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法院法官會問當事人嗎
⑴ 請問第一次上庭,法官會問我什麼問題,民間債務糾紛,我是原告。
你好,法官首先會查看及確認原被告雙方是否到場?會簽一個送達地址確認書,然後問雙方有無代理人?訴訟請求是否變更?如果不變的話就進入審理階段。法官會問借款產生的原因,借款的時間、期限、數額、有無利息,高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4倍屬於高利貸,法院不予支持、有無擔保,擔保的方式及期限、借款的給付方式是現金還是轉賬以及是否償還,償還多少,雙方有沒有證人出庭等等,給付現金的話有沒有證人可以證明、轉賬的話要出示銀行轉賬單據等;被告如果主張還過或不存在借貸事實的,要提供相應證據,比如原告打給的收條、給原告賬戶的轉賬記錄、借條原件等;最後待案件事實差不多清楚後,法官會主持雙方進行調解,彼此都讓一步,如果對方肯馬上履行的話,你就做點讓步,少要一點吧~
⑵ 法官法中有訴訟人不可以向法官提問的規定嗎
法庭,是有嚴格的發言秩序的,如果說要發言,必須要經過法庭允許在法庭的調查階段就是出示證據在法庭的辯論階段,就針對,本案的焦點,部分進行雙方的辯論,一般的話是不可以向法官提出,問題的,因為法官是居中裁判的角色,它不代表任何一方,公平公正裁決的。
⑶ 法院開庭法官問當事人律師可以說話嗎
如果法官詢問當事人案件事實部分,這時候律師不能代為回答。
⑷ 開庭前接到法院通知說法官要問話,是什麼情況,是庭前調解嗎
有可能是進行庭前調解。分析如下:
1、法官問話,應當是進行庭前調解。另外,可以了解一下你們雙方的態度和事實情況,為開庭做准備。
2、調解時,你可以不接受調解,要求法官依法開庭審理,並作出判決。
3、如實回答法官的問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另外,判決是否勝訴,關鍵是看證據。與法官對你的印象關系不大。
(4)上法院法官會問當事人嗎擴展閱讀:
1、首先,由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並宣布法庭紀律;
2、其次,由審判長宣布開庭,並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3、第三,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其間,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
4、第四,進行法庭辯論。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四)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後,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
5、第五,評議和宣判。法庭辯論或被告人最後陳述結束後,法官進入評議室評議,做出裁判。
⑸ 法院審判過程中法官跟當事人的溝通是否有效
如果只抄是判決書存在筆誤襲的話,法院可以下補正裁定予以更正。法官建議你上訴的話,恐怕是補正裁定也無法更正的錯誤。
建議你提出上訴,當時庭審筆錄你是否閱讀後簽字確認?你1分利的主張如果在庭審筆錄里有記載,那麼你上訴之後也必然會勝訴,也就是發回重審或者按照1分利的標准改判,這個可以放心。
上訴費與一審費用相同,如果一審是簡易程序,那麼上訴費需要雙倍計算,但最終由敗訴方承擔。
如果按照你的描述,法官不可否認存在失職行為,最起碼增加了你訴累,嚴格來講可以追責。
⑹ 法院法官可以透露案件當事人的電話嗎
不違紀,甚至可以說這是必須的。你自己的聯系方式必須在訴狀中註明,而訴狀是要寄給對方的,所以你的身份信息不可能隱瞞。
⑺ 開庭後法官單獨詢問一方當事人是否有違法之處
這是可以的啊,沒有違反程序。但是調查結果應該經過法庭的質證,你有權提出異議,但是法院是否採納你的意見就另當別論了。
⑻ 法官在法庭上可以提示當事人嗎
你好,法院的做法並無不妥,根據我國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當事人是否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確實需通過法定程序進行認定。
⑼ 民事案件,法院會不會打電話給當事人詢問是否需要把案子移交公安機關
你好,實踐中有這種可能。
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如果法院案件涉嫌犯罪,一般會將案件中止審理,並將案件移交公安機關,不需要徵求當事人意見。然而在實踐中可能還存在一種情況,就是法官主動與原告聯系,告知該情況,其目的可能是想在移交案件的同時,讓原告撤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