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什麼會計法律效力最高

什麼會計法律效力最高

發布時間: 2021-01-06 02:42:14

㈠ 在我國的會計法律體系中,法律效力和層次

【答案】錯【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會計行政法規的法律地位。會計法律中的《會計法》是我國會計法律制度中法律效力和層次最高的法律。會計行政法規的效力低於《會計法》,是以《會計法》為制定依據的。

㈡ 我國的會計法律有那些是由什麼機關制定的其法律效力如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注冊會計師注冊辦法》等,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制定的,是最高會計法律體系,其它會計制度法規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並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制定的;《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注冊會計師注冊辦法》是由財政部制定的。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八條,國家實行統一的會計制度。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並公布。

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依照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對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有特殊要求的行業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或者補充規定,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審核批准。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軍隊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

(2)什麼會計法律效力最高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七條,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六條,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依法獨立、公正執行業務,受法律保護。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八條,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的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可以免予部分科目的考試。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九條,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成績合格,並從事審計業務工作二年以上的,可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申請注冊。除有本法第十條所列情形外,受理申請的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准予注冊。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理申請的注冊會計師協會不予注冊: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因受刑事處罰,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五年的;

(三)因在財務、會計、審計、企業管理或者其他經濟管理工作中犯有嚴重錯誤受行政處罰、撤職以上處分,自處罰、處分決定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二年的;

(四)受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的處罰,自處罰決定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五年的;

(五)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的其他不予注冊的情形的。

㈢ 法律效力僅次於《會計法》的是

B、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法律的效力等級,分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內、容地方性規章、規范性文件。

在會計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中,會計法由全國人大通過頒布,為法律層級,效力最高;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由國務院通過發布,為行政法規層級,效力僅次於法律;企業會計制度、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為財政部發布,為部門規章,效力次於行政法規;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僅為規范性文件,效力再次之。

㈣ 在我國會計體系中法律效力和層次最高的是什麼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是在我國會計體系中法律效力和層次最高的。

㈤ 會計法,行政法規,會計制度哪個法律效力最強,哪個最弱

你好,會計老鄭·一點通網校 回答這個問題:
你寫的順序就是法律效力遞減。
會計上崗證,報班,網校是優中之優,之所以這么說,理由:一,一對一隨時答疑輔導,老師為你保駕護航;二,隨時學習,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學習;三,相比之下,面授不僅要與公交車賽跑,勞命傷財,而且一步聽不懂,步步聽不懂,老師授完課就走人,求助老師答疑,幾乎不太可能。運氣不好,白白浪費銅板。

會計老鄭·一點通網校,做會計證培訓,448元輔導包通過,做其他學校根本做不到,也不願做到的:
方法一:隨問隨答;一對一、家教式輔導答疑
方法二:掰開了,揉碎了,通俗易懂授課。因通俗易懂,老師被稱為會計翻譯官(會計專業術語翻譯成大家都能聽懂的語言)。
方法三:商討學習計劃,嚴格執行,防計劃流於形式
方法四:全程監督。要求同學每天匯報學習情況及章節練習准確率。匯報方法:計劃到哪,實際到哪,與計劃相比,快了還是慢了。章節准確率需要截圖匯報。不匯報或完不成進度,要嚴厲批評 ,不留情面。
方法五:一步一腳印,穩扎穩打。先看視頻,再看一遍書,後做章節練習。要求每一章章節練習准確率達不到80%,不允許進行下一章學習,一步一個腳印。
方法六:三輪復習,提供練習及模擬軟體。第一輪,全面准確理解基礎知識,提供比較基礎且特別能考察理解准確程度的練習題,如果穩定80%,考過問題不大;第二輪大量做題,提供與考試模式一樣的考試系統,適應並熟悉考試環境;第三輪,預留一周,復習第一輪、第二輪錯題,准備考試。

㈥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法律效力不同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財務會計「向後看」,管理會計「向前看」

財務會計只處理已發生的會計信息,因而它是一種「向後看」的思維方式;管理會計則是為了支持決策,而決策必定是面向未來的,所以,管理會計是「向前看」的思維方式。

二、財務會計提供綜合性信息,管理會計提供細節性信息

由於管理會計將成本分為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又可以進一步分為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變動成本一定是直接成本),因此它能夠高度體現收入與成本之間的因果關系。這種特性可以使管理會計展示單個產品、部門(甚至員工)或顧客的財務信息,並且可以用於模擬不同經營方案的財務結果(如本量利分析)。因此,管理會計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進行日常經營活動的決策、計劃和控制,是內部管理者應該使用的管理工具。

由於財務會計只將成本分為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並要求在一個會計期間內匹配所發生的收入與成本,因此它無法體現收入與成本之間的因果關系。財務會計只適合展示整個公司的綜合性財務信息。它的使用者是外部的股東、債權人、供應商、股票分析師,以及公司高層管理者。它對企業中、基層管理者以及普通員工的價值非常有限。

三、財務會計強調信息准確性,管理會計強調信息相關性

財務信息的價值在於對決策有用,而有用的財務信息必須符合兩個質量條件:准確性和相關性。如果企業管理者追求信息更准確,則有可能損害信息的相關性;反之,如果企業管理者追求信息更相關,則有可能損害信息的准確性。

財務會計往往更加註重確保信息的准確性,但也盡量保持一定的相關性。因此,財務會計更多地要求採用歷史信息,以確保准確性,只有在保證一定準確性的前提下才允許使用公允價值。而管理會計更加註重信息的相關性,但也盡量保證合理的准確性。管理會計大量地運用預測財務數據來描述未來的經營情況,這樣做對自然對決策更有意義。但管理者要認識到預測的財務數據或多或少是不準確的,應該不斷提升預測能力,盡量保證信息的合理准確。

四、財務會計必須符合會計准則,管理會計必須符合邏輯

財務會計報表由企業管理者編制,而外部使用者一般不了解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在利益驅動下,企業管理者容易通過操縱財務會計報表,誤導外部投資者。

管理會計報表的編制者和使用者都是企業內部管理者,而這屬於企業內部管理行為,因此不需要政府進行監管,也不需要符合公認的會計准則。管理會計強調的是符合邏輯關系,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支持管理活動。

五、財務會計與憑證打交道,管理會計與經營打交道

編制財務會計報表的人員並不需要了解企業的經營活動,只要有能夠反映經營活動的憑證就可以工作。這也是企業財務會計工作可以外包的原因。

因為管理會計是為企業的經營活動服務的,所以不了解經營活動的人員一定無法開展管理會計工作。

六、財務會計不涉及「人性」問題,管理會計涉及「人性」問題

由於財務會計具有「向後看」的特徵,僅靠憑證就可以完成相關工作,因此它並不適用於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工作。財務會計的高度綜合特徵也使它無法用於衡量中層、基層管理者和普通員工的工作績效。可以說,財務會計是一種基本上「對事不對人」的財務工具,不需考慮對人的激勵問題。

管理會計的工作涉及為管理者和普通員工設定目標和標准,並考核他們的工作績效,這自然要涉及人的問題。

㈦ 我國會計語言規則中法律效力最高的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㈧ 會計准則和會計法的法律效力僅次於什麼

首先 法律效力的 從高到底的順序依次為
會計法、 國務院頒布的 條例 法規 等 、部門令頒布的部門規章 最後是規范性文件
會計准則 是 國務院發布的
所以 僅此於 部門規章

㈨ 在我國會計法律制度中,會計規章的法律效力僅次於會計法律。錯在哪裡

法的效力來層次的一般自規則是:不同等級的主體制定的法有不同的法的效力,等級高的主體制定的法,效力自然高於等級低的主體制定的法。
根據法的效力層次的一般規則,我國會計法規體系各個層次的邏輯結構如下:
會計法律是由我國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並發布的,因此會計法律在我國現行的會計法規體系中處於最高層次。
我國會計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並頒布的,其法律效力僅次於會計法律。
會計部門規章是負責全國會計、審計、財務等工作的主管部門財政部制定的,其法律效力處於第三層次。
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會計規章屬於我國會計法規體系盼最後一個層次。

我說明白了嗎?

㈩ 注冊會計師法的法律效力是什麼

迄今為止,我國規范注冊會計師的相關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注冊會計師法》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會計師事務所審批和監督暫行辦法》等。
《注冊會計師法》是規范注冊會計師實施鑒證行為的一般法,其中涉及的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主要是行政責任,而涉及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條款比較少;該法還明確各級財政部門是注冊會計師違反其中法律條款的執法主體。處罰的種類主要有:會計師事務所違反該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暫停其經營業務或者予以撤銷。注冊會計師違反相應規定的,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暫停執行業務或者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注冊會計師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司法所接收 發布:2025-05-10 12:39:45 瀏覽:378
3x公共法律服務 發布:2025-05-10 12:32:51 瀏覽:985
如何規避道德風險 發布:2025-05-10 12:31:17 瀏覽:597
怎樣完善立法 發布:2025-05-10 12:29:31 瀏覽:255
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17 發布:2025-05-10 12:24:04 瀏覽:621
銀行貸款連帶責任法律條款 發布:2025-05-10 12:01:27 瀏覽:901
誰是卧底法官圖片 發布:2025-05-10 12:01:27 瀏覽:417
交強險條例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10 11:51:57 瀏覽:342
彬縣司法所 發布:2025-05-10 11:38:36 瀏覽:298
天津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發布:2025-05-10 11:38:01 瀏覽: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