒布的《消費者保護法》;三是制定專門的產品責任法,如原聯邦德國、義大利、丹麥、挪威、日本等國。美國的做法另有特點,其產品責任法包括判例法和制定法。美國商務部1979年公布了專家建議文本《統一產品責任示範法》。此外,聯邦政府還通過了《聯邦食品、葯品、化妝品法》、 《消費品安全法》等單行法。
在中國, 《民法通則》、 《產品質量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構築起產品責任法律制度的框架。另外,還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的法律、法規,如《工業產品質量責任條例》、 《葯品管理法》、 《食品安全法》等。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也是產品責任法律制度的內容之一。
伴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產品責任立法愈益顯示出國際化趨勢。產品責任方面的區域性和國際性公約有:歐共體於1977年和1985年制定的《關於人身傷害和死亡的產品責任歐洲公約》和《歐共體產品責任指令》;1972年海牙國際私法會議制定的《關於產品責任的法律適用公約》,這是解決侵權性產品責任案件的一個國際性公約。 產品是構築產品責任法體系和確立產品責任承擔的基點。美國《統一產品責任示範法》指出:「產品是具有真正價值的、為進入市場而生產的,能夠作為組裝整件或者作為部件、零售交付的物品,但人體組織、器官、血液組成成分除外。」該定義用概括的方式,界定了產品的內涵。出於保護產品使用者的基本公共政策的考慮,法官們的態度傾向於採用更廣泛、更靈活的產品定義。(註:〔美〕史蒂芬?j?里柯克:《美國產品責任法概述》,引自《法學譯叢》1990年第4期。)例如,在蘭賽姆訴威斯康星電力公司案中,法院確認電屬於產品。1978年哈雷斯訴西北天然氣公司案,將天然品納入產品范圍。同年,科羅拉多州法院在一案中裁定,血液應視為產品。關於計算機軟體是否屬於產品,學者認為,普通軟體批量銷售,廣泛運用於工業生產、服務領域和日常生活,與消費者利益息息相關,生產者處於控制危險較有利的地位,故有必要將普通軟體列為產品。可見,美國產品責任法確定的產品范圍相當廣泛。
在《關於產品責任的法律適用公約》中,產品是指「天然產品和工業產品,無論是未加工的還是加工的,也無論是動產還是不動產。」《歐共體產品責任指令》規定,「產品是指初級農產品和狩獵物以外的所有動產,即使已被組合在另一動產或不動產之內。初級農產品是指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產品,不包括經過加工的這類產品。產品也包括電。」與美國相比,其所界定的產品范圍略微狹窄。
中國《產品質量法》規定:「產品是指經過加工、製作,用於銷售的產品。建設工程不適用本法規定。」採用的是概括式的規定,適應性較強。按照其規定,產品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首先,必須經過加工、製作。這就排除了未經過加工的天然品(如原煤、原礦、天然氣、石油等)及初級農產品(如未經加工、製作的農、林、牧、漁業產品和獵物)。其次,用於銷售。這是區分產品責任法意義上的產品與其它物品的又一重要特徵。這樣,非為銷售而加工、製作的物品被排除在外。
可見,各國關於產品的規定有以下共同特點:(1)產品一般指動產;(2)多數國家立法未將初級農產品列入產品責任法范圍。原因在於農產品易受自然環境因素影響,其產生的潛在缺陷難以確定缺陷來源,而且農產品沒有明確的質量標准;(3)產品一般指有形物品。 1、兩個術語的含義產品質量責任的發生,以產品存在質量問題為前提。產品質量問題分為一般質量問題和嚴重質量問題,反映在法律上產生了兩個基本概念:瑕疵和缺陷。廣義地說,產品不符合其應當具有的質量要求,即構成瑕疵。狹義地說,瑕疵僅指一般性的質量問題,如產品的外觀、使用性能等。缺陷是指產品有較大的質量問題。2、兩個術語的同異比較從狹義上理解瑕疵和缺陷,兩者的共同之處在於:第一,都是不符合產品質量要求;第二,都應當承擔質量責任(但對瑕疵,經營者作出了明確的說明或者用戶、消費者在購買該產品前已經知道的除外)。
3、不同國家立法中的反映一般說來,國外的《產品責任法》只涉及缺陷,不涉及瑕疵問題。 產品責任主體是指產品責任的承擔者。從各國立法和國際立法的規定來看,有兩種:一是單一主體說。以《歐共體產品責任指令》為代表,認定產品生產者為產品責任承擔者,並對生產者做擴大解釋,以涵蓋銷售者、進口商等責任人。二是復合主體說。以美國為代表,認定產品製造者或銷售者為產品責任人,並分別界定其范圍。美國的產品責任法關於產品責任主體規定的范圍要廣得多。
在實踐中,某些案件的受害人雖能證明損害是由某一特定缺陷產品引起,但難以確認產品的生產者,因為同時有多個生產者生產同類產品投放市場。70年代末美國法院曾判決同類產品生產者均為被告,各被告根據其產品佔有的市場份額承擔賠償責任。所佔市場份額越大,其所獲利潤越多,承擔的賠償數額也就越大。這表明嚴格責任原則得到進一步發展。
根據中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中國產品責任主體與各國基本一致,即包括生產者和銷售者,但沒有對其范圍作出規定。在確定產品缺陷責任時,規定採用不同的歸責原則。對生產者採用嚴格責任,對銷售者則實行過錯責任。一般情況下,銷售者有過錯的才承擔責任;另外,銷售者在不能指明產品的生產者或提供者時,也要求其承擔責任。後一種情況可認為是過錯推定,過錯推定仍屬於過錯責任,是過錯責任原則的一種運用方式。此外,《產品質量法》還規定了生產者和銷售者相互之間的追償權:屬於生產者的責任而銷售者賠償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銷售者的責任而生產者賠償的,生產者有權向銷售者追償。如此規定有利於充分保護消費者利益。需要補充的一點是,運輸者、倉儲者也有可能成為責任主體,不過是對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或者是收貨方、寄存方承擔責任,屬於合同法的范圍,因此《產品質量法》刪去了原草案中關於調整范圍延伸到產品的運輸、倉儲活動的條款。

『玖』 關於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公約中對產品責任准據法的榷定有哪些規定

依《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公約》規定,在產品責任涉及幾個國家時,損害事實專發生地屬國如果同時符合下列情況之一時,則適用該國的內國法:(1)直接受害人的慣常居所地;(2)賠償義務人的主要營業所所在地;(3)直接受害人購買產品的市場。
但直接受害人的慣常居所地國,如果符合下列情況之一時,則應該適用該國的內國法:(1)賠償義務人主要營業所所在地;(2)直接受害人購買產品的市場。如果由於案件的情節過於分散,沒有符合上述規定的連結因素,賠償權利人可以要求適用損害事實發生地的內國法,也可以適用賠償義務人主要營業所所在地的內國法。
公約還規定,如果賠償責任人能證明他不能合理地預見這種產品或他的同類產品會通過商業渠道在損害事實發生地及直接受害人慣常居所地得到供應的話,這兩地的法律都不能適用,能適用的是賠償義務人主要營業所所在地法。

『拾』 國際私法03自考卷和參考答案

全國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國際私法試題

--------------------------------------------------------------------------------

課程代碼:00249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乾的括弧內。每小題1分,共30分)

1.在沖突法的國內立法方式上,我國主要採取的作法是( )

A.將沖突規范分散規定在民法典的有關章節中

B.制訂單行沖突法典

C.在民法或其他法典中以專編或專章,比較系統地規定沖突法規范

D.主要以判例和學說為依據

2.現在,印度、土耳其、敘利亞等國,當事人往往因宗教不同而適用不同的婚姻法從而可能產生法律沖突,這種法律沖突被稱為( )

A.區際法律沖突B.時際法律沖突

C.人際法律沖突D.國際法律沖突

3.1978年海牙《代理法律適用公約》適用范圍很廣。在下列各項中,唯一不適用的是( )

A.隱名代理B.商業代理

C.非商業代理D.信託代理

4.外國人在內國的民事法律地位,一般是通過( )

A.單邊沖突規范直接規定B.雙邊沖突規范間接規定

C.國際慣例規定D.國內立法或國際條約直接加以規定

5.自義大利法則區別說誕生後,最早以當事人的本國法作屬人法的是( )

A.1756年的《巴伐利亞法典》B.1794年的《普魯士法典》

C.1804年的《法國民法典》D.1900年的《德國民法典》

6.提倡"規則選擇"或"結果選擇"方法,以取代傳統的"管轄權選擇"方法的學者是( )

A.庫克B.里斯C.艾倫。茨威格D.凱弗斯

7.在1928年召開的哈瓦那第六屆泛美會議上,通過了著名的( )

A.《布斯塔曼特法典》

B.《關於解決本國法與住所地法沖突的公約》

C.《支票統一法公約》

D.《婚姻法律沖突公約》

8.被認為採用了英國學者莫里斯提出的"侵權行為自體法"說的一個最有名的案例為( )

A.鮑富萊蒙案B.福哥案

C.特魯弗特案D.巴蓓科訴傑克遜案

9.假設A國和B國是《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成員國,C國未加入,如果合同當事人未選擇准據法,對下述糾紛中國法院應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國家的法律的是( )

A.中國公司與A國公司締結的合同B.中國公司與B國公司締結的合同

C.中國公司與C國公司締結的合同D.A國公司與B國公司締結的合同

10.假設中國甲公司在日本承包一發包人為韓國乙公司的橋梁建設工程,工程承包合同當事人未選擇法律,後甲與乙發生爭議,中國法院受理了此案,本案應適用( )

A.中國法B.日本法

C.韓國法D.國際條約

11.在合同法律適用領域,最早採用的靈活的開放性的連結點是( )

A.締約地B.履行地

C.意思自治原則D.最密切聯系原則

12.對《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的選擇權常在( )

A.保險人B.被保險人

C.受理案件的法院D.合同的雙方當事人

13.在我國,判斷某項遺產是否為涉外無人繼承財產,應該適用( )

A.財產所地在法B.當事人屬人法

C.繼承關系的准據法D.法院地法

14.假設某人具有A國國籍,在C國有若干動產,在B國居住了三年後未立遺囑死亡,在A國和在D國的繼承人發生糾紛而由A國法院受理此案。如果上述四個國家都參加了1988年《死者遺產繼承的准據法公約》,那麼根據該公約,A國法院原則上應適用來判決這起涉外繼承爭議的是( )

A.A國法B.B國法C.C國法D.D國法

15.規定了一種並不為大陸法系所熟悉的"國際證書"制的國際公約是( )

A.《遺囑處分方式法律沖突公約》B.《遺產國際管理公約》

C.《死者遺產繼承的准據法公約》D.《關於婚姻財產制的海牙公約》

16.我國《民法通則》第145條規定,"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涉外合同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國家的法律。"這是一條( )

A.無條件的選擇性沖突規范B.有條件的選擇性沖突規范

C.重疊性沖突規范D.單邊沖突規范

17.美國1971年的第二部《沖突法重述》的報告員是( )

A.比爾B.柯里C.斯托雷D.里斯

18.《保護工業產權的巴黎公約》規定,對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和商標的申請人給予優先權,該優先權期限為( )

A.發明和實用新型為12個月,外觀設計和商標為6個月

B.發明和實用新型為6個月,外觀設計和商標為12個月

C.發明和實用新型為12個月,外觀設計和商標為12個月

D.發明和實用新型為6個月,外觀設計和商標為6個月

19.關於《世界版權公約》和《伯爾尼公約》所實行的原則和內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前者實行雙國籍國民待遇原則,後者不實行雙國籍國民待遇原則

B.前者實行附條件自動保護原則,後者不實行附條件自動保護原則

C.前者實行版權獨立原則,後者不實行版權獨立原則

D.前者保護作者的精神權利,後者不保護作者的精神權利

20.關於破產財團范圍的法律適用,一般認為應適用( )

A.法院地法B.物之所在地法

C.當事人屬人法D.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

21.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的意見》,在發生國籍的消極沖突時,用來確定當事人行為能力的法律適用的連結點是( )

A.一般是其居住地,如未定居,則適用其住所地

B.一般是其住所地,也可適用其居住地

C.最後擁有的國籍

D.住所

22.假設甲是A國人,在B國有慣常居所,乙公司是C國法人,其主營業地在A國,並在D國設分銷商場。甲在D國商場買了乙公司的彩電帶回A國使用,後彩電發生爆炸。如果上述四國均是《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公約》的成員國,依該公約,該案的准據法應是( )

A.A國法B.B國法C.C國法D.D國法

23.動產與不動產的識別,一般應適用( )

A.法院地法B.物之所在地法

C.當事人約定的法D.當事人的屬人法

24.在國際私法史上,最早提出把特徵履行作為判定合同與何地有最密切聯系的根據的是( )

A.英國學者B.美國學者

C.瑞士學者D.法國學者

25.就最惠國待遇制度而言,目前各國普遍採用的是( )

A.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

B.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

C.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為主,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為輔

D.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為主,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為輔

26.《關於信託的法律適用及其承認公約》規定,涉外信託的准據法,首先適用( )

A.當事人自主選擇的法律B.與信託有最密切聯系國家的法律

C.信託管理地國家的法律D.信託財產所在地國家的法律

27.法國規定不動產的法定繼承依不動產所在地法,德國則規定依死者的本國法,且兩國都認為自己指定的法律也包括沖突法。現如一德國公民死於法國並在法國留有不動產,為此不動產法定繼承發生爭訟,其結果為( )

A.在法國起訴會發生反致

B.在德國起訴會發生反致

C.在兩國任何一國起訴都會發生反致

D.在任何一國起訴都不會發生反致

28.在"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這條沖突規范中,"侵權行為地法"是( )

A.范圍B.指定原因C.准據法D.連接對象

29.仲裁法主要是指( )

A.調整仲裁程序的法律

B.調整仲裁實體問題的法律

C.調整仲裁實體問題和程序問題的法律

D.調整仲裁協議當事人行為能力的法律

30.假設甲因出生而同時取得A國和B國國籍,而又取得C國和D國國籍,並且在D國設有住所。現甲在中國法院涉訟,依我國規定甲的本國法應是( )

A.A國法B.B國法C.C國法D.D國法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乾的括弧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31.依我國《仲裁法》,下列不能提交仲裁的事項是( )

A.婚姻B.收養

C.知識產權的轉讓D.監護

E.繼承

32.國家及其財產的豁免權內容包括( )

A.司法管轄豁免B.訴訟程序豁免

C.職能豁免D.強制執行豁免

E.絕對豁免

33.屬《巴黎公約》規定的工業產權的保護對象的是( )

A.實用新型B.服務標記

C.原產地名稱D.制止不正當競爭

E.商標

34.國際海上貨物運輸保險的主要險別有( )

A.平安險B.水漬險

C.偷竊險D.一切險

E.鉤損險

35.在我國,合同當事人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必須是( )

A.在訂立合同時選擇B.明示選擇

C.選擇實體法D.在法院開庭審理前作出選擇

E.選擇與合同有實質聯系的法律

三、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6.簡述我國在加入1958年《紐約公約》時所作的兩項重要保留。

37.簡述夫妻人身關系法律適用的幾種不同制度。

38.簡述認許外國法人在內國活動時的四種程序。

39.簡述國際私法統一化運動的主要特點。

四、論述題(12分)

40.試述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四編關於涉外民事訴訟中特別地域管轄和協議管轄的有關規定。

五、案例分析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41.案情:

1994年,中國丁公司與美國D公司簽訂一項從後者購貨的合同,後因美方無力履行,徵得丁公司的同意後,將合同賣方的權利、義務轉移由瑞士G公司承擔。G公司於1995年先後數次電傳稱:"貨物已在裝船港備妥待運","裝船日期為1995年3月31日"等,要求以該公司為受益人開出信用證,並最終提取了貨款。丁公司不久見貨到,乃於1996年向中國S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返還貨款及賠償銀行利息、經營損失及其他費用。S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了該案,經審理後,所作出的判決基本上滿足了原告丁公司的請求。瑞士G公司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S市高級人民法院。其理由主要為雙方簽訂的購貨合同中訂有仲裁條款,而中國已加入1958年的《紐約公約》,因而原審法院無管轄權。

問:(1)若你作為中國丁公司委託的代理人,你將如何發表代理意見?

(2)若你作為瑞士G公司委託的代理人,你將如何發表代理意見?

42.甲男與乙女均系A國人,並在A國內結婚後,又在B國購置了一批財產和土地。20年甲去世,住所移至B國的乙根據A國法律在B國提起訴訟,要求以死者妻子的身份按夫妻共同財產取得甲在B國的遺產的一半和死者的地產四分之一的用益權。B國法院受理了這個案件。

依B國沖突法規定,如認為本案乃屬夫妻財產關系,則應適用結婚時當事人的住所地法。如認為本案乃夫妻繼承權問題,則對於不動產要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作為結婚時當事人住所地法的A國法和作為不動產所在地的B國法雖承認該乙無論依上述何種認定,均可取得死者遺產的一半,但她對餘下地產的用益權,如依B國法,她不能享有,而依A國法,她可以享有。最後B國法院對其定性為夫妻財產關系,適用為結婚當時的住所地法的A國法,滿足了乙對其餘土地四分之一的用益權的請求。

試問:(1)B國法院在本案中作出識別時是以哪一學說為依據的?有無充分理由?

(2)B國法院在這里能依"准據法說"進行定性嗎?為什麼?

試卷及答案見http://www.pp369.cn/zk/上面可以查
我查了一個多小時才找到的

熱點內容
廈門司法鑒定費用法律援助流程 發布:2025-05-01 17:49:57 瀏覽:629
經濟法基礎多少頁 發布:2025-05-01 17:36:44 瀏覽:328
2016在職法律碩士招生 發布:2025-05-01 17:34:54 瀏覽:669
經濟法與民法的關系有 發布:2025-05-01 17:30:38 瀏覽:503
google拼音輸入法官網 發布:2025-05-01 17:29:55 瀏覽:816
北京市盛延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01 17:21:43 瀏覽:809
法院土地拍賣程序 發布:2025-05-01 16:58:13 瀏覽:452
法學院社會實踐 發布:2025-05-01 16:58:08 瀏覽:241
江蘇省勞動法勞動保障條例 發布:2025-05-01 16:57:29 瀏覽:50
保障農民工支付工資條例規定 發布:2025-05-01 16:35:55 瀏覽: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