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論違反公司的法律責任

論違反公司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5-14 04:15:23

① 公司違法法人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通常來說,法定代表人一般不承擔責任。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就是企業法人的行為,因而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本公司承擔,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擔民事責任。

但是,如果法定代表人在從事民商活動中有違反法律規定的情形,法定代表人有可能承擔如下民事法律責任

1、因經營過錯向公司承擔民事賠償責任2、法定代表人因單獨或者共同侵害公司財產需承擔侵權法律責任3、因違法行為而受到的罰款、拘留甚至刑事處罰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三條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② 員工違反公司規章制度違法嗎

員工違反公司規范未必觸犯法律,但通常以違約論處。公司規則務必依法、合理制定與執行。若法規明確且員工明悉並接受,違規行為會遭公司根據條款處理,包括警告、處罰金以及解除合約。然而,罰金不得超出當月收入一定百分比。然而,倘若公司規則存在違法或不公之處,員工違規便無法簡單視為違約或過失。在此情況下,公司對員工的處置可能缺乏法律支持。總而言之,應結合公司規則的合法性和員工違規的具體情況,判斷其法律責任。

③ 用人單位員工的職務行為違法,責任由誰來承擔法律依據多謝!

那你應該提交該員工的職務范圍證明文件~證明之後應該是歸公司的~

④ 非本公司人員用我公司公章簽合同的話,我用不用負責

需要負責。非本公司人員用你公司公章簽合同,公司應當承擔法律責任。按照規定及其司法實踐,只要打官司,法院就認章,蓋章就應當負責。除非能夠證明公章被盜,這個情況下,公司可以不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
公司公章具有法律效應,如果其他公司人員用你所保管的合同專用公章蓋了一些合同,日後可能會損害公司的利益。如果是公司法定代表人,需要公司承擔和履行的義務如果不能落實,應該是第一責任人;如果是公章保管人,除了要負工作失職責任外,還得負公司公章被騙蓋造成經濟損失的賠償責任。公章是指政府、公司等各類組織使用的印章。 中國對公章的管理有健全司法管理體系,任何私刻都是違法犯罪的,對於脫離法定主體行為虛構私自刻制的印章,按偽造行為主體的犯罪論處。由於公安部對辦理刻制印章的手續未作統一規定,所以各地公安機關對刻制印章手續的規定有所不同。根據刻制印章的種類不同,手續也不一樣。刻制黨政、國有或集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內部機構的公章,一律憑本單位的上一級領導部門或批准成立的部門開具的證明文件或信函,到本單位所在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治安管理部門辦理審批手續,經公安機關審查後,發給刻制印章通知單或介紹信、證明等,到公安機關指定的刻字廠或刻字店刻制公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⑤ 因違反公司規定,被3次書面警告被廠里辭退,沒達到廠里的辭退標准就被辭退可以拿到失業賠償金嗎

沒達到廠里的辭退標准就被辭退可以拿到失業賠償金。首先,勞動者之前有參加失業保險,那麼在被辭退的情況下同時滿足了規定的條件,就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領取到一定數額的失業保險金。如果沒有繳納失業保險,就沒有失業補償金。
法律分析
因違反公司規定,被3次書面警告,沒達到廠里的辭退標准被辭退,可以拿到失業補償金。另外,如果有充分的證據證明自己是在沒達到辭退標准被辭退的,可以向公司索要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通常是一個月的工資,工作時間未滿半年的是額外支付半個月的工資,未提前告知的補償金也是一個月的個人平均工資。如果公司不予支付,那麼員工與公司之間就存在爭議,員工認為自己沒有過錯,認為是公司的錯,而不補償他們,或認為企業行政辭退自己,違反了勞動法規。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該用人單位支付你拖欠的工資、押金、違法解除的賠償金2個月工資、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加班工資等,從離職開始算,勞動仲裁時效為一年。如果員工是嚴重違反公司規定而被辭退,則是得不到經濟賠償金的,但失業補償金可以拿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失業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失業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 (一)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 (二)非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 (三)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按照規定同時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⑥ 公司負責人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公司負責人需要承擔的責任有:
1、企業法定代表人應當在不同場合承擔不同的法定責任,種類繁多。例如,在代表企業的場合,個人簽名會導致企業承擔責任的後果;企業破產並承擔個人責任的,法定代表人將受到今後重新經營企業的諸多限制;
2、如果法人沒有成立缺陷,其自行承擔損失責任,既不是股東,也不是法人代表。當然,如果是國有企業,法定代表人有失職行為,嚴重程度達到刑法調查程度或者應當給予行政處分的除外;
3、個人獨資法人只要能區分法人財產和個人財產,就不需要法人代表承擔民事責任。以有限公司形式的法人負債時,由公司承擔全部財產,無股東個人承擔,成立時有出資瑕疵的除外;
4、因經營過錯向法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5、法定代表人因單獨或者共同侵害單位財產可能承擔的民事侵權法律責任。因違法行為受到的民事制裁、罰款、拘留。
公司是獨立法人,公司的債務由公司獨立承擔,因此公司在經營期間產生的債務由公司自行承擔。公司財物的支取是公司內部問題,由公司自行協調,法人是否有權不經過公司負責人就從財務負責人手裡出現,由公司內部規章規定,但即使法定代表人違反公司的內部規定,其也無需承擔法律責任,由公司進行內部處理。
但法定代表人沒有正當理由從公司提取財物的,公司有權追回,當然如果涉及挪用或非法侵佔的則另當別論。如果公司或其他股東認為該法定代表人沒有盡到誠實信用、勤勉盡職的義務給公司造成損失的,公司可以要求該法定代表人對給公司造成的損失予以賠償。公司破產的,該責任依然是公司自行承擔,因為股東對公司承擔的責任是有限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條: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十三條: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⑦ 員工違反公司規定,公司在沒有通知員工處罰決定的情況下,直接處罰違法嗎

公司依據員工違反公司規章規定進行處罰,是符合約定,符合《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員工違反公司規定,公司在沒有通知員工處罰決定的情況下,直接處罰不違法,只是做法有些不當。
法律分析
員工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時,公司一般會告知內部規章制度。告知公司規章有多種方式,有的是貼於公司宣傳欄,有的是放在公司內網、群公告文件里,有的會要求員工簽署類似《公司規章告知書》之類,有的在勞動合同會註明要求遵守公司規章條款。如此種種,均為雙方之約定。公司依據員工違反公司規章規定進行處罰,是符合約定,符合《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員工違反公司規定,公司在沒有通知員工處罰決定的情況下,直接處罰不違法,只是做法有些不當。用人單位違反規定罰款的救濟途徑 ,個人的罰款是勞動法明令禁止的行為, 如果真遇到要求罰款的公司,職工可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什麼叫做罰款呢?罰款,是行政執法單位對違反行政法規的個人和單位給予的行政處罰,是行政處罰手段之一。勞動法並沒有賦予公司對員工進行行政處罰的權利。所以,員工不論有什麼違規行為,公司都無權作出罰款的決定,更不能隨便剋扣工資。對於員工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公司可以採取警告等措施預防員工再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熱點內容
7司法考試 發布:2025-05-14 07:43:02 瀏覽:193
物業管理辦法規范性文件 發布:2025-05-14 07:30:05 瀏覽:62
刑法136條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14 07:27:02 瀏覽:453
一建法規真題解析 發布:2025-05-14 07:23:18 瀏覽:48
法官痛斥毒販 發布:2025-05-14 07:21:16 瀏覽:61
金牛法院法官 發布:2025-05-14 07:13:18 瀏覽:914
法律援助工作的期許 發布:2025-05-14 07:06:27 瀏覽:979
婚姻法幾月份能考 發布:2025-05-14 06:33:07 瀏覽:572
勞動合同法第幾條規定產假 發布:2025-05-14 06:31:53 瀏覽:142
中醫法規頒布 發布:2025-05-14 06:30:56 瀏覽: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