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三定方案
① 什麼是 三定規定
「三定」規定是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簡稱中央編辦)為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而對國務院所屬各部門的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等所作規定的簡稱。該規定是國務院的規范性文件,是各職能部門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三定主要指定部門職責、定內設機構、定人員編制。
「三定」規定主要包括六部分內容:
一是職責調整,即明確部門取消、劃出移交、劃入和增加以及加強的職責。
二是主要職責,即規定部門的主要職能和相應承擔的責任。
三是內設機構(一般部門內的司局機構),即確定部門內設機構的設置和具體職責。
四是人員編制,即核定部門的機關行政編制數、部門和內設機構的領導職數。
五是其他事項,即明確與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部門派出機構和直屬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事宜等。
六是附則,即明確「三定」規定是由誰解釋和調整的事宜。
② 什麼是「三定」方案
沒有什麼三定規定。 估計你想問的是什麼叫做三定方案吧。
政府的機構也叫做三定方案。三定方案不是指政府以外的機構。
「三定方案」是指機構編制委員會下發的定編文件。
三定即定職能,定機構,定人員編制。
說白了,你要成立一個政府的機構,譬如某市的旅遊局,要成立這個機構就需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後才能成立,同時要在三定方案裡面講清楚這個機構的職能和內設的機構有哪些,配備多少編制。否則,這個機構怎麼運作?
一般來講,各部門的三定方案都是秘密文件來的,一般不會放到網上的。
③ 三定方案是指哪三定
「三定」規定是中央機構委員會編制辦公室(簡稱中央編辦)為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而對國務院所屬各部門的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等所作規定的簡稱。該規定是國務院的規范性文件,是各職能部門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
「三定方案」,即定機構、定編制、定職能。「三定」其實是政府機構改革的主要內容,由各級政府的編制委員會負責相關的工作。
定機構,就是確定行使職責的部門,包括機構名稱、機構性質、經費來源等。單位的全稱是什麼、規范簡稱是什麼也可以一並規定。機構性質是指單位是黨委機關,還是政府工作部門,是行政單位還是事業單位。經費來源,有叫財政供養,是黨政機關是地方財政全額供養,事業單位還有全額供給、差額供給、自收自支三個分類。當然,事業單位改革後,以全額供給為主,差額基本都要改全額,出鄉鎮衛生院等極少數單位除外,不允許財政差額供給,更不允許成立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
定職能,就是具體規定這個單位的工作范圍,。單位職能是指根據法律法規規定,以及省級以上人大部門審批執行的條例和實施辦法等,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規定該機構的職能,包括行政審批事項,公共服務事項,以及事業單位承擔的公益服務事項。按職能需要,這里內設機構和科(處、股)室,並細分其職能范圍。
定編制,是確定單位的編制數及領導職數。定崗定編,根據職能確定單位崗位需要,根據崗位確定編制數量性質,由組織和人社部門根據編制配備人員。
④ 什麼是三定方案
所謂的「三定」方案,即定機構、定編制、定職能。因為政府機構的設立必須確定是干什麼事情的,有哪些內設機構,內設機構的職責是什麼,部門有多少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等。「三定」其實是政府機構改革的主要內容。由各級政府的編制委員會負責相關的工作。
(4)法院三定方案擴展閱讀:
5月15日,《國家鐵路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公布,《規定》指出,國家鐵路局為副部級,共設7個內設機構。14項職責被取消。
5月15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三定」方案公布。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為正部級,設17個內設機構。取消、下放11項職責。
6月18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公布「三定」方案,國家衛生計生委為正部級,設主任一名,副主任四名,設21個內設機構,機關行政編制545名。同時取消和下放了共10項職責。
6月19日,國家能源局「三定」方案正式公布,明確國家能源局為副部級單位,為國家發改委管理的國家局,設12個內設機構。9項職責被取消。
7月9日,國家海洋局 《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公布,重組後的國家海洋局將設11個內設機構,機關人員編制為372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4名。取消6項行政職責。
7月17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三定」方案公布。
⑤ 「三定方案」
第一,主要職責規定;第二,內設機構規定;第三,人員編制規定。
⑥ 三定方案指什麼
「三定方案」是指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銀保監會)提出的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
該「三定方案」內容包括:銀保監會為正部級的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下設辦公廳、政策研究局等26個部門,並單設機關黨委(黨委宣傳部)。
2018年8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三定」方案印發,並於當日開始施行。
(6)法院三定方案擴展閱讀:
根據三定方案,國家醫保局為國務院直屬副部級,設一室六司(辦公室、規劃財務和法規司、待遇保障司、醫葯服務管理司、醫葯價格和招標采購司、基金監督司、人事司)。共設有機關行政編制80名,局長1名,副局長4名,正副司長職數21名(含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
國家醫療保障局設下列內設機構(副司局級):
(一)辦公室。負責機關日常運轉,承擔安全、保密、信訪、政務公開和國際合作交流等工作。
(二)規劃財務和法規司。組織擬訂醫療保障工作規劃。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預決算、機關財務、資產管理、內部審計工作,推進醫療保障信息化建設。組織起草法律法規草案、規章和標准,承擔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工作,承擔行政復議、行政應訴等工作。
(三)待遇保障司。擬訂醫療保障籌資和待遇政策,統籌城鄉醫療保障待遇標准。統籌推進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制度。組織擬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改革方案並組織實施。
(四)醫葯服務管理司。擬訂醫保目錄和支付標准,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制定醫保目錄准入談判規則並組織實施。擬訂定點醫葯機構醫保協議和支付管理、異地就醫管理辦法和結算政策。組織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組織開展葯品、醫用耗材、醫療技術的經濟性評價。
(五)醫葯價格和招標采購司。擬訂葯品、醫用耗材價格和醫療服務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收費等政策並組織實施,建立價格信息監測和信息發布制度。擬訂葯品、醫用耗材的招標采購、配送及結算管理政策並監督實施,推進招標采購平台建設。
(六)基金監管司。擬訂醫療保障基金監督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建立健全醫療保障基金安全防控機制,建立健全醫療保障信用評價體系和信息披露制度。監督管理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醫療服務行為和醫療費用,規范醫保經辦業務,依法查處醫療保障領域違法違規行為。
(七)機關黨委(人事司)。負責機關和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機構編制、教育培訓、隊伍建設等工作。
⑦ 三定人員是什麼 什麼是 三定規定
定部門職責、定內設機構、定人員編制的「三定」規定是機構存在、履職和追責的重要依據,是部門職責和機構編制的剛性約束,具有嚴肅性、權威性、專業性和強制性。會議要求,要全面貫徹先立後破、不立不破原則,准確把握人員轉隸和部門「三定」工作重點任務,堅持穩妥有序,做好轉隸組建工作;堅持優化協同高效,把「三定」工作重心放在定職責上;堅持問題導向,協調理順部門職責關系;堅持綜合設置,調整優化內設機構;堅持統籌協調,合理配置人員編制;堅持協同推進,同步劃轉涉改部門所屬相關事業單位。
人員轉隸和部門「三定」工作是檢驗機構改革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會議強調,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協調配合,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嚴明紀律規矩,緊盯時間節點,堅決把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落細落實落穩,優質高效地完成各項任務。
據悉,各部門將迅速組織開展人員轉隸和「三定」規定製定等工作,人員轉隸工作要求在11月12日前基本完成,部門「三定」工作在12月底基本完成。有關部門將適時開展專項督察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