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2007法院工作報告

2007法院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 2022-03-03 15:45:25

『壹』 民事訴訟問題探討!法律人進!

古代聖人以「孝道」為修身根本,陋棄象「小人」樣的「不平則鳴」。由於這種風氣一度成為風尚,所以爭訟被人所看不起而起到一種凈化社會的作用;而現代的人由於進入「市場經濟」,人們熙熙為利而來、攘攘奔利而去,形成一種斤斤計較的風氣,社會道德的公同性和秩序又未得到有效的組織發揚並形成自覺,動不動就各自站在偏倚的「理」上來動腦鑽風求利……自然,「不恥爭訟」不再受「人生成本」的道德自覺所衡量而利令智昏,其的數量就會多了起來,給社會造成很大壓力並倒退。為解決這個問題,除法律人員在程序上多用「說道」來化解矛盾外,關鍵的是要想法使人們的道德成本意識變成自覺,在每發生事故之初,就自覺的運用「爭訟多凶」的原理來控制自我,這樣才可減少訴訟的量不斷呈幾何級別上升。

『貳』 最高法院院長肖揚的資料誰有啊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男,漢族,1938年8月生,廣東河源人,196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1月參加工作,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畢業,大學學歷,首席大法官
1957年至1962年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學習。1962年1月至8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法幹校教師。1962年至1969年廣東省曲江縣公安局幹部。1969年至1975年廣東省曲江縣委宣傳部幹事,縣委辦公室幹事、副主任。1975年至1981年廣東省曲江縣龍歸公社黨委書記,縣委常委兼辦公室主任。1981年至1983年廣東省韶關市武江區黨委書記,清遠地委副書記。1983年至1986年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黨組副書記。1986年至1990年廣東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1990年至1992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黨組成員、檢察委員會委員。1992年至1993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黨組副書記、檢察委員會委員。1993年至1998年司法部部長、黨組書記。1998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審判委員會委員。2003年3月當選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中共第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

『叄』 2007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主要內容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07年3月5日至3月16日在北京召開。
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決定批准關於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批准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表決通過了關於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決定批准關於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批准2007年中央預算。
會議表決高票通過了物權法和企業所得稅法。物權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企業所得稅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辦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辦法。根據關於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於2008年1月選出。
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全文哪裡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
法發〔2006〕 3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現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公開的若干規定》和《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報告最高人民法院。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為確保及時、高效、公正辦理執行案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結合執行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
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准。
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
第二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後7日內確定承辦人。
第三條 承辦人收到案件材料後,經審查認為情況緊急、需立即採取執行措施的,經批准後可立即採取相應的執行措施。
第四條 承辦人應當在收到案件材料後3日內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通知被執行人按照有關規定申報財產,責令被執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
被執行人在指定的履行期間內有轉移、隱匿、變賣、毀損財產等情形的,人民法院在獲悉後應當立即採取控制性執行措施。
第五條 承辦人應當在收到案件材料後3日內通知申請執行人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
第六條 申請執行人提供了明確、具體的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的,承辦人應當在申請執行人提供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後5日內進行查證、核實。情況緊急的,應當立即予以核查。
申請執行人無法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或者提供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確有困難,需人民法院進行調查的,承辦人應當在申請執行人提出調查申請後10日內啟動調查程序。
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承辦人一般應當在1個月內完成對被執行人收入、銀行存款、有價證券、不動產、車輛、機器設備、知識產權、對外投資權益及收益、到期債權等資產狀況的調查。
第七條 執行中採取評估、拍賣措施的,承辦人應當在10日內完成評估、拍賣機構的遴選。
第八條 執行中涉及不動產、特定動產及其它財產需辦理過戶登記手續的,承辦人應當在5日內向有關登記機關送達協助執行通知書。
第九條 對執行異議的審查,承辦人應當在收到異議材料及執行案卷後15日內提出審查處理意見。
第十條 對執行異議的審查需進行聽證的,合議庭應當在決定聽證後10日內組織異議人、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進行聽證。
承辦人應當在聽證結束後5日內提出審查處理意見。
第十一條 對執行異議的審查,人民法院一般應當在1個月內辦理完畢。
需延長期限的,承辦人應當在期限屆滿前3日內提出申請。
第十二條 執行措施的實施及執行法律文書的製作需報經審批的,相關負責人應當在7日內完成審批程序。
第十三條 下列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1.公告送達執行法律文書的期間;
2.暫緩執行的期間;
3.中止執行的期間;
4.就法律適用問題向上級法院請示的期間;
5.與其他法院發生執行爭議報請共同的上級法院協調處理的期間。
第十四條 法律或司法解釋對辦理期限有明確規定的,按照法律或司法解釋規定執行。
第十五條 本規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伍』 2007年全國人大會議的主要內容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07年3月5日至3月16日在北京召開。
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決定批准關於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批准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表決通過了關於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決定批准關於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批准2007年中央預算。
會議表決高票通過了物權法和企業所得稅法。物權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企業所得稅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辦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辦法。根據關於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於2008年1月選出。
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陸』 從2007年一月一號開始實行的政策

國家級的法律、法規規章、司法解釋如下:

發布單位 名稱 解讀 文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護照有效期10年, 護照期滿不再延期,弄虛作假騙取護照將受嚴懲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縣級以上人大有權撤銷政府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三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所有金融機構都要建立客戶身份識別制度、建立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制度、建立報告大額和可疑交易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六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2006修正) 賦予銀行業監管機構相關調查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八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 全部死刑案件核准權從1月1號起統一收歸最高人民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九號
國務院 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外國記者在華采訪規定 外國記者采訪無需向地方外事部門申請,只需徵得被采訪單位和個人同意 國務院令第477號
公安機關組織管理條例 公安機關罰沒收入行政事業收費全額上繳財政,受處分的公安民警將同時被降低或取消警銜,公安民警法定工作日之外工作應補休 國務院令第479號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海上保險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明確審理海上保險糾紛案件適用法律的優先順序 法釋[2006]10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統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權有關問題的決定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各高級人民法院和解放軍軍事法院依法判決和裁定的,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法釋[2006]12號
商務部 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 打破國家統一配置原油資源和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集中批發成品油的格局,允許具備條件的企業在我國從事原油、成品油批發經營 商務部令2006年第23號
原油市場管理辦法 商務部令2006年第24號
國土資源部 土地估價師資格考試管理辦法 放寬報考條件,土地估價師資格考試每年舉行一次,報考人員考試成績在三個連續考試年度內有效 國土資源部令第35號
國土資源管理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辦法 縣級以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制定國土資源管理規范性文件應進行合法性審查 國土資源部令第36號
中國人民銀行 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2006) 明確了負有反洗錢義務的金融機構,增加了對金融機構違規的處罰力度 中國人民銀行令〔2006〕第1號
國家林業局 林木種子質量管理辦法 禁止在林木種子不成熟季節、劣質林內采種,林木種子將使用綠色、白色兩種標簽 國家林業局令第21號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衛生部 醫療廣告管理辦法 明確醫療廣告實施發布前審查制度,首次對發布的廣告內容作出明確限定,明顯加大對違法醫療廣告的處罰力度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衛生部令第26號
國家旅遊局 國家旅遊局行政許可實施暫行辦法 行政許可申請人、利害關系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申請人提供虛假材料的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行政許可 國家旅遊局令第27號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 電力並網互聯爭議處理規定 規范電力並網互聯爭議處理行為,維護電力企業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令第21號
電網運行規則(試行) 適用於省級以上調度機構及其調度管轄范圍內的電網企業、電網使用者和相關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安裝調試、研究開發等單位,保障電力系統安全、優質、經濟運行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令第22號
國家稅務總局 個體工商戶稅收定期定額徵收管理辦法 增加了「定額公示」程序,方便了個體工商戶稅收定期定額徵收 國家稅務總局令第16號
財政部 企業會計准則 完善了對金融企業、創新金融業務的規范 財政部令第33號
金融企業財務規則 接軌國際,為各類金融企業創造平等的競爭環境,對不同類型金融企業的財務規則加以規范 財政部令第42號
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 突出了維護公眾利益的行業宗旨,增強了審計准則的易理解性和可操作性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關於修改《煤礦安全規程》第六十八條和第一百五十八條的決定 所有礦井必須安裝監控系統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0號
公安部 臨時入境機動車和駕駛人管理規定 持有境外駕駛證的人員無需經過考試,只要接受道路法規學習,領取《臨時機動車駕駛許可》,即可在中國境內臨時駕駛機動車 公安部令第90號
交通部 交通法規制定程序規定 強化了立法責任制、「開門立法」機制和總工程師介入機制等 交通部令2006年第1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事故調查處理規定 明確內河交通事故的調查處理由各級海事管理機構負責實施,調查結束應作出《事故調查結論》 交通部令2006年第12號
海關總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和海外科技專家來華工作進出境物品管理辦法 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和海外科技專家進出境時,海關將給予通關便利 海關總署令第154號

地方級的法規、規章如下:

發布單位 名稱 文號
天津市 天津市制定地方性法規聽證辦法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82號
天津市房屋安全使用管理條例
山西省 山西省見義勇為人員保護和獎勵條例
山西省太原市 太原市晉陽古城遺址保護管理條例
遼寧省大連市 大連市促進科技中介服務發展條例 大連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2號
大連市教育督導條例 大連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3號
吉林省 吉林省地方誌工作條例
黑龍江省 黑龍江省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 黑龍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54號
上海市 上海市實施《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若干規定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64號
江蘇省 江蘇省財政監督辦法 江蘇省人民政府令第32號
浙江省 浙江省溫州生態園保護管理條例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65號
浙江省軍人撫恤優待辦法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26號
浙江省導遊人員管理辦法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27號
浙江省燃氣管理條例
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 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29號
福建省 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辦法
福建省物業管理條例
福建省招標投標條例
山東省 山東省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 山東省人民政府令第192號
山東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條例
山東省漁業港口和漁業船舶管理條例
山東省泰安市 泰安市地方儲備糧管理辦法 泰安市人民政府令第116號
山東省菏澤市 菏澤市價格調節基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
湖北省荊州市 荊州市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暫行辦法 荊州市人民政府令第48號
廣東省廣州市 廣州市規章制定公眾參與辦法 廣州市人民政府令第4號
廣州市商品交易市場管理規定 廣州市人民政府令第5號
廣東省深圳市 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徵收和使用管理辦法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58號
貴州省貴陽市 貴陽市公園和綠化廣場管理辦法
雲南省 雲南省社會保險費征繳條例
陝西省 陝西省建築節能條例 陝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58號
陝西省清真食品生產經營管理條例

『柒』 2006年到法院工作,2007年拿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但法官任命沒下,2011年調到政法委工作。證書一直未年審。

2006年到法院工作,2007年拿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但法官任命沒下,2011年調到政法委工作,證書一直未年審,由於該證書沒有實行年度備案,所以該證書已經無效。
司法行政機關對尚未從事法律職業的證書持有人實行年度備案制度,尚未從事法律職業的證書持有人應當在每年第一季度內,持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副本到地(市)司法局辦理年度備案。
另外,即使有效,由於當事人調到政法委工作,也需要法律職業的證書實行變更備案。
根據《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管理辦法》規定
第十七條司法行政機關對尚未從事法律職業的證書持有人實行年度備案制度。
尚未從事法律職業的證書持有人應當在每年第一季度內,持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副本到地(市)司法局辦理年度備案。地(市)司法局應當將年度備案情況報省(區、市)司法廳(局)。
第十八條司法行政機關對已經從事法律職業的證書持有人實行變更備案制度。
證書持有人應當在職業變更後30日內,持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副本到地(市)司法局辦理變更備案。地(市)司法局應當將證書持有人職業變更情況報省(區、市)司法廳(局)。
第十九條申請人對司法行政機關作出的不予受理申請、不予頒發證書或確認證書無效等處理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在收到決定之日起60日內向上一級司法行政機關申請復議。

『捌』 杜廣純案全國人大及常委會督辦13年最高法檢預審7年特審3年世所罕見,何時才能在最高法院審判

杜廣純案歷經上百訴訟程序,我受盡苦難申訴到全國人大,經全國人大及常委會督辦13年,交中央信訪聯席會議直接辦理後,最高法、最高檢關門辦案偵查、預審時間達7年,預審結束後又進入一個特殊司法審判程序,時間再三年,這在世界司法史上創造一個奇跡。
杜廣純案詳細訴訟程序如下:
此案農民被冒名頂替上學並當上警.察24年至今侵權、犯罪難止、難究,15年行政訴訟難討戶口!1995年秋許慶鋒冒領了我的錄取通知書上學並辦理了我的身份證,派出所戶籍警崔廣松是許親戚,強行收繳我家戶口本……具體情節安徽電視台、安徽日報、合肥電視台都報道過,篇幅太長這里不再重復,詳情請搜索「杜廣純案」。2004年正式行政訴訟到安徽省長豐縣法院,雖然被告們承認一部分事實,但是法院沒有停止侵權犯罪行為、沒有恢復我戶籍身份證,於是我不服糊塗判決上訴到合肥中院,結果合肥中院的終審判決比一審還要糟糕十倍:不僅沒有恢復我真實戶口、身份和注銷假杜廣純戶籍,反而判決假杜廣純變成許慶鋒,公開允許冒名頂替人有兩個戶口(至今仍然在當警.察)。於是來到合肥市檢察院申請抗訴,最終沒有立案(不久在合肥市檢察院的刑事控告立案了,我向民行抗訴科索要不抗訴意見答復函,繼續往上申訴……)、!2005年9月9日申訴到省檢院:立案登記後3個月把已經蓋了章的申訴狀原件退回,2005年11月11日申訴到省人.大,一年不給我答復,咨詢電話打了數百次……2006年底申訴到全國人.大,全國人大信.訪辦將案件數次交安徽省人大辦理,但是省人大就是不動,全國人大信訪辦被迫2007年10月將案件報告專門委員會、又報告給委員長會議決定:將案件交中央信.訪聯席會議辦公室處理,2007年11月11日案件轉到安徽省聯席會議辦公室,經過省人大上層,省公檢法、信訪辦等相關部門處理決定將案件交省政法委以非正常案件處理,因為案件的正常申訴、抗訴程序被省檢.察院、省人大堵死了。省政法委於是派合肥政法委和縣政法委到我家調查了解情況,2008年11月11日省政法委告訴我案件轉到省高級法院了,也就是轉成正常案件了,5個月後我問省高級法院啥時候開庭,省法院說明天給你答復,到北京匯報工作去了。因為案件是中央受理交辦,省里的審理終結報告要報給中央信訪聯席會議審查,如果問題嚴重還要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查,果然,2009年4月案件被全國人大常委會以反瀆職侵權專項工作報告議題交最高檢法重新辦理,省法院審判情況書面報告被扣。大家可以想像有多麼嚴重,涉及官員有多少?最高法、最高檢察院調查處理3年將冒名頂替案刑事部分事實查清,審判情況向人代會通報後,2012年4月委員長會議決定以議案形式交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2012年4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閉幕後十多家網路媒體對杜廣純案有特意報道……
2012年4月底以後最高法檢用查清的冒名頂替案刑事案來推翻申訴到全國人.大的行政案終審判決,經過人代會決議通過,2013年4月底案件應該開庭平反……最高法院院長在2013年4月在媒體上聲稱要親自參與審判一些案件應該可以說明案件平反條件成熟……
此次案件沒能及時開庭平反可以說是人大監督權利干擾司法造成的,案件完全符合啟動條件,及時開庭判決停止侵權、犯罪後再去追究相關人員枉法裁判、刑事枉法追訴責任是妥當的,這是冤案平反基本規則,然而為了拖案得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案件出現了重大轉折:把冒名頂替刑事案和申訴到全國人大的行政案擱置下來,繼續追責枉法裁判、刑事枉法追訴案。
2015年7月底合肥市原檢察院院長滿銘安自縊而死……
2015年12月前後,追究枉法裁判人員案處理結束,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三個部門一把手20日內相繼到安徽調研……(這應該是又一次想啟動杜廣純案的暗示,但是可能涉嫌輕處理罰酒三杯或丟車保帥等情況……)

2016年4月21日習.總 和總理就信.訪工作作出指示、批示:要求避免把小問題拖成大問題,避免把小矛盾演變成信訪突出問題;要認真處理好群眾合理、合法的訴求……。(這應該是一種程序暗示:杜廣純案經中央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協調處理,七年偵查、預審工作全部結束,進入特殊司法審判程序)
2016年4月底冒名頂替刑事案由最高檢進行審查起訴,2016年6月13日第70次委員長會議上就第二十一次常委會有關議題進行匯報……(這應該是一種程序暗示) 經過最高法2個月左右審理結束,審理情況報告交紀委審理作出處分決定,2016年12月12日84次委員長會議上就二十五此常委會有關議題進行匯報……。
2016年12月後行政申訴案進入再審程序,六個月時間包括立案、審理,2017年6月審理程序中止(訴訟過程中涉及刑事案且與本案因果關聯)。 2017年6月13日委員長會議上就二十八次常委會有關議題進行匯報,2017年6月底追究相關人員枉法裁判、刑事枉法追訴案由最高檢審查起訴,8月18日委員長會議上就二十九次常委會有關議題進行匯報……
2017年10月追究枉法裁判刑事案審理結束,10月16日委員長會議上就有關議題進行匯報……審理書面報告交紀委決定……
2017年12月14日委員長會議就31次常委會有關議題進行匯報:決定將冒名頂替案刑事部分移送最高檢審查起訴,不是前面已經起訴過了嗎?這里應當是定罪與量刑分離,再審一遍…… 2018年2月11日委員長會議就有關議題進行匯報:決定向最高法提起公訴量刑。

2018年4月17日委員長會議就常委會有關議題進行匯報:將刑事枉法追訴案、民行枉法裁判案交最高檢移送審查起訴。 2018年6月11日委員長會議就常委會有關議題進行匯報:決定向最高法院提起公訴量刑。
2018年8月17日委員長會議就常委會有關議題進行匯報:就是將冒名頂替刑事案件與枉法裁判刑事案件合並交最高檢移送審查起訴。
2018年10月1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就第六次常委會有關議題進行匯報,是將合並審理的刑事案件移送到最高法公訴……
杜廣純案最後一個程序就是並案或合並審理,冒名頂替刑事案、違法裁判等刑事案、行政申訴再審案,三案合一審理,三案相輔相成,事實相同,合並審理非常合理。這里有一個爭議的問題:究竟應該刑事案先開庭還是行政申訴再審案先開庭?刑事案先審判就會出現與行政案件終審判決發生沖突,行政申訴再審案先審判又需要刑事案件認定的事實作為證據依據。所以必須同時啟動。刑事案審理期限兩個月,12底經委員長會議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查。行政申訴再審案應該三個月內審理結束,1月底委員長會議將有關議題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查……

熱點內容
學習幹部選拔任用條例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18 01:35:36 瀏覽:652
異地離婚法院起訴 發布:2025-05-18 01:12:18 瀏覽:354
行政訴訟法試行日期 發布:2025-05-18 01:12:07 瀏覽:428
機修業條例 發布:2025-05-18 01:00:55 瀏覽:557
法律責任調查員是做什麼啊 發布:2025-05-18 01:00:21 瀏覽:400
法治進行時吸毒富家女 發布:2025-05-18 00:47:17 瀏覽:484
遺囑信託立法 發布:2025-05-18 00:41:08 瀏覽:737
勞動法曠工怎麼處理 發布:2025-05-18 00:36:43 瀏覽:493
勞動法主動辭職的補償 發布:2025-05-18 00:28:45 瀏覽:725
中英法學院 發布:2025-05-18 00:28:43 瀏覽: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