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法定代理人對法院
『壹』 我是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法院公開對我兒子的法律裁判文書嗎
1、從上傳圖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已進入二審程序,因此這案號帶了少刑一終二字。
故你是否與其他成人案件案號搞混淆了。
2、而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四條 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案件,不公開審理。但是,經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學校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可以派代表到場。 因此審理一般都不公開。
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
第十一條 對在開庭審理時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
對在開庭審理時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如果有必要公開審理的,必須經過本院院長批准,並且應限制旁聽人數和范圍。
第三十一條 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宣告判決應當公開進行,但不得採取召開大會等形式。
故判決文書都是公開進行的。而裁判文書是否公開,那麼為保護未成年人法院不會主動公開對未成年人的判決文書。但作為你法定代理人可以公開已裁判文書。
『貳』 法定代理人能以自己的名字申請強制執行嗎
法定代理人是不能以自己的名字申請強制執行的。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於不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的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可以申請強制執行,因此執行的申請主體是案件的當事人。而法定代理人是根據第五十七條作為當事人的代理人參與訴訟行為的,並不是案件的真正當事人。
因此法定代理人只能以當事人自己的名義申請執行。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第五十七條 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叄』 民訴中關於法定代理人的一點疑問
上訴的話,應由一審中的那個未成年人直接上訴,因為現在他已經成年,一審中的原法定代理人無權直接上訴,除非得到一審中的未成年人的授權委託。
『肆』 法定代理人的法律界定
法定代理復是代理人根據法制律直接規定的代理權而進行的代理。父母代理未成年的子女參加經濟活動,就屬於法定代理。法定代理關系中的被代理人只能是公民。無行為能力和限制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由於他們年齡、智力、健康等原因,自己不能獨立地進行民事活動,法律就規定由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代理他們參加民事活動。
法定代理關系中的代理人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公民作為法定代理人時,一般是由被代理人的近親屬充當。如父母是未成年人子女的法定代理人,丈夫是患有精神病的妻子的法定代理人。
法人作為法定代理人時,一般是由被代理人所在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充當。被代理人的父母所在單位也可以充當法定代理人。
『伍』 民訴法關於訴訟代理人的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民訴法關於訴訟代理人的規定如下:
1、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2、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3、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
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僑居在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從國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必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沒有使領館的,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外交關系的第三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再轉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第三國使領館證明,或者由當地的愛國華僑團體證明。
4、訴訟代理人的許可權如果變更或者解除,當事人應當書面告知人民法院,並由人民法院通知對方當事人。
5、代理訴訟的律師和其他訴訟代理人有權調查收集證據,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查閱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6、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思的以外,仍應出庭;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七條 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第五十九條 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
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僑居在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從國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必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沒有使領館的,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外交關系的第三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再轉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第三國使領館證明,或者由當地的愛國華僑團體證明。
第六十條 訴訟代理人的許可權如果變更或者解除,當事人應當書面告知人民法院,並由人民法院通知對方當事人。
第六十一條 代理訴訟的律師和其他訴訟代理人有權調查收集證據,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查閱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第六十二條 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思的以外,仍應出庭;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
『陸』 民訴中,法定代理人可以以自己的名義起訴嗎
民訴中訴訟代理人能以自己的名義上訴嗎?
民事訴訟中,訴訟代理人不能以自己的名義上訴。根據法律規定,只有當事人能提起上訴,民訴中當事人指原被告雙方以及第三人,如果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能代為上訴,但是也必須以當事人的名義提起。而訴訟代理人必須有當事人的特別授權才能代為提起上訴。
相關法律可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七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柒』 法定代理人身份在法院什麼部門辦理
在立案廳辦理
『捌』 我記得有一條法律規定3種委託代理人,人民法院不得拒絕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這三種情況法院都不得拒絕,但法院有權審查是否符合這三種情況。
『玖』 法定代理人要承擔的責任
委託代理人承擔的責任:
(一)我國《民法通則》第63條規定:代理內人在代理權容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二)《民法通則》第65條第3款規定:「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三)所以只要代理人沒有超出代理許可權,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拾』 法院可以把法定代理人追加為被告嗎
一般不會依職權追加法定代表人,但可能是依照原告的申請追加法定代表人為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