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保全與法院執行

保全與法院執行

發布時間: 2022-03-01 19:03:53

1. 法院對被執行人的財產保全是什麼意思

通俗地說,對財產的保全就是限制被執行人處分該財產。對於不動產版即是所謂的權查封,無法進行出售。
關於財產保全民訴法的規定:
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第一百零一條 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二條 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

2. 法院執行誰保全誰先得2020

法律分析:

法院不執行誰保全誰先得,但同一被告人同時欠多人的債務,由最先查封的法院先予執行。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訴訟開始後,或者在訴訟開始前,為保證將來判決的順利執行,面對爭議財產或與案件有關的財產,依法採取的各種強制性保護措施的總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3. 不同法院保全如何執行

法律分析:採取訴訟保全應當具備以下條件:第一, 必須是由於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有可能使判決不能執行或難以執行。第二, 採取訴訟保全的案件應當具有給付內容,比如給付一定的金錢、給付某一物品。第三, 訴訟財產保全主要根據當事人的申請而採取,但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依職權裁定採取訴訟保全措施。第四, 申請必須向受訴人民法院提出,不得向非受訴人民法院申請訴訟財產保全。

法律依據:《財產保全案件辦理流程指引(試行)》 第四條 辦理財產保全案件,應當堅持善意保全原則,既要通過合法高效的保全措施保障申請保全人的權益,又要在保全中堅持比例原則,審慎、靈活採取強制措施,防止保全措施濫用,最大限度降低對被保全人生產經營及生活的影響。被保全人為企業的,應當充分考慮企業的生存發展需求,盡量不凍結企業基本賬戶,盡量不幹擾企業生產經營秩序,盡量不查封企業正在使用中的機器設備,盡量不保全信用良好且責任財產充足的企業的財產。

4. 訴訟中的訴訟保全與執行程序中的訴訟保全有什麼區別

訴訟中的訴訟保全與執行程序中的訴訟保全的區別:

1、依據不同:

訴訟中的財產保全,是在生效判決尚未產生之前;而執行程序中的財產保全,已經是在執行生效判決了。

2、申請的主體不同:

訴前財產保全是在起訴前由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中財產保全是當事人在訴訟進行中申請財產保全。訴訟中財產保全應當由申請人提出申請,必要時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採取保全措施。訴前財產保全由利害關系人提出申請,法院不得依職權採取保全措施。

3、申請財產保全的時間不同:

訴訟中財產保全應當在案件受理後、判決生效前提出申請;訴前財產保全必須在起訴前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

4、對申請人是否提供擔保的要求不同:

訴訟中財產保全,人民法院責令提供擔保的,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沒有責令的,申請人可以不提供擔保,人民法院依職權採取的,有關的利害關系人也可以不提供擔保。而訴前財產保全,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

(4)保全與法院執行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經濟審判工作中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規定》第14條規定:「人民法院採取財產保全措施時,保全的范圍應限於當事人爭執的財產,或者被告的財產,對案外人的財產不得採取保全措施。

對案外人善意取得的案件有關的財產,一般也不得採取保全措施。只有在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規定范圍內採用保全措施,又避免造成被申請人不應有的損失。」

第19條 受訴人民法院院長或者上級人民法院發現採取財產保全或者先予執行措施確有錯誤的,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立即糾正。因申請錯誤造成被申請人損失的,由申請人予以賠償;因人民法院依職權採取保全措施錯誤造成損失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予以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經濟審判工作中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規定》-網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國人大網

5. 申請財產保全和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五條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三條規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還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第一條規定,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准。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

6. 保全和強制執行哪個優先受償

保全和強制執行保全優先受償。
財產保全也叫訴訟保全它是指法院在審理案件時作出判決前防止當事人轉移隱匿變賣財產。依職權對財產作出保護措施以保證未來判決生效之後可以得到有效的順利執行。一旦發生財產保全的時候,法院能夠在第一時間凍結當事人的財產。保證訴訟當事人的真正權益,在最終判決執行階段能夠為辯護人維持相應的權利,以及法律獲得完全的執行。是保護當事人財產的重要方式。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從啟動主體來看,訴中保全既可由當事人申請也可由法院依職權採取;從是否提供擔保來看,訴前保全必須提供擔保,而作為執行依據的法律文書生效後至申請執行前,債權人申請財產保全一般不需要提供擔保。財產保全的立法目的之一是在程序上通過控制債務人的責任財產,使其避免流失並確定執行法院的處置權,進而為判決順利執行提供保障。
人民法院對抵押物、質押物、留置物可以採取財產保全措施,但不影響抵押權人、質權人、留置權人的優先受償權,財產保全與抵押權等競合時的處理原則,也進一步說明申請財產保全並不會在執行程序中取得優先受償的效果。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正因保全情形的緊急性,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只要申請人提供的擔保符合條件,即可作出立即生效的保全裁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六條 財產保全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財產後,應當立即通知被保全財產的人。
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

7. 保全和強制執行哪個優先受償什麼叫做保全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從啟動主體來看,訴中保全既可由當事人申請也可由法院依職權採取;從是否提供擔保來看,訴前保全必須提供擔保,而作為執行依據的法律文書生效後至申請執行前,債權人申請財產保全一般不需要提供擔保。以上兩點足以表明,財產保全的立法目的之一是在程序上通過控制債務人的責任財產,使其避免流失並確定執行法院的處置權,進而為判決順利執行提供保障,而申請人能否就保全財產享有優先受償權系實體問題,即該條文與優先受償權無關。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二款規定,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對同一不動產而言,可以設立多重抵押權,但不能重復查封。抵押可依照登記先後順序受償,但查封卻無順序可言。本案中,若盧某的父兄姐弟四位債權人同時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人民法院將無法實施,只能輪候查封,否則即違反禁止重復查封規則。顯而易見,財產保全並非(亦不能)先佔先得,更不會通過訴訟程序為申請人創設出優先受償權,僅是防止債務人惡意轉移責任財產的一種手段。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五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抵押物、質押物、留置物可以採取財產保全措施,但不影響抵押權人、質權人、留置權人的優先受償權。該條文規定財產保全與抵押權等競合時的處理原則,也進一步說明申請財產保全並不會在執行程序中取得優先受償的效果。反向可推出,如果財產保全對申請人創設了優先受償權,那麼在執行程序中將會存在多個優先受償權,必然造成權利沖突而無法執行。這當然不是當事人追求的效果,法律也不會如此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第三款規定,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正因保全情形的緊急性,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只要申請人提供的擔保符合條件,即可作出立即生效的保全裁定。該裁定不以債權債務關系的確定為前提,對權利義務關系不產生(亦不可能產生)既判力。因此,財產保全申請人在實體上主張己債先償,明顯超出了該制度設立初衷。

8. 執行與另案保全發生沖突如何處理

判決生效後,建安公司向法院申請執行。甲市中級法院立案執行後發現,房產公司已向甲市乙區法院另案起訴建安公司,起訴標的150萬元並申請訴訟保全,乙區法院裁定房產公司暫停向建安公司支付工程款150萬元。由此出現執行與另案訴訟保全之間的沖突。 【評析】執行與另案訴訟保全產生沖突後,執行工作是否必然因為該保全而停止。 筆者認為,該保全不產生對抗執行法院繼續執行的效力。理由如下:第一,乙區法院此種保全方式並不妥當。房產公司起訴並申請保全建安公司財產,乙區法院應當首先查清建安公司的財產情況,如果有銀行存款、房地產、股權、車輛等財產,就應先保全上述財產,目前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法院可以直接保全被告在原告處的債權。第二,該保全使原告既是申請保全人,又成了協助執行義務人。而且該保全並沒有通知執行法院,執行法院沒有協助執行義務。第三,即使通知了執行法院,執行法院是對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而乙區法院的「暫停支付款項」是否就是執行標的並不能確認,執行法院可以以此理由不停止執行。第四,如果承認該保全產生對抗執行的效力,那麼用此種方式對抗執行的行為會越來越多,實際上就成了規避執行的手段。 一般而言,保全法院採取正確的保全方式,首先應當保全被告的自有財產,如存款、房地產、股權、車輛等。被告對於原告具有正處於執行過程中的到期債權的,如果確有必要保全該債權,保全法院應與執行法院做好溝通協調,先由保全法院凍結被告(申請執行人)一個賬戶,由原告(被執行人)將執行款直接或通過執行法院匯入該賬戶,原告(被執行人)不願意支付或不能支付的,執行法院強制執行。司法實踐中,有的保全法院通過給執行法院送達民事裁定書、協助執行通知書的方式保全,即讓執行法院暫停發還執行款給被告(申請執行人)。該種保全方式優於本案中的保全方式,但仍然存在如果原告敗訴則要承擔雙倍利息賠償的問題,因為執行款畢竟沒有交付給申請執行人(被告)。 具體到本案,除上述解決方式外,如果被告(申請執行人)建安公司有財產且急於實現權利,可以由其提供其他財產供保全法院保全,變更原來的保全方式,這樣就可以解決保全與執行產生沖突的問題。執行法院可以繼續執行原告(被執行人)房產公司的財產。

9. 財產保全和執行有什麼區別

一、主體不同復

1、財產保全:是指在民事制訴訟中,人民法院為保證將來的判決能得以實現,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人民法院依職權決定,對當事人爭議的有關財物採取臨時性強制措施的制度。

2、執行:指將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所確定的的內容付諸實現以及執行過程中的變更執行等問題而依法進行的活動。

二、規定不同

1、財產保全:需要對爭議的財產採取訴訟中財產保全的案件必須是給付之訴,即該案的訴訟請求具有財產給付內容。

2、執行:被申請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


三、措施不同

1、財產保全:發生在民事案件受理後、法院尚未作出生效判決前。在一審或二審程序中,如果案件尚未審結,就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如果法院的判決已經生效,當事人可以申請強制執行,但是不得申請財產保全。

2、執行: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隱匿財產的,人民法院有權發出搜查令,對被執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財產隱匿地進行搜查。


10. 法院強制執行和財產保全有什麼區別

法院強制執行和財產保全有以下幾點區別:

1、申請主體不同,訴前財產保全是在起訴前由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中財產保全是當事人在訴訟進行中申請財產保全,必要時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採取保全措施,強制執行申請人一般是法院作出的判決的受益人;

2、申請階段不同,財產保全的申請分為訴前、訴中執行前的財產保全,強制執行申請一般在判決生效後,原告或被告一方不履行判決確定的義務時;

3、執行對象不同,可以進行財產保全的對象主要是被告所有、佔有、享有的實物財產和財產權利。強制執行的對象是法院判決的義務方的義務內容;

4、申請時遞交的材料不同。

財產保全: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其他損害的,可以向法院申請對其財產進行保全。根據提起財產保全所處的階段不同,分為訴訟財產保全、訴訟財產保全、執行前財產保全。訴前財產保全可以選擇被保全財產的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訴訟財產保全可以向案件審理法院提出申請。執行前財產保全可以向有執行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

法院強制執行: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運用國家強制力量,強制民事義務人完成其所承擔的義務,以保證權利人的權利得以實現,對於當事人來說,法院的強制執行可以通過申請啟動。當事人可以申請法院責令被執行人限期如實報告財產、申請法院委託中介機構對被執行人進行審計、申請法院向社會發布舉報被執行人財產信息的懸賞公告以查明被執行人財產所在等等。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