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協議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⑴ 分家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一、分家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1、分家協議具有法律效力。有效的分家協議要求父母與子女意思表示自願真實、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分家協議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和法律強制性規定、內容合法即可。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二、協議書與合同的區別是什麼
協議書與合同的區如下:
1、合同的特點是明確、詳細、具體,並規定有違約責任 ;而協議的特點是簡單、概括、原則,不涉及違約責任。
2、從其區別角度來說,協議是簽訂合同的基礎,合同又是協議的具體化。合同與協議是兩個既有共同點又有區別的概念,不能只從名稱上來區分,而應該根據其
實質內容來確定,如果協議的內容寫得比較明確、具體、詳細、齊全,並涉及到違約責任,即使其名稱寫的是協議,也是合同;如果合同的內容寫得比較概括、原則、很不具體,也不涉及違約責任,即使其名稱寫的是合同,也不能稱其為合同,而是協議。
⑵ 分家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分家協議有法律效力。
分家協議書屬於民事合同,只要是分家協議不違背法律規定,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就具有法律效力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分家協議書基本內容應當包括以下方面:
1、立約人的基本情況,在家庭中的輩份稱呼;
2、分家的理由、原因和目的;
3、分割家庭共有財產的合意以及對原家庭債務清償的安排;
4、分割後的財產細目及其所有人姓名;
5、見證人姓名,見證人不是必須的,可以自願設立;
6、立約人、證人簽名和手印;
7、立約的具體時間及執行日期。
滿足以下條件的分家協議是有法律效力的:
1、訂立協議時,當事人雙方都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雙方在訂立協議時意思表示真實,不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
3、協議的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綜上所述,很多家庭在分財產的時候都會進行簽訂一個分家協議書,這樣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夠保障在分家之後不會出現更多的矛盾糾紛破壞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分家協議書也就是一份合同,需要每個人在上面簽字按壓之後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⑶ 分家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分家協議的內容如果不違法,沒有損害其他人的合法權益,一般來說分家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反之如果內容違法,或者損害了他人合法權益的,則協議無效,比如沒有給年幼或者無勞動能力的家人留出一定份額;
比如是在脅迫、緊急情況下趁人之危,比如有重大顯失公平的條款,有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的協議就是無效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