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自己調查取證
『壹』 法院也有權可以調查取證嗎很多事找法院好還是找警察好哪個權利更大更能解決問題
法院和警察都有調查取證權,涉及到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公安才會受理;在訴訟中法院根據訴訟需要都有權進行調查取證。
『貳』 法官調查取證時當事人與代理人都不在場
法官調查取證,不需要雙方當事人或代理人在場,但調查回來的證據得交給雙方質證。
『叄』 關於主審法官能不能直接參與取證。
不可以,應迴避 所謂調查人員是指在民事訴訟中受人民法院指定依法調查收集證據的法官。調查人不屬當事人。一則調查人調查取證是基於當事人申請而行為,其本人並無訴訟利益動機,而當事人舉證則是出於支持自己訴訟請求之需要。二則調查人以國家司法機關名義進行調查取證,以國家強制為後盾,而當事人則以自己名義調查收集證據,並無強制後盾。調查人也不屬於合議庭組成人員。在訴訟過程中,調查人應當出庭接受當事人的詢問,其調查收集的證據要經過質證、認證才具有證明效力。故調查人與證人、翻譯人、鑒定人、勘驗人(當事人申請法院鑒定、勘驗時,調查人即是鑒定人、勘驗人)一起組成民事訴訟中的其他訴訟參與人,享有其他訴訟參與人權利,承擔其他訴訟參與人義務。但是調查人還有其特殊性,即調查人本身是法官,調查取證行為是職權行為,並且其調查取證行為中立於雙方當事者,故調查人同時又是法庭的輔助人員。因而調查人在調查取證過程中是以法官名義出現,在庭審過程中是以其他訴訟參與人名義出現。調查人的雙重屬性決定了調查人在民事訴訟中承擔民事責任的特殊性。
根據《民法通則》第121條:「國家機關或國家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時,侵害公民、法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2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給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國家機關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調查人的調查取證行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時,人民法院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而調查人因人民法院承擔責任而免責。
2.調查人在其錯誤調查取證行為導致一方當事人敗訴時應負的民事責任
『肆』 法官沒有當庭出示法院自己調查的證據是什麼行為
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不論當事人提交還是法院調查取證必須進行當庭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
『伍』 民事訴訟中法官可以調查取證嗎
誰主張,誰舉證
以下情況例外
(1)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屬於國家有關部門保存並須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檔案材料;(2)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3)需要鑒定、勘驗的;(4)當事人雙方提供的證據相互矛盾,經過庭審質證無法認定其效力的;(5)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證據。
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證據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這其中的「客觀原因」應當是指超出當事人意志的、且無法控制的原因。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種:(1)由有關檔案部門管理或是涉案單位自己保管的檔案材料;(2)證據材料掌握在對方當事人手中,該方當事人無法調取且該證據影響著主要案件事實的認定;(3)涉及一些技術性材料、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材料;(4)證人拒絕出庭作證或證人與當事人不在同一地或者證人在國外的,但證人證言對查明案件事實起著決定性影響的;(5)一些訴訟能力低下且又沒有聘請律師的當事人的證據調查申請;(6)當事人因其他原因申請法院調查取證。這其中又以第一種情形為由申請調查取證的為多。例如:當事人申請調取工商登記材料,勞動爭議中處理勞動爭議的材料,人身傷害案中的傷害鑒定材料,醫療糾紛中醫院的診斷病歷材料和用葯處方,買賣糾紛中的稅務發票驗票、抵扣材料,房屋產權糾紛中的房屋產權證明,有關單位開戶銀行、帳號、存款余額的材料,公安機關的戶籍登記材料,車管部門的車輛登記檔案材料,海關的出入報關單,商檢局的商檢單,等等。
『陸』 法官是否應當調查取證
我國的法律的舉證責任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不包括舉證責任倒置)
如果當事人舉證確實困難,可以向法院提交申請,申請法院調取證據
如果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可以不需要當事人提交申請,而依職權調取證據
『柒』 申請法官調查取證怎麼寫
法律分析:參照申請法院調查取證申請書的格式,按照具體情況如實填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調查取證,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
人民法院對有關單位和個人提出的證明文書,應當辨別真偽,審查確定其效力。
《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十五條《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中「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是指以下情形:
(一)涉及可能有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
(二)涉及依職權追加當事人、中止訴訟、終結訴訟、迴避等與實體爭議無關的程序事項。
第十六條 除本規定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應當依當事人的申請進行。
第十七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
(一)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屬於國家有關部門保存並須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檔案材料;
(二)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
(三)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第十八條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應當提交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被調查人的姓名或者單位名稱、住所地等基本情況、所要調查收集的證據的內容、需要由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原因及其要證明的事實。
第十九條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不得遲於舉證期限屆滿前七日。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申請不予准許的,應當向當事人或其訴訟代理人送達通知書。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書的次日起三日內向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書面申請復議一次。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五日內作出答復。
『捌』 法官親自去調查的結果可以作為證據嗎
可以抄作為證據。襲
一、法院可以調查取證: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法院會通過走訪、查證等方式調查核實相關事實。對於當事人無法自行取證或者法院認為應該獲得的證據,法院會依法進行取證。
二、《民訴法》對法院取證的規定:
第六十四條第二款: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玖』 現實中,法官可以到公安機關那裡調查取證么
可以申請,只要符合規定,法院一般都會去調查的.
『拾』 什麼是法院自己的調查筆錄
法院的調查筆錄也可以叫詢問筆錄,是法官人員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就詢問證內人、被害人的過程及內容容所作的文字記錄。詢問筆錄可以作為證據使用。法律規定,詢問證人、被害人應當製作筆錄。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七條 採取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必須由人民法院決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採取非法拘禁他人或者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財產追索債務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或者予以拘留、罰款。
(10)法官自己調查取證擴展閱讀
調查筆錄製作要點
(1)首部。
①標題。居中寫明「調查筆錄」。
②調查的時間、地點。
③調查人、記錄人。
④被調查人、在場人。主要依次寫明被調查人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以及與本案當事人的關系;在場人只寫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住所。
(2)正文。
應根據調查前事先擬好的問卷提綱,有重點,有條理地問被調查人,並將被調查人所回答的具體問題和主動提供的其他與案情有關的事實、線索一一記錄在案。
(3)尾部。
被調查人、在場人簽名及調查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