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弄虛作假法律責任
⑴ 5. 各類原始憑證應由會計人員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如實地填寫,不得偽造、塗改或弄虛作假。(√)
錯誤的地方只能是「各類」這個詞語,因為有的憑證並非由會計人員編制或者填寫,比如各種機打發票、商品購貨單據等,並非是會計人員填寫的。
⑵ 中級會計考後審核問題
中級會計職稱考後審核嚴格。報考人員必須按照誠實守信的原則,填報真實有效的報名信息。對於採取偽造學歷、工作經歷、會計師職稱以及提供虛假證明等弄虛作假手段的報考人員,將取消其報名資格或考試成績,情節嚴重者會按照相關規定,記入誠信檔案,涉及違法問題移交相關部門進行處理。中級會計職稱備考資料包
中級會計師考後資格審核需要提供的資料
每個地區中級會計考試資格審核的要求不一樣,具體的要看自己當地如何規定,通常情況下需要攜帶以下資料:
1、全國會計專業技術中級職稱資格考試網上報名考生信息表原件(報考人員須在"承諾書"欄簽字確認,所在單位審核蓋章)。
2、會計專業工作簡歷表(A4紙列印,報考人員簽名後由所在單位審核蓋章)。
3、有效期內居民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1份。有效期內居民身份證是指以下證件:
(1)內地居民戶籍報考人員使用第二代內地居民身份證。如遇身份證失效或遺失的情況,應及時辦理有效的臨時身份證代替,使用其他類型證件、證明一律不予受理;
(2)香港、澳門居民使用香港/澳門居民身份證;
(3)台灣居民使用《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4、國家教育部門認可的學歷(學位)證書原件和復印件1份。以非全日制學歷報考中級會計考試的人員,還需提交之前取得的全日制學歷證書,用於核對會計工作年限。
上述審核資料均以A4紙列印或復印,考生所提供的原件必須真實,現場審核人員對考生學歷(學位)、資格證等證書真偽存疑的,有權要求報考人員出具教育行政部門的學歷認證報告。
⑶ 根據會計法規定,對於會計人員在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時,對弄虛作假,嚴重違法的原始憑證如何處理
財務人員應該不予受理,並向上級管理人員舉報。
⑷ 兩家企業合夥做一筆生意,會計方面具體怎麼做才能防止對方會計弄虛作假
兩家企業合夥做一筆生意,會計方面無法從大方面防止對方會計內弄虛作假,會計只能控制容微觀的小開支。
要想防止對方會計弄虛作假,必須用制度和流程來控制。
1、合理分工,相互牽制,明確責任,互相監督
2、嚴格控制事前審批,包括銷售價格制定和銷售優惠,采購控制,成本定額控制等
3、加強事中監督檢查,隨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4、加強事後監督審計,嚴格獎懲及問責。
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規定,會計人員在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時,對弄虛作假、嚴重違法的原始憑證
《會計法》第十四條第三款規定:
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必須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製版度的規定對原權始憑證進行審核,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權不予接受,並向單位負責人報告;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並要求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更正、補充。
因此全選
A
B
C
D
⑹ 注冊會計師在職業中發現弄虛作假行為應該怎麼處理
會計師不應該做假帳,這是道德和法律要求的只所以做假帳也無非是領導要求,為了保住工作
⑺ 兩家企業企業合作一個項目,會計怎麼做才能保證自己處於優勢地位,以防止對方弄虛作假
所有的收入支出都記錄好,付款收款盡量走公賬,銀行流水每天查詢,每筆款項有相應的發票。
⑻ 會計人員被動地接受單位領導指示弄虛作假
既然沒有造成嚴重後果 當然不適用上面的條款!
⑼ 公司做假賬,弄虛作假,只為上市。那上市後,會有設么後果
連續3年盈利,上市當年就虧損。錢已經到手,誰也沒有辦法。證監會讓它退市,受傷的是股民,罰款也不會分給股民一分錢。
⑽ 會計弄虛作假怎麼辦
一. 會計造假直接侵犯了國家和有關方的利益,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是一種嚴重的違法、違紀行為,但會計造假一般體現在企業或單位的財務活動中,除了單位要承擔經濟責任以外, 1999年10月31日公布的新《會計法》第四條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明確了會計責任主體,其目的就是要理順單位負責人與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於本單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真實性、完整性應負的責任,更加明確了責任人。一旦事發,單位負責人難辭其咎,再也不能以"不懂業務""不了解情況"等借口來推卸或減輕罪責。
二.單位負責人就是本單位的"一把手"和最高負責人,統管本單位所有的工作,包括會計工作,當然應對會計工作和會計信息質量負責。從單位負責人與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之間對於本單位會計工作的職責劃分看,單位負責人是本單位會計工作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是本單位會計工作的執行者和被管理者。被管理者直接對管理者負責,管理者直接對社會負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二者的關系和責任不能顛倒。至於單位負責人如何履行這一職責,可以按照內部管理需要,將其對會計工作的責任在有關人員之間進行適當分解,以在單位內部形成層層制約的會計責任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