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歡案件法官張文峰
A. 於歡案發布新的審判結果。如果你是於歡,案件發生時你會怎麼做呢
於歡這個案件距離發生也已經有幾個月的時間了,說實話我沒想到會鬧得那麼大,首先說一下,我們這里距離於歡那裡還是挺近的,但是知道這件事,卻是從微博上知道的,問遍周圍的人,他們也不知道這件事情,基本上可以確定是被人捅出來的,買點水軍,再加上網民們的熱情,事情鬧大一點,或許會對案情有幫助,畢竟法理不外乎人情呢。
因為距離我們那裡比較近,所以對這件事情關注的也比較多,這件事情完全是從網上知道的,也知道了那群要錢的,為了要錢,做出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講,雖然手段很暴力,可是人家是被欠錢的一方啊,人家有欠條啊!但是如果要是我是於歡,可能我做的比他還要殘忍,大不了同歸於盡啊,又能怎樣,反正我是看不了別人這么侮辱我的母親。也許你會說為什麼不報警呢?有些事情大家也知道,這個東西吧,都是相互勾結的,而且即使他們來,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可以到,誰知道那個時候母親會被別人折磨成什麼樣子,所以我也會跟他一樣,用我自己的手段來保護我自己的家人!
其實要是這件事情沒被捅出來,說不定現在的於歡早就沒命了,輿論,或許是唯一能救他的方式了,我們看到的,永遠都只是冰山一角的真相,不知道於歡最後的結局會是什麼樣子,我只是知道,要是於歡再經歷一次這個事情,他應該還是會義無反顧的這么做,我也知道要是我,也一定會這么做,沒有為什麼就是遵從自己的內心,我看不了我媽被那樣欺負。
B. 如何看待於歡案於歡被判無期徒刑
作者:啟蒙江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57618865/answer/15408702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案情回顧
據媒體報道,山東源大工貿有限公司因資金周轉困難,創辦人蘇銀霞向地產老闆吳學占借款135萬元,月息10%。在支付本息184萬和一套價值70萬的房產後,仍無法還清欠款。此後,遭到吳學占涉黑組織成員杜志浩等11人暴力催債。
2016年4月14日,在經過辱罵、抽耳光、鞋子捂嘴等長達一個小時的凌辱之後,杜志浩當著蘇銀霞兒子於歡的面脫下褲子,用極端手段污辱蘇銀霞。
當晚,接到工人報警後,當地民警趕到案發地了解情況,說了一句「要賬可以,但是不能動手打人」後隨即離開。警察走後,情緒激動的於歡拿起桌上水果刀亂刺,致4人受傷。被刺中的杜志浩自行駕車就醫,卻因失血過多休剋死亡。
2016年12月15日,聊城市中級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庭審中的爭議點在於,於歡是故意殺人還是故意傷害,以及是否構成正當防衛。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於歡面對眾多討債人長時間糾纏,不能正確處理沖突,持尖刀捅刺多人,構成故意傷害罪。為何不認定正當防衛,法院認為,在對方未使用工具且派出所已經出警的情況下,被告人及其母親的生命健康權被侵犯的危險性較小,不存在防衛的緊迫性。
案情走向
1.最高檢察院派員調查
近日,媒體報道山東省聊城市於歡故意傷害案即「辱母殺人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最高人民檢察院對此高度重視,已派員赴山東閱卷並聽取山東省檢察機關匯報,正在對案件事實、證據進行全面審查。對於歡的行為是屬於正當防衛、防衛過當還是故意傷害,將依法予以審查認定;對媒體反映的警察在此案執法過程中存在失職瀆職行為,將依法調查處理。
根據法律和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的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檢察院的工作,上級人民檢察院領導下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檢察院的決定,有權予以撤銷或變更;發現下級人民檢察院辦理的案件有錯誤的,有權指令下級人民檢察院予以糾正。
2.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已受理於歡等人上訴
關於於歡故意傷害一案的情況通報於歡故意傷害一案,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承擔相應民事賠償責任。
宣判後,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杜洪章、許喜靈、李新新等人和被告人於歡不服一審判決,分別提出上訴。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於2017年3月24日受理此案,已依法組成由資深法官吳靖為審判長,審判員王文興、助理審判員劉振會為成員的合議庭。現合議庭正在全面審查案卷,將於近日通知上訴人於歡的辯護律師及附帶民事訴訟上訴人杜洪章、許喜靈、李新新等的代理律師閱卷,聽取意見。我們將依照法定程序予以審理。
3. 聊城市政府回應「辱母殺人案」
關於於歡故意傷害案經媒體報道,聊城市成立了工作小組,針對案件涉及的警察不作為、高利貸、涉黑犯罪等問題,已經全面開展調查。下一步,聊城市將全力配合上級司法機關的工作,並依法依紀進行查處,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案情之後,微博充斥著看似一邊倒的憤怒聲討,然聲音太多且挾裹著強烈的情緒,或憤怒、或無奈、或嘲諷,也有分析與期盼。
那麼輿論界和理論界具體觀點立場如何?
輿論界觀點
南方周末《刺死辱母者》一文讓此案迅速發酵後,各新聞媒體、評論人、法律服務平台陸續發聲,我們從28篇爆款文章中進行了觀點整理,統計如下:
觀點一:同情當事人,質疑判決(15篇);
觀點二:支持判決,同情當事人(4篇);
觀點三:客觀解讀判決,無明顯觀點偏向(4篇);
觀點四:質疑警察不作為(2篇)。
其餘三篇為匯總展示。
從以上數據看,超過半數輿論主流媒對當事人給予同情,直擊案件中的倫理困境,這場判決里的倫理困局的重要程度甚至有辯駁法律司法正義的社會意義之勢。
聲音一:「於歡該不該改判」問題是「標」,其後的系列經濟、行政等問題才是本,但事情走向可能是因標略本
vista看天下:這是一起由媒體曝光的,由媒體調查的案件,連帶暴露了多個社會問題:小企業破產保護、非法民間借貸亂象、黑社會的猖獗、相關部門的不作為、媒體的作用與尺度、小城市中產階級的現狀等等。這些才是事情的關鍵所在,可現在卻很有可能結束於一句「於歡要改判」,便不了了之。
聲音二:法院判決給了被告上訴餘地,應該對二審抱有期待
@正義邊緣:從案件結果上看,被告人情緒激動揮刀亂刺確實造成了一死四傷的嚴重後果。縱使被告令人惋惜痛心,我們也應該尊重法院的判決,畢竟被告人還可以上訴,還有法律救濟手段。我們靜待二審結果。
聲音三:法官的判決或許是「依法」而沒有枉法,但不能罔顧人性
@唐映紅:辱母殺人案的判決顯然與人們所秉持的基本倫常相違背,盡管從法律技術角度,法官的判決或許是「依法」而沒有枉法,但罔顧犯罪行為是在絕望情況下的人性自然反應,冷血生硬地予以判決,顯然不是一個正當的判決。
聲音四:應該充分體會法律的涵射意義
@鳳凰評論西波:在法院審理此案之前,吳學占等人已被定性為「黑惡勢力團伙」被警方摧毀。在11名黑惡勢力面前,不能苛求弱者的反抗姿勢,否則便是以法律的名義逼迫公民做窩囊廢。法律本應援助受困的弱者,如果沒有援助而迫使弱者自衛,應該反思原因。我並不主張自衛權是無限的,但法律應該充分體察自衛者所處的境地。
聲音五:警方過錯應當成為量刑關鍵
@江玉樓:從新聞報道看,對於警察到來又走,警方的解釋是「進一步了解情況」。考慮到當時的情況,這個解釋相當牽強。既沒有帶走暴力催債人調查,又沒有將雙方隔離,出警的缺陷及其實際後果,與於歡殺人之間構成因果聯系,法庭忽視這一量刑因素是讓人費解的。實際上,警方過錯是理解整個殺人案的樞紐,不只要批評,還應該追問刑責。
聲音六:法律需要實現程序正義,也需要考慮人情倫理
人民日報:輿論的強烈反應提示我們,應該正視此事發生之時的倫理情境,站在當事人的角度更多考慮。在某種程度上,也正是這樣的倫理情境,讓很多人在討論這一案件時,不僅基於法律來做出自己的判斷。
法學界觀點
聲音一:法院未認定於歡的行為構成正當防衛,值得商榷
北京慕公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昌松:本案中,法院既然認定於歡的人身自由受到非法限制,而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即是「非法拘禁」的違法犯罪行為,從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開始到解除這種限制為止,整個期間都屬於「不法侵害正在進行」。難道對這種正在實施的違法犯罪不能採取防衛措施與其斗爭,而只能束手就擒?那種認為只有生命健康權受到緊迫威脅才能進行防衛的說法,混淆了一般正當防衛和特殊防衛的概念,不當縮小了一般正當防衛的范圍。尤其是本案中的被害人還採取極端手段嚴重侮辱被告人母親,肆意挑釁被告人於歡的心理承受極限,而報警之公力救濟又未能解除自己和母親被限制自由、被侮辱的狀況,防衛的正當性就更不存問題(只是致人重傷死亡過當了)。
聲音二:屬於正當防衛過當,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研究院教授阮齊林:我認為於歡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過當,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於歡致人死傷後,交出刀子、隨警察到派出所接受進一步調查,符合辦理自首立功案意見第一條規定的地(二)項規定,知道有人報案留在現場接受調查的情形,成立自首。另,為索債而扣押人質,屬於非法拘禁犯罪行為,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因此應當追究索債人的刑事責任。另被害人從事暴力討債,應當預見到可能招致報復,反抗,因此應當承擔相當的責任。自擔大部風險。辱人者招殺身之禍乃咎由自取。其僱主難辭其咎。高利貸乃罪惡源頭,強烈要求制定法律將高利貸入罪。
暴力逼債屢禁不止,遊走於法律的邊緣,公權力不便管,不好管。高利貸者和暴力逼債者越發有恃無恐。被暴力逼債者不得不自力救濟。認可暴力逼債的不法侵害性質、被逼債者反擊行為的防衛性質,有利於制約暴力逼債行為。
聲音三:反思司法的社會功能,以及刑法的法定要件合適程度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瑞華:多年來,我們學的正當防衛理論是,行為人必須是為制止正在發生的不法侵害,才構成正當防衛。但是,當行為人或者其近親屬正在遭受令人難以忍受的凌辱時,行為人奮起反抗,造成一定的危害後果,這究竟算不算正當防衛?對此,刑法理論是不予承認的。
具體到本案,當行為人親自目睹自己的母親受到極端凌辱時,法官是否應捫心自問:任何人在此情形下,會平心靜氣的忍受凌辱嗎,刑法究竟是在鼓勵人們依法抗暴,還是逼著人們忍受凌辱,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被辱也不反抗?即使是防衛過當,判得是不是太重了。
我們期待著司法人員反思:司法的社會功能究竟是什麼?刑法要不要調整正當防衛的法定要件?刑法理論要不要更加關注社會需要和經驗常識?法律人不要過於自負,以為自己才是法律精神的權威闡釋者,否則,沒有人會把惡法和錯誤的司法實踐當回事的。
聲音四:於歡構成防衛過當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趙秉志:本案性質上是故意傷害,但是以單純的故意傷害定罪,還是以防衛過當的故意傷害定罪,是不一樣的。以單純的故意傷害、否定行為人的防衛前提來定罪判刑,我認為是不準確的;一審判決所謂從輕量刑判處無期徒刑,我認為也是量刑畸重的。」
正當防衛是中國《刑法》第20條規定的一項重要的制度,指的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刑法》第20條同時還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於歡和他的母親實際上受到了三種正在進行的違法犯罪行為的侵害,第一是限制乃至剝奪他們的人身自由,這是一種非法拘禁的違法犯罪行為;第二是侮辱行為,包括語言侮辱和行動的侮辱,這種侮辱也是違法犯罪行為;還有第三種情況,就是警察離開房間時對方不讓於歡和他母親走,還毆打他。而且,警察來了也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在於歡母親受到違法犯罪行為現實侵害的情況下,他感到情勢比較危險亦義憤填膺,他基於保護自己母親合法權益和制止不法侵害的目的,對圍在自己身邊要群毆他的幾個違法犯罪分子展開反擊,刺死刺傷了他們。這完全是基於正當防衛目的的反擊違法犯罪行為的案件,不能否認其正當防衛的前提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於歡拿起武器進行防衛,不能說因為對方沒有凶器,他就不能用武器。因為對方人多勢眾,而且對方已實施多種違法犯罪行為。但是,於歡的防衛行為導致了對方死亡一人、重傷兩人、輕傷一人這樣的嚴重後果,應該說,盡管有防衛的前提,但於歡的行為還是明顯超過了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損害,符合《刑法》第20條第2款防衛過當的規定,因而應當以防衛過當構成的故意傷害罪定性,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C. 於歡案二審宣判結果是什麼
2017年6月23日,於歡案二審宣判,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認定於歡屬防衛過當,構成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有期徒刑5年。
一審判決:此案一審由山東省聊城市人民檢察院於2016年11月21日向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公訴,指控被告人於歡故意傷害罪。聊城中院於2016年12月15日公開開庭對該案進行了合並審理 。
聊城中院隨後做出判決:被告人於歡犯故意傷害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二審開庭:2017年3月26日下午,山東省人民檢察院發布消息表示,將在該案二審程序中依法履行出庭和監督職責。對社會公眾關注的於歡的行為是屬於正當防衛、防衛過當還是故意傷害等,將依法予以審查認定。
成立由反瀆、公訴等相關部門人員組成的調查組,對媒體反映的警察在此案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失職瀆職行為等問題,依法調查處理。
(3)於歡案件法官張文峰擴展閱讀
於歡案的社會影響
1、查明事實真相,法庭庭審才是最好的平台。隨著二審法庭調查的深入,於歡案的來龍去脈和事實真相逐漸呈現在公眾面前,有些細節第一次為公眾知悉,此前各種缺乏憑據的猜測得以平息,評論者的情緒也趨向客觀、理性。
2、在司法領域,公開是最好的防腐劑,也是最好的穩壓器。通過最大限度的司法公開,可以消弭各種誤解和猜忌。於歡案的公開二審再次說明了這一點。通過全程公開,打消了公眾對「暗箱操作」的憂慮,使一些偏離正軌的公眾輿論回歸理性。
3、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對司法機關尤其是手握法槌的法官來說,是一項崇高的要求。其中不僅有法律和程序的要求,也有情理要求和人心訴求。從包括於歡案在內的個案做起,通過司法公開、釋法說理,推動全社會的法治信仰、維護司法權威,應該是司法機關的使命
D. 於歡案二審與一審對比有哪些改變
由無期徒刑改為有期徒刑五年。
2017年2月17日,山東省聊城市中級法院一審以故版意傷害罪判處於歡無權期徒刑 。
2017年5月27日,該案二審公開開庭審理。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採取微博直播的方式通報庭審相關信息 。2017年6月23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認定於歡屬防衛過當,構成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有期徒刑5年。
(4)於歡案件法官張文峰擴展閱讀
如何認定於歡行為性質
1.從防衛意圖看,於歡的捅刺行為是為了保護本人及其母親合法的權益而實施的。
2.從防衛起因看,本案存在持續性、復合性、嚴重性的現實不法侵害。
3.從防衛時間看,於歡的行為是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實施的。
4.從防衛對象看,於歡是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進行的反擊。
5.從防衛結果看,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
E. 於歡案主審法官是誰
二審主審法官是吳靖。
於歡案因「刺死辱母者」的相關報道,備受輿論關注。2017年2月17日,山東省聊城市中級法院一審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無期徒刑。同年6月23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於歡故意傷害案二審公開宣判,以故意傷害罪改判於歡有期徒刑5年,維持原判附帶民事部分。
吳靖認為,作為法院而言,面對輿論高度關注的案件時,首先要認真梳理社會關注的問題有哪些,同時認真研究引發社會關注的原因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要把社會關注作為改進工作、補齊短板的一個巨大動力,同時要以實事求是、開誠布公和真誠的態度,對社會所關注的問題給予積極的回應。
(5)於歡案件法官張文峰擴展閱讀:
對於於歡案改判,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林文學談到,法院堅持認真傾聽群眾呼聲、回應關切,嚴格依法審判,最大限度地堅持司法公開,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在林文學看來,群眾對司法案件的關注,實際上是群眾高度關注法院工作,既是對法院工作的監督,更是一種期待,是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的期待,法院必須要回應這種期待,滿足這種需求。
林文學認為,在於歡案二審的審理中,山東高院傾聽群眾的呼聲,回應群眾的關切,接受群眾的監督,使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高度統一。山東高院同時還堅持司法定力,依法嚴格辦案,依照法律的程序,依照法律的規定,認定事實、適用法律。
林文學強調了該案二審庭審的信息公開:在整個庭審過程,通過圖文、視頻發布176條微博,將整個庭審完全呈現在公眾面前,消除了各種質疑。
他認為從中啟示有三點,一是始終堅持認真傾聽群眾呼聲,回應社會關切;二是始終堅持司法定力,嚴格依法裁判;三是始終堅持最大限度的司法公開。
談及是什麼讓輿論回歸理性時,最高人民檢察院政治部宣傳部部長陳有賢表示,最主要的是司法公開,也就是增加透明度。
F. 聊城中級法院於歡案主審法官張文峰長的什麼樣子
聊城終於於歡二。他長得什麼樣子。這個我們可以進行這方面內容的搜索查詢,而且還可以找到這方面的新聞資料,可以看到他的樣子。
G. 於歡入獄記:為保護母親不受欺辱,持刀殺人致4人死亡,後來怎樣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於歡案值得思考的地方太多。
於歡和侮辱於歡母親的人都付出了代價。由於本案的影響,於歡本人將長期處於聚光燈下,受到更多的關注,對其本人來說,不是什麼好事。
而於歡的父母呢?
於歡母親蘇銀霞和於歡父親於西明以及姐姐於家樂非法吸收公眾存款2000萬。最後,蘇銀霞、於西明和於家樂被判入獄,蘇銀霞去年底12月左右出獄,於家樂今年6月出獄,於西明仍在服刑。一家人齊齊整整的監獄團聚。
H. 「聊城於歡案」案件經過是怎樣的
2016年4月13日,吳學佔在蘇銀霞已抵押的房子里,指使手下拉屎,將蘇銀霞按進馬桶里,要求其還錢。當日下午,蘇銀霞四次撥打110和市長熱線,但並沒有得到幫助。2016年4月14日,由社會閑散人員組成的10多人催債隊伍多次騷擾女企業家蘇銀霞的工廠,辱罵、毆打蘇銀霞。蘇銀霞的兒子於歡目睹其母受辱,從工廠接待室的桌子上摸到一把水果刀亂捅,致使杜志浩等四名催債人員被捅傷。其中,杜志浩因未及時就醫導致失血性休剋死亡,另外兩人重傷,一人輕傷。
2017年2月17日,山東省聊城市中級法院一審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無期徒刑。原告人杜洪章、許喜靈、李新新等人和被告人於歡不服一審判決,分別提出上訴,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於2017年3月24日立案受理。
2017年5月27日,該案二審公開開庭審理。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採取微博直播的方式通報庭審相關信息。2017年6月23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認定於歡屬防衛過當,構成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有期徒刑5年。
2018年1月6日,於歡故意傷害案入選2017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刑事案件。2018年1月18日,於歡案二審主審法官、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吳靖在北京表示,通過二審開庭審理,最大限度地還原整個案件的事實情節,並在此基礎上通盤考慮天理、國法、人情,最終依法作出裁判。 2月1日,案件入選「2017年推動法治進程十大案件」。
(8)於歡案件法官張文峰擴展閱讀
山東「辱母殺人案」當事人於歡減刑出獄
11月18日上午11時多,26歲的山東「辱母殺人案」當事人於歡獲減刑提前出獄。
這個消息讓很多人感到意外。「於歡家人打電話告訴我,他昨天通過減刑出獄了,聽到這個消息很高興也很突然。」於歡案的代理律師殷清利稱。
但他有過預感。前幾天,監獄部門給於歡母親打電話,說讓給於歡准備幾件衣服。「一般來說,監獄是不允許(服刑人員)穿自己的衣服的,(所以)我當時就想可能減刑要下來。」殷清利告訴記者。
「回來的第一件事,我擁抱了我的母親」。於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媽媽之前也會見過我,但這次終於摸到了媽媽,那種真實感特別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