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受理法院官網

受理法院官網

發布時間: 2021-12-18 04:08:13

⑴ 如何查詢法院是否受理案件

有以下四種方法可查詢案件進度:

1、律師出具相關立案手續,表示該案件已經立案。

有的地方法院給立案通知,有法院蓋章的。即使沒有立案通知,立案的標志是向法院繳納訴訟費,並得到相應收據。

2、持立案通知或繳費單,可到該法院查詢該案的立案情況或審理法官等基本情況。

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後,會依法向當事人送達受理案件通知書。你可以憑借受理案件通知書來確認是否已經立案。

3、如沒有受理案件通知書的,還可以持本人有效證件去法院立案庭查詢案件受理進度。

到法院立案庭查詢,報名字、身份證號碼或到法院自動查詢機查詢。

4、可以登錄受理案件的法院,查詢開庭公告。或到法院的網上訴訟服務平台上查詢(要求有開通此服務)進度。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第一百五十六條 公眾可以查閱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內容除外。

(1)受理法院官網擴展閱讀:

第一章 立 案

第一百零七條 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本條主旨

本條是關於偵查立案的規定。

本條釋義

本條規定包含以下幾層意思:

第一,立案是特定機關的職權行為。

偵查立案是法律賦予偵查機關的專屬權力,其他任何機關或者個人都不得行使。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的案件管轄范圍承擔著對犯罪案件的偵查工作,肩負著打擊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責。因此,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應當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另外,刑事訴訟法第四條規定,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

第二百九十條規定,軍隊保衛部門對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刑事偵查權,對罪犯在監獄內犯罪的案件由監獄進行偵查。根據上述規定,國家安全機關、軍隊保衛部門和監獄在行使法律授予的偵查職權時,也有偵查立案權。

第二,立案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的管轄范圍進行。

刑事訴訟根據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職能的不同,對其各自負責立案偵查的刑事案件管轄范圍進行了分工。一般的刑事案件,由公安機關負責立案偵查;

貪污賄賂犯罪,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報復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此外,對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公安、檢察機關立案偵查刑事案件,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的案件管轄范圍進行。

第三,立案應當根據法定條件進行。根據本條規定,偵查機關對具有以下兩種情形之一的,即應立案:一是發現犯罪事實;二是發現犯罪嫌疑人。並不要求二者都具備。

第四,有關偵查機關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且在自己管轄范圍內的,必須立案偵查,不得推諉、拖延。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依法負有偵查犯罪的責任,發現犯罪事實和犯罪嫌疑人的,必須立案偵查,及時採取必要的偵查措施,及時發現和收集證據,從而保證准確、及時地揭露、證實、懲罰犯罪分子。

只有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積極開展立案活動,才能保證一切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受到及時追究。如果該立案而不立案或者立案不及時,就可能貽誤偵查時機,放縱犯罪,甚至可能因犯罪人繼續實施新的犯罪而給社會造成新的危害。

實踐中一些地方存在為片面追求破案率而不依法積極立案,不破不立、先破後立的做法,這是嚴重違反刑事訴訟法立案程序規定的錯誤做法,應當予以糾正。

⑵ 向法院申請執行,法院已受理.網上怎麼查詢進度

這個你得親自去法院問。。。不過強制執行是需要經費的,這個不需要你給,如果法院經費不足或者人手不足,你的強制執行可能就只能停留在書面。。。這些事如果是追債的話,最好親力親為。

⑶ 受理申請執行人申請的法院

1、一般情況下,是作出一審判決的法院,少數是被執行人的戶籍地法院,或者是被執行人的財產所在地法院。
2、無論二審案件是改判,還是維持原判,案件都由作出一審判決的法院進行執行。
3、《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六十二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實現擔保物權裁定、確認調解協議裁定、支付令,由作出裁定、支付令的人民法院或者與其同級的被執行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執行。

⑷ 怎麼查法院受理案件進度


【法律分析】
可以去法院的立案大廳咨詢。1、民事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2、行政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3、刑事案件: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並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二條 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

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迴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⑸ 法院受理後需要多久才能開庭

刑事案件法院開庭後二個月以內宣判。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公訴案件、被告人被羈押的第一審刑事自訴案件和第二審刑事公訴案件、刑事自訴案件一個月,至遲不超過一個半月。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經本院院長批准,可延長兩個月,有刑事訴訟法第126條規定情形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再延長一個月。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上訴、刑事抗訴案件經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可延長一個月,審判實踐中,由於法院的案件過多,所以延期審理的情況屢見不鮮。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⑹ 法院可直接受理的案件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1、侮辱、誹謗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的,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
3、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定的);
4、侵佔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的)。
(二)人民檢察院沒有提起公訴,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1、故意傷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
2、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條規定的);
3、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條規定的);
4、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的);
5、遺棄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的);
6、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一節規定的,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7、侵犯知識產權案(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七節規定的,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8、屬於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
對上列八項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對於其中證據不足、可由公安機關受理的,或者認為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應當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已經作出不予追究的書面決定的案件。

⑺ 法院「立案」與「受理」有什麼區別

兩個不同的概念

按「受理」和「立案」兩個詞的意思也應該知道,受理專的時間在你提出屬要求(訴訟或其他)的時候,也就是說你以合法的理由,確實應當該部門管轄,那麼該部門應該受理,接受你的(訴訟或其他的)要求,而立案的時間是在審查之後,也就是說受理之後進行調查符合立案條件的,才會立案
部門在受理之後,如不屬該部門管轄的,應向當事人說明情況,並告知應受理的部門(公安上要求先受理後移交),如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也應說明情況以及出具不予立案通知書,所以,立案是在受理之後的,受理以後未必會立案,但立案的首先要受理

⑻ 法院受理案件的條件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
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⑼ 法院受理案件需要具備哪幾個條件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內有直接利害關容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熱點內容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
東升法律援助 發布:2025-07-05 13:56:07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