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的土改證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❶ 52年土改時候頒發的土地證還有效嗎
一要看當地土地政策有無變化,二即使有變化你們家人任然對那塊土地享有一定的權益,你可以拿著原來的土地證去當地的資源管理部門進行更換,看土地的的使用權的變化情況,被公用肯定會有一定補償。
如土地使用權沒有變動,那戶人家的做法就是違法的,可以協商或當地村委會,實在不行就上法院解決,可以到當地國土資源局查詢登記記錄,如果還有登記,可以拿到賠償。如果沒有記錄就沒辦法了,已經過訴訟時效,不受法律保護。
(1)第一次的土改證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非法佔用土地的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
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
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非法佔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土地管理法》第44條
建設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准。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為實施該規劃而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批准。
參考資料來源:雞西市雞冠區人民法院-土改時發放的土地證,現在是否仍然有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地管理法
❷ 1953年的土改證,現在還有用嗎受法律保護嗎
失效了。因為土改證上的戶主已身故,也就沒有法律效力了。最近一次土地證是90年代前後發放的。
❸ 請問下50年土改時候的地契,現在還能有法律效應嗎
根抄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五二年以前的老土地證沒有法律效力,因為那是土地私有制時期的產物,與現行的土地公有制是不符的,經過土改後國家把土地都收歸國有,以前的土地所有權證書就都不具有法律效力了。
一、土改時實行的是土地私有化。在當時是有效的;
二、六十年代人民公社施行土地公有化(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全國取消土地私有化。從那時起,該地契就已經失去效力,但可以作為文物證明那個特定歷史階段的特定事件,具有一定的保存價值。
❹ 1951年土改時人民政府頒發的土地證仍有效嗎
無效,經歷1953-56年的農業合作化以後,農村土地所有制已經發生根本變化,土改時的土地證和相關的土地契約都不再有效。
❺ 你好。1950年土改確定的土地使用權現在是否有效是否在沒有明確證明被徵用的條件下,我仍有使用權。
已經來失效了。
1950年進行的源是土改,通過「打土豪」,農民都分到了土地。但是,後來通過互助組、合作化,這些土地的使用權逐漸被收攏起來,隨著人民公社化的確立,農民的土地使用權就只剩下了宅基地和自留地。作為生產資料的耕地、牧地、山林等都已經劃歸國家和以村為單位的集體所有。現在唯一的憑證就是村集體最近開展並達成的土地承包合同(第一次承包應該已經到期),你有土地承包合同這個土地的使用權就歸承包人所屬的家庭。
❻ 1952年土改時頒發的土地證明是否還有法律效力
該土地上未頒發新的土地使用證書,該土地證有效,有權要求予以返還
❼ 土改時發放的土地使用證有效嗎
嚴格意義上講,你們雙方的證據都是無效的。因為房屋的買賣必須經房屋管理回機關登記,方答可轉移。沒有登記的房屋不得買賣,這是國家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你違反了這一規定,所取的財產不受法律保護,你與賣方所簽訂的契約屬於無效合同。另外,如果是農村的宅基地轉讓,法律有更嚴格的限制。
❽ 土改時發的土地證還有法律效力嗎
依據當時《土地改革法》的相關規定:對土地改革中分到的宅基地以及地回上的房屋答,都由人民政府頒發土地所有證。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農村逐步走向合作化的道路,通過興辦合作社的形式,農民私有的土地轉為了合作社集體所有,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農民集體土地所有制,並在法律上得到了確認。城市土地隨1982年我國《憲法》的頒布「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而轉為國有性質。因此,現在不存在私有的土地,當時原人民政府頒發的土地證也自然失去了效力。
但是,如果土地改革中由人民政府頒發土地證的土地,迄今未因法定的原因發生土地房屋權屬的變化,現仍在承繼使用的,該土地證可以作為確定土地使用權的權源依據。具體請咨詢當地國土資源局。
❾ 土改時的房產證現在還有效嗎:
原來土改時政府發的房產證無效,及時到有關部門更換即可。1962年,將包括農民私有的宅基地在內的全部農村土地收歸集體所有。對宅基地和承包的土地,農民只有使用權。土改時的土地證雖沒有收回,但實際上已失去法律效力。
房產證購房者通過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權,可依法對所購房屋行使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的證件。即《房屋所有權證》,是國家依法保護房屋所有權的合法憑證。房屋所有者憑證管理和使用自己的房屋。
(9)第一次的土改證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房產證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1)房產證只能由房地產主管機關發放。
(2)房產證是對特定房屋所有權歸屬的書面證明,並可記載特定房屋共有狀況以及是否設定擔保物權等狀況。基於一物一權主義,房產證以一房屋一房產證為原則,即一個具有獨立建築結構與使用功能的房屋(包括區分所有的房屋)只有一個所有權,在不動產登記上只能有一項所有權登記,並且據此只能發放一個房產證。
(3)房產證只能向特定房屋的所有權人發放,如房屋系共有,在房屋所有權證之外,還可向共有權人發放共有權證。
(4)房產證是登記機關在對特定房屋權屬情況進行登記之後,向特定權利人發放的權屬證明,房產證的內容應與登記簿的內容相一致。
❿ 1952年土改時頒發的土地證明是否還有法律效力有何依據
可以作為土地登記時的參考依據,但不能作為土地權屬的法律證明文件。
土改後經歷了農村合作社的集體化和農村土地家庭聯產承包,最終的土地權屬應根據現實情況和承包合同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