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周捷
⑴ 周捷推薦譚松韻上《妻子7》,雙方私下裡的關系好嗎
她們兩個人私下的關系應該是很好的,因為在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出周捷其實是在告訴譚松韻可以找一個男朋友了,到時候一起參加《妻子7》,畢竟現在才到《妻子5》,還有兩年的時間,完全可以找到一個男朋友了。
但是大家還是要多關注一下譚松韻的作品,像《親愛的麻陽街》等,都是非常不錯的。其實譚松韻在業務方面非常有實力,也正是因為太專注於事業了,從而忽視了自己的情感。
以上是我自己的觀點,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⑵ 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簡單的說:行政訴訟的訴訟目的是改變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而民事訴訟的訴訟目的一般是給付、確認、變更等。還有行政訴訟的主體地位是不平等的,民事訴訟的主體地位是平等的。同時,在一定的情況下行政訴訟的訴權是不可以放棄的。這與民事訴訟訴權自由行事是完全不同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審查和限制撤訴的目的是雙重的,既要保護公民權利不受行政機關違法行為的損害,又要保護公共利益不受原告或者被告違法行為的損害。
《行政訴訟法》施行後(這意味著要求法院對撤訴進行審查的規定生效),全國一審行政案件撤訴率從未低於1/3,最高時達到57.3%!從一些行政法官的報告中,我們看到個別地區的撤訴率竟然一度高達81.7%! 與《行政訴訟法》施行前比較,行政案件的撤訴率非但沒有降低,反而在長達8年的時間內穩步上升,居高不下(1998年後有所回落,但仍高於《行政訴訟法》施行前)。
#####################################
由於這個問題相當復雜,要詳細的說明肯定要幾萬字的研究生論文,我先闡述相反的一個例子:
《行政訴訟法》第51條規定:「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或者被告改變其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告同意並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除了該條規定的原告明示申請撤訴的兩種情形外,還有根據原告的行為推定其撤訴的,即《行政訴訟法》第48條規定的「經人民法院兩次合法傳喚,原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視為申請撤訴」。對此,人民法院照樣可以根據情況裁定準許或者不準許撤訴。在上述三種情形下,「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如果原告仍拒不到庭的」,依照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可以缺席判決。
與一些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行政訴訟法》和相關的司法解釋都沒有規定原告撤訴的法定情形(例如,在被告作出實體性的答辯前,原告有權撤訴),相反,強調了撤訴一律需經法院裁定準許才能實現。 如果法院不準許撤訴,不管原告是否願意,也不管被告是否同意撤訴,訴訟都將進行下去。那麼,法院根據什麼決定準許或者不準許撤訴?《行政訴訟法》對撤訴的限制出於什麼目的?從一些參與過《行政訴訟法》起草的學者以及實務部門的專家口中,我們可以了解撤訴審查的標准和目的。
由最高法院行政庭法官編寫的《行政訴訟訴訟貫徹意見析解》在闡述一條司法解釋的理由時,否定了原告可以處分自己訴權的觀點。除了撤訴申請的形式(書面)和時限(在庭審結束前)外,作者指出了准予撤訴的兩條實質標准:
……第二,申請撤訴必須是原告真正自願,對於別人強加違心同意的,人民法院不能裁定準予撤訴……第四,申請撤訴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及他人的合法權益。對於不符合上述四個條件中的任何一條的,人民法院都不應該裁定準許撤訴。
一位學者具體地描繪了撤訴可能損害國家利益或者原告利益的諸種情形,認為法院在行政訴訟中既要防止被告規避法律,也要防止原告規避法律:
……第二種情形的撤訴(指被告改變其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告同意並申請撤訴的),被告規避法律的可能性較大;他們可能以犧牲國家社會利益換得原告的撤訴,也可能通過壓制、威脅、欺騙原告,對具體行政行為作無關痛癢的改動,來迫使或者誘使原告撤訴。第三種情形的撤訴(指經人民法院兩次合法傳喚,原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視為申請撤訴的),原告規避法律的可能性較大;他們可能感覺到自己理虧,敗訴結局已定,就故意不出庭,以逃避敗訴責任。撤訴如屬於這些情形,人民法院應裁定不予准許。
可見,法院對原告撤訴申請除了程序審查,還要進行實體審查,包括原告申請撤訴是否自願,被訴行政行為或者變更後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審查和限制撤訴的目的是雙重的,既要保護公民權利不受行政機關違法行為的損害,又要保護公共利益不受原告或者被告違法行為的損害。由此,法院除了裁判糾紛,還肩負著糾察違法行為、維護行政法律秩序的職責。只要當事人違法,一旦上了法院,都休想逃脫,不管它損害的是原告利益還是公共利益。
#####
也就是說,行政訴訟中訴權雖然屬於原告,但是,原告在推動訴訟後,就承擔了一定的推動義務,如果原告放棄這種推動義務,法院就通過限制和強制兩個方向對原告的撤訴行為進行制衡。
限制:就是原告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對民事性質的訴訟費預交問題作為例外)
強制:就是《行政訴訟法》第51條規定:「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或者被告改變其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告同意並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還有「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如果原告仍拒不到庭的」,依照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可以缺席判決。
也就是說在一定的情況下行政訴訟的訴權是不可以放棄的。這與民事訴訟訴權自由行事是完全不同的。
⑶ 這個案子可否立案
本案的涉案金額是18750-12800=5950元,已經符合詐騙罪數額較大2000元的最低標准,需要證明於艷萍主觀上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本案是否屬於詐騙,要看行為人是否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如果行為人不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是一般經濟糾紛,由民法規范不由刑法規范。
詐騙罪(刑法第266條)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罪與非罪的區別
借款人由於某種原因,長期拖欠不還的,或者編造謊言或隱瞞真相而騙取款物,到期不能償還的,只要沒有非法佔有的目的,也沒有揮霍一空,不賴帳,不再弄虛作假騙人,確實打算償還的,仍屬民事糾紛,不構成詐騙罪。
無法履行承諾,又拖欠不還款的行為,應著重考察其真實目的、雙方的關系、事情的起因、行為人的具體行為、拖欠的情節、後果等等,從而正確判斷其是否有非法佔有的意圖。如能明確行為人本來確實想履行承諾,因故未能實現,挪用仍擬歸還的,不能以詐騙罪論處。如果以履行承諾為名,行詐騙之實,騙取大量財物,大肆揮霍,根本無意歸還,也無力歸還的,應以詐騙罪論處。
如果行為人確實是想辦事業,但因經營不善,虧損負債,為躲債而外出,仍屬財產債務糾紛。這同詐騙犯以集資辦事業為名,撈到錢財就逃之夭夭,以實現其非法佔有的目的,有本質區別。
於艷萍如果確實原本希望能做好該中心的事業,並且實際投入資金運營,後來由於客觀原因無法成功運營的,不宜認定為詐騙罪。於艷萍在運營過程中對一些理想的運營後果的遠景描述:如關於德州市琴棋書畫院和設施維修、廣告經營策劃等,如果確實有投入資金或試圖達成該遠景目標實施過相應的行為,一般認為不是詐騙,而是運營失敗。畢竟作為理性人,在對方沒有實體性質的投入之前,你也應當知道這些遠景並不絕對能夠實現,這種風險也是你應當預測的一部分投資風險。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對於犯罪行為人她並沒有義務證明自己無罪,而是公檢法等公力機關要證明其有罪,也就是說,如果無法證明她沒有投入運營的行為,不能反推她有罪,只能疑罪從無,作無罪推定。
本案中的一個最大問題是公安機關在詢問其他受害人的時候,並沒有證實她對所有人都進行了虛構主體、冒用他人名義的行為,因此,無法形成一個比較有說服力的證據鏈,來證明她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
問題在於犯罪嫌疑人並不需要證明自己無罪,如果公安機關無法證明她有罪,只能認定她無罪。因此,欠款很可能只能認為是民事糾紛,只能通過民事訴訟獲得救濟。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
http://law..com/pages/chinalawinfo/1/63/_0.html
一、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千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萬元以上的,屬於詐騙數額特別巨大。詐騙數額特別巨大是認定詐騙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的一個重要內容,但不是唯一情節。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應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
(1)詐騙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詐騙犯罪中情節嚴重的主犯;
(2)慣犯或者流竄作案危害嚴重的;
(3)詐騙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急需的生產資料,嚴重影響生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損失的;
(4)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救濟、醫療款物,造成嚴重後果的;
(5)揮霍詐騙的財物,致使詐騙的財物無法返還的;
(6)使用詐騙的財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7)曾因詐騙受過刑事處罰的;
(8)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9)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行為,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至10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的規定追究上述人員的刑事責任;數額在20萬至30萬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追究上述人員的刑事責任。
對共同詐騙犯罪,應當以行為人參與共同詐騙的數額認定其犯罪數額,並結合行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數額等情節依法處罰。
已經著手實行詐騙行為,只是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獲取財物的,是詐騙未遂。詐騙未遂,情節嚴重的,也應當定罪並依法處罰。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並考慮社會治安狀況,在「2千元至4千元」、「3萬元至5萬元」的幅度內,分別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個人詐騙「數額較大」、「數額巨大」,以及單位實施詐騙,追究有關人員刑事責任,參照本條第四款規定的數額,確定適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或者第一百五十二條的具體數額標准,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二、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利用經濟合同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
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的,詐騙數額應當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認定,合同標的數額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
行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其行為屬於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
(一)明知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擔保,採取下列欺騙手段與他人簽訂合同,騙取財物數額較大並造成較大損失的:
1、虛構主體;
2、冒用他人名義;
3、使用偽造、變造或者無效的單據、介紹信、印章或者其他證明文件的;
4、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兌現的票據或者其他結算憑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5、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擔保條件的抵押物、債權文書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6、使用其他欺騙手段使對方交付款、物的。
(二)合同簽訂後攜帶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逃跑的;
(三)揮霍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致使上述款物無法返還的;
(四)使用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上述款物無法返還的;
(五)隱匿合同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拒不返還的;
(六)合同簽訂後,以支付部分貨款,開始履行合同為誘餌,騙取全部貨物後,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或者雙方另行約定的付款期限內,無正當理由拒不支付其餘貨款的。
2001 年 4 月 8 日 《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 》 規定,合同詐騙的,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 5 千元至 2 萬元以上的,應予追訴。
⑷ 法律問題
房產證上有你的名字和他的名字,那麼就是共有的房產。不論當初誰花的錢多,你們對於房產本身的權利是平等的。
這里涉及物權和債權的區別,買房款是一個債權關系,房產是物權關系。
從物權的角度,你們對該房產擁有相同的權利,誰也無權驅逐對方。
由於你們是非法同居關系,不存在婚姻法上的夫妻共有財產,解除非法同居關系時,同居生活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解除非法同居關系時,同居期間為共同生產、生活而形成的債權、債務,可按共同債權、債務處理。
一般情況下,兩者平均分配,但是,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間患有嚴重疾病未治癒的,分割財產時,應予適當照顧,或者由另一方給予一次性的經濟幫助。
你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解除非法同居關系並分割共有財產。
法律依據一:最高院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6128
3.自民政部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之日起,沒有配偶的男女,未辦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按非法同居關系對待。
###註: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之日為1994年2月1日,顯然你們是在此時間之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因此,你們的關系的法律性質為「非法同居關系」。
7.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男女,一方要求「離婚」或解除同居關系,經查確屬非法同居關系的,應一律判決予以解除。
8.人民法院審理非法同居關系的案件,如涉及非婚生子女撫養和財產分割問題,應一並予以解決。具體分割財產時,應照顧婦女、兒童的利益,考慮財產的實際情況和雙方的過錯程度,妥善分割。
10.解除非法同居關系時,同居生活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同居生活前,一方自願贈送給對方的財物可比照贈與關系處理;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財物,可參照最高人民法院〔84〕法辦字第112號《關於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8)條規定的精神處理。
11.解除非法同居關系時,同居期間為共同生產、生活而形成的債權、債務,可按共同債權、債務處理。
⑸ 請教法學院法老周捷,你在《請懂法律的高人幫幫我。謝謝。》
二樓正確。這個司法解釋並未廢止,但其中的部分內容與新婚姻法及婚姻法解釋相矛盾,根據「2001-05-10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認真學習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通知三」已經不能再適用了.周捷引用的條款就是已經與新法相矛盾,而不能再適用的一個條款.所以他的結論是錯誤的。
⑹ 在難以執行的情況下判決書是不是一張白紙
提問者:回別邑,你的分數看來太多了,呵呵。。。雖然知道你是法律專業的,法理也挺不錯,不過,你真的有點揮霍哦,呵呵。。。
允許我扣字眼嗎?呵呵,我認為應該將題目分為兩個邏輯內容,沒有執行的案件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無法執行、一個是難以執行。不能把沒有執行的70%到80%的案件都認為是無法執行或都認為是難以執行的。
對於無法執行的案件,判決書當然是一張廢紙,對申請執行人而言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只有形式沒有實質的判決書和廢紙是沒有區別的。
對於難以執行的案件,判決書是有價值的,只是由於司法機關的不作為、被執行人的逃避執行的技巧(有一些還可能是律師同志們教的哦)相互作用的產物。
我個人認為:執行難的問題不僅僅是司法機關的(執行能力)問題,這是一個社會的問題,當政府(行政機關)凌駕於司法機關、立法機關之上的時候,社會就無法建立誠信機制和執行環境。當大量政府作為甲方拖欠工程款的時候,你就無法要求其他甲方也將誠信了。行政機關無視法制的統一和尊嚴,習慣於以權壓法,以言代法,違法干預執行的現象時有發生。
法院自身執行工作的力度不夠,少數執行人員自身素質不高,工作標准低,辦案思路、工作方法單一,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待提高;內部制約機制不夠健全,缺乏有效的監督;執行人員文明執法,便民措施還有待於進一步改進。此外,法院由於受經費和物質裝備以及人員保障的影響,也限制了執行工作順利開展。
#####不過我始終認為,司法機關的不作為主要原因不在於經費、執行人員的素質,而在於行政機關和黨政機關對司法的不當干預,還有司法機關內部人員的司法腐敗問題。
⑺ 二審判決生效後再審,再審裁定撤銷一審二審判決、發回重審,這個重審是一審還是二審
查閱相關資料如下:
民事案件的再審和重審的含義是有區別的,不應混淆。再審程序是人民法院對已審結的案件,發現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錯誤,而再次進行審理所適用的程序。它是繼一審、二審程序後,為糾正錯案,撤銷、改正生效判決、裁定而設置的法定補救程序,是對第一、二審案件的再次審理,但不是重審。
重審是一審法院對經上級法院二審或再審後認為一審法院或一、二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裁定發回重審而對案件進行的重新審理。
重審一般由一審法院另組合議庭進行審理,可追加當事人;再審可由一審法院或二審法院另組合議庭進行審理,一般不追加當事人。
上級法院對某一案件再審後,撤銷了原一、二審法院的判決,發回一審法院重審,再審程序即告結束,案件恢復到原告起訴時的初始狀態,一審法院應按照一審普通程序對案件進行重新審理,按舉證、質證、辯論、調解、判決等程序依次進行。當事人(包括新增加的當事人)對判決不服可以上訴。這樣才符合重審的本意。
另外,我們可以從《人民法院民事再審案件立案審查、審判流程信息表》中發現,一審法院對案件進行再審有三種來源,一是本院決定再審,二是上級法院指定再審,三是檢察院抗訴,並沒有將發回重審案件列入再審案件的來源之一。如果將發回重審案件算做再審案件,勢必造成立案人員在填寫流程信息表中「再審案件來源」一欄時的歸類困難。
⑻ 關於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審(法律專業的進)
1,發生效力。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啟動審判監督程序以後,能夠引起再審,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至第一百八十八條的情況均可以引起再審。詳細請參看我下面復制的法條。
法律依據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ssf/200311/20031109201543.htm
第二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第一百四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以及依法不準上訴或者超過上訴期沒有上訴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第一百七十七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一百七十八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一百七十九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人民法院對不符合前款規定的申請,予以駁回。
第一百八十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第一百八十一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不得申請再審。
第一百八十二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二年內提出。
第一百八十三條 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裁定由院長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第一百八十四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
第一百八十五條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三)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
(四)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第一百八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第一百八十七條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提出抗訴的,應當製作抗訴書。
第一百八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審時,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席法庭。
2,直接發生效力。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要提起再審也依據審判監督程序。從第二百零三條至第二百零七條都是相關法條。
法律依據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ssf/200311/20031109202059.htm
第二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國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第一百九十七條 第二審的判決、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都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
第五章 審判監督程序
第二百零三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零四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第二百零五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於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二百零六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如果原來是第一審案件,應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抗訴:如果原來是第二審案件,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第二百零七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六個月。
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判抗訴的案件,審理期限適用前款規定;對需要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自接受抗訴之日起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下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期限適用前款規定。
⑼ 律師請進來幫我詳細解答。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3:01
你要承擔職務責任,不承擔賠償責任
某小強 08:53:01
。。。。嘿嘿 有點麻煩你了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3:12
兩者是不同的
某小強 08:53:11
職務責任是什麼?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3:26
單位可以解僱你,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3:41
但是,單位不能對你罰款,不能要求你賠償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3:46
除非你是故意
某小強 08:53:47
可是我昨天聽他們說 這就相當於是出納沒管好錢 錢丟了還是得出納賠 有這么個說法么?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3:57
當然,要單位證明你是故意侵權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4:09
出納也不需要賠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4:20
除非出納是故意
某小強 08:54:24
也就是說 單位上如果說我發錯貨什麼的 他們得有證據是吧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4:41
你發錯貨是過失,不是故意
某小強 08:54:56
周老師 還一個問題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5:08
貨物被盜竊,你有可能存在過失,但是也不一定
某小強 08:55:42
其實是從3月份就發現虧損1萬多 不過我沒跟大領導說 只是跟我那個同事說了 因為我畢竟是才來的 所以有什麼事都得跟他請示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5:47
單位解僱你的依據法條是勞動合同法第46條
某小強 08:55:48
結果他也沒給領導說。
某小強 08:56:02
現在領導就拿這個說我們。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6:07
只要不是你貪污、盜竊的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6:13
他們要證明這個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6:29
他們要你賠償,必須提起訴訟
某小強 08:56:27
襖襖。。那就好 我本來就沒偷。
某小強 08:56:42
這些都是有法律依據的是吧?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6:45
除非證明你們存在故意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7:20
雇員致人財產損失在民法中沒有明確規定,是民法法理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7:38
雇員致人人身損害在民法中有規定
某小強 08:57:49
我的疑慮是 如果公安機關最後不能證明是被盜 那這個貨物的缺失怎麼辦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7:52
最高院關於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8:09
單位舉證員工有故意侵權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8:38
所謂的故意侵權,在你這種情況下,就是故意盜竊、職務侵佔、國有企業(貪污)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8:47
你是國有企業吧?
某小強 08:58:51
恩 是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9:20
如果你利用職務便利盜竊倉庫的行為構成貪污罪
某小強 08:59:21
什麼是職務侵佔啊?
法學院法老周捷 08:59:43
職務侵佔就是貪污,前者指非國有企業單位
某小強 08:59:47
襖。
某小強 09:00:00
我的疑慮是 如果公安機關最後不能證明是被盜 那這個貨物的缺失怎麼辦 如果單位非要讓我倆賠償呢?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0:30
你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0:46
單位無非就是兩種方式,一種扣你的工資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0:53
一種是要求你們拿錢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1:02
要求你們拿錢,他們要起訴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1:09
提起民事訴訟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1:21
他們要舉證你們是故意侵權
某小強 09:01:51
要舉證的話 就必須得有證據是吧。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1:55
如果扣你們工資,你們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1:57
對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2:11
單位必須有證據證明是你們故意貪污、盜竊的
某小強 09:02:26
可是我這是國有企業,勞動監察部門會管么?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2:31
如果勞動監察部門不作為,你們可以提起勞動仲裁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2:34
會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2:50
當然,中國行政機關有時與當地企業有關系
某小強 09:03:05
對啊 我擔心的就是這個
某小強 09:03:56
還有一個問題,其實是從3月份就發現虧損1萬多 不過我沒跟大領導說 只是跟我那個同事說了 因為我畢竟是才來的 所以有什麼事都得跟他請示,結果他也沒給領導說。
現在領導就拿這個說我們。說我知情不報。。這個有什麼後果呢?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4:47
由於勞動仲裁是民事訴訟的前置程序,如果不能啟動勞動仲裁,結果是你們喪失司法救濟渠道
某小強 09:05:03
襖 好的
某小強 09:05:10
據說是6月份工資沒有我的
某小強 09:05:22
我看看吧 如果真扣我工資 我就直接去勞動仲裁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5:28
知情不報是有過錯,但是,虧損不是你造成的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5:32
對
某小強 09:05:32
恩 對。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5:49
知情不報還是職務責任
某小強 09:05:51
周老師 這個事情的最後處理結果無非就是把我辭退是吧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5:58
對
某小強 09:05:59
職務責任?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6:08
和前面說的一樣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6:13
可以解僱你
某小強 09:06:12
襖。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6:20
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某小強 09:07:08
我昨天問了一個律師,他的意思就是保管員所保管的倉庫丟了東西,而又查不出原因,賠償自然是要賠的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7:15
由於勞動合同法之後用人單位不能設置罰款,因此,用人單位不能因為職務責任罰款
某小強 09:07:14
這種說法有根據么?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7:25
沒有依據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7:55
因為,你不是故意侵權人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8:12
法理上來說:故意侵權阻斷過失侵權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8:30
你的案子中有故意侵權人,你是過失侵權人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08:40
你的責任被故意侵權人阻斷了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15:20
民法專家張新寶主張民法通則第43條可以作為僱主責任的法律根據,民法通則第43條規定:「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15:55
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從程序法司法解釋的角度,規定了雇員侵權責任關系。該《意見》第45條規定:「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合夥組織僱傭的人員在進行僱傭合同規定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造成他人損害的,其僱主是當事人。」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16:37
法國民法典第1384條第3款規定:「主人與僱主,對其僕人及雇員因執行受雇的職務所造成的損害,應負賠償責任。」按照這一規定,僱主的民事責任作為一種無過錯責任,不以僱主有選任或監督雇員上的過失為成立要件,僱主不能通過證明自己已盡相當注意而免責,而且僱主民事責任的成立,不以雇員有故意或過失為前提,即使雇員無故意或過失,僱主也應承擔責任。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19:16
我國的民法法理與法國民法典的法理是相同的,我國與法國一樣都是歐洲大陸法系,在僱主責任這個法理上也是遵循僱主的無過錯責任。只有在民事人身侵權方面,雇員如果存在故意和重大過失才承擔責任;在民事財產侵權方面,雇員即使存在重大過失也不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存在故意侵權則承擔民事責任。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21:08
民法理論中對僱主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主要有四個理由:(1)國外立法一般採用無過錯責任,我們應順應世界性的發展趨勢。(2)我國民法通則中監護人對於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是一種無過錯責任。雇傭人民事責任不應比監護人民事責任輕。(3)在我國,法人領域中法人應對其職工的職務侵權行為承擔無過錯責任,因而僱主對其雇員的職務侵權行為也應承擔無過錯責任,不能因為勞動者的就業形式不同而有不同的規定。(4)依據報償理論,僱主既然借雇員的活動,以擴張其事業的范圍,因之而受利益,利之所在,損之所歸。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21:41
我國民法通則對此規定並不明確,民法專家張新寶主張民法通則第43條可以作為僱主責任的法律根據,民法通則第43條規定:「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從程序法司法解釋的角度,規定了雇員侵權責任關系。該《意見》第45條規定:「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合夥組織僱傭的人員在進行僱傭合同規定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造成他人損害的,其僱主是當事人。」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23:16
從程序法的角度,民事訴訟中誰主張誰舉證,單位要求你們賠償必須有法律依據,但是,單位顯然在民法角度無法律依據,而你們可以應用民法通則第43條,民訴法司法解釋第45條的規定抗辯。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24:33
從勞動法的角度,勞動合同法頒行之後,用人單位無權對勞動者扣工資、罰款(2008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頒行之前可以按20%工資罰款)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27:42
不論是勞動法還是勞動合同法都不存在勞動者需要對僱傭行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依據。
法學院法老周捷 09:39:25
你的這個案件涉及兩個民法法理(偶合侵權、僱主責任),由於我國民事立法比較粗糙,沒有民法典(草案一直沒有通過),只有簡陋的民法通則,因此,這個問題只能依據近似法條進行類推解釋,依據民法法理進行判斷。兩個民法法理都對你比較有利,偶合侵權中故意侵權阻斷過失侵權的刑事、民事責任。(假定倉庫的貨物是被盜:盜竊人是故意侵權人,保管員是過失侵權人,故意侵權阻斷過失侵權的法律責任)從僱主責任角度看,過失侵權的雇員只有在侵害人身權的情況下承擔一定的責任(必須是重大過失),在過失侵害財產權的情況下,僱主承擔完全責任
某小強 10:44:40
剛才一個律師回答了我的問題。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4:50
嗯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4:53
他怎麼說
某小強 10:44:57
他說我得賠
某小強 10:45:02
所以我有點迷茫。。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5:06
法律依據是什麼
某小強 10:45:21
北京律師咨詢1 09:57:01
這個和銀行是一樣的,你保管了東西,丟失了,肯定要賠償的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5:37
倒
某小強 10:45:52
我也迷茫了。。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5:55
保管合同怎麼能引用
某小強 10:46:21
況且我也沒簽什麼保管合同啊。。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6:28
難道你不是替單位當倉管,而是自己營業?
某小強 10:46:35
什麼是保管合同啊?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6:44
合同法的保管合同
某小強 10:46:48
是替單位當倉管啊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7:01
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某小強 10:47:18
不懂。。。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7:21
如果你是經營倉庫的,當然用保管合同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7:29
問題是倉庫不是你的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7:35
你是雇員
某小強 10:47:36
襖 可是我過來得的時候 也沒簽什麼保管合同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7:39
倉庫是僱主的
不存在保管合同這個問題
某小強 10:47:52
襖襖。。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8:00
保管合同是民事合同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8:09
勞動合同是勞動法上的法律關系
某小強 10:48:10
那我現在這個案子是屬於什麼?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8:16
根本扯不在一起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8:28
這是勞動法的問題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8:34
不是普通民法問題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8:55
保管合同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的合同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9:30
比如:你經營這個倉庫,對方要使用你的倉庫與你簽訂保管合同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9:37
你們之間是平等主體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9:53
都是商法上的主體,才能適用保管合同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49:58
問題是,倉庫是你的嗎
某小強 10:50:00
襖襖 這么回事啊
某小強 10:50:07
嚇我一跳。。
某小強 10:50:12
本來就不懂法。。
某小強 10:50:43
恩 我想說我本來就不懂法 讓他這么一說 心裡就更沒底了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50:57
你與單位之間是隸屬關系
某小強 10:51:06
恩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51:13
是縱向關系,不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合同
某小強 10:51:23
剛才領導說省公司的意思也是讓我倆賠償。。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51:25
你與單位之間簽訂的合同是勞動合同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51:36
通過民事訴訟讓法院判決啊
某小強 10:51:56
他們有法律依據?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52:00
沒有啊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52:06
問題就是他們沒有依據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52:12
而且法理也不支持
某小強 10:52:13
恩
某小強 10:52:21
那我現在該怎麼辦呢?
某小強 10:52:27
領導差不多天天得找我。。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52:39
讓領導起訴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52:50
你就說:讓法院解決
某小強 10:53:01
恩 就這么說。
某小強 10:53:09
那到時候是不是還得請個律師啊?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55:08
如果是勞動糾紛,勞動者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55:34
法律援助中心根據具體情況減免律師費
法學院法老周捷 10:58:42
對於勞動者的訴訟費:勞動仲裁階段不收費;如不服勞動仲裁裁決向法院起訴:一審用簡易程序的5元,普通程序10元;二審10元
法學院法老周捷 11:00:29
法律援助程序:1、由申請人或代理人填寫《法律援助申請表》
2、同時提供①居民身份證;②所在單位出具的家庭困難證明;③與援助事項相關的材料;④援助機構認為需要的其它材料。
3、法律援助機構進行受理和審查。
4、決定是否給予援助。
5、決定受理的,書面通知受援人與其簽訂書面協議書並指派援助人員。
6、決定不予援助的,書面通知受援人,受援人有異議的可在十日內向司法行政部門申請重新審查,行政機關應於十五日內作出審查決定並通知受援人。
法學院法老周捷 11:02:04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法學院法老周捷 11:03:04
法律援助條例
法學院法老周捷 11:03:14
http://ke..com/view/437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