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法官待遇
A. 紹興縣法官難考么競爭率是幾比幾左右
每年都不一樣哦
B. 有歷史典故的成語
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嘗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老馬識途: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負荊請罪: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
紙上談兵: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
三令五申:孫武流寓於吳,吳王想試試孫武的軍事才能,就將180名年輕宮女交給孫武操練。孫武將宮女分作兩隊,讓吳王的寵姬當隊長。孫武向宮女們交代了口令之後擊鼓傳令,宮女們一陣鬨笑,隊伍亂成一片。孫武再一次下達命令,宮女們只覺得好玩,根本不聽命令。孫武說號令既然已經明白又不聽令,這是頭領之罪,下令將兩名隊長處死。吳王急忙叫人傳令不能斬殺王妃,孫武仍然殺了兩個王妃。然後,孫武重新操練宮女,這回沒人敢不聽號令了。
圍魏救趙:戰國時,魏軍圍困趙國京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趙國的邯鄲,孫臏主張引兵去圍攻魏國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這樣,不但能解除趙國的圍困,還能使魏軍疲勞不堪。田忌採納了孫臏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軍聞訊急忙撤回圍攻邯鄲的部隊,星夜回軍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齊軍以逸待勞迎擊魏軍。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胡服騎射:戰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少數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展騎兵。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趙國成了當時有數的強國之一。
竊符救趙: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於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裡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C. 浙江省省長信箱總是打不開,我有重要事要請求省長,我有判決書,但是法官要我在起訴,紹興縣法院的多個領
好象是有省長辦公室專線的,打當地114查詢一下。
D. 成語故事
《百發百中》
--------------------------------------------------------------------------------
【射 一百次 中 一百次;形容 神箭手 和 神槍手 的 射擊 技術,或 用來 比喻 計劃 事情 很有 把握。例:影響 股票 市場 的 因素 太多 了,任何 人 都 難以 做到 百發百中。】
春秋 時代,楚 共王 手下 有 個 名 叫 養山基 的 人,善於 射 箭。有 一次,他 站在 離 柳樹 百步 以外 的 地方,張 弓 搭 箭,連發 數 箭,都 射中了 柳樹 的 葉子。大家 看了 贊嘆 不絕。從此,輾轉相傳,就 把 他的 箭術 稱為」 百發百中」 。
出自《戰國策》
問題:為什麼 射中 柳樹 的 葉子 是 很 困難的?
《半途而廢》
--------------------------------------------------------------------------------
【半路 上 就 停了 下來;比喻 做事 沒有 恆心,有始無終。】
從前,有 個 讀書人 叫 羊子,離家 去 遠方 拜師 求學,可是 過了 一年 就 回來了。他的 妻子 正在 織布,見 丈夫 回來,便 問:」 你 完成 學業 了 嗎?」 羊子 回答 說:」 沒有。我 非常 想念 你,所以 回來 看看。」
妻子 一聽,很 生氣,就 拿了 一把 剪刀 對 羊子 說:」 你 看,這 用 繭 做成 的 絲線,由 織布機 一絲一線地 編織起來,日積月累 才 能 織出 成匹的 絹布。現在 我 如果 把 它 剪斷,豈 不是 前功盡棄,白費了 時日!你 出外 求學 也 是 這樣,知識 要 日積月累,假如 學到 半途 而 停止,不是 和 剪斷 絲線 一樣 嗎?」 羊子 聽了 妻子 的 話 很 感動,於是 重新 出外 求學,一 去 七年,直到 完成 學業 才 回來。
出自《列子》
問題:為了 追求 學問 而 同 家人 分居 七年,你 認為 這樣 作 值得 嗎?理智 嗎?
《杯弓蛇影》
--------------------------------------------------------------------------------
【把 牆上 的 弓 在 酒杯 里 的 影子 當做 一條 蛇。比喻 由 疑心 引起 恐懼。 例: 他 上過 這次 當 以後,就 杯弓蛇影,對 誰 都 不 相信 了。 】
從前 有 一個 叫 樂廣 的 人。有 一次,他 請 一位 好 朋友 來 家中 喝酒。可是 這位 朋友 酒 喝得 很少,好像 有 什麼 心事,不一會,便 告別 回家 了。
這個 朋友 回家 以後,就 生病了。看了 醫生,吃了 葯,都 沒有 用。樂廣 聽到 這個 消息,就 去 看望 這個 朋友,問 他 怎麼 會 生病 的。朋友 吞吞吐吐地 說:」 那天 在 你 家 喝酒 的 時候,我 彷佛 看見 酒杯 里 有 一條 小蛇 在 動,我 喝了 那杯 酒,心裡 非常 害怕回到 家裡 就 得病了。
樂廣 聽了,感到 很 奇怪。他 回到 家中,檢查了 原來 喝酒 的 地方,發現 牆上 掛著 一把 弓,那 弓 的 影子 落在 杯子 里,看上去 就 像 一條 小蛇。於是 他 又 把 那位 朋友 請來,當場 作了 試驗 給 他 看,那位 朋友 恍然大悟,病 也 就 痊癒。
問題:這個 朋友 的 病,按照 現代的 醫學 理論,算 什麼 病?
《鞭長莫及》
--------------------------------------------------------------------------------
【鞭子 再 長,也 打不到(馬肚子 上);比喻 力量 所 不能 做到 的 事。例:他 雖然 很 替 自己的 朋友 擔心,可是 相隔 萬里,實在 是 鞭長莫及,幫不上 忙。】
公元前 594年,楚國 攻打 宋國。宋 文公 派 大夫 樂嬰 去 晉國 求援。晉 景公 召集 大臣 商議,准備 出兵 援救,大夫 伯宗 勸阻 說:」 我們 不能 出兵。古話 說:雖 鞭 之 長,不及 馬腹,我們 哪裡 管得著 楚國 的 事 呢?不如 暫 不 出兵,且 等 楚國 國勢 衰退 以後 再 說 吧。」
晉 景公 聽了 伯宗 的 話,就 另外 派了 一位 大夫 到 宋國 去 安慰 一番,並 沒有 援助 宋國。
出自《左傳》
問題:設想 一下 鞭子為什麼打不到馬肚子?
《賓至如歸》
--------------------------------------------------------------------------------
【客人 像 回到 自己的 家 一樣;形容 客人 受到 很好的 招待。例:這個 賓館 的 服務 質量 很 好,旅客們 都 感到 賓至如歸,非常 贊賞。】
春秋 時,鄭國 子產 奉 鄭 簡公 之 命,出訪 晉國。晉 平公 擺出 大國 架子,沒有 迎接 他。子產 就 命令 隨行 人員 把 晉國 的 賓館 圍牆 拆掉,把 車馬 開進去。晉國 大夫 士文伯 責備 子產 說:」 我國 為 保證 諸侯 來賓 的 安全,所以 修了 賓 館,築了 高牆。現在 你們 把 牆 拆了,來賓 的 安全 由 誰 負責?」 子產 回答 說:」 我們 鄭國 小,所以 要 按時 前來 進貢。這次 貴國 國君 沒有 空閑 接見 我們。我們 帶來 的 禮物 既 不敢 冒昧 獻上,又 不敢 讓 這些 禮物 日曬夜露。我 聽說 從前 晉 文公 做 盟主 時, 接待 諸侯 來賓 並 不 這樣。那時 賓館 寬敞 漂亮,諸侯 來了,像 到 家裡 一樣。而今,你們的 離宮 寬廣,賓館 卻 像 奴隸 住 的 小屋,門口 窄小,連 車子 都 進不去;客人 來了 不知 什麼 時候 才 能 被 接見。這 不是 有意 叫 我們 為難 嗎!」
士文伯 回去 向 晉 平公 報告。晉 平公 自知 理虧,便 向 子產 認錯 道歉,並 立刻 下令 興工,重 修 賓館。
問題:戰國 時期 的 外交 活動 有 什麼 特點?
《病入膏肓》
--------------------------------------------------------------------------------
【心 與 膏肓(gao1huang1, 膈膜) 之間 的 病;比喻 事態 嚴重,無法 挽救。例:這個 國家 的 政治 腐敗 已經 到了 病入膏肓 的 程度。】
春秋 時,晉公 患 重病,派人 到 秦國 請 醫生。秦 桓公 派了 一位 名叫 緩 的 名醫 去 診治。在 緩 還 未到 之前,晉 景公 做了 個 夢,夢見 兩個 小孩 在 談話。一個 說: 「 來人 是 個 醫術 高明的 醫生,恐怕 要 傷害 我們,我們 該 逃往 哪裡? 「 另 一個 回答 說 :」 我們 躲在 膏肓 的 下面,看 他 能 把 我們 怎樣?」 緩 到了 之後,給 晉公 作了 檢查,然後 搖搖頭 說:」 你的 病 已 發展到 膏肓 的 下面 了,用 火炙 的 辦法 不行,用 針剌 也 剌不到 患處,服 湯葯 力 達不到,實在 是 無法 醫治 了。」 晉 景公 嘆了 口 氣,說:」 緩是 一位 名不虛傳的 醫生。」 於是 賞給了 緩 一筆 厚禮,送 他 回國。不久,晉 景公 果然 病逝。
問題:這篇 故事 中 提到了 那些 中醫 的 醫療 手段?
《伯樂識馬》
--------------------------------------------------------------------------------
【伯樂 能夠 識別 馬。比喻 善於 識別 和 發現 真正的 人才。 例: 這個 公司 的 主管 善於 使用 人才,大家 都 稱贊 他 伯樂識馬。】
伯樂 是 傳說中 的 相馬(horse-judging) 專家。有 一次,他 在 路上 看到 一匹 老馬 拖著 沉重的 車子,在 彎曲的 山路 上 艱難地 走著。它的 尾巴 下垂著,蹄子 磨破了,滿身 都 是 汗水,樣子 十分 可憐。伯樂 卻 一眼 就 認出 這 是 一匹 千里馬。他 替 這匹 馬 沒有 受到 很好的 待遇 而 感到 難過,就 撲到 馬 身上 傷心地 哭了,又 脫下 自己的 衣服,蓋在 老馬 身上。老馬 也 低下 頭 來,靠在 伯樂 身上,仰起 頭 大聲 叫喚,它 知道 自己 遇到了 了解 自己 的 人。
問題:你 認為 人 和 動物 之間 能 交流 感情 嗎?
《不恥下問》
--------------------------------------------------------------------------------
【不 以 向 學問 或 地位 比 自己 低 的 人 請教 為 可恥;形容 謙虛 好學。例:一個 人 只要 不恥下問,就 能 從 別人 那裡 學到 很多 東西。】
春秋 時,衛國 大夫 孔圉(yu3)死了,被 大家 稱為 「 文」 ,孔子 的 學生 子夏 問 孔子 道:」 孔 圉 天資 聰明 而 又 勤奮 好學,他 不 認為 向 地位 比自己 低、學問 比 自己 差 的 人 請教,是 件 羞恥的 事,所以 他 死後 給 他 這個 稱號。」
出自《論語》
問題:你 還 知道 那些 關於 孔子 的 故事?
《出爾反爾》
--------------------------------------------------------------------------------
【你 怎樣 對待 人家,人家 也 怎樣 對待 你;現在 用來 比喻 言行 前後 矛盾,反復無常。例:一個 出爾反爾 的 人 得不到 別人 的 信任。】
戰國 時,鄒國 同 魯國 打仗,鄒國 打敗了。鄒 穆公 對 孟子 說:」 這次 戰斗,我的 官吏 死了 三十 人,而 百姓 卻 沒有 一個 去 援救 的,這些 百姓 實在 可恨極了。殺了 他們 吧,殺不了 那麼 多;不殺 吧,他們 又 是 那樣 可惡。你 看,該 怎麼辦 才 好 呢?」
孟子 回答 說:」 在 飢荒 的 歲月 里,你的 百姓 有的 餓死了,有的 逃荒 在 外,可是 在 你的 谷倉 里 堆滿了 糧食,庫房 里 堆滿了 財物。你的 官吏 也 不來 報告,這 是 官吏們 不 關心 人民 疾苦 的 表現。曾子 曾經 說 過:『當心啊!當心啊!你 怎樣 對待 人家,人 家 也 怎樣 對待 你。』你們 平時 不管 百姓 死活,遇到 機會,他們 自然 要 報復。您 不要 責怪 他們 吧!如果 做 國君 的 愛護 百姓,百姓 就 會 愛護 他,並且 願意 為 他 出 力,甚至 犧牲 生命。」
出自《孟子》
問題:」 爾」 在」 出爾反爾」 中 是 什麼 意思?
《出奇制勝》
--------------------------------------------------------------------------------
【想出 奇計 以 取得 勝利;比喻 用 別人 意想不到 的 方法 制服了 對手。例:波斯灣 戰爭 中 美國 軍隊 出奇制勝,很快 取得了 勝利。】
戰國 時,燕國 國君 昭王 派 大將 樂毅 率兵 攻打 齊國。樂毅 足智多謀,很快 就打下了 齊國 的 七十多 個 城。只有 即墨城 和 呂城 未 被 攻下。即墨城 居民 推選 一個 叫 田 單 的 人 擔任 守城 指揮。這時 燕 昭王 已 去世,他的 兒子 惠王 繼承了 王位。田 單 想,燕 軍 強大,光憑 勇敢 是 難以 取勝 的。於是 他 就 派人 到 燕國,散布 樂毅 看不起 惠王 的 流言。惠王 得知 後,非常 生氣,撤換了 樂毅。田 單 利用 這一 時機,襲擊 燕軍。他 徵集了 一千多頭 牛,在 它們的 背上 披上 畫有 龍紋 的 紅綢,在 牛 的 角上 綁上 鋒利的 尖刀, 在 牛 的 尾巴上 紮上 用 油 浸泡過 的 蘆葦。一天 夜間,田單 挑選了 五千名 精壯的 士兵,他們 跟 在 牛 的 後面,點起 火 來。這群 牛 帶著 烈焰,向 燕軍 兵營 狂奔 而 去。燕軍 兵營 頓時 起火。燕軍 驚恐萬狀,四處 潰逃,齊軍 大勝,收復 失去的 土地。
西漢 司馬 遷 在 他 撰寫 的《史記》中,認為 田單 的 這次 勝利,是 軍事上 出奇制勝 的 典範。
出自《史記》
問題:說 一個 你 知道 的 出奇制勝 的 故事。
《唇亡齒寒》
--------------------------------------------------------------------------------
【嘴唇 沒了,牙齒 就 會 感到 寒冷;比喻 利害 關系 十分 密切。例:這 兩個 盟國 互相 依靠,有著 唇亡齒寒 的 利害 關系。】
晉國 舉兵 攻打 號國,但 晉軍 要 開往 號國 必須 通過 虞國 的 國境。於是,晉國 的 國君 獻公 用 美玉 和 駿馬,做為 禮物,送給 虞國,要求 借路。
虞王 身邊 的 一位 臣子 宮 子奇 勸 虞王 說:」 不要 答應 他們!虞國 和 號國 好像 嘴唇 和 牙齒 一樣,互相 關聯著。嘴唇 沒有了,牙齒 豈能 自保?如果 借路 去 攻打 號國,號國 滅亡了,我們 虞國 也 會 跟著 被 滅掉。」
虞王 不聽,接受了 晉國 的 禮物,同意 晉軍 通過。晉軍 攻取了 號國 之後,回國 的 路上 又 把 虞國 也 順便 滅掉了。虞公 被俘,美玉 和 駿馬,仍然 回到了 晉 獻公 的 手裡。
出自《左傳》
問題:晉國 的 消滅 虞國,是 不是 正義的?
《從容不迫》
--------------------------------------------------------------------------------
【形容 不慌不忙,非常 鎮靜。例:他的 演說 從容不迫,有聲有色,非常 能 吸引 人。】
戰國 時,哲學家 莊子,有 一次 和 他 的 好友 惠子 在 濠水 橋上 觀魚。莊子 說:」 看 魚 在 水裡 從容不迫地 游盪,這 是 魚 的 快樂 啊!」 惠子 問:」 你 不是 魚,怎麼 知道 魚 的 快樂?」 莊子 反問 道:」 你 又 不是 我,怎麼 知道 我 不 知道 魚 的 快樂 呢? 「 惠子 說:」 我 不是 你,固然 不 知道 你 想 的,但 你 總 不是 魚,不 可能 知道 魚 的 快樂 卻 是 無疑的。」 最後,莊子 解釋 說:」 你 問 我 怎麼 知道 魚 的 快樂,可見 你 已經 知道 我 是 曉得 魚 的 快樂 的。至於 我 為 什麼 知道,那 是 因為 我 到了 濠水 橋上, 看見 魚 在 水中 悠遊,所以 覺得 魚 很 快樂。」
出自《莊子》
問題:你 覺得 他們 兩個 誰 更 有 道理?莊子 還是 惠子?
《大材小用》
--------------------------------------------------------------------------------
【大的 材料 用在 小處;比喻 使用 不 適當,造成 浪費。例:他 是 一個 驕傲的 人,老是 覺得 自己 是 大材小用 了。】
南宋 傑出的 詞人 辛 棄疾(1140-1207),一生 堅決 主張 抗 金,多次 向 朝廷 建議 出兵 北伐 收復 被 金國 佔領 的 土地。由於 受到 主和派 大臣 的 排擠,他的 主張 始終 未 被 採納。1201年,當 辛 棄疾 在 紹興 任職 時,宋朝 皇帝 下令 召見 他。他的 朋友,另 一位 愛國 詩人 陸 游(1125-1210)認為 這 是 辛 棄疾 向 皇帝 當面 陳述 主張 的 好 機會,於是 寫了 一首 詩 贈給 他,詩中 有」 大材小用古所嘆」 的 句子,意思 是 大的 人才 用在 小 地方,從來 都是 可悲的 事情。陸 游 惋惜 辛 棄疾 雖有 卓越的 政治 才能,但 無法施展。
問題:知道了 大材小用 的 意思,請 猜 一猜 小材大用 的 意思。
《大公無私》
--------------------------------------------------------------------------------
【只 考慮 公家 的 利益 而 沒有 自私的 打算。例: 這個 人 非常 大公無私,所以 很 受到 大家 的 歡迎。】
春秋 時期,晉國 的 國王 晉 平公 問 祁 黃羊:」 南陽 縣 現在 正 需要 一個 縣長,你 看 派 誰 去 當 比較 合適?」 祁 黃羊 說:」 解 狐 很 合適。他 一定 能夠 作 個 好 縣長。」 晉 平公 知道 解 狐 是 祁 黃羊 的 仇人,感到 很 奇怪,就 問:」 解 狐 不是 你的 仇人 嗎?你 為什麼 推薦 他 呢?」 祁 黃羊 說:」 您 只 問 我 誰 能夠 勝任,並 沒有 問 誰 是 我的 仇人 呀!」 於是 平公 就 派 解 狐 去 南陽 當 縣長 了。解 狐 果然 成了 一個 出色的 縣長。
過了 一些 日子,晉 平公 又 問 祁 黃羊 說:」 現在 朝廷 里 缺少 一個 法官,你 看 誰 適合 擔任 這個 職位?」 祁 黃羊 說:」 祁 午 很 適合 這個 職務。」 平公 又 奇怪 起來,問:」 祁 午 不是 你的 兒子 嗎?」 祁 黃羊 回答 說:」 您 只 問 我 誰 適合,並 沒有 問 誰 是 我的 兒子 呀!所以 我 推薦了 他。」 平公 就 派了 祁 午 去 做 法官。祁午 果然 也 成了 一個 很 出色的 法官。
孔子 聽到了 這 兩件 事情,十分 欣賞,說:」 祁 黃羊 推薦 人,完全 拿 品德 和 才能 做 標准,不 因為 是 自己的 仇人,就 不 推薦,也 不 因為 是 自己的 兒子,怕別人 議論 就 不 推薦。像 祁 黃羊 這樣的 人,才 是 真正的 大公無私 啊!」
問題 和 練習:一個 人 對 自己的 朋友 和 敵人,哪 一個 更 容易 了解?
《膽大如斗》
--------------------------------------------------------------------------------
【膽 像 斗 一樣 大;比喻 做事 大膽。例:這 人 很 大膽,但是 不夠 細心。】
三國 時期,蜀國 的 姜 維 膽量 很大,也 有 才幹,得到 軍師 諸葛 亮 的 器重,委任 他 為 征西 將軍,並且 竭力 培植 他。諸葛 亮 死 後,蜀國 的 兵馬 就 由 他 統率,任 蜀國 的 大將軍。他 繼承 諸葛 亮 的 遺志,多次 領兵 攻打 魏國,都 沒有 取勝。後來 魏國 征伐 蜀國,蜀國 寡不敵眾,遭到 慘敗,後主 劉 禪 投降。
不久,魏國 的 鍾 會 陰謀 叛變 魏王,姜維 認為 時機 已到,便 假意 與 鍾會 勾結,企圖 趁機 恢復 蜀國。不料 事機 敗露,姜維 被 魏兵 所 殺。魏兵 剖開 他 的 肚子,發現 姜 維 的 膽 像 斗 一般 大。
出自《三國志》
問題 和 練習:根據 大膽如斗 這個 成語,可以 知道 中國 古代人 把 膽 看成 什麼樣的 器官?猜 一猜 「 膽量、膽小、膽子」 的 意思。從 字典 里 找 一找 和」 膽」 的 這個 意思 有關 的,包含」 膽」 字 的 其他 表達。
《道聽途說》
--------------------------------------------------------------------------------
【在 路上 聽來 的 話;一般 泛指 相信 沒有 根據 的 傳聞。例:某些 報紙 喜歡 刊登 一些 道聽途說 的 新聞 來 吸引 讀者。】
從前,有 叫 艾子 和 毛空 的 兩個 人。有 一次,毛空 告訴 艾子 說:」 有 一隻 鴨子 一次 生了 一百個 蛋。」 艾子 不信,毛空 說:」 可能 是 兩只 鴨子 生 的。」 艾子 還 是 不信,毛空 又 說:」 大概 是 三隻 鴨子 生 的。」 就 這樣,最後 一直 增加到 十隻 鴨子, 艾子 還是 不信。
過了 一會兒,毛空又告訴艾子說:」 上個 月 天上 掉下 一塊 肉,長 三十丈,寬 二十丈。」 艾子 不信,毛空 說:」 是 二十丈 長。」 艾子 還是 不信,毛空 又 說:」 是 十丈 長。」
最後 艾子 問 毛空:」 你 剛才 說 的 鴨子 是 誰 家 的?肉掉 到 什麼 地方?」 毛空 回 答 說:」 我 都 是 在 路上 聽 別人 這麼 講 的。」 艾子 轉身 對著 在 一起 的 學生 說:」 你們 可 不能 像 他 這樣 道聽途說 啊!」
出自《艾子外語》
問題 和 練習:毛空 為什麼 不斷 增加 鴨子 的 數量?
《得過且過》
--------------------------------------------------------------------------------
【只要 勉強 過得下去,就 過 一天 算 一天;比喻 做事 敷衍塞責,沒有長遠的計劃。例:他 在 學習 上 得過且過,只要 及格 就 滿意了。】
傳說,五台山 上 有 一種 鳥 叫 寒號鳥,有 四隻 腳,兩扇 肉翅。每當 盛夏 季節,它的 身上 長滿了 五彩燦爛的 羽毛,因此 自鳴得意地 叫:」 鳳凰 不如 我,鳳凰 不如 我!」 等到 深秋,它的 羽毛 全 脫落了,像 剛 出殼 的 幼鳥 一樣,在 寒風 中 瑟索 發抖。它 無可奈 何地 叫道:」 得過且過,得過且過!」 天氣 轉暖,寒號鳥 又 繼續 跳著 叫著,忘卻了 冬天 的 威脅。
問題 和 練習:鳳凰 是 怎樣的 一種 鳥?
《得隴望蜀》
--------------------------------------------------------------------------------
【得到了 隴 這個 地方,就 想 再 得到 蜀 這個 地方。形容 貪得 無厭。例:現代人 太 強調 對 物質 的 追求,得隴望蜀,永遠 沒有 滿足 的一天。】
東漢 初年,劉 秀 派兵 攻打 隴地(今天 甘肅省 東部)和 蜀地(今天 四川省 中西部),他 給 部下 的 信中 說道」 這 兩個 地區 得到了,我們 就 可以 控制 整個 西部 地區。所以 我們 不 應該 得到 隴地 就 知足,要 進一步 考慮 收取 蜀地。」
出自《三國志》
問題 和 練習:」 得隴望蜀」 是 表示 有 雄心 還是 貪心?
《得意揚揚》
--------------------------------------------------------------------------------
【高興 自滿 的 樣子。例:他 最近 幾天 得意揚揚,大概 是 買 股票 發了 財。】
春秋 時,晏子 做 齊國 宰相 的 時候,有 一天,坐著 馬車 出門 去。馬車 正好 從 馬夫 的 家門 前 經過。馬夫 的 妻子 從 門縫 里 看見 她的 丈夫,很 得意地 坐在 車子 的 大傘 下,揮著 鞭子。
馬夫 回到 家裡,他的 妻子 就 要 和 他 離婚。馬夫 摸不著 頭腦,就 問:」 你 到底 為什麼 要 跟 我 離婚 呢?」 她 說:」 晏子 做了 齊國 的 宰相,在 各國 都 有 名望。今天 我 看見 他,低頭 坐在 車上,他的 態度 是 那麼地 謙虛。但是 你 呢,你 只是 他的 馬夫,就 這麼 得意揚揚,神氣活現,自以為 了不起,所以 我 不願 再 跟 你 一同 生活 了。」
從此 之後,馬夫 就 改變了 態度,變得 很 謙虛。晏子 看見 他的 態度 和 以前 大不 相同,就 問 他 是 什麼 緣故。他 把 事情 的 經過 告訴了 晏子,晏子 覺得 他 能夠 這樣 快 地 改變 態度,是 很好 的,後來 就 推薦 他 做了 官吏。
出自《晏子春秋》
問題 和 練習:晏子 為什麼 提拔 自己的 馬夫 去 做官?
《點石成金》
--------------------------------------------------------------------------------
【把 石頭 點化成 黃金;比喻 將 一般的東西變化成珍貴的東西。例:垃圾 經過 適當 處理,也 可以 點石成金,製造出 許多 有用的 東西。】
晉代,有 個 叫 許 遜 的 人,曾 當過 旌陽 縣令,時常 裝鬼弄神,施符作法,如同 仙人 一般,老百姓 稱 他 為」 許真君」 。
有 一次,他 看到 百姓 繳不上 租稅,就 動了 惻隱之心,用 法術 把 石頭 點化成 金子,替 百姓 上繳了 拖欠 的 租稅。
出自《神仙傳》
問題 和 練習:希臘 神話 中 有 沒有 點石成金 的 故事?
《東山再起》
--------------------------------------------------------------------------------
【從 東山 再 出來,比喻 隱居 後 再 出來 任職 或 失敗 後 卷土 重來。例:在 政治 上,東山再起 的 事情 是 很多 的。】
東晉 時,有 個 名叫 謝 安 的 人,年輕 時 就 很 有 才氣,名聲 很大。朝廷 屢次 召 他 做官,他 都 回絕了。他 隱居在 會稽 的 東山,經常 與 王 義之 等 人 遊山玩水,寫詩 做文。
後來,征西 大將軍 桓 溫 請 謝 安 作 司馬,他 不得已 才 答應 出山 任職,此時,他 已經 四十多歲 了。在 謝 安 出征 的 時候,朝中 文武 百官 都 來 送行,有 人 同 他 開玩笑 說:」 你 過去 高卧 東山,多次 違背 朝廷 旨意,不肯 出來 做官,想不到,今天 到底 出來了。」 謝 安 聽了,很 不 好意思。
問題 和 練習:謝 安 在 東山 干 些 什麼 事情?
《對牛彈琴》
--------------------------------------------------------------------------------
【對著 牛 演奏 琴曲;比喻 對 蠢人 講 高深的 道理,也 用來 譏笑 人 講話 不看 對像。例:現代 科 學證實,對牛彈琴 可以 提高 牛奶 的 產量。】
從前,有 個 音樂家,叫 公 明儀,有 一天 他 正在 彈琴,看見 旁邊 有 頭 牛 在 吃草。他 想,我 來 彈 幾支 曲子 讓 它 聽聽 吧。他 先彈了 一支 高深的 樂曲。可是 那 牛 毫不理會,仍然 自顧 吃草。公 明儀 想,牛 怎能 欣賞 這種 高深的 樂曲 呢?於是,他 又 重新 彈了 一支 曲子。這支 曲子 彈得 一會兒 像 蚊子 叫,一會兒 像 牛犢 叫。這頭 牛 才 搖起 尾巴,豎起 耳朵,留心地 聽起來。
出自《弘明集》
問題 和 練習:」 對牛彈琴」 的 用法 在 古代 和 現代 有 什麼 不同?
《多多益善》
--------------------------------------------------------------------------------
【越 多 越 好。例:維生素 C 也 不是 多多益善,吃得 太多 也 有 副作用。】
韓 信 是 漢 高祖 劉 邦 手下 的 一員 大將,可是 劉 邦 對 他 並 不 信任,韓 信 對 劉 邦 也 頗為 不滿。後來,劉 邦 借口 韓 信 陰謀 造反,把 他 軟禁了 起來。
有 一次,劉 邦 和 韓 信 談論 各個 將領 的 才能,劉 邦 問:」 像 我 這樣的 人,能夠 帶 多少 兵?」 韓 信 回答 說:」 您 不過 能 帶領 十萬 兵 罷了。」 劉 邦 又 問:」 那麼 你 又 能 帶 多少 兵 呢?」 韓 信 說:」 我麼,越 多 越 好。」 劉 邦 哈哈 大笑,說:」 既然 你 帶兵 越 多 越 好,那 為什麼 被 我 軟禁了 呢?」 韓 信 說:」 您 雖然 不能 帶兵,但 善於 駕權 將領,這 就是 我 被 您 軟禁 的 道理!」
出自《史記》
E. 柯橋區有多少個執行法官
柯橋區應該有十幾個執行法官
F. 通過司法考試並考上法官編制多久能擔任助審
按規定你已經具備了成為法官的全部條件,但是否能夠當又是另一回事,這要看你所在法院的審判人員情況,和院領導的情況,如果審判資源比較緊張,可能很快就會任命助審,反之則會考察一段時間。這個沒有什麼強制性的規定,考的是法官編制不是一定就馬上就從事法官工作。不過因為助審是本院任命的,沒有編制人數的限制,所以只要領導同意可以很快任命。既然已經考上了,打算做了,就安下心來,其實你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希望多一位稱職的法官!
G. 地級市委黨校是一個什麼樣性質的單位
回答如下:
黨校屬於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部分地方參公管理。作為畢業回生如果能進答入地級市委黨校,是非常好的事,絕大多數省部級領導都會到相應的黨校學習深造,為以後的工作打好基礎。
市委黨校在教學體制上,堅持長短期結合,以短期輪訓為主。教育宗旨是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幹部,提高幹部隊伍的政治素質。
市委黨校開設有市部局和區縣領導幹部進修班、處級幹部進修班、中青年幹部進修班和婦女幹部及組織、宣傳、紀檢幹部培訓班。此外,還開設黨政管理、經濟管理、涉外經濟、法律、會計等專業大專班。
(7)紹興法官待遇擴展閱讀:
黨校是中國共產黨對黨員和黨員幹部進行培訓、教育的學校。其任務是,通過有計劃地培訓,提高學員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結合新的形勢,提高學員的政治思想觀念和科學文化水平,增強黨性,進一步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黨校還承擔著黨的建設理論的研究,以及對黨組織和黨員狀況的調查研究等任務。基層黨校還承擔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工作,黨校基本是每位黨員必須經歷的一個培訓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