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德州起訴美國最高法院

德州起訴美國最高法院

發布時間: 2020-12-24 11:53:31

⑴ 中國法院誤判死刑和美國法院誤判死刑的結果和補償個是什麼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按下列標准賠償: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0倍。

對死者生前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權造成損害的,按照下列規定處理:處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徵收財物、攤派費用的,返還財產。

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解除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因此造成財產損壞或滅失以及其他應當返還的財產損壞或滅失的,能夠恢復原狀的,恢復原狀,不能恢復的,按損害程度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1)德州起訴美國最高法院擴展閱讀:

局限性:

死刑造成的最大問題在於完全無法補救司法造成的錯誤(司法出錯的機率雖然不高,但確實存在)。另外死刑的執行也可能銷毀重要人證;例如在美國有強暴犯因DNA測試而在21年後平反的例子、澳大利亞也有在處死後18年發現是冤死的例子。

死刑犯在作案時往往有獲利或是報復的意圖,從客觀上講,這是由於社會因素。所以社會應對死刑犯承擔一定的責任。處決死刑犯對於其家屬來說仍然是十分痛苦的,尤其對於其未成年的子女造成的傷害尤為巨大。

一方面他們承擔失去親人的痛苦,另一方面還背負社會仇視,甚至在未來工作中也無法正常履職。因此,社會必須保障他們不受歧視、不受侮辱、平等對待。因此判處死刑應極為慎重,一方面須張揚社會正義。

一方面也應盡最大努力本著治病救人的原則,除主觀責任佔主導的暴力犯罪、毒品犯罪外,能輕判的盡量輕判。

⑵ 美國司法部長和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誰才是真正的美國司法機構的老大

美國司法機構領袖是美國大法官,美國司法部長雖然名字中有司法兩個字,實際屬於行政部門,不屬於司法部門。

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是美國聯邦政府司法部門的領袖,並主管美國最高法院。在美國司法部長行使的是行政權,是美國司法部的最高行政長官,屬於行政機構里而不是司法機構。

美國司法部長,是美國司法部的最高行政長官。司法部長被認為是美國政府首席法律顧問,他職責是替美國政府處理法律事務及對美國司法部門進行監督。美國司法部長是美國總統的內閣成員之一,是內閣中唯一不使用「Secretary」作為名稱的內閣成員。

(2)德州起訴美國最高法院擴展閱讀:

美國首席大法官(Chief Just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是美國聯邦政府司法部門的領袖並主管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是美國最高司法官員,領導最高法院的事務並在彈劾美國總統時主持參議院。同時,按近現代傳統,首席大法官還主持美國總統的宣誓儀式,但這樣的做法沒有《美國憲法》和任何法律作依據。

現任即第十七任首席大法官是約翰·羅伯茨,他由喬治·沃克·布希總統任命,2005年9月29日獲美國參議院通過。

美國司法部長:

是美國司法部的最高行政長官。司法部長被認為是美國政府首席法律顧問,他職責是替美國政府處理法律事務及對美國司法部門進行監督。

美國司法部長是美國總統的內閣成員之一,是內閣中唯一不使用「Secretary」作為名稱的內閣成員。美國司法部長在總統繼任順序中排名第七。美國司法部長是在美國總統上任後提名,由美國參議院批准產生。總統有權隨時解除司法部長的職務。

⑶ 如何上訴到美國聯邦最高法院

上訴到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直接向聯邦最高法院提起違憲版審查訴訟。二種是經州法院權或聯邦上訴法院終審後還是不服的情況下向聯邦最高法院要求違憲審查。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是美國聯邦司法系統中的中級上訴法院。聯邦上訴法院主要裁定來自於其聯邦司法管轄區內對於地方法院判決的上訴。成立於1982年。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 又名巡迴上訴法院(Federal Circuit),是美國聯邦司法系統中的中級上訴法院。聯邦上訴法院主要裁定來自於其聯邦司法管轄區內對於地方法院判決的上訴。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經常被看作為美國司法系統中最具有影響力的法院之一。因其具有創建判例及聽取地區法院上訴的權責,所以上訴法院對於美國司法有著極大的影響。由於美國最高法院每年僅接受少於100個司法案件的上訴,因此大多數案件的終審判決均來自於美國上訴法院。

⑷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最近二十年關於同性戀問題的判決有哪些

自行擴大了一下時間范圍。呵呵,三十年內吧,可以看出一些趨勢來。 1986年,鮑爾斯訴哈德威客案,最高法院做出不利於同性戀的重大判決,該判決稱「憲法並未規定同性戀者的雞奸行為是受憲法保護的基本權利」。這個判決實際上是允許各州將同性性行為定義為有罪。 1996年,羅默訴埃文斯案,這個判決被認為是同性戀平權運動中取得的最大的階段性成就。該判決承認同性戀者收到憲法的保護,即兩個人的自願的親密性關系,是憲法保護的基本權利。 2003年,勞倫斯訴德州案,最高法院推翻了德州的反雞奸法,承認同性戀的性權利是收到憲法保護的基本權利。 然後,目前可期待的判決還有 一:)馬薩諸塞州訴聯邦政府《婚姻保護法》違憲案, 背景是1996年出台的婚姻保護法規定了婚姻必須是一男一女,同時還授權各州可以不必承認在其他州合法的同性婚姻。根據這一法律,同性婚姻不享受聯邦保護以及聯邦法律。目前的信息是美國司法部並不打算承認該法違憲,所以,還要等待最高法院的判決。 二:)加州聯邦法院判定加州利用公投通過的禁止同性婚姻的8號決議違憲。加州曾經在2008年短暫的合法過同性婚姻。但是隨後在保守派提出的一項全民公投中,8號議案獲得通過。去年,該議案被加州聯邦法院裁定違憲。目前該案已經上訴至最高法院。 從上面的幾個判例來看,合法同性婚姻,將是大勢所趨。在1986年的時候,美國有超過24個州有反雞奸法。在2003年勞倫斯訴德州案時,美國僅有包括德州在內的4個州禁止同性之間的口交和肛交。另外還有9個州,禁止任何人【注意是任何人】之間的雞奸行為。在最高法院的判決中,最後有肯尼迪執筆的多數法意見中可以看出多數大法官的著眼點,其實並不是「雞奸」是不是收到保護的基本權利,而是著眼在同性戀者是否享有實行這些行為的自由。 因此,對於未來的趨勢,我是持樂觀的態度。不是謹慎樂觀,就是樂觀啊,哈哈哈。 大概就這些把,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轉折點性質的判決。 不是專業人士,請大家繼續補充討論啊

⑸ 1815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關於麥卡洛克以州違法憲法為由上述聯邦最高法院,如何判決

您好
關於第一問題即國會是否有權設立銀行的判決是:建立國家銀行的法案是內根據憲法制定的,是容合憲的,並且成為美國最高法律的一部分。據此而設立的各地方的分支機構有助於這項目標的徹底實現,因而也是合憲的。
關於第二個問題即馬里蘭州的議會是否可以對國家銀行進行征稅的判決是:馬里蘭州向國家銀行分行征稅的法律因違憲而無效。

⑹ 美國最高法院到底是法官投票決定判決還是陪審團決定

美國的陪審團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12:04 南方周末

作者:曦古

陪審團制度,是指由特定人數的有選舉權的公民參與決定嫌犯是否起訴、是否有罪的制度。美國法律規定,每個成年美國公民都有擔任陪審員的義務。但是不滿21歲、不在本土居住、不通曉英語及聽力有缺陷的人、有前科者,沒有資格充當陪審員。

從表面上來看,似乎只要是案發地法院的管區之內,年滿十八歲以上的美國公民,都可以當陪審員,但實際上並非那麼簡單。

首先是與案子有關的人員,包括與原告或被告有關聯的人不得入選。初選陪審團時,法官為了公正,使建立的陪審團能夠真正代表最普遍意義上的人民,他的選擇會從選舉站的投票名單或者電話號碼本上隨機選擇。曾經轟動一時的辛普森一案,陪審團的初選共選出了三百零四名候選人,這是因為初選之後,還有一次嚴格的篩選,主要是剔除一些由於環境和經歷所造成的有心理傾向的候選人,避免可能造成的不公正判斷。

除了法官的審查,陪審員候選人還要接受辯方律師和檢方的審查,他們對陪審員候選人都有否決權。另外,雙方的律師團都只有否決權,任何一名入選的陪審員都必須同時得到雙方的認可。

最終所需要的只是12名陪審員和12名候補陪審員。自始至終,候補陪審員是和正式的陪審員一起參加法庭的審理活動的。每當一名陪審員因故離開,就有一名候補的頂上。一旦候補的全部頂完,再有人必須退出的話,審判就可能由於陪審團的人數不足而宣告失敗,一切都要重新開始。

一般的案子,陪審員通常是可以回家的。但是,如果案子引起轟動,就必須隔離他們。這樣,他們所得到的全部信息,就是法庭上被允許呈堂的證據,在判斷時不會受到新聞界的推測和不合法證據的影響。自從陪審員宣誓就任之後,他們所能知道的信息遠遠少於一般的公眾。他們被允許知道的東西只限於法官判定可以讓他們聽到和看到的東西。陪審員不可以看報紙,不可以看電視新聞,所以那些庭外發生的事情,比如辯護律師舉行的記者招待會,被害者家屬的聲明等等,他們都一無所知。

陪審員在這一段時間里,上食品店買吃的,都有法警跟著,以保證他們不與外界接觸。在整個案子結束並移交給他們決定之前,陪審員不可以互相交流和討論案情。總之,一切都為了使他們不受到各界的情緒和非證據的影響,以維持公正的判決。可以說,在這一段時間里,陪審員的自由度比該案的嫌疑犯還要小。

對美國的陪審團制度,爭議也很多。它在美國的司法制度中看上去是最薄弱的一個環節。陪審員隨機抽樣,來的人五花八門,人種膚色各異,有業無業不論,知識文化不論。在美國,最強大的就是法律隊伍了,為什麼偏偏要找一幫「外行」來做「法官之上的法官」呢?在美國,所有理解贊同這個制度的人,從來不認為它是一個完美的制度,只是找不到一個比它更好的制度罷了。這正像美國人有時候開玩笑的說法:如果你不把陪審團制度和其它國家的制度相比的話,它真是糟透了。美國的第三任總統傑斐遜就認為,陪審團制度在維護民主所起的作用上,比選舉權還要重要。

固然,陪審團制度是有明顯的弱點,所有的「法治」都會有「人治」的困惑,最初的立法、審理、最終的判定,都有「人」的參與。陪審團制度設計立論認為,如果一切是清清楚楚、一目瞭然的話,一般常人的智力就足以判斷。美國人之所以堅持用陪審團制度,就是因為陪審員是最不受任何人操縱控制的。

陪審員獨立於政府之外,獨立於司法系統之外,獨立於任何政治勢力之外。他們的判斷,就是一般民眾放在法律對陪審團的規定之下都會做出的判斷。他們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法庭為他們保密,使他們沒有心理負擔。他們只要自己不想出頭露面,可以永遠不被周圍的人知道自己的角色。當然,這有一個基本條件,就是這個社會是自由的,普通民眾是不受任何控制的。

⑺ 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審判的案子也由陪審團來定罪嗎

英美法系,陪審團的任務是確定案件事實,確定罪與非罪是法院的職責。

⑻ 針對司各特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是怎麼判決的

1857年的司各特案,成了美國人民注目的又一重大事件。黑人司各特原是密蘇里州一版位軍醫的奴隸,他權隨主人曾在自由州居住過4年,根據規定,司各特已是自由人。可是,他回到密蘇里州後,又被當作了黑奴。司各特向法院提出申訴,要求把他當做自由人。但聯邦最高法院卻根據1850年關於追捕逃亡奴隸法令,判決司各特無權上訴,不承認他是自由人,並在判決書中公然宣稱,過去的黑奴,無論在任何地方居住,都是他主人的財產。這樣,就破壞了憲法的規定。林肯認為司各特案的判決,違反了《獨立宣言》關於人生來是平等的原則,對此,表示了強烈的不滿。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