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雲流轉

法院雲流轉

發布時間: 2020-12-24 14:56:12

Ⅰ 最高法院關於土地經營權流轉後土地被徵用補償款歸誰的批復

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46條規定,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可以通過公開協商等方式實行承包經營。可見,荒山承包合同為土地承包合同的一種特殊類型,是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就荒山承包問題,意思表示一致所達成的協議,屬債權性質的合同。其作用有三:一是明確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便於當事人依照合同約定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二是承包方通過簽訂合同,取得承包地的承包經營權;三是作為解決承包合同糾紛的重要依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2條規定:「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時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目前,關於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性質,主要有債權說與物權說兩種對立的觀點。我們認為,土地承包經營合同所確立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對所承包的土地直接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因而是物權性質的權利;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作用主要是保障承包人對發包人的土地進行使用和收益,因而應屬於他物權中的用益物權。主要表現在:第一,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權利,其內容不能由當事人通過承包合同任意創設。《農村土地承包法》第16條規定:「承包方享有下列權利:(1)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權利,有權自主組織生產經營和處置產品;(2)承包地被依法徵用、佔用的,有權依法獲得相應的補償;(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上述權利完全是物權性質的權利。第二,土地承包經營權具有排他的支配性,其保護帶有明顯的物權特徵。《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在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擅自收回承包地、不得調整承包地,其保護帶有物權的性質,任何組織和個人侵害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都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該法第54條規定:「發包方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承擔停止侵害、返還原物、恢復原狀、排除妨害、消除危險、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1)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產經營自主權;(2)違反本法規定收回、調整承包地;(3)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4)假借少數服從多數,強迫承包方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而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5)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標承包;(6)將承包地收回折頂欠款;(7)剝奪、侵害婦女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8)其他侵害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行為。」從以上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方式來看,我國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已經完全具備了物權保護的特徵,具有明顯的物權屬性。 第三,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流轉,發包方不得干涉。《農村土地承包法》專節規定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該法第10條規定:「國家保護承包方依法、自願、有償地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第49條也規定,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的,經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的,其他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讓、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土地經營權可以依法、自願、有償流轉,是土地承包經營權題中應有之義,這說明,土地承包經營權已經具備了物權所具有的財產性和可轉讓性特徵,是物權性質的權利。三、甲村委解除合同構成權利濫用我們認為,雖然甲村委在與孟某簽訂的荒山承包合同中明確約定,未經村委同意不得出租和轉賣,且孟某將其承包經營的荒山出租並未取得甲村委的同意,孟某的轉租行為已構成違約,但該轉租行為並未導致甲村委與孟某簽訂的荒山承包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因而不符合合同法規定的合同解除條件。甲村委以孟某違約為由要求解除承包合同已構成權利濫用,根據禁止權利濫用的民法原則,其訴訟請求依法不應得到支持。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是指行使權利不得違背權利應有的社會目的,也不得超越權利應有的界限。按照該原則,一切私權的行使須依誠實及信用方法為之,而不得違反公共利益或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否則將構成權利濫用而遭禁止。學說認為,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是由判例發展而來,並被現代各國民事立法普遍接受。如《德國民法典》第226條規定:「權利行使不得專以損害他人為目的。」我國《民法通則》在文字上雖沒有禁止權利濫用原則的直接表現,但從其整個精神看,無疑也十分強調禁止權利濫用。關於權利濫用的認定標准,通說認為,是否構成權利濫用,應從主、客觀兩個方面加以考察。就主觀方面而言,權利人的主觀目的是為了損害他人。判斷是否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應以社會一般觀念認定。從客觀上看,權利人的行為產生損人不利己的後果,或者權利人的行為損人很多,利己很少的,可認定濫用權利。本案中,甲村委在孟某投入巨額資金對所承包的荒山進行開發後,又以孟某違約擅自轉租土地為由要求解除承包合同,其主觀上具有損害他人的目的,客觀上該承包合同的解除,使村委獲得的利益遠遠小與孟某由此造成的損失,並且與我國土地承包法的立法精神相悖,不利於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穩定,不利於保護承包雙方的合法權益,符合權利濫用的主客觀標准,因此,其行為已構成權利濫用,依法不應予以支持。四、法院裁決意見經法院審理認為,原告甲村委作為發包方,對屬於本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有權發包,故其與被告孟某通過公開協商方式簽訂的荒山承包合同,是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結果,對雙方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任何一方都必須嚴格履行合同,不得任意解除合同。《農村土地承包法》第4條第1款規定「國家依法保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定」。第9條規定「國家保護集體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保護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在原、被告雙方簽訂的承包合同中,盡管約定被告對所承包的山坡只能綠化、增建旅遊設施,未經村集體同意不得出租和轉賣,但並未約定如被告違反該約定,發包方有權解除該合同。現被告雖然在承包經營期間與他人簽訂荒山轉讓出租合同,將其承包的荒山轉租他人,但由於該荒山轉租合同未實際履行,從而並未致使原、被告簽訂的荒山承包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故被告違約行為並不符合合同法規定的合同解除的條件。而且被告承包荒山後,對該荒山進行了巨額投資,如果解除該合同將使被告遭受難以彌補的巨大經濟損失,有違民法公平原則,故原告要求解除該合同,理由不當,法院不予支持。依照《民法通則》第4條,《合同法》第94條,《農村土地承包法》第4條第1款、第9條、第45條的規定,判決:駁回原告甲村委要求解除與被告孟某簽訂的荒山承包合同的訴訟請求。

Ⅱ 個人簽了政府流轉的土地承包合同,約定畝數與實際畝數嚴重不符。政府就是按合同辦到法院,法院又不支持。

這種情況最好請一傢具有土地測量資質的司法鑒定所進行測量,然後以此為「新證據版」提起再權審程序,法院應當可以受理。
你只辯解人家的土地面積不夠,但是你拿不出實際的證據,人家法院不採信也是有理由的。
合同公證只能證明你們的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合同成立生效,但是沒有證明移交給你們的土地是足額的,這其中的區別很明顯。

Ⅲ 以土地轉包行為無效為由起訴到法院可以嗎

這是確認合同(行為)無效之訴,法院應當受理。
一、要求確認土地轉包協議無效的,屬於人民法院的受理范圍,可以起訴;
二、受理後,你方應當提供承擔舉證責任,即提供證據以證明轉包協議是無效的。
三、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什麼情形下,土地轉包是無效的?
1、未經發包方(村委會)同意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而簽訂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承包方未經發包方同意,採取轉讓方式流轉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合同無效。但發包方無法定理由不同意或者拖延表態的除外。」根據法律規定,以轉讓方式流轉土地的必須經發包方村委會同意才能有效,否則轉讓合同無效。
2、未經權利人同意或追認,無處分權人私自流轉他人承包土地的流轉合同;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在農村存在很多無處分權人流轉他人土地的情形,比如父親把外出打工兒子的地包給他人了,兒子把父親讓他耕種的地包給他人了,代管人把別人讓他代管土地轉讓給他人或過戶到自已名下等情形。這些情況都屬於無處分權人未經授權私自處分他人財產的行為,如果權利人不予追認,無處分權人簽訂的土地流轉合同應認定為無效合同。
3、超過承包期限流轉土地,超過部分無效。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條規定「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第三十三條第(三)項規定「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我國農村第二輪土地承包發生在1998年,第二輪承包期限到2027年12月31日結束。因此土地流轉不能超過剩餘期限,也就是不能超過2027年年底,如果流轉期限超過這個期限,那麼超過部分無效。
4、不是試點城市,如果以土地經營權抵押的,原則上是無效的。如果是試點城市,這是允許的。

Ⅳ 因農村土地流轉產生的經濟糾紛,法院是否受理

農村土地流轉糾紛的原因有:
1、土地承包權不清。土地流轉過程中農戶間的糾紛可以歸結為承包權不清引起的經濟糾紛。
2、農民缺乏維權意識和法律知識。在生活實踐中,大多數農民不熟悉土地流轉的方式,大多採用口頭協議形式,缺乏必要的書面形式。
3、行政干預、權力濫用侵蝕農民利益。很多農村土地糾紛產生是因為村級組織和政府職能部門的權力濫用,損害農民利益。
4、管理機制不健全。
農村土地流轉糾紛的解決方法是:
1、明晰產權,協調利益關系。明晰的產權關系和產權各項權能主體權利義務范圍的明確界定是實現農村土地流轉的必要前提。
2、完善對被征地農民的補償安置制度,健全最低生活保障體系。完善農地非農化過程中對被征地農民的補償安置制度,制定合理可行的農地補償標准。
3、加強對失地農民的就業培訓,增強其再就業能力。
4、進行適當的就業安置,穩定承包關系。
法律依據:
《農村土地法》第三十七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採取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經發包方同意;採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應當報發包方備案。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雙方當事人的姓名、住所;
(二)流轉土地的名稱、坐落、面積、質量等級;
(三)流轉的期限和起止日期;
(四)流轉土地的用途;
(五)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六)流轉價款及支付方式;
(七)違約責任。
可以根據以上的內容給擬一份,起訴書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起訴。

Ⅳ 法院可以查封流轉土地上的植物不

如果法院已經判決,可以查封被執行人的任何財產,包括流轉土地上的植物。
當然了,如果該植物是被執行人生活主要來源,法院就不能查封。
具體的情況,具體對待。

Ⅵ 土地流轉合同違法,起訴法院是用依法撤銷

起訴至法院,理由是對方合同違約,申請依法撤銷合同,收回土地,限期讓對方恢復土地原樣,並賠償損失。

Ⅶ 我的土地被村裡流轉我不同意,而我兒子簽字同意了,一年了我能起訴法院要回.能

您可以向法院申請訴訟,而且一般訴訟時效是兩年,你現在起訴是沒有回問題的。
至於你答立案是否成功,需要法院立案庭對您提交的訴訟申請及相關證明材料進行審查,如果不予立案,會下不予立案通知書的。
所以,建議您去法院一趟。如果您不會寫起訴書,可以申請相關的法律援助。同時,如果因為經濟困難等原因,還可以申請減免訴訟費用。

Ⅷ 土地流轉中間不給承包費是立即起訴法院或是流轉期限到了再起訴哪個更好

在農村土地流轉的過程中,發生爭議後應該向當地政府進行求助,或者採取訴回訟的方式解決。具體的答解決時間,屬於當事人自由選擇的權力范圍。但是,當事人應該注意訴訟時效。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條 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同時,根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第三十三條規定,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生爭議或者糾紛,當事人應當依法協商解決。

當事人協商不成的,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調解。

當事人不願協商或者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Ⅸ 土地流轉後改變了土地用途,我怎麼向法院起訴

《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流轉的土地不能改變土地的農業用途。將流轉來的土地用於非回農業建設和擅自買賣的,均答屬於違法行為。你應該到當地政府或者國土資源局舉報,或者去法院起訴,依法收回被流轉的土地,並要求賠償損失等。

Ⅹ 別人流轉我的土地後,違反合同在土地上違建.我怎麼解決啊!謝謝

別人流轉你的土地,首先你要確認你和他是否簽署正規的土地流轉合同。其次,土地流轉糾紛解決的途徑有:
一:當事人協商
首先按法律規定,先協商,自行解決雙方之間的糾紛。只要雙方都願意,還可以繼續通過協商,達成協議,解決糾紛。可以大大減少雙方的時間、精力和費用,有利於及時化解矛盾。
二:雙方調解
《農村土地承包法》特別指出,當事人可以申請村民委員會、鄉(鎮)政府等調解解決糾紛。主要是考慮到,村民委員會作為村民自治組織,依法具有調解解決民間糾紛的職能。
因為村民委員會熟悉情況,又具有一定的權威性,由村民委員會作為調解人,有利於及時、合理地解決糾紛。不管由誰主持調解,通過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都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
三:仲裁機構裁決
發生土地流轉糾紛的當事人不願意協商、協商未能達成一致,通過調解未能解決糾紛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土地承包經營是一種特殊的經濟仲裁,與《仲裁法》規定的一般商事仲裁有所不同。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當事人都可以申請仲裁,沒有明確區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土地承包,還是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的土地承包。
目前,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仲裁國家還沒有統一的立法。
實際操作中,各地主要根據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地方法規和規章做出裁決,具體做法大體相同,但也有所差異。
四:法院訴訟
在土地流轉糾紛中,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30日內,以對方當事人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通過訴訟方式保護自己的權益。
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參考有關司法解釋和有關農村土地承包的政策文件,對案件進行審理,查明事實,依法做出判決,維護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應當依法直接做出判決,不是撤銷裁決,要求仲裁機構重新進行仲裁。就是說,當事人對裁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後,裁決即自動失去了法律效力,由人民法院做出判決,解決糾紛。
在實踐中,協商、調解、仲裁比較接近農民,程序簡單,方便群眾,及時有效,受到農民群眾的歡迎。所以,大部分糾紛都能通過協商、調解、仲裁得以解決,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土地承包案件並不是很多。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