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會協調嗎

法院會協調嗎

發布時間: 2022-03-01 04:55:03

㈠ 開庭前法院會讓調解嗎

1、一般會讓調解;
2、是否調解則需要雙方當事人自主決定,法院不得強制調解。
3、相關法條: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第九十六條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願,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㈡ 法院通知去法院協調,去不了怎麼辦,不去會有什麼後果

法院通知去法院協調,如果去不了,只要有合理的理由,法院會在開庭前再次安排調解,如果無法安排調解的話,就會通知開庭,依法審理,之後再詢問雙方是否同意調解,如果不同意調解的話,就會依法作出判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條 對於有可能通過調解解決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應當調解。但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還債程序的案件,婚姻關系、身份關系確認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質不能進行調解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不予調解。

第七條 當事人申請不公開進行調解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

調解時當事人各方應當同時在場,根據需要也可以對當事人分別作調解工作。

(2)法院會協調嗎擴展閱讀:

法院調解,是雙方當事人在人民法院審判人員主持下進行的,由此達成的協議,是人民法院的審判職能活動同當事人的處分行為相結合的結果。所以調解與當事人和解有顯著區別。

和解,是在沒有第三者參與下,完全由當事人自行協商、相互諒解所達成的協議,它是雙方當事人對自己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的處分。

在民事訴訟進程中,當事人和解有兩種:一是民事案件審理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就民事爭議自行協商所達成的和解;一是在執行程序中,雙方當事人就執行標的達成的和解。

法院調解,是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程序進行的一種訴訟活動,它又是人民法院審結案件的一種方式,調解一旦達成協議就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所以它同仲裁機構和人民調解委員會等組織的調解又有區別。行政調解、仲裁調解和人民委員會的調解,屬於訴訟外的調解。

㈢ 開庭時法院還會再調解嗎

1、法院復開庭時間已確定的,制可以調解。法院在開庭前、開庭中、開庭後,都可以進行調解。
2、如果是民事案件,調解是貫穿始終的。正常的程序是判決前調解,現在是司法為民,任何時候都調解,甚至在立案的時候有個訴訟調解中心,先調解,不成再立案的。
3、新《民事訴訟法》增加了第一百二十二條:「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明文規定了對適宜調解的民事訴訟案件,在訴訟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先行調解程序,強調了民事訴訟調解在民事訴訟工作中的功能和作用,立足化解矛盾在基層,體現了圍繞黨委政府和諧社會中心工作大局的司法工作理念。

㈣ 法院立案後會調解嗎

人民法院在開庭審理時會徵求雙方意見是否願意調解。如果雙方都願意,法院就會主持調解。一方不願意調解或者調解不成的會擇日宣判。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規定: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民事訴訟法》第八條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㈤ 刑事案件法院能協調嗎

刑事案件法院能協調嗎

法律分析:

一般刑事案件,公訴人是原告,法院不能調解公訴人與被告人的爭議。所以說,刑事案件不能調解。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被害人是原告,法院可以就民事爭議部分進行調解。被害人得到滿意的賠償,不要求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了,檢察院還要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一條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後的七日以內,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後立即釋放,並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於需要繼續偵查,並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㈥ 法院判決前會調解嗎

一般都有庭前調節的程序。能調節肯定會進行。

㈦ 如果有人起訴我欠款,到法院是先協調嗎

如果雙方當事人都能到場,且都具有調解意願,法院法官會為原、被告進行調解工作的。

㈧ 法院立案後還需要協調嗎

你好

不是說需要不需要

是追求和諧,調判結合,調解優先

如果說可以協商處理的,自己解決了矛盾比起訴更好。節省訴訟資源成本,也更好的解決問題,根本上把矛盾緩和甚至消滅了

希望可以幫到你

㈨ 法院協調書有效嗎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製作的調解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就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按照調解書確定的權益和義務進行履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九條 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第九十七條 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調解書由審 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