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簡述

法院簡述

發布時間: 2021-12-19 08:58:16

『壹』 簡述法國法院的解釋法律材料~~~在線等

法國法院的解釋法律材料:
1、關於制定法意圖救濟情況的歷史資料,考慮這些資料是為了發現立法意圖;
2、「立法准備材料」中反映出來的立法史。考慮立法史,同樣是為了發現立法意圖和確定立法目的;
3、制定法所指向者的解釋;
4、相關制定法的語言表述和立法目的;
5、法院在解釋已做修改的制定法時,還經常提及已被其修改的以前的制定法。
6、制定法用語在先前法律中的使用情況。
7、條約和歐共體的法律。
8、同一司法體系中上級法院湊合中的解釋和法院自身先前湊合中的解釋。
9、參考特定現象的目的或者規范性質。
10、法學教授的觀點。
11、在特定案件中,法院的判決偶爾也以地方習慣作為解釋的依據。

『貳』 簡述各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第十七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人專民法院管轄下屬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九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第二十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叄』 簡述法院調解及其原則

法院調解的原則,是指人民法院和雙方當事人在調解活動中必須遵循的行為准則。法院調解原則對保證調解活動正常進行具有重要意義,它是人民法院和雙方當事人在調解過程中都應遵守的原則。

『肆』 簡述司法的基本原則

司法的基本原則:
1、司法統一原則
統一的國家需要統一的社會主義法制來維護,國家的統一必然要求法制的統一。
2、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6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民事訴訟法第7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行政訴訟法第4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律師法第3條第2款規定,律師執業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這些規定確立了我國司法工作「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我國早在1954年憲法中就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同年制定的人民法院組織法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也把這一原則作為一項重要的司法原則加以規定。
4、保障人權原則
保障人權已成為我國諸多實體法和程序法的重要內容,從而成為我國一項重要的司法原則,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司法活動中必須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權。
5、接受監督原則。
接受監督原則,是指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進行司法活動的過程中,應當接受國家權力機關、檢察機關、人民群眾和新聞媒體等的監督,切實糾正自己的違法行為,預防司法腐敗的發生,促進司法公正的實現。

『伍』 簡述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的種類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是指刑事案件不需要經過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不通過人民檢院提起公訴,而由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起的訴訟直接立案和審判。這類刑事案件在刑事訴訟中稱為自訴案件。刑事訴訟法第18條第3款規定: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這一規定清楚地表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只限於自訴案件。所謂自訴案件,是指由被害人本人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案件。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70條的規定,自訴案件包括以下三個類型: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所謂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中是指只有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出控告和起訴,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解決的案件;如果被害人因受到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人民檢察院或者被害人的近親屬也可以告訴。根據我國刑罰的規定,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共有四種:即刑罰分則第246條第1款規定的公然侮辱、誹謗按(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第257條第1款規定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第260條第1款規定的虐待案和第270條規定的侵佔他人財物案。這四種案件,犯罪情節輕微,案情都比較簡單,不需要偵查即可查清案件事實,所以適宜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需特別說明的是依照刑事訴訟法第88條的規定,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如果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的刑事案件,是指人民檢察院沒有提起公訴,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不需要進行專門調查和採取有關強制性措施即可查清案件事實的案件。這是對原刑事訴訟法關於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所謂:「不需要進行偵查的輕微的刑事案件」規定的修改,有利於防止公檢法三機關在試試訴訟中相互推諉而使被害人告狀無門的現象發生。這類刑事案件主要包括:1、故意傷害案(輕傷);2、重婚案;3、遺棄案;4、妨害通信自由案;5、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6、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7、侵犯知識產權案(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8、屬於刑罰分則第4章、第5章規定的,對被告人可以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其他輕微刑事案件等。

這類案件不僅案情比較輕微,而且事實明顯,被告人明確,被害人有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事實,不需要動用偵察機關的力量去偵查,只需要採用一般的調查方法就可以查明案件事實,所以也適宜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上述所列八項案件中,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對於其中證據不足、可由公安機關受理的,應當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被害人向公安機關控告的,公安機關應當受理。被害人無證據或證據不充分的,人民法院應當說服其撤訴或者裁定駁回起訴。必要時,人民法院也可以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應當特別指出的是偽證罪、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這兩種案件法律規定應當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已作出不予追究的書面決定的案件。依據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3款的規定,這類案件從性質上說原屬於公訴案件范圍,若成為自訴案件,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被害人有足夠證據證明;二是被告人侵犯了自己的人身、財產權利,應當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三是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並已經作出書面決定的。這類刑事案件的范圍很廣,既包括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不立案偵查或撤銷的案件,也包括檢察機關決定不起訴的案件。這樣規定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對公安、檢察機關立案管轄工作的制約,維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解決司法時間中存在的「告狀難」的問題。

上述由被害人起訴的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有無證據證明,是否屬於輕微刑事案件,應由人民法院根據立案標准予以確認,並可以進行調解(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3款規定的案件除外),這樣既可以簡化訴訟程序,避免訴訟的拖延,減輕群眾的訴累,又有利於案件的解決和處理

『陸』 試述人民法院的職權

國家賦予法院的職權就是判決權。

『柒』 簡述人民法院審判委員的主要任務

對案件進行判決裁定。當合議庭對案子有分歧時可以有院長提請審判委員會決定。

『捌』 簡述法庭審判的程序

【法庭審判的程序簡介】
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庭審判程序大致可分為開庭、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後陳述,評議和審判五個階段。
(1)開庭。刑事訴訟開庭程序除傳喚被告人到庭、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和被告人外,與前述開庭程序相同。
(2)法庭調查。法庭調查的范圍是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所指揮的犯罪事實和證明被告人有罪、無罪、罪輕、罪重的各種證據。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5條至第160條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法庭調查的具體步驟和程序如下:①公訴人宣讀起訴書;②被告人、被害人陳述;③訊問被告人詢問被害人和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④詢問證人、鑒定人;⑤出示物證宣讀鑒定結論和有關筆錄;⑥調取新的證據;⑦法庭調查核實證據。
附帶民事訴訟部分的調查,一般在刑事訴訟部分調查結束後進行,具體程序以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進行。
(3)法庭辯論。法庭辯論中控辯雙方可以對案件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互相進行辯論。法庭辯論在審判長主持下,按照下列順序進行:①公訴人發言;②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③被告人自行辯護;④辯護人辯護;⑤控辯雙方進行辯論。附帶民事訴訟的辯論在刑事訴訟部分辯論後進行。
(4)被告人最後陳述被告人最後陳述不僅是法庭審判的一個獨立階段,而且是法律賦予被告人的一項重要訴訟權利。被告人最後陳述只要不超出本案范圍,一般不應限制其發言時間,或隨意打斷其發言,而應讓被告人將話盡量講完。被告人在最後陳述中提出了新的事實、證據,合議庭認為可能影響正確裁判的,應當恢復法庭調查;如果被告人提出新的辯解理由,合議庭認為確有必要的,可以恢復法庭辯論。
(5)評議和審判。合議庭應當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並在充分考慮控辯雙方意見的基礎上進行評議,確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應否追究刑事責任;構成何罪,應否處以刑罰;有無從輕、從重、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情節;附帶民事訴訟如何解決;贓款贓物如何處理等,並依法作出判決。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62條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形,分別作出裁決:①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根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②根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③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判決。
人民法院的刑事判決是懲罰犯罪,保護人民,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公共程序的有力武器,對於教育公民守法有著巨大的作用。判決一經發生法律效力,即具有強制性和穩定性,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加以變更或撤銷。

『玖』 法院陳述書怎麼寫

你作為原告(被告亦然)因故不能出庭,可委託一個或兩個代理人內(懂法律的朋友或容律師)代理你的案件,向主審法官提交一份你簽字的授權委託書即可。需同時提交代理人身份證復印件。
附:委 托 書
委託人×××因與×××××××××糾紛一案,現委託×××、×××為第一審訴訟代理人。
代理人的代理許可權為:
1、一般代理;
2、特別授權:代為起訴、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上訴等權利。
委託人:×××
2012年×月×日

『拾』 簡述人民法院的主要司法決定

民事的,適用決定的一共有七種:一是決定迴避;二是決定對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採取強制措施;三是決定訴訟費用的減免緩,四是決定順延期限;五是決定再審;六是決定暫緩執行、七是其他需要人民法院作出決定的事項。

熱點內容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
東升法律援助 發布:2025-07-05 13:56:07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