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提名巴雷特出任高院大法官
⑴ 特朗普美國大選的最新讓步是什麼
據外媒最新消息,特朗普在接受記者提問時發表了對於美國大選的最新退讓言論。記者問:如果選舉團投票給拜登,你會離開白宮嗎?特朗普回答說:我當然會離開白宮,但是我覺得從現在到明年1月20日,還會發生很多的事情。從美國大選開始,拜登和特朗普就賺足了全世界的眼球,期間動人心弦,讓人不知花落誰家,從11月7日美國大選落下帷幕開始,次日拜登當選新一屆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一直拒絕承認拜登的勝利,先是在發布推特承認自己獲勝的言論,又是質疑選舉腐敗,而拜登則在就任首日就撤銷特朗普政策,雙方真可謂是你來我往,水火不容,戰況激烈。
或許特朗普是自信的,他還有最後的「大絕招」,在美國歷史上總統們在卸任之前總是進行頻繁赦免來行使屬於總統最後的權利。11月25日,特朗普就赦免了他團隊中的前國家安全顧問。手握赦免權的他,是不是也會留下一道赦免令給自己,給自己的家族,給那些追隨他的人,這樣想來,權利之下,他或許是有底氣的。
⑵ 特朗普雖然在位置時日無多,但為何說在大選前給美國留下的遺產已發揮作用
讓人倍受爭議的川普,徹底輸掉了2020年的美國大選,這是一個認定的事實了,不管特朗普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他都會在2021年1月20號的時候讓出位置給現在的當選總統拜登。但即便是他是一個失敗者,很快就不是總統了,但是他在這次大選之前,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策,這個決策起到了很大一部分的作用,並且還給美國的防疫工作埋下了一顆毒瘤。這個所謂的遺產就是特朗普以及他所屬的共和黨,通過總統的權利任命了一個最高法院的法官,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巴雷特,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這位巴雷特可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成為了決策者。
⑶ 巴雷特大法官提名
當地時間9月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布,提名艾米·科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現年48歲的巴雷特被視為一名立場傾向保守的法官。
艾米·巴雷特一位來自美國南部的48歲白人女性法官,巴雷特1972年1月出生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是家中長女。其父親曾是石油公司的律師。
白宮公布的簡歷顯示,巴雷特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從聖母大學法學院畢業,後在母校擔任法學教授,主攻憲法解釋學。她於2017年獲特朗普提名出任美國聯邦第七巡迴上訴法院法官。
在短短4年之內,巴雷特完成了從法學教授到聯邦上訴法院法官,再到獲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的職業生涯「三級跳」。
(3)特朗普提名巴雷特出任高院大法官擴展閱讀:
美聯社分析稱,巴雷特與前白宮法律顧問麥克加恩是校友,在特朗普上任之初獲後者推薦成為潛在的聯邦法官人選。當時她在全國范圍內幾乎沒有知名度。但巴雷特在2017年出席聯邦法官提名聽證會上冷靜應對尖銳問題的表現,引起了特朗普的注意。
《紐約時報》指出,如果巴雷特的提名獲得通過,她將成為美國歷史上第115位大法官,也是最高法院歷史上的第5位女性大法官。
巴雷特信奉天主教,反對墮胎。她和丈夫傑西·巴雷特育有5個子女,最小的孩子患有唐氏綜合症。同時他們還收養了兩名來自海地的非裔兒童。
關於墮胎權問題,巴雷特曾表示,自己不認為墮胎或墮胎權會改變,但與之相關的一些限制會改變。「問題是最高法院願意讓各州在限制墮胎方面有多少自由」。
《華爾街郵報》評價巴雷特是一位「極度保守的法學家」。該報認為,巴雷特的過往觀點表明,她進入最高法院後可能會投票支持進一步限制墮胎權。
在上世紀90年代末,巴雷特曾擔任已故大法官斯卡利亞的助理。斯卡利亞素有美國保守主義法律運動的「旗手」之稱。巴雷特則視斯卡利亞為「導師」。
美國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將有6人為保守派。因為最高法院大法官為終身制,因此《今日美國報》表示,這將使保守派在醫療保健等問題上占據數十年的主導地位。
中國新聞網—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通過最高法院大法官巴雷特提名
⑷ 美國大法官權力大嗎
美國大法官權力。
很大川普正式提名第七巡迴上訴法院法官艾米‧科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為最高法院大法官。如果不出意外,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可能於10月12日對巴雷特展開大法官人選確認聽證。
既然說道大法官,u press也為大家補補課,看看美國大法官的知識,或許有些您還不知道。
1. 值得一提的幾個數字
美國最高法院創建於1789年。即將接受川普總統提名的下一位最高法院大法官如果獲得通過,將是該院第115任大法官。
而首席大法官截至目前只有17位。
大法官平均任期為16年。
其中,威廉·道格拉斯(William Douglas)法官是最高法院在任時間最長的一位。從1939年~1975年,共做了36年7個月;大法官約翰·魯特里奇(John Rutledge)的任期最短,從1790年~1791年,僅做了一年。魯特里奇還擔任過首席大法官,僅5個月的時間,也是創下紀錄。
2. 大法官人數
大法官由美國總統提名,在參議院同意後得以任命。大法官屬於終身制,只要忠於職守,可終身任職,非經國會彈劾不得免職。
憲法沒有規定大法官人數,而是由國會決定。最初高等法院有6位成員,然後是5位,7位,9位,然後又降回8位,一段時間內最多有10人,再回到8人,最後在1869年再增至9人。
3. 最高法院所在地
最高法院也是美國政府允許普通百姓免費參觀的機構之一。
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最高法院所在地起初設在美國早期的首都紐約和費城。
在首席大法官威廉·霍華德·塔夫脫(William Howard Taft)的努力下,最高法院於1935年遷到目前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辦公大樓,就是目前國會大廈對面那座科林斯式(Corinthian)建築。
⑸ 為何說特朗普下的最重要的一步棋,第一次發揮作用了
特朗普第1次下的決策這么有用,當然這個有用是針對他個人而言,因為有的決策可能是影響的是一時之間的事情,但是特朗普所下的這步大棋,對未來的幾十年都會有一定的影響。那麼特朗普所做的這個決定很有用,因為他所決定的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可能要做一輩子的這個職位,2020年的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女士已經去世了,在沒有大選之前,特朗普就已經讓巴雷特填補了這個空缺,打破了法院的平衡。2020年11月25號判決的結果就非常顯而易見了,美國法院以5:4的結果裁定了,紐約州限制宗教場所進行聚會是違反憲法的,而巴雷特就是那個最重要的一票。
這次投反對票的女大法官索托馬悅爾表示,最高法院顯然就是在玩一種致命的游戲,因為現在這樣的裁定對現在的局勢是非常不利的,把專家們的意見拋在一旁,就是在穩固美國民眾的信念,肯定會死人的。但這樣的裁決背後卻是特朗普下了一步大棋,雖然說他和他的內閣人員到點兒的時候只能下台,他的重要決策到時候也會被推翻,可是他所任命的這個法官是終身制的,那也就說明美國司法權力還是掌握在特朗普的手中的。
⑹ 美國州長為控新冠疫情做出限制宗教活動的措施,卻為何遭到宗教派提出起訴
根據CNN報道,紐約宗教起訴紐約州長實行的最新政策影響其信徒活動的案件,於11月26日凌晨在美國最高法院進行審判。5:4的投票結果直接使得最高法院做出最終判決,那就是科莫這個紐約州長對宗教活動的限制是無效的。該判決出來時一度被法院保守派認為是宗教自由的勝利,大法官巴雷特在這關鍵時刻投下了至關重要的一票。
雖然科莫的想法是出於對疫情的考慮,但布魯克林和皇後區的猶太教會和天主教會卻對這項命令視若無睹,並向最高法院針對其相關行為進行起訴。《泰晤士報》報道稱,雖然10~25人的初期限制似乎是過於嚴格了,不過在這場疫情下必須要嚴正去考慮是不是應該在這些必要性的決定上做出妥協和讓步。與之相反的就是另一種聲音,可以看得到,在最高法院中針對疫情一直都是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美國疫情之所以會愈演愈烈,也並非是沒有緣由。
⑺ 美國大選辯論第3場時間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23日上午9時到10:30。
10月23日上午9時到10:30(北美東部時間10月22日周四晚上9時至10:30),美國總統辯論終辯在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的貝爾蒙特大學(Belmont University)進行。美國總統、共和黨人特朗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展開終極對決。
特朗普出場的時候一如既往地沒戴口罩,表情嚴肅。而拜登帶著黑色口罩出場,然後緩緩摘下口罩面帶微笑走到演講台前。兩個人都帶著代表各自黨派顏色的領帶,而且都在西裝領上別上了國徽。
(7)特朗普提名巴雷特出任高院大法官擴展閱讀
據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當地時間11月7日發表聲明說,這次選舉還遠沒有結束,從周一開始,其競選團隊將開啟訴訟程序。此前,特朗普競選團隊已在多個州就計票問題提起訴訟,指稱選舉存在舞弊行為。
特朗普先前說,假如計票出現爭議,他預期官司會打到聯邦最高法院,希望他提名的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巴雷特屆時參與裁決。2000年總統選舉,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小布希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戈爾就佛羅里達州重新計票產生爭議,聯邦最高法院的裁決使小布希勝出。
⑻ 紐約限制宗教活動人數遭起訴了嗎
根據CNN報道,紐約宗教起訴紐約州長實行的最新政策影響其信徒活動的案件,於2020年11月26日凌晨在美國最高法院進行審判。5:4的投票結果直接使得最高法院做出最終判決,那就是科莫這個紐約州長對宗教活動的限制是無效的。該判決出來時一度被法院保守派認為是宗教自由的勝利,大法官巴雷特在這關鍵時刻投下了至關重要的一票。
雖然科莫的想法是出於對疫情的考慮,但布魯克林和皇後區的猶太教會和天主教會卻對這項命令視若無睹,並向最高法院針對其相關行為進行起訴。《泰晤士報》報道稱,雖然10~25人的初期限制似乎是過於嚴格了,不過在這場疫情下必須要嚴正去考慮是不是應該在這些必要性的決定上做出妥協和讓步。與之相反的就是另一種聲音,可以看得到,在最高法院中針對疫情一直都是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美國疫情之所以會愈演愈烈,也並非是沒有緣由。
⑼ 巴雷特就任美國大法官對我國有什麼影響嗎
美聯邦大法官在分立的三權中,主要在國會立法權與聯邦政府的行政權之間,在驢象兩黨之間,在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之間,發揮平衡作用。對其國內議題的影響力更大。基本影響不到美對外政策的制定和走向。
⑽ 美參議院通過巴雷特的大法官提名,這對美國大選有什麼影響
美參議院通過了巴雷特的大法官提名,對美國大選當然是有影響的,從政治派繫上來說,它是屬於共和黨的共和黨和特朗普是一波的共和黨和民主黨兩個黨派相互競爭,誰能夠成為下一任的總統。
雖然說司法是不能夠干預美國大選的,但是多多少少會有影響一個行政體系之內的,無論如何他們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國會裡面的議員,最後法院裡面的法官近幾年也不能說近幾年吧,從00年之後就已經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對行政這方面絕對是有影響的,因為能夠成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人,基本上在民眾中的威望都是相當的高的,起碼要讓大部分人都能信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