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區法院信訪
去 東方網 裡面一個 平台反映 試下,法院這條線基本沒用了
⑵ 法院信訪案件的處理程序和方法
法律分析:處理程序:
1、登記來訪情況。登記信訪人的基本情況,登記人數、姓名、身份證號、所屬單位、人員身份、之前信訪單位等。
2、聽信訪人陳述,了解信訪人反映的問題共有幾個,各屬於什麼性質的問題。
3、答復受理范圍。根據信訪人反映問題辨認信訪人的訴求應該歸哪些部門管,哪些屬於紀檢監察機關受理,哪些不屬於紀檢監察機關受理,能當場答復的當場給予答復。
4、業務范圍內的,進一步聽取其詳細介紹情況。每個問題盡量了解全面,了解清楚被反映人、線索來源、信訪要求、真實動機與目的。群眾信訪目的與動機多種多樣。
5、填寫信訪舉報登記表。由工作人員提出處置意見,報領導拿出最後處置意見。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法院信訪工作的通知》
一、今年是我們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仍然很重。維護社會穩定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政治任務,各級法院必須從講政治的高度進一步增強做好信訪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力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為改革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各級人民法院要立即對本院的信訪工作做一次認真的檢查和研究,針對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切實加以改進。特別是越級上訪和進京上訪人員較多的法院,要採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認真研究逐個解決。對上訪人員提出的問題,依照法律和政策應當解決的,應盡快予以落實,不能久拖不決;對申訴無理的,要加強教育,做好疏導工作,使其息訴停訪。
三、高度重視並及時處理好集體上訪。發現集體上訪苗頭的要及時控制、主動做好工作,一旦形成集體訪,要立即向黨委、政府和上級人民法院通報情況,並積極與有關部門協調配合,進行勸阻疏導,努力化解矛盾。要堅持「分級負責,歸口辦理」與屬地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群眾集體上訪發生在哪裡,就要在哪裡控制住、處理好。對已進京的集體訪,有關法院在接到通知後,要立即派人到京接回,不得拖延,不能推諉,更不得將矛盾上交。
四、各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各單位要切實負起責任,實行信訪工作領導責任制,一級抓一級,一層層抓落實。如因拖延、推諉、失職等,致上訪人在北京出了問題或集體訪事態擴大,造成不良影響或影響首都穩定的,要追究有關法院一把手、分管領導和單位主要領導的責任。
五、各級人民法院要高度重視信訪隊伍建設。在當前情況下,信訪工作力量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從事信訪工作的人員數量和素質必須適應信訪工作任務的需要。要進一步完善信訪工作制度。要加強調查研究,掌握法院信訪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增強工作的主動性。要改善接訪人員的工作條件,確保接訪人員的人身安全,落實信訪人員的信訪崗位健康補貼。
⑶ 上海火車站到上海高院信訪接待室怎樣乘軌道交通
從來上海火車站到上海高院信訪接待室,可以乘坐軌道交通1號線,然後換乘12號線列車便可到達目的地全程約47分鍾,有關乘車及換乘資料可參閱下圖:
⑷ 上海市閔行區法院64120000(總機)撥分機號2254和2251這兩座機簡直就是擺
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
電話:021-64120000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滬閔路6468號
⑸ 閔行區法院案件查詢案號(2018)滬0112民初22752號
我覺得這事你最好打個電話去閔行法院執行局問一下,掛名的不一定是承辦的
⑹ 如何上法院信訪
人民法院的信訪員是指人民法院紀檢監察機構信訪舉報工作人員。根據《人民法院紀檢監察機構信訪舉報工作暫行規定》第二條人民法院紀檢監察機構信訪舉報工作實行依靠群眾、方便群眾,實事求是、以事實為依據,維護當事人的民主權利,接受社會監督的原則。(一)登記立案;(二)協調分辦;(三)調查及辦理;(四)匯總反饋;(五)整理歸檔。
【法律依據】
《人民法院紀檢監察機構信訪舉報工作暫行規定》。
⑺ 法院信訪處的作用和許可權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的信訪員是指人民法院紀檢監察機構信訪舉報工作人員。
法律依據:《信訪條例》
第二十二條 信訪人按照本條例規定直接向各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以外的行政機關提出的信訪事項,有關行政機關應當予以登記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並屬於本機關法定職權范圍的信訪事項,應當受理,不得推諉、敷衍、拖延不屬於本機關職權范圍的信訪事項,應當告知信訪人向有權的機關提出。有關行政機關收到信訪事項後,能夠當場答復是否受理的,應當當場書面答復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信訪事項之日起15日內書面告知信訪人。但是,信訪人的姓名(名稱)、住址不清的除外。有關行政機關應當相互通報信訪事項的受理情況。
第二十八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辦理信訪事項,應當恪盡職守、秉公辦事,查明事實、分清責任,宣傳法制、教育疏導,及時妥善處理,不得推諉、敷衍、拖延。
第二十九條 信訪人反映的情況,提出的建議、意見,有利於行政機關改進工作、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行政機關應當認真研究論證並積極採納。
第三十條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信訪事項或者信訪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第三十一條 對信訪事項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辦理信訪事項,應當聽取信訪人陳述事實和理由要時可以要求信訪人、有關組織和人員說明情況要進一步核實有關情況的,可以向其他組織和人員調查。對重大、復雜、疑難的信訪事項,可以舉行聽證。聽證應當公開舉行,通過質詢、辯論、評議、合議等方式,查明事實,分清責任。聽證范圍、主持人、參加人、程序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二條 對信訪事項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經調查核實,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有關規定,分別作出以下處理,並書面答復信訪人:(一)請求事實清楚,符合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其他有關規定的,予以支持二)請求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據的,應當對信訪人做好解釋工作三)請求缺乏事實根據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其他有關規定的,不予支持。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依照前款第(一)項規定作出支持信訪請求意見的,應當督促有關機關或者單位執行。
⑻ 法院信訪部門受理哪些事情
法律分析:信訪人對下列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不服下列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可以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信訪事項:(一)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三)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四)社會團體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中由國家行政機關任命、派出的人員;(五)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及其成員。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投訴請求,信訪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向有關機關提出。
法律依據:《信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信訪人對下列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不服下列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可以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信訪事項:(一)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三)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四)社會團體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中由國家行政機關任命、派出的人員;(五)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及其成員。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投訴請求,信訪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向有關機關提出。
⑼ 法院信訪辦是干什麼的
人民法院信訪工作來實行實自行依靠群眾、方便群眾,實事求是、以事實為依據,維護當事人的民主權利,接受社會監督的原則。
他主要負責受理下列對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違法違紀行為的檢舉和控告
比如貪污受賄、徇私枉法、刑訊逼供,隱瞞證據或偽造證據,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等等的情況。
⑽ 怎樣上法院信訪
可以直接到該法院或者上一級法院的信訪窗口辦理,也可以通過網路信訪系統。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信訪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一、關於辦理執行信訪案件的基本要求1.執行信訪案件,指信訪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訴信訪,請求督促執行或者糾正執行錯誤的案件。執行信訪案件分為執行實施類信訪案件、執行審查類信訪案件兩類。2.各級人民法院執行部門應當設立執行信訪專門機構;執行信訪案件的接待處理、交辦督辦以及信訪終結的復查、報請、決定及備案等各項工作,由各級人民法院執行部門統一歸口管理。3.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建立健全執行信訪案件辦理機制,暢通執行申訴信訪渠道,切實公開信訪辦理流程與處理結果,確保相關訴求依法、及時、公開得到處理:
(1)設立執行申訴來訪接待窗口,公布執行申訴來信郵寄地址,並配備專人接待來訪與處理來信;(2)收到申訴信訪材料後,應當通過網路系統、內部函文等方式,及時向下級人民法院交辦;(3)以書面通知或其他適當方式,向信訪當事人告知案件處理過程及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