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失傳

道德失傳

發布時間: 2021-02-07 10:18:06

A. 我覺得人類越來越遠離道德,好逸惡勞,不尊師重教,貪婪,背親棄義。有沒有道德失傳,人間地獄的那天

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黑暗,有邪惡的人,必定有正義來懲戒,好人會變壞人.壞人也會變好人.沒有最壞的人也沒有最好的人.永遠沒有那一天,如果真的有.那人已經不是人了.是惡魔.

B. 怎樣才能讓人類的道德完全消失

不太容易。
在本能,道德,智力中,道德在中間,也就是智力沒有了,道德還在,這是哺乳動物和鳥類都普遍存在的特徵。

C. 當今社會道德信仰消失的本質原因是什麼

孟子曾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對於信仰傳統缺失的中國來說,以實用逐利為核心的功利社會已經持續了幾千年,「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人是魔鬼與天使的組合,具有獸性和神性;人的本性是獸性的,神性的一面只有宗教才可以賦予他。從性惡論的觀點來說,所有的道德都來自於宗教。索爾仁尼琴將當今世界道德勇氣缺乏的原因歸咎於宗教感的喪失。科學起源於宗教,但科學並不能代替宗教。宗教的真諦並不是對神的崇拜,而是宣傳一種人類本是一家的共同信仰,並教育人在剋制中達到和平與安寧,符合愛的精神。所以歷史學家威爾斯說,宗教是「歷史的大綱」。事實上,信仰的缺失與偶像的神話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生活中最為吊詭的現象,這里也是個人崇拜的狂熱沃土。孔子曰:敬鬼神而遠之。然後孔子就被尊為神,有時候也被打為鬼。亞瑟史密斯在《中國人德行》一書中入木三分地寫道:「本性上對最深奧的宗教真理的絕對淡漠是中國人最悲哀的特徵,比如接受一個沒有靈魂的肉體,接受一個沒有心靈的靈魂,接受一個沒有原因的和諧,接受一個沒有上帝的宇宙。」

正如信仰是人性的提升,道德是道理的提升,道德的根本是善,這與宗教是一脈相承的。從某種意義上,所有的人類文化都是宗教,而所有的宗教都倡導關愛與善良、公正與平等。無論佛教的「慈悲為懷」與「眾生平等」,還是基督教「上帝愛你」與「兄弟姐妹」。德國思想家魯道夫o沙澤曼說:「我們不能自由地選擇歷史,但我們可以從歷史中自由地選擇學習的榜樣。太多的人向威脅和利誘屈服了,太少的人有堅貞不屈的勇氣。只有信仰才能給人這樣的勇氣。」

D. 主角是已經消失的道德宗弟子小說是什麼

大道獨行。、。

E. 道德經這本書反映了老子的什麼

《道德經》,又稱《老子》、《老子五千文》,相傳是道教的創始人老子所著,所以《版道德經》就被奉為道教最權高經典。作為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其實,該經典還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全面地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道德經》是一部主題清晰、結構完整、內容翔實的著作而非語錄集。人類最早的著作《連山易》、《歸藏易》和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的作品都已經失傳,我們只能從孔子整理修訂的《周易》中了解到一些《連山易》、《歸藏易》的思想;從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了解到一些泰勒斯的思想;《周易》和亞里士多德內容翔實的著作成書都晚於《道德經》,由此可知,《道德經》是人類迄今為止能夠見到的最早、最系統、最完整、最偉大著作之一。

F. 孔子,墨子,老子,莊子,孫子,韓非子,孟子,荀子、鬼穀子的作品,希望全面

孔子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墨子創立的墨家學說,並有著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子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有重大影響力的人,墨家創始人。墨子在先秦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墨子硯整套科學理論。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
老子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經》分為上下兩冊,共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上下共五千字左右。
莊子著有《莊子》約成書於先秦時期。《漢書·藝文志》著錄五十二篇,今本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所傳三十三篇,已經郭象整理,篇目章節與漢代亦有不同。全書以「寓言」、「重言」、「卮言」為主要表現形式,繼承老子學說而倡導自由主義,蔑視禮法權貴而倡言逍遙自由,內篇的《齊物論》、《逍遙游》和《大宗師》集中反映了此種哲學思想。
孫子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韓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後,後人輯集而成的。據《漢書·藝文志》著錄《韓子》五十五篇,《隋書·經籍志》著錄二十卷,張守節《史記正義》引阮孝緒《七錄》(或以為劉向《七錄》)也說「《韓非子》二十卷。」
孟子著有《孟子》,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屬儒家經典著作。
荀子著有《勸學》、《王霸》、《性惡》、《天論》、《解蔽》、《正名》、《禮論》、《樂論》等篇。

鬼穀子著有《鬼穀子》、《關令尹喜內傳》、《本經陰符七術》最早見於《隋書·經籍志》,在其後的史書及其他文獻典籍也多有記載。《鬼穀子》作為縱橫家游說經驗的總結,它融會了鬼穀子畢生學術研究的精華,其價值是不言自明的。《鬼穀子》作為縱橫家的代表著作,為後世了解縱橫家的思想提供了不少的參考。

G. 法與道德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階級和國家的消失而消失

我看起來,只不過隨著階級和國家的消失,而失去階級性。還是存在共產主義道德和法律的。

H. 假如道德消失了,剩下的只是物質,貨幣,價格。人與人之間除了利益上往來,道德不復存在,那麼人類世界

那麼人類
將會有永無止境的爭斗
將是黑暗的來臨

I. 世界上消失了道德,人類會毀滅嗎

中國社會在飛速發展,在不同領域都是這樣。而我國教育體制卻因為特殊的國情而一專直未得到真正的完善,屬這勢必影響了道德教育。也就是說如果我國在教育方面沒有重視道德教育的話道德的底線是會隨事件的累計崩潰的。但是我想隨著國家不斷的強大,教育體制不斷的完善,現在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會逐漸消失的。自然人們的道德修養也會不斷提高!

熱點內容
國家行業標准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01 22:37:41 瀏覽:386
北京工商大學法律碩士分數 發布:2025-07-01 22:28:56 瀏覽:855
經濟法概論十三五答案 發布:2025-07-01 22:24:40 瀏覽:190
乾子道德經 發布:2025-07-01 22:24:33 瀏覽:150
香港立法會宣誓事件 發布:2025-07-01 21:50:58 瀏覽:785
如何執行公司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1 21:47:40 瀏覽:566
教育行政規章的命名 發布:2025-07-01 21:47:01 瀏覽:429
道德與常理 發布:2025-07-01 21:46:51 瀏覽:980
小學生法律知識展板 發布:2025-07-01 21:44:35 瀏覽:340
教師法律知識徵文 發布:2025-07-01 21:42:47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