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國外農村法治建設

國外農村法治建設

發布時間: 2021-02-10 01:24:44

Ⅰ 國外農村發展現狀是什麼情況(發達國家)

日本農民年收入100萬日圓...

Ⅱ 國外農村與中國農村對比,差距到底有多大

1、當用「數字」劃分了富裕和貧困兩個階層的時候,就應該預料到可能出現今回天這樣的結果答,當「富一代和貧一代」共同製造出來的「錢」的差距集中體現在「富二代和貧二代」的身上時,最終就會由量變走向質變——「富二代和貧二代」之間的質變。
2、這個時候的「貧富」差距已經不只是物質了,它還包括精神,是全面、全方位的。
3、隨著知識經濟、網路、信息等的時代發展與進步,這個「差距」將會變得越來越難超越或填平。
註:
中國的貧富差距到底有多大,不僅要用數字去計算,還要用做人的「良心」去感受。

Ⅲ 國外農村生活資料

(1)「十一五」時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時期,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的關鍵時期,是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取得突破進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農村全面建設小康加速推進的關鍵時期,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

(2)順應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變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重點在「多予」上下功夫。2006年,國家財政支農資金增量要高於上年,國債和預算內資金用於農村建設的比重要高於上年,並逐步形成新農村建設穩定的資金來源。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推進征地、戶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鄉統一的要素市場,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二、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強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產業支撐

(3)積極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鼓勵商貿企業、郵政系統和其他各類投資主體通過新建、加盟等方式,在農村發展現代流。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連鎖化「農家店」。加快農業標准化工作,健全檢驗檢測體系,強化農業生產資料和飼料質量管理,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2006年要完善全國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網路,實現省際互通。

(4)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調整優化農業結構。要加強動物疫病特別是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突發疫情應急機制,加快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穩定基層獸醫隊伍。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擴大園藝、畜牧、水產等優勢農產品出口,加強農產品對外貿易磋商,提高我國農業應對國際貿易爭端的能力。

(5)要大力開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農業技術,重點推廣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相關產業鏈接技術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組織實施生物質工程,固化成型、養畜等技術,開發生物質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質產業。積極發展節地、節水、節肥、節葯、節種的節約型農業,鼓勵生產和使用節電、節油農業機械和農產品加工設備,努力提高農業投入品的利用效率。

Ⅳ 如何看待國外和國內農村的差別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其實總體經濟基礎也影響著農村的狀況。中國的農村也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說白了,只要有錢了,什麼條件不都來了。

Ⅳ 國外農村生活 資料

、鄉下人家都會在門口養些雞。如果有人抓住了一隻雞,其它的雞全都飛了起來,整專個院子就屬會被那雞鬧得雞飛狗跳的,滿地都是羽毛。
2、母雞在孵蛋的時候,你把雞抱起來,它就會瘋狂地亂叫,你再把它放下去,它又會安靜地孵蛋了。
3、鄉下人家的燒菜方式也很有趣。他們用的是大灶,在裡面分放四樣菜,一起燒,然後,燒出來的菜都是熱的。
4、在鄉下,大人們的休閑方式就是釣魚。他們一沒事就拿著魚桿和魚餌,跑到河邊釣魚。有的時候,一條也釣不上來,但有的時候卻能滿載而歸。
5、小孩子們的游戲很多了。比如說,抓知了。拿一根長木棒,上面放上粘膠,小心地往樹上伸,一個知了就被粘住了。還有抓蝴蝶,把蝴蝶做成標本。還有的時候,偷偷地到地里去偷瓜吃。他們在白天就已經看好了哪片地里的瓜好,然後,晚上大家再一起去偷瓜吃。

Ⅵ 國外農村生活的資料

.在農村蔬菜.稻子都是自己種.(幾乎是不買蔬菜的,肉類才需要買)
2.五天趕一次集專市.(有些地方屬是三天或者四天)購置一些生活用品.
3.白天在田裡幹活,晚上大夥一起打牌,聊天.
4.在我們家裡一般都是女人管田裡的活,男人賺錢.(我們是客家人)
5.小孩子讀書,就算再小也不用大人接送.叫他跟上鄰居的小孩子就可以了.

Ⅶ 國外農村養老保障研究現狀

哪些國家?像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就比較好,老人的生活、醫療、保險都是社會包攬.

Ⅷ 國外農村生活

應該有人家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我們如果去了,長時間的住可能不適應。

Ⅸ 如何完善正在實施的中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關系農民切身利益和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決定》明確提出擴大公共 財 政覆蓋農村范圍,並從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 扶貧開發、防災減災、社會管理等方面提出具體部署。眾多高含金量的「實 招」, 回應了億萬農民對「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 期待,必將有效改善農村民生。但是,在農村社會保障體制上,目前仍處於法 規、 政策層面,亟待通過完善法制建設做保障。 一、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存在的問題 農村社會保障是全國社會保障的重要組成部 分,在現階段加強農村社會保 障制度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波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國在建設「和諧 社會」和「新農村」的大環境下,農村社會保障得到了 空前的重視。但是目前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仍然停留在政策層面而沒有提升到法律的高度。當前農村 社會保障制度所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農村社會保障立法滯後。目前我國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層次比較低,除了 《憲法》第45 條之外,並沒有形成如《社會保障法》之類的基本法,農村社會 保障制度散亂於法規政策之中。 2.執法和法律監督工作滯後。由於目前我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不完善,使 得社會保障在執法和監督工作上存在巨大的隱患。農村社會保障基金被佔用現象 時有發生。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的法律監督和實施機制是農村社會保障法制建 設的必然要求。 3.城鄉保障項目差異巨大。目前我國城市的社會保障體系已基本完善,而 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還相當薄,呈現出比較明的城鄉二元性。 4.農村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分散。雖然2009 年地方政府機構進行了改革,但 農村社會保障管理體制仍然分散管理效率不高,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特困群 眾救助、五保及災害救助資金破佔用、亂用的情況依然存在,農村社會保障體制 已經嚴重製約了社保事業的發展。 5.農村社會保障資金用難。日前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的資金統籌層次較低, 大部分由縣、鄉、村統籌,要保證充足的農村社會保障資金是相當困難的。近幾 年中央加大了農村社會保障的資金投入,但范圍還比較窄,資金水平仍然偏低, 需要進一步加強資金統籌工作。 二、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問題分析 構建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要充分考慮到中國的特殊國情,以及制約我國 農村社會保障發展的特殊因素,才能實現「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 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一)農村土地保障對農村社會保障的影響分析 「國家在把土地的使用權交給農民的同時也一並讓渡了為農民提供社會保 障的責任,農民的生老病死自此概與國家無關,一切保障都必須押在承包的土地 上。」這 是過去幾十年中國農村土地問題與農村社會保障關系的真實寫照。這 種現狀已經不符合中國當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地少人多,近些年土地生產 成本又大大提 高,收益減少,土地收益僅夠維持基本生活需要,其「保命」的 功能遠遠大於發家致富的生產功能。根據中國農村的現實情況並考慮到現實的土 地承包制度,可以在 土地保障的基礎上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承認現階段土 地保障在中國農村起著重要作用的同時,通過更新與變革土地保障的形式,協調 土地利用公平與效率的矛 盾,將發揮土地的社會保障功能與利用其生產資料功 能有效地結合起來。 (二)政府在農村社會保障中的責任問題分析 政府對農民的 社會責任。中國過去的社會保障制度大多把農民排除在外, 即使是實行過的農村養老保險、農村合作醫療等制度,也因為組織管理混亂,資 金監管不力等原因,造成 各部門互相扯皮,保障基金被挪用揮霍,農民報銷無 門,四處碰壁,最終對政府失去信心。政府要擔負起對農民的社會責任,恢復農 民對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信心。 政府對農村社會保障的資金責任。由於我國目前農村整體經濟發展水平還比 較低,在建設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時,政府的資金責任至關重要。目 前,我 國對農村公共設施和資源配置的安排仍然過低。農村社會保障工作由於缺乏資金 陷入困境,農村「病無所醫、老無所養」還比較嚴重。 除了籌 集保障資金外,政府還應當注意運用國家財政更好的發揮對農村社 會保障資金運作中的保障作用。政府財政可以通過編制、執行政府保障於貝鋒., 從預笄中劃撥一 部分用以維持社會保障開支,或用以彌補社會保障收支的缺口, 以保證農民社會保障待遇與其他投保人的待遇實質平等。 三、農村社會保障法制的國際比較與借鑒 (一)國外農村社會保障法制比較分析 1.以英國為代表的福利國家模式。強調社會保障「普遍性原則」,將農民 與城市居民納入統一的社會保障法律體系中,保障水平高:社會保障體系和管理 模式比 較完善,統一由國家專門機構負責,管理科學高效:高水平的社會福利 制度開支過大,政府財政負擔過重,從業者的稅負過重。 2.以德、法為代表 的專門制度型模式。是根據自身農業特點建立的,社會 保障體系一開始並沒有顧及農民,在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迫於農業的特殊 情況而制定;保險原則與社會 原則。通過繳納保險費、國家補貼,社會共濟等 方式:將城市與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分開,組織和管理方式呈現出多樣性。 3.以日本為代表的統分結合型模式。日本的社會保障一開始只是對城市居 民,後來加入農村居民,但農民的保障項目和范圍小,再到後來的統分結合使得 農民與城市居民的社會保障水平差距縮小;社會保障資金由政府、企業和個人三 級統籌:法律嚴格,體系嚴明。 (二)國外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對我國的啟示 通過分析國外社會保障發展規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國家建立農村社會保 障制度,要充分考慮結合自身的實際國情。中國的現實國情是,城鄉二元結構將 長期存 在,城鄉一體化不可能短期實現,因此從我國實際出發,我國的農村社 會保障應該採取以專門制度型為主、統分結合型為輔,多法並行、保障水平多層 次的具有中國 特色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模式。 在立法模式上,多法並行模式比較符合我國目前農村的社會實際情況,而且, 社會法本身己經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其中又以社會保障法為主要構成,我 國可以通過頒行多部適合農村社會實際情況的法律,與其他社會保障法律一起構 成我國完整的社會保障法律體系。 對於保障水平來說,由於我國城鄉差異、地區差異都很大,很難統一實行救 濟型、福利型、社區型和保險型等模式,只能說,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條件的地方 可以採取福利水平高一些的模式,落後的地方可以採取救濟水平高一些的模式,總體來說, 對中國農村社會保障而言,保障水平模式是一種多層次混合模式。 四、完善我國農村社會保障法制的基本設想 (一)農村醫療保障制度設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完善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到目前為止在我國農村已經廣泛展開,取得了一定成績,實踐 證明比較符合我國農村狀。但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仍存在總體上籌資水平和 保障能力較 低,地區之間不平衡,收繳的經費未及時納入財政專戶、村集體墊資代繳、基金赤字或節余 率過大、困難群體未能應保盡保等問題。 完善 立法的內容有:全國人大制定一部《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障法》作為統領農村新 型合作醫療保障方面的法律,然後,各地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可以制定各地的《農村新 型合 作醫療資金管理條例》等的法規來規定籌資方式、賬戶模式、籌資責任及資金監管方面的問 題。各地根據自身經濟條件制定《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報銷條例》等來 規范各地的保障發放 問題。這些規定,要統一服從《農利新型合作醫療保障法》,在此法的基礎上,根據國家立 法制度的規定,由各地方政府制定下一位階的地方性 法規,用《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障法》 來指導各地方法規,共同構建我國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設計——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完善 在農村養老保險的立法構建上,國家可以制定一部指導全局性的《農村養老保險法》, 然後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完善地方性法規,共同構建農村養老保險法律制度。 我國農村養老 保險法律制度的現行基本目標是: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 多層次,社會化管理和服務的「低水平、廣覆蓋」的農村養 老保障體系。在這個法律制度構 建過程中,我們要特別注重以下問題: 1.適用對象和范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對象應該包括非城鎮戶口的農村人口,投保年 齡應該以參Ju 勞動並獲得一定收入為起點,並考慮年輕農村人口的職業方向。 2.建立以政府為主體的多渠道籌資機制。國家要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農村養老保險制 度進行規范,JJu 大財政支持的力度。各級政府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規定各自的補貼比重, 對於地區經濟發展差異來說,也可以實行不同的政府支持和籌資模式。 3.實行安全高效的基金監管、運營機制。國家和各級政府要在制訂的農村養老相關法 律法規中明確養老基金的管理運作機構,加強內部監控和外部監督制度,建 立財務核算、 審計監督等工作,對違反監管制度的部門和個人要依法嚴格查處。在基金的保值運營上,可 以適當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將養老基金進行適當的資本投 資。 (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設計 我國農村福利保障將主要致力於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設,這是保障農民生存的最 後防 線。有必要頒布一項統領全局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法》,來規定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中 的資金籌集、保障對象、管理制度等問題,各地在《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法》的 基礎上,根 據自身實際情況,頒布一些地方性法規,配合《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法》共同完善農村最低生 活保障法律制度建設。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資金的籌集。目前我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往往是政府臨時撥 付,這不利於保障資金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建議今後將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納入各級政府 的財政預算,保證低保資金的穩定性與可靠性。 (四)「五保」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我國的「五保」制度源於20 世紀50 年代,到l994 年1 月23 日,國務院頒布《農村五 保供養工作條例》,標志著五保制度走上了法制化道路。五保制度發 展到今日,遇到了一些 困難,主要在於五保經費不足和五保設施滯後。五保制度的資金主要源自農村集體經濟,但 隨著農村集體經濟的削弱,五保制度無法得到足夠 的資金支持。原來的五保是實行分散供 養,現在農村集體經濟基本不復存在,五保戶的保障設施得不到保證今後,應該重新完善制 定新的《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 和《敬老院管理辦法》等新的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農 村五保工作安排、明確責任主體和資金安排。對於農村五保對象中的未成年人,可以在《農 村五保供養工作條 例》中單獨列出.明確保護措施,如可以加強孤兒院的建沒,或者在未 成年人自願的基礎上,交由社會願意扶養的家庭扶養。

Ⅹ 國外農村環境保護現狀

在日本復政府會對綠色農業實制施許多優惠政策。如對從事有機農業生產的農戶提供了農業專用資金無息貸款;對堆肥生產設施或有機農產品貯運設施等進行建設資金補貼和稅款的返還政策;對採用可持續型農業生產方式的生態農業者給予金融、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等,這些優惠政策鼓勵了農業經營者的積極性,為農業環境保護和可持續農業生產起到推動作用。
農業環境問題的產生主要是由高投入、高產出、高能耗的生產方式帶來的,因此改變農業生產方式是保護和治理農業環境的關鍵。目前,日本的環境友好型農業主要包括3種類型,一是減化肥、減農葯型農業,通過減少化肥和農葯的使用量,以減輕對環境的污染及食品有毒物質含量;二是廢棄物再生利用型農業,主要是構築畜禽糞便的再生利用體系,通過對有機資源和廢棄物的再生利用,減輕環境負荷,預防水體、土壤、空氣污染,促進循環型農業發展;三是有機農業型,完全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葯、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外部物質的投入,通過植物、動物的自然規律進行農業生產,使農業和環境協調發展。

熱點內容
蕉城區人民法院招聘 發布:2025-07-04 22:41:20 瀏覽:829
順德法院雇員 發布:2025-07-04 22:28:19 瀏覽:945
2016法律碩士研究生考試分析 發布:2025-07-04 22:22:10 瀏覽:332
司法考試沈陽 發布:2025-07-04 22:19:03 瀏覽:774
道德原則研究pdf 發布:2025-07-04 22:18:46 瀏覽:593
勞動法關於曠工辭退的規定 發布:2025-07-04 22:03:05 瀏覽:946
勞保報酬糾紛法律援助錦旗 發布:2025-07-04 22:01:40 瀏覽:652
民法疫情 發布:2025-07-04 21:56:44 瀏覽:969
法院工作鑒定 發布:2025-07-04 21:55:44 瀏覽:432
行政訴訟法訴訟超過6個月 發布:2025-07-04 21:49:43 瀏覽: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