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不受理怎麼辦
① 去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不受理怎麼辦。
法院不受理的情況是:
1、申請的材料不全面;
2、超過了2年的受理的時效。除此之外,應當受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第二百三十七條 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第二百三十九條 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1)法院不受理怎麼辦擴展閱讀:
法院的強制執行措施:
查詢是指人民法院向銀行、信用合作社等單位調查詢問或審查追問有關被申請人存款情況的活動。
凍結是指人民法院在進行訴訟保全或強制執行時,對被申請執行人在銀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單位的存款所採取的不準其提取或轉移的一種強制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凍結措施時,不得凍結被申請執行人銀行賬戶內國家指明用途的專項資金。但被申請執行人用這些名義隱蔽資金逃避履行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凍結。
凍結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的最長期限為六個月,需要繼續凍結的,應在凍結到期前向銀行、信用合作社等辦理凍結手續,否則,逾期不辦理,視為自動解除凍結。
劃撥是指人民法院通過銀行或者信用合作社等單位,將作為被申請執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存款,按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規定的數額劃入申請執行人的賬戶內的執行措施。劃撥存款可以在凍結的基礎上進行,也可以不經凍結而直接劃撥。
② 法院不受理該怎麼辦
一般是退回補充偵查。你可以委託律師向檢察院了解相關情況。
③ 法院不受理怎麼辦
1、如果不屬於法院管轄的案件,不符合立案條件的,法院當然不會立案受理。
2、如果屬於法院管轄的案件,法院一定會受理。如果不受理,你可以投訴,一定可以立案的。
3、《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零八條 人民法院接到當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訴狀時,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且不屬於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情形的,應當登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材料,並出具註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
需要補充必要相關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在補齊相關材料後,應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立案後發現不符合起訴條件或者屬於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情形的,裁定駁回起訴。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三條 對立案工作中存在的不接收訴狀、接收訴狀後不出具書面憑證,不一次性告知當事人補正訴狀內容,以及有案不立、拖延立案、干擾立案、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或者決定等違法違紀情形,當事人可以向受訴人民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投訴。
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投訴之日起十五日內,查明事實,並將情況反饋當事人。發現違法違紀行為的,依法依紀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④ 去法院,法院不受理怎麼辦
去法院,法院不受理,那是有原因的,你這個問題用不著法律,法院解決你們自己就可以解決,就是一個小問題嗎?
⑤ 上訴法院不受理案件怎麼辦
法律分析:法院不受理案件,必須搞清楚是不符合立案條件,還是符合立案條件,而法院拒絕立案,如果是不符合立案條件,法院當然不會給立案;如果是後者,可以向上一級法院投訴,事情會得到解決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⑥ 法院不受理怎麼辦
在實踐中,法院出於各種原因的考慮,對當事人的起訴不聞不問、不予答復的情況也時有發生。《行政訴訟法解釋》規定: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對原告的起訴進行審查。
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7日內不能決定是否受理的,應當先予受理;受理後人民法院在7日內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的,起訴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或者起訴。
上一級人民法院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予受理;也可以自行審理。
⑦ 起訴後,法院不受理也不說明理由的,該怎麼辦
我國《行政訴訟法》第51條第3款和第4款規定,起訴狀內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錯誤的,應當給予指導和釋明,並一次性告知當事人需要補正的內容。不得未經指導和釋明即以起訴不符合條件為由不接收起訴狀。對於不接收起訴狀、接收起訴狀後不出具書面憑證,以及不一次性告知當事人需要補正的起訴狀內容的,當事人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投訴,上級人民法院應當責令改正,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由此可見,起訴後,如果法院不受理也不說明理由,這是不符合法律程序的,當事人完全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投訴。
⑧ 法院不受理案件怎麼辦,如何投訴
法律分析:受訴法院在7日內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的,起訴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或者起訴。訴訟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要求法院啟動審判程序,對雙方當事人之間的糾紛進行審理以解決糾紛。但法院往往以種種理由,口頭拒絕當事人通過法律途徑獲得救濟的權利。原告將起訴狀及證據材料遞交到人民法院,法院對案件決定不予受理時,往往只是口頭告知不能受理並要求當事人取回起訴材料,而並不依法發給原告不予受理裁定書,使得原告無依法上訴的證據,剝奪了原告的訴訟權利。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十七條 案件受理後,受訴人民法院的管轄權不受當事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變更的影響。
⑨ 當地法院不受理怎麼辦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 立案和受理。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法律依據:《中化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第一百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