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周新林
⑴ 近5年我國毒品犯罪案件的年均重刑率是多少
6月23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毒品犯罪案件中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年均重刑率為22.37%,各年度的重刑率均明顯高於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國家禁毒委員會副主任李少平說:「對罪行極其嚴重、主觀惡性極大、罪證確實充分的毒品犯罪分子,堅決依法判處死刑。」
李少平還說,在審判過程中也需要堅持辯證思維和區別對待,對罪行原本較輕,或者具有從犯、自首、立功、如實供述、初犯偶犯等法定、酌定從寬處罰情節的被告人,依法給予從寬處罰,以分化瓦解毒品犯罪分子,預防和減少毒品犯罪。
(1)法院周新林擴展閱讀
近5年我國毒品犯罪案件的死刑案例
2015年至2019年,最高法共計發布5批43件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國際禁毒日前夕,最高法於23日發布2020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3件死刑案例。
在「吳籌、吳海柱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案」中,吳籌、吳海柱糾集多人參與犯罪,在選定的制毒工場制出毒品後組織運輸、聯系販賣,形成「產供銷一條龍」式犯罪鏈條。所涉毒品數量特別巨大,僅查獲的甲基苯丙胺成品即達1噸多,另查獲800餘千克毒品半成品,還有大量毒品已流入社會,社會危害極大,罪行極其嚴重。罪犯吳籌、吳海柱已於2020年6月15日被依法執行死刑。
「周新林運輸毒品案」是一起境外「驗貨」、境內運輸並藏匿毒品的典型案例。周新林夥同他人專門購車用於運毒、專門租房用於藏毒、出境查驗毒品、聯繫上家接取毒品,涉案毒品數量特別巨大,且其曾因犯罪被判處重刑,假釋期滿後又迅即實施毒品犯罪,繫纍犯,主觀惡性深,不堪改造。罪犯周新林已於2020年4月21日被依法執行死刑。
「張偉故意殺人案」是一起被告人長期吸食毒品致精神障礙,殺害無辜兒童的典型案例。張偉誘騙獨行的7歲兒童,並將其殺害,致其屍首分離,犯罪手段殘忍,情節特別惡劣,罪行極其嚴重。法院強調,對於因吸毒導致精神障礙的,一般不作為從寬處罰的理由。罪犯張偉已於2020年6月17日被依法執行死刑。
⑵ 2019年我國有哪些毒品犯罪和吸毒誘發次生犯罪的典型案例
為充分昭示人民法院依法從嚴懲處毒品犯罪的政策立場,最高人民法院23日發布2019年以來審結的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吳籌、吳海柱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案,周新林運輸毒品案,張偉故意殺人案為死刑案例。
其餘案例為劉勇等販賣、製造毒品案,祝浩走私、運輸毒品案,卞晨晨等販賣毒品、非法利用信息網路案,劉彥鑠販賣毒品案,鄒火生引誘他人吸毒、盜竊案,陳德勝容留他人吸毒案,呂曉春等非法生產、買賣制毒物品案。
(2)法院周新林擴展閱讀:
3件死刑案例:
1、在「吳籌、吳海柱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案」中,吳籌、吳海柱糾集多人參與犯罪,在選定的制毒工場制出毒品後組織運輸、聯系販賣,形成「產供銷一條龍」式犯罪鏈條。
所涉毒品數量特別巨大,僅查獲的甲基苯丙胺成品即達1噸多,另查獲800餘千克毒品半成品,還有大量毒品已流入社會,社會危害極大,罪行極其嚴重。罪犯吳籌、吳海柱已於2020年6月15日被依法執行死刑。
2、「周新林運輸毒品案」是一起境外「驗貨」、境內運輸並藏匿毒品的典型案例。周新林夥同他人專門購車用於運毒、專門租房用於藏毒、出境查驗毒品、聯繫上家接取毒品,涉案毒品數量特別巨大,且其曾因犯罪被判處重刑,假釋期滿後又迅即實施毒品犯罪,繫纍犯,主觀惡性深,不堪改造。罪犯周新林已於2020年4月21日被依法執行死刑。
3、「張偉故意殺人案」是一起被告人長期吸食毒品致精神障礙,殺害無辜兒童的典型案例。張偉誘騙獨行的7歲兒童,並將其殺害,致其屍首分離,犯罪手段殘忍,情節特別惡劣,罪行極其嚴重。法院強調,對於因吸毒導致精神障礙的,一般不作為從寬處罰的理由。罪犯張偉已於2020年6月17日被依法執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