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義務移轉的條件及法律效力
『壹』 合同一方將權利和義務一並轉讓給第三方前,需要通知對方和經對方同意嗎
合同一方將權利制和義務一並轉讓給第三方前,需要通知對方和經對方同意。
合同轉讓是當事人一方將合同的權利或義務全部或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現象,也就是說由新的債權人代替原債權人,由新的債務人代替原債務人,不過債的內容保持同一性的一種法律現象。
合同轉讓,有的基於法律的直接規定而發生,此類轉讓稱為法律上的轉讓,如被繼承人死亡、作為遺產內容將合同權利義務移轉於繼承人有於法院裁決面發生。
(1)合同義務移轉的條件及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其類轉稱為裁判上的轉讓:有的基於法律行為面發類轉稱為法律行為上轉讓,如遺贈人通過遺囑將其合同權利又務轉讓繼承人或受遺贈人;
或轉讓人與受讓人通過訂立轉讓合同面轉讓合同權利義務,其中通過轉讓合同而轉合同權利,屬於債權讓與;通過轉讓合同面轉讓合同義務,稱為債務承擔。
合同轉讓是指合同法律關系主體的改變。根據轉讓內容的不同,合同轉讓包括了合同權利的轉讓、合同義務的轉讓以及合同權利和義務的概括轉讓三種類型。合同轉讓既可以全部轉讓、也可以部分轉讓。合同轉讓的類型不同,其轉讓的條件、程序和效力也不盡相同。
『貳』 合同法 論述題 合同義務移轉以後,將發生哪些效力
合同權利義務的概括轉移,可以根據不同標准作出不同劃分。內例如,根據概括轉移的容範圍,可以劃分為全部債權債務轉移和部分債權債務轉移。前者,是合同權利義務全部由出讓人移轉至於承受人,全部移轉將使承受人取代出讓人的法律地位,成為合同關系的新當事人。後者,可因對方當事人的同意而確定原當事人和承受人的份額;如無明確約定,在原當事人和承受人之間發生連帶關系。也就是說,一部移轉時出讓人和承受人應確定各自享有的債權和承擔的債務的份額和性質,如果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則視為連帶之債。
『叄』 合同的權利和義務的全部轉移為什麼不是合同終止
屬於合同的概括承受又叫做「協議性的概括轉讓」,是指一方當事人與他人訂立合同後,依照其與第三人的約定,並經過對方當事人的同意,將合同上的權利義務一並移轉給第三人,由第三人承受自己在合同上的地位,享受權利並負擔義務。合同承受的效力首先在於承受人取得原合同當事人享有的一切權利和負擔的一切義務,原合同當事人完全脫離合同關系。但是合同的概括承受並不是合同終止,只是合同的權利人和義務人變化,合同內容對新的相對人依舊有約束效力。
參考《合同法》第八十條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第八十一條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第八十二條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
第八十三條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第八十四條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第八十五條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
第八十六條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主債務有關的從債務,但該從債務專屬於原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第八十七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轉讓權利或者轉移義務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第八十八條當事人一方經對方同意,可以將自己在合同中的權利和義務一並轉讓給第三人。
第八十九條權利和義務一並轉讓的,適用本法第七十九條、第八十一條至第八十三條、第八十五條至第八十七條的規定。
『肆』 合同義務轉移與合同權利轉讓的區別
主要區別:合同義務轉移得以債權人同意為條件。合同權利轉讓只要債權人和專第三人達成一致就可以了屬,但對債務人發生效力得通知!
舉例:甲欠乙1元,5月1日甲找到丙達成合意:由丙償還乙的1元,5月5日乙同意。債務承擔合同於5月5日成立。
甲欠乙1元,5月1日乙找到丙達成合意:由丙償還乙的1元,5月5日通知到甲。債權轉讓合同於5月1日成立,但對甲發生效力是5月5日。
『伍』 合同義務轉讓和合同義務轉移有啥區別
1.什麼是合同權利的轉讓?債權人轉讓合同權利是否需要經債務人的同意回?
合同權利答的轉讓是指不改變合同權利的內容,由債權人將權利轉讓給第三人。合同權利的轉讓既可以是合同權利的全部轉讓,也可以是合同權利部分轉讓。《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2.什麼是合同義務的轉移?債務人轉移合同義務是否需要債權人的同意?
合同義務轉移是指債務人經債權人同意,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地轉讓給第三人。合同義務轉讓包括義務的全部轉移和部分轉移。《合同法》第84條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的同意。
『陸』 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轉移給第三人,應符合哪些要求
《中華人抄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
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主債務有關的從債務,但該從債務專屬於原債務人自身的除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轉讓權利或者轉移義務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當事人一方經對方同意,可以將自己在合同中的權利和義務一並轉讓給第三人。
『柒』 債權轉讓的條件及法律效力有哪些
債權轉讓需要滿足以下條件:1、須有有效的債權存在。如果債權不存在,則回轉讓行為無效。作為轉答讓人只擔保債權的存在與否,但不擔保債務人是否具有清償能力。因此訴訟時效已過的權利同樣可以作為轉讓的對象。2、轉讓的合同權利須具有可讓與性。3、轉讓雙方之間須達成書面的轉讓協議,雙方簽字認可。
『捌』 合同中乙方有權阻止甲方的權利和義務的轉移嗎
合同有約定,從約定;
沒約定,按照《合同法》來操作,相關規定版以下:
合同法79條:債權人權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如果是債權人轉讓的話,應當通知債務人,不通知,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如果是債務人轉讓合同義務,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玖』 什麼是合同義務轉移
合同義務轉移是指債務人經債權人同意,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地轉讓給第三人 。合同義務轉移分為兩種情況: 1、合同義務的全部轉移,在這種情況下,新的債務人完全取代了舊的債務人,新的債務人負責全面的履行合同義務; 2、情況是合同義務的部分轉移,即新的債務人加入到原債務中,和原債務人一起向債權人履行義務。 正如債權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轉讓權利一樣,債務人也可以將合同的義務轉移給第三人。轉移合同義務也是法律賦予債務人的一項權利。但是,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合同關系是產生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在訂立合同時,債權人一般都要對債務人的資信情況和償還能力進行了解,而對於取代債務或者加入到債務人中的第三人的資信情況及履行債務的能力,債權人不可能完全了解。所以,如果債務人不經債權人的同意就將擅自將債務轉讓給第三人,那麼,對於債權人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不利於保障債權人合法權益的實現。 根據合同法第八十四條的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的同意。債務人不論轉移的是全部義務還是部分義務,都需要徵得債權人同意。未經債權人同意,債務人轉移合同義務的行為對債權人不發生效力。債權人有權拒絕第三人向其履行,同時有權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並承擔不履行或者書記處履行合同的法律責任。轉移義務要經過債權人的同意,這也是合同義務轉移制度與合同權利轉讓制度最主要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