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名老中醫運用舒肝法治療陽痿醫案

名老中醫運用舒肝法治療陽痿醫案

發布時間: 2021-02-12 04:11:36

① 治療陽痿的中醫方法是什麼

中醫學認為,陽痿是男性陰器之病,陰器即指男性外生殖器陰莖部分,隸屬於腎,故又名外腎,又稱前陰。人體陰陽筋脈會合於前陰,故稱宗筋。前陰(陰器)為肝、督、任三經之經脈所過,因其經脈之虧損,功能失調,直接影響前陰之生理功能,致「陰痿」、「陰器不用」。腎主藏精,又主前後二陰,為人之先天之本,主生育。若腎陽固秘,陰精充滿,陽事興而能有子。倘若腎精不足,陽無陰精以育養,故見陽痿。又腎中真陽虛衰,不能作強(作強即陰莖勃起及其性交能力),或驚恐傷腎亦可致痿。脾為人之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運精而歸腎,而腎有所養,況陽明(胃)之脈「合於宗筋」,後天脾胃強則陰精充,充則陽勢始可振雄(即陰莖)。反之,「陽明虛則宗筋(弛)縱」。故勢衰而用廢也。肝性條達疏泄而主筋,宗筋聚於陰器。若肝失疏泄之職,宗筋失職,亦令筋痿之病生矣。此外,濕熱下注肝腎,致宗筋弛縱不收,而陽事不舉;思慮太過,傷及心脾,亦可致痿。

現代中醫臨床把陽痿分成以下幾個類型進行辨證施治。

(1)腎陽不足。由於素體陽虛,或久病傷腎,或恣情縱欲,房事過度,或手淫無節制,久之致腎陽虧虛,元陽不足,不能促進性機能,故性慾減退,而陽痿不舉。故患者面色白,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腰膝疲軟無力,腰背畏寒,伴有滑精,精液清冷,小便頻數,頭昏耳鳴。舌淡胖而嫩,有齒痕,脈沉細尺弱。治宜溫腎壯陽。常用右歸丸加減:熟地15克,山茱萸10克,枸杞子15克,兔絲子15克,山葯15克,肉桂6克,附子10克,巴戟15克,淫羊藿15克,陽起石10克,鹿膠10克(烊化)。水煎服。中成葯可選用金匱腎氣丸、全鹿丸、五子衍宗丸、右歸丸、贊育丹。

(2)心脾兩虛。由於思慮過度,心脾兩傷,氣血生化無源,或大病久病之後,中氣虛弱,血氣未復,均可導致宗筋弛縱(即陰莖失養而致陰莖不舉,或舉而不堅)。患者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形體消瘦,食慾不振,疲軟無力,腹脹便溏,面色萎黃或蒼白,淡白舌,脈細弱無力,治療宜補益心脾。常選用歸脾湯加減:黨參12克(或用人參3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黃芪15克、桂元15克、酸棗仁10克、當歸10克、木香5克、補骨脂10克、兔絲子10克、仙靈脾15克。水煎服。中成葯可選用歸脾丸,十全大補丸,六君子丸等。

(3)肝鬱不舒。長期情志不遂,憂思郁怒,或長期夫妻感情不合,或性生活不和諧,使肝失疏泄之職,導致宗筋所聚無能而痿。患者常性情急躁,心煩易怒,脅肋不舒或脹痛。睡眠多夢,食谷不馨,便溏不爽,苔白脈弦。治宜疏肝解郁。常用逍遙散加減:柴胡9克、當歸10克、枕芍15克、白術12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香附6克、鬱金10克、九香蟲6克、枸杞子10克、兔絲子10克、遠志9克。水煎服。中成葯可選加味逍遙丸、疏肝丸、舒肝止痛丸等。

(4)濕熱下注。平素過食肥甘、高梁厚味,酗酒無度戕傷脾胃,運化失司,聚濕生熱,濕熱內蘊,下注肝腎致宗筋弛縱,導致陽事不舉。患者常兼有遺精之症,陰囊潮濕瘙癢墜脹,甚或腫痛,小腹及陰莖根部脹痛,小便赤熱灼痛,腰膝酸痛,口乾苦,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治宜清熱利濕。常選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0克、黃芩10克、梔子6克、車前子10克、澤瀉10克、木通6克、蛇床子10克、金鈴子10克、柴胡6克、萆10克,水煎服。中成葯可選用三妙丸、龍膽瀉肝丸、當歸龍薈丸。

值得注意的是,濕熱患者不宜喝酒,更不宜酗酒。因酒性熱易助濕熱。由濕熱所致陽痿臨床上並不少見。早在明朝李時珍就曾指出:「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禦寒,消愁興遺,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精,生痰動火」。英國大戲劇家莎士比亞亦曾說:「酒激起了願望,但也使行為成為泡影」。都足以說明,飲酒過量可導致陽痿。

古代中醫傳統內服治法,略錄一、二,源於漢唐時代,從現倖存的專著中傳有方葯。如《玉房秘訣》、《玉房指要》所載治男子陽痿方或令陰長大方及《洞玄子》所記「禿雞散」、「鹿解散」。《素女經》也曾介紹了一些治陽痿的方葯,如治男子陽痿不起,起而不強,就事如無情,陽氣少,腎源微,方用肉蓯蓉、五味子各1克,蛇床子、兔絲子、枳實各15克,搗篩,酒服方寸匕,每日3次。也可用雄蛾(乾燥、未交配者)12克,細辛、蛇床子各12克,搗篩,以雀卵清和如梧桐子大小,臨交合時服1.丸,可使陰莖強壯,若陽強不已,則可用水洗之使陽痿。此外,使陰莖壯實也可用蜀椒、細辛、肉蓯蓉各等分,搗篩,放於狗膽中懸所居屋上30天,用時以之磨撫陰莖,可使壯盛。使陰莖長大,亦可用另一內服方,其葯味組成及份量是:柏子仁2克、白蘞15克、白術3克、桂心1克、附子1克。上葯搗研為散,每日2次,每次食後服1.方寸匕,連用10~20日可壯陽。

《玉房指要》亦記有使男子陽壯、性慾旺盛的葯方,其葯味組成與份量是:蛇床子、肉蓯蓉、遠志、續斷各等份,研末為散,每日服3次,每次1.方寸匕。以上所列各方,不論內服外治,大都是古人用補腎壯陽葯以加強性功能。對治繼發性陽痿有一定效果。

② 中醫講的陰常不足肝常有餘是什麼意思

不足

③ 為爸爸跪求治療青光眼的偏方和中醫治療方法

中醫認為青光眼是由風,火.痰.郁及陰陽失調,引起氣血失和,經脈不利,目中玄府閉塞,珠內氣血津液不行所致.一般症狀來勢猛,除消除病因,治其根本外,還應注意收縮瞳神,開通玄府,消除瘀滯,改善症狀,以保護視力.
肝膽火熾型
表現為頭痛如劈,眼球脹痛連及目眶,視力下降,抱輪紅赤或白睛混赤,黑睛如霧,瞳神散大,眼珠硬,伴惡心嘔吐,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治療用清肝瀉火的方法.
1.車前草煎
車前草10克,大棗7枚,煎服.可健脾胃.清熱利尿瀉火
2.小麥大棗湯
小麥50克,紅棗10枚,加水適量共煎湯,每日2次,早晚各一次,食棗飲湯
心火內動型
表現為起病急,頭痛劇烈,眼珠脹硬疼痛,伴身熱面赤,煩眩暈,尿黃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滑數.治療採用清心除煩降火的方法.
1.羚羊角粉
羚羊角粉0.6克,每日1~2次.適用於急性發作期,有清心火,降肝火之功
2.蓮子百合飲
蓮子肉30克,百合30克,加水適量用文火燉爛,每日1劑,臨睡前食用.蓮子,百合為清心火,除煩佳品.
肝鬱氣滯型
表現為眼部主症俱備,伴情志不舒,胸悶噯氣,食少納呆,口苦泛嘔,舌紅苔黃,脈弦數.治療應舒肝解郁,調暢氣機,平抑情緒波動.
1.苓桂決明粥
雲苓15克,桂枝9克,生石決明15克,夏枯草9克,粳米90克,紅糖適量,前4味葯水煎去渣,入粳米,紅糖煮粥.每日一劑,連服7~8劑.
陰虛陽亢型
表現為頭目脹痛,視物模糊,虹暈,珠硬,視物昏蒙,伴心煩失眠,眩暈耳鳴,咽干口燥,舌紅少苔,脈弦細.治療應滋陰潤燥
1.蜂蜜
蜂蜜50毫升,每日2次沖服.適用於急性發作時,轉為慢性後亦呆每日沖服.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的功效.
2.生地青葙子粥
生地15克,青葙子9克,陳皮6克,加水煎湯去渣,加入粳米60克煮粥,每日一劑,連服一個星期.
肝腎不足型
表現為視力下降,視野縮窄,眼珠脹硬,視物昏花,伴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細.治療應採用滋補肝腎的方法.
1.羊肝100克,谷精草15克,白菊花15克,煎湯服羊肝.具有益血補肝明目,疏風清熱之功效.
2.枸杞子決明湯
沙參15克,牛膝9克,枸杞子15克,決明子9克,煎湯去渣,加入蜂蜜適量服用.每日上劑,連服數劑.
小偏方
急性青光眼病人,可服80毫升,每日三次;慢性青光眼,眼壓持續偏高者,服蜂蜜50毫升,每日三次.幾天後可使症狀緩解.因為蜂蜜是一種高滲劑,服後能使血液滲透壓增高,以吸收眼內水分,降低眼壓
嚴禁抽煙,喝灑,同時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也不應食用,以防症狀加劇.飲食以素食為主,忌熱性和過分油膩的食物.眼壓過高導致青光眼.為了減低眼壓,每天最多喝一升半水,並減少鹽的攝入

④ 中醫治療癌症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輔助正氣葯:病人的精、神、氣、血、形,必須充實,旺盛,和諧,才能保證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維持,只有臟腑協調,陰陽平衡,氣血充和,精神旺盛,形態壯實,人體才有抗病能力,才能抵抗腫瘤的發展與擴散,才能促進疾病的康復。調補氣血,調和陰陽,增強臟腑功能治療癌症的中葯如下:
補氣葯:人參,黃芪,白術,黃精,山葯,甘草等;
補血葯:熟地,當歸,白芍,山萸肉,枸杞子,阿膠等;
滋陰助陽葯:熟地黃,生地黃,山葯,山萸肉,冬蟲夏草,阿膠,龜板,枸杞子,靈芝,麥冬,天冬,沙參,元參,巴戟天,肉蓯蓉,鹿茸,仙茅,仙靈脾等;
祛除邪氣葯:中醫葯治療腫瘤的葯物包括祛除邪氣葯和輔助正氣葯,祛除邪氣葯可以有效的控制腫瘤生長、轉移與擴散,防止疾病發展,促使疾病向痊癒的方向轉化。
這些葯物主要包括疏肝行氣葯、活血化瘀葯、清熱解毒葯、化痰散結葯。
舒肝解郁與行氣葯葯:鬱金,香附,川芎,佛手,綠萼梅青皮,枳殼,木香,川楝子等;
活血化瘀葯:當歸,桃仁,紅花,三棱,麝香,莪術,穿山甲,皂角刺,水蛭,圖元,鼠婦,牤蟲等;
化痰與軟堅散結葯:制南星,半夏,茯苓,牡蠣,瓦楞子,鱉甲等;
祛濕利水葯:豬苓,蒼術,藿香,佩蘭等;
清熱解毒葯與抗腫瘤葯:七葉一枝花,黃連,苦參,牛黃,白花蛇舌草,半枝蓮,蟾蜍,守宮,麥飯石,半邊蓮,蒲公英,光慈姑,黃芩,黃柏,梔子,紫花地丁,金銀花,連翹等;
治療癌症的中葯組合配方要根據病人的實際病情而定,當補則補,需泄則泄。身體仍然強壯時當以驅邪為主,身體過於虛弱時,應以扶正為先。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升降出入,生命之根,需常察謹護,不得有失,生長化收藏,臟腑為用,要謹守機要,不得有誤。用葯之道,貴在切中病機,用之不當則似泥牛入海,用之得當可見桴鼓之應。
目前我國科學家已從中葯苦參、薏苡仁、莪術、鴉膽子等中提煉出來一些有效成份,特別是從中葯紫芝中提煉出三萜酸, 從人參中提煉出人參皂甙, 從苦參中提煉出苦參鹼等,其臨床及預防效果較好,是現代化技術應用的結晶。 對於癌症的治療,中葯是很有效的。但必須根據「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因人而異」的治療原則指導用葯,只要是思路正確、方法對頭、原則對路、對症與對病用葯相結合,一般就會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⑤ 為爸爸跪求治療青光眼的偏方和中醫治療方法

你好中醫認為青光眼是由風火.痰.郁及陰陽失調引起氣血失和經脈不利目中玄府閉塞珠內氣血津液不行所致.一般症狀來勢猛除消除病因治其根本外還應注意收縮瞳神開通玄府消除瘀滯改善症狀以保護視力.肝膽火熾型 表現為頭痛如劈眼球脹痛連及目眶視力下降抱輪紅赤或白睛混赤黑睛如霧瞳神散大眼珠硬伴惡心嘔吐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治療用清肝瀉火的方法.1.車前草煎車前草10克大棗7枚煎服.可健脾胃.清熱利尿瀉火2.小麥大棗湯小麥50克紅棗10枚加水適量共煎湯每日2次早晚各一次食棗飲湯心火內動型 表現為起病急頭痛劇烈眼珠脹硬疼痛伴身熱面赤煩眩暈尿黃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滑數.治療採用清心除煩降火的方法.1.羚羊角粉羚羊角粉0.6克每日1~2次.適用於急性發作期有清心火降肝火之功2.蓮子百合飲蓮子肉30克百合30克加水適量用文火燉爛每日1劑臨睡前食用.蓮子百合為清心火除煩佳品.肝鬱氣滯型 表現為眼部主症俱備伴情志不舒胸悶噯氣食少納呆口苦泛嘔舌紅苔黃脈弦數.治療應舒肝解郁調暢氣機平抑情緒波動.1.苓桂決明粥雲苓15克桂枝9克生石決明15克夏枯草9克粳米90克紅糖適量前4味葯水煎去渣入粳米紅糖煮粥.每日一劑連服7~8劑.陰虛陽亢型 表現為頭目脹痛視物模糊虹暈珠硬視物昏蒙伴心煩失眠眩暈耳鳴咽干口燥舌紅少苔脈弦細.治療應滋陰潤燥1.蜂蜜 蜂蜜50毫升每日2次沖服.適用於急性發作時轉為慢性後亦呆每日沖服.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的功效.2.生地青葙子粥生地15克青葙子9克陳皮6克加水煎湯去渣加入粳米60克煮粥每日一劑連服一個星期.肝腎不足型 表現為視力下降視野縮窄眼珠脹硬視物昏花伴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細.治療應採用滋補肝腎的方法.1.羊肝100克谷精草15克白菊花15克煎湯服羊肝.具有益血補肝明目疏風清熱之功效.2.枸杞子決明湯沙參15克牛膝9克枸杞子15克決明子9克煎湯去渣加入蜂蜜適量服用.每日上劑連服數劑.小偏方急性青光眼病人可服80毫升每日三次;慢性青光眼眼壓持續偏高者服蜂蜜50毫升每日三次.幾天後可使症狀緩解.因為蜂蜜是一種高滲劑服後能使血液滲透壓增高以吸收眼內水分降低眼壓.嚴禁抽煙喝灑同時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也不應食用以防症狀加劇.飲食以素食為主忌熱性和過分油膩的食物.眼壓過高導致青光眼.為了減低眼壓每天最多喝一升半水並減少鹽的攝入.希望上面的信息對你有所幫助祝你早日擺脫疾病困擾!

⑥ 中醫治療耳鳴的方法

中醫治療來耳鳴的方法選源擇要用的黨參加上黃芪,再加上白術和葛根等等這一些葯物經常會出現頭昏沉重,那麼聽力也會有所下降,而且耳朵當中會聽到一種蟬鳴的聲音,還會導致胸悶,這種情況下應該選擇半夏陳皮再加上黃芩和枳實,再適當的加入杏仁來進行治療。最好是聽專業中醫師具體的用葯。

⑦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曾出版李姓老中醫治療癌症醫案

李可老中醫的弟子中齊玉茹是不是主治腫瘤

⑧ 陽痿的病因、臨床表現與診斷治療方法有哪些

陽痿是指成年男子陰莖萎軟不舉,或舉而不堅,不能插入陰道;或雖可勃起插入陰道,但瞬即萎軟不堅,以致不能圓滿完成性交或無法進行性交的男性性功能障礙。

一、病因病機中醫學認為,陽痿之發病與機體的整體觀密切相關,其原因頗多,但臨床往往以虛證為多見。

(1)腎氣虛衰:腎藏精,主發育與生殖。精能化氣,腎精所化生之氣稱之為「腎氣」,是由腎陽蒸化腎陰而產生,是人體陽氣的根本,對人體各臟腑組織起著溫煦、生化作用。若因勞倦內傷、年高體弱;或先天稟賦不足;或久病及腎、房勞過度等皆可致腎氣不充而產生腎氣虧損,並進而導致腎陽虛衰,以致性功能減退或陽痿。

臨床以陰莖勃起稀少或陰莖舉而不堅、腰膝酸軟為特徵。

(2)命門火衰:張介賓《景岳全書·命門余義》雲:「命門為元氣之根,為水火之宅,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而脾胃以中洲之土非火不能生……」,由此可知命門是人體陽氣的根本。若腎氣虛衰進一步發展,可致陰寒內生、命門火衰,出現陰莖痿而不舉、畏寒肢涼、腰膝酸軟為主症之陽痿。

(3)胃氣虛衰:人以胃氣為本,主要為受納和腐熟水谷之精微以充養全身,胃氣的強弱,直接影響到臟腑功能活動,正如《中藏經》所雲:「胃氣壯,五臟六腑皆壯也。」飲食是人體出生後所需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也是生成氣、血的主要物質基礎,脾胃具有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轉輸功能,故有「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之說。若因飢飽失節,飲食不適,病後失調,用葯不當以致胃氣受損;或先天稟賦胃弱,出現陽明胃氣虛衰,難以充養宗筋、陽事不興為主要特徵的陽痿。因此,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陽痿》雲:「又有陽明虛,則宗筋縱,蓋胃為水谷之海,納食不旺,精氣必虛,況男子外腎,其名為勢,若谷氣不充,欲求其勢之雄壯堅舉,不亦難乎?治惟有通補陽明而已。」

(4)心脾虧損:心主血脈,能供給全身生理功能所需之血液,以維持人體的正常功能;同時心主神志,與人的精神思維活動密切相關,所以心在各臟腑功能活動中居於重要地位,故有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稱謂。脾主運化,主統血,在運輸水谷精微之同時亦輸送水液,使人體的組織器官得到營養及水液的充分濡潤;其統血的功能又具有使血液行於脈中以營養全身,故有「脾為後天」之說。

張介賓在《景岳全書·陽痿》雲:「凡思慮焦勞,憂郁太過者多致陽痿。蓋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此宗筋為精血之孔道,而精血實宗筋之化源。若以憂思太過抑損心脾,則病及陽明沖脈,而水谷氣血之海必有所虧,氣血虧而陽道斯不振矣。經日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及女子不月者即此之謂。」因此,若素體虛弱,或思慮過度,或病後失養損傷心脾之氣,則可出現性慾淡薄陰莖舉而不堅,伴有心悸、乏力、納獃等為主症的陽痿。

(5)膽虛驚恐傷腎:肝與精神情志有關,與膽相表裡,因此,膽氣的盛衰常涉及精神情志活動,《類經》雲:「肝氣雖強,非膽不斷,肝膽互濟,勇敢乃成。」《臨證指南醫案》雲:「有郁損生陽者,必從膽治。蓋經雲: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又雲:「少陽為樞,若得膽氣展舒,何郁之有?」《景岳全書·陽痿》亦雲:「凡驚恐不釋者亦致陽痿,經日恐傷腎即此謂也。故凡遇大驚卒恐能令人遺失小便,即傷腎之驗;又或於陽旺之時,忽有驚恐,則陽道立痿,亦其驗也。」因此,膽虛者即可情志抑鬱,又易驚恐傷腎。若素體懦弱,膽怯多疑,或有房事之時因大驚卒恐而致陽痿史,其後追憶發生驚恐之際的情景,每臨交媾則疑慮叢生,陽事不舉;平時亦有聞聲而恐,聞音而悸。

(6)寒滯肝脈:《靈樞·經脈》雲:「肝足厥陰之脈……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而寒邪易傷陽氣,其性凝滯,若陰寒偏盛則陽氣不能振奮,氣血運行不暢;而且寒性收引,易使氣機收斂,筋脈肌肉拘引。故《靈樞·經筋》雲:「足厥陰之筋……其病足大指支,內踝之前痛,內輔痛,陰股痛轉筋,陰器不用,傷於內則不起,傷於寒則陰縮人,傷於熱則縱挺不收。」若寒邪侵襲肝經滯留不去,可以導致肝經氣滯血凝而陰莖勃起所需血量不足發生陽痿。臨床伴有少腹脹痛或睾丸抽掣性疼痛為主要特徵。

(7)肝氣郁結:肝主疏泄,具有舒展、升發的特性。人的情志活動,除心所主外,與肝的關系也很密切,只有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氣機調暢的情況下才能氣血和平、心情舒暢;而人體血液的運行,還必須依賴肝疏泄功能的協助,才能使氣機調暢以使血行不致瘀滯。而足厥陰肝經繞陰器,故沈金鰲在《雜病源流犀燭·前陰後陰源流》雲:「又有失志之人,抑鬱傷肝,肝木不能疏達,亦致陽痿不起。」因此,若情志不遂,郁怒傷肝,氣機郁滯,肝失疏泄,則肝氣郁結,血液運行亦隨之瘀滯。臨證以陽事不舉或舉而不堅,伴有情志抑鬱、煩躁易怒、胸脅不舒、善太息為特徵。

(8)肝經濕熱:肝經繞陰器、抵小腹;而濕邪其性重濁,為有形之邪,容易侵犯人體下部。《景岳全書·陽痿》雲:「亦有濕熱熾盛,以致宗筋弛縱而為痿弱者,譬以暑熱之極則諸物綿萎,經雲壯火食氣亦此謂也。」王綸《明醫雜著·男子陽痿》雲:「陰莖屬肝之經絡。

蓋肝者木也,如木得湛露則森立,遇酷熱則萎悴。若因肝經濕熱而患者,用龍膽瀉肝湯以清肝火、導濕熱;若因肝經燥熱而患者,用六味丸以滋腎水、養肝血而自安。」若情志不遂,肝氣郁結,本經津液不化反為濕濁,蘊久化熱;或因過食肥甘,釀濕生熱:或感受濕熱之邪內阻中焦,鬱蒸肝膽,傷及宗筋,致使宗筋弛縱而引起陽痿。臨床以陰莖舉而不堅並見肝膽濕熱或濕熱下注症狀為特徵。

(9)脾胃濕熱:脾胃共為後天之本,而脾為「太陰濕土之臟」,濕邪最易傷脾,脾虛又最容易生濕,濕邪蘊久必從熱化。《素問·生氣通天論》雲:「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馳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臨證指南醫案·陽痿》亦雲:「更有濕熱為患者,宗筋必弛縱而不堅舉,治用苦味堅陰,淡滲去濕,濕去熱清病退矣。」若飲食不節,嗜食醇酒厚味,體肥不勤而濕濁內生,或因脾虛運化失常而濕邪內停,蘊久化熱;或外感濕熱之邪未盡,致使脾胃升降失司,導致性慾淡薄,陽物不舉。臨床以性慾淡薄、陽事不舉或舉而不堅,伴有脘腹滿悶、納呆嘔惡、四肢沉重等的癥候群。

(10)痰瘀阻絡:陰莖的勃起依賴於陰莖血流量的增加與維持一定時間的儲存,以保持一定的勃起時間。陽痿多見於腹股溝動脈被粥樣硬化阻塞而致陰莖血流人量不足。而痰濁之邪無處不到,尤易阻滯脈絡。因此,若痰濁、瘀血蘊阻經絡,致使氣血不榮宗筋,以致陰莖舉而不堅或雖舉而不持久,不能完成正常性交。臨床以陰莖舉而不堅或雖而不持久而不能交媾,伴有睾丸脹痛、陰毛枯黃稀疏、或會陰部皮膚有蟻走感為特徵。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1.臨床表現企圖性交時,出現陰莖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堅,不能插入陰道性交症狀者。

2.診斷

(1)凡成年男子未過天癸應盡之數,性交時陰莖痿弱不能勃起,或舉而不堅,或堅而不持久,或人牝旋即痿軟,均可診斷為陽痿。臨證之時,應當與男子「八八」精氣衰而陽事不舉之正常生理現象相區別;亦應與欲同房之時陰莖能勃起,未交接即射精,或進入牝內須臾即射精,射精之後陰莖疲軟,遂不能進行正常性交之早泄相區別。陽痿的診斷並不難,但為了區分心理性或器質性陽痿,應當詳細了解病史。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和特殊檢查,以明確診斷、提高療效。

(2)實驗室檢查:應用現代放射免疫學,可測定血漿睾酮(T)、黃體激素(LH)、促卵泡激素(FGH)和催乳素(PRL)等激素水平。

病變位於睾丸者,表現為促性腺功能亢進性性腺功能低下症,其血漿LH值增高,睾酮值下降。病變在垂體者,表現為促性腺功能低下性性腺功能低下症,其血漿LH及睾酮值均低於正常。主要病變位於下丘腦者,黃體釋放激素(I.HRH)受抑制,除血漿LH及睾酮值下降外,可有PRL值增高,而PRL被認為有對抗血漿睾酮的作用,從而導致陽痿。隱匿性甲狀腺機能亢進的一部分患者,僅表現為血漿睾酮的增高,這並不表明睾丸產生的睾酮量的增加,而僅僅是蛋白結合睾丸酮增加的結果,臨床可根據其血漿T3和T4值的同時增高,可以確定診斷。但應指出,某些激素水平異常患者,有時也可有夜間勃起或成功的性行為。

若性生活一貫正常,偶爾出現一次性交失敗者不能稱為陽痿,這可能是一時性疲勞、重病之後焦慮等因素所致,原因消除後陽痿便不再發生,這種情況不必當作陽痿來治療,但有些人卻因此造成精神負擔,以致發展成陽痿,因此,在性交過程中有25%以上的勃起失敗為陽痿。

三、辨證施治

1.腎氣虛衰型

【辨證】陰莖不能勃起或舉而不堅,神疲乏力,頭暈耳鳴,健忘失聰,氣短自汗,甚則動則氣喘,腰膝酸軟。舌淡苔薄,脈沉弱。

【施治】益腎氣,填腎精。

【方葯】鹿茸益精丸加減:鹿茸3g(另燉),菟絲子15g,山茱萸12g,桑螵蛸12g,補骨脂15g,茯苓18g,黨參30g,杞子20g,巴戟20g。水煎服或復渣再煎服,每日1劑。

【加減】若腰膝酸軟而痛者,加杜仲12g,狗脊12g;自汗者,加糯米根30g,浮小麥30g,黃芪30g;頭暈健忘,失眠多夢者,加炒酸棗仁12g,夜交藤15g,或合服歸脾丸,每日服2丸。

2.命門火衰型

【辨證】陰莖不舉或痿軟無力,畏寒肢冷,暈眩耳鳴,夜尿多而小便清長,腰膝酸冷,四肢不溫。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遲。

【施治】溫補命火。

【方葯】右歸丸:熟地黃240g,山葯、枸杞子、菟絲子、杜仲、鹿角膠各120g,山茱萸、當歸各90g,附子、肉桂各60g。蜜制小丸,1次服10g,每日3次。也可以諸葯的1/10水煎服,每日1劑。

【加減】若早泄者,加龍骨20g(先煎),牡蠣20g(先煎);腰膝痛甚,小便夜多者,加金櫻子20g,益智仁10g;脾虛,食少,便溏者,加黃芪30g,黨參20g,山葯30g。

3.胃氣虛衰型

【辨證】陽事不舉或舉而不堅,形體消瘦,胃脘部不適,腹脹痞悶或隱前綿綿,納呆乏味,面色萎黃無華。舌淡苔白或少苔,脈細弱或虛緩。

【施治】補益胃氣,佐以興陽。

【方葯】參苓白術散:淫羊藿、西黨參、淮山葯、白茯苓、薏苡仁各15g,炙甘草、陳皮、西砂仁各6g,焦白術、桔梗、白蓮子、白扁豆、陽起石各10g,紅棗4枚。

4.心脾虧損型

【辨證】性慾減退,陰莖舉而不堅,神疲氣短,心悸怔忡,容易驚惕,食少腹脹,四肢乏力,納呆便溏。舌質淡潤,苔白稍厚,脈虛細或結代。

【施治】補益心脾,佐以興陽。

【方葯】歸脾湯加味:黃芪、仙靈脾各15g,白術、茯神、龍眼肉、炒酸棗仁、廣木香、露蜂房各10g,炙甘草5g,人參、當歸、遠志各6g。

5.膽虛驚恐傷腎型

【辨證】驚恐之後陽事不舉,每臨交媾之前即恐懼,膽虛多疑,日有聞聲則易於驚惕,夜有夢中易驚跳怵惕。舌質淡,苔薄,脈細弱或結代。

【施治】壯陽益腎,安神定志。

【方葯】斑龍丸合安神丸:菟絲子、補骨脂、酒生地各15g,鹿角霜、鹿角膠(烊服)、柏子仁、酒當歸各10g,黃連6g,硃砂2g(沖),炙甘草6g。

6.寒滯肝脈型

【辨證】陰莖勃起勢重,舉而不堅,少腹脹痛,痛引雙側腹股溝及睾丸,或見痛勢拘緊而睾丸、陰囊上縮,遇冷加重,得熱可緩解,陰囊潮濕寒冷,甚者或見睾丸縮小、陰毛脫落,或見睾丸、附睾腫硬冷痛。舌質淡紅,苔白,脈沉弦或沉遲。

【施治】暖肝散寒,溫經通絡。

【方葯】溫經湯加減:川楝子、荔枝核各15g,吳茱萸6~10g,當歸、白芍、川芎、人參、桂枝、法半夏、丹皮、炮姜各6g,阿膠10g,甘草5g。

7.肝經濕熱型

【辨證】陰莖舉而不堅,性格急躁易怒,咽干口苦,脅肋及少腹脹痛,陰囊潮濕瘙癢,睾丸脹痛或伴有灼熱感,溲赤莖痛。舌質邊紅,苔黃膩,脈弦數。

【施治】清利肝膽濕熱。

【方葯】東垣正元湯加減:龍膽草、黃柏、澤瀉、羌活、柴胡、知母、車前子、黃芩各10g,炙甘草、酒炒枝仁、升麻各6g。

8.脾胃濕熱型

【辨證】性慾淡薄,陽事不舉,脘腹悶滿,納呆嘔惡,口黏口甜,口乾而不思飲,四肢沉重乏力,大便不爽。舌質紅,苔黃膩或白膩,脈滑或滑數。

【施治】清熱化濕,宣暢中焦。

【方葯】三仁湯加減:生苡仁20g,法半夏、澤瀉、杏仁、飛滑石各10g,白通草、淡竹葉各5g,厚朴、白蔻仁、藿香各6g。

9.肝氣郁結型

【辨證】陽事不舉或舉而不堅,精神抑鬱不樂,胸悶不舒而善嘆息,胸脅脹滿,咽干或咽中有異物堵塞感,口苦,意志消沉或猜疑心重。舌質淡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沉弦。

【施治】疏肝解郁,理氣散結。

【方葯】柴胡疏肝散加減:枳殼、香附、綠萼梅各15g,柴胡、白芍、川芎、鬱金各10g,炙甘草、薄荷各6g。

10.痰瘀阻絡型

【辨證】陰莖舉而不堅或堅而不持久,頭暈耳鳴,下肢酸軟,小腹及睾丸脹痛,陰毛枯黃稀疏。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舌苔濁膩,脈滑弱或細澀。

【施治】祛瘀化痰,益氣通絡。

【方葯】還少丹:淮山葯15g,遠志、石菖蒲、巴戟天、肉蓯蓉、枸杞子、熟地、淮牛膝、山茱萸、杜仲、茯苓、楮實子、五味子各10g,大棗4枚。

四、輔助治療

1.成葯方

(1)男寶、金匱腎氣丸、右歸丸、附桂八味丸、腎寶(適用於命門火衰型)。

(2)歸脾丸、十全大補丸、八珍丸、柏子養心丸(適用於心脾兩虛型)。

(3)逍遙丸、疏肝理氣丸、舒肝丸(適用於肝氣郁結)。

(4)龍膽瀉肝丸、八珍散、甘露消毒丹(適用於肝經濕熱型)。

(5)無比山葯丸、金匱腎氣丸、強力春寶丸、龜鹿補腎口服液(適用於腎氣虛型)。

(6)參苓白術散(適用於胃氣虛型)。

(7)甘露消毒丹(適用於脾胃濕熱型)。

(8)逍遙丸(適用於肝氣郁結型)。

(9)烏雞白鳳丸(適用於寒滯肝脈型)。

(10)六味地黃丸、龍牡固精丸(適用於膽虛驚恐傷腎型)。

2.驗方

(1)當歸60g,白芍40g,甘草、蛇床子、蜈蚣、九香蟲各20g。

將諸葯共為細末和勻,分成40包,每日2次,早、晚各服1包,白開水送下。20天為1個療程,服葯期間忌生冷惱怒。

(2)黨參、淮山葯、茯苓、覆盆子、菟絲子、熟地各20g,金櫻子15g,淫羊藿、白術各12g,韭菜子、棉花籽各25g,山茱萸10g。

日1劑,水煎服。

(3)黨參20g,黃芪15g,白術15g,茯神20g,酸棗仁15g,龍眼肉20g,當歸20g,遠志15g,山葯20g,鎖陽15g,肉蓯蓉15g,枸杞子60g,木香5g。如膽怯多疑,心悸易驚,寐不安寧加琥珀(研細面1.5g1次沖服,日2次)。水煎服,日1劑。

(4)狗鞭、麻雀、蝦、淫羊藿、巴戟天、肉蓯蓉、甘枸杞、女貞子、淮山葯。共為細末,以蜜為丸,每丸10g。早、晚各服1丸,以1個月為1個療程,2個療程評判療效。服葯期間要避房事。

(5)海龍10g(碾末沖服),蛇床子15g,仙靈脾20g,仙茅10g,菟絲子15g,五味子10g,肉蓯蓉15g,巴戟天15g,人參10g(另燉兌服),鹿角膠15g(烊化兌服)。陽虛甚者加肉桂6g,制附片10g;遺精、早泄者加山茱萸10g,桑螵蛸10g,覆盆子15g。水煎服,日1劑。

(6)淫羊藿30g,韭菜子、陽起石各20g,枸杞子12g,熟地黃15g,人參6g,蛤蚧2g。水煎服,日1劑。服15日為1個療程,一般1~3個療程(適用於腎氣虛型)。

(7)蛇床子10g,淫羊藿10g,陽起石10g,遠志5g,五味子5g。寒者,加肉桂3g,淡附子10g;遺精、早泄者,加金櫻子15g,桑螵蛸10g。水煎2次分服,日1劑。(適用於命門火衰型)。

(8)黨參30g,白術10g,茯苓15g,炙甘草6g,山葯12g,扁豆12g,蓮子肉15g,大棗6枚,砂仁6g(後下),陳皮6g,桔梗9g,淫羊藿12g,補骨脂12g。水煎服,日1劑(適用於胃氣虛型)。

(9)黃芪30g,白芍20g,甘草6g,桂枝12g,葛根30g,白術20g,茯苓15g,陳皮6g,麥芽30g,神曲20g。水煎服,或復渣再煎服,日1劑(適用於胃氣虛型)。

3.體針療方

(1)主穴:會陰、長強、曲骨。配穴:三陰交、然谷、曲泉。會陰針1.5寸,針得氣有酸脹麻感;針長強時,針尖向上與骶骨平行刺入,可刺0.5~1.5寸。局部多有痛脹,或放散至肛門部,曲骨直刺1.5寸。三主穴在得氣後向左向右交叉捻轉,用補法持續30秒取針。三陰交、然谷、曲泉得氣後左右交叉捻轉,用補法留針5分鍾。

每次針主穴3個,配穴1~2個,隔日1次,7次為1個療程。每次並用艾條雀啄炙會陰穴49次。

(2)主穴:會陰、長強、曲骨、關元、中脘、足三里、中都、脾俞、曲泉、急脈、神門、巨闕。配穴:三陰交、然谷、曲泉、腎俞、命門、太溪、胃俞、脾俞、天樞、心俞、足三里、肝俞、陽陵泉、急脈、中脘、神厥、中極、行間、期門、大赫、膽俞、豐隆、氣海、膈俞、八髎。以上主穴與配穴,根據辨證分型選穴,或用補法、或用平補平瀉法、或用瀉法;並根據病情配用灸法或選穴僅用溫灸法治療。此外,尚根據病情需要選用耳針、推拿、氣功、飲食及單驗方治療。

(3)腎俞、關元、陽關、然谷、復溜、足三里、三陰交。每日針1次,每次取3~5穴,10次為1個療程。針前要求患者排空小便,治療過程中禁止房事,在施展手法時,針感若能直達陰莖為佳。

(4)舉陽穴在秩邊穴與環跳穴連線的中點,以5寸不銹鋼毫針(體瘦者可略短)斜向對側恥骨聯合部位刺入,待陰莖根部有麻脹抽痛的感覺(即得氣)之後,留針30分鍾,每隔10分鍾行針1次,施以提插捻轉手法(平補平瀉)。在針刺舉陽穴的基礎上,再辨證配穴。①腎陽不足者配關元、命門、腎俞、三陰交。施提插捻轉之補法,命門、腎俞針後艾炷灸七壯(艾條灸亦可)。②心脾兩虛者配合俞、內關、中脘、足三里、脾俞、關元、三陰交、腎俞。施提插捻轉之補法。③心腎陰虛者配中極、次髂、三陰交、大陵、神門、復溜。

施提插捻轉之補法,大陵為瀉法。以上諸穴,關元、中極要求針感直達龜頭。留針時間同舉陽穴。隔日針灸1次,12次為1個療程,療程之間休息一周。

4.耳針方腎、皮質下、外生殖器。用剪好約0.6cm×0.6cm大小膠布,中央粘上王不留行子,用鑷子夾住,貼於上述穴位上,然後用指稍加壓,兩耳交替進行。10次為1個療程,每周2次。

5.灸法

(1)主穴:關元、腎俞(雙);配穴:足三里、三陰交。每次共灸15~30分鍾,灸關元5~15分鍾,至局部紅熱為止。陰虛火旺者不灸或少灸。此外,再配合氣功點穴按摩:灸後以雙拇指點按雙腎俞,然後施用小魚際滾動補法按摩5分鍾,食指點按關元,再用掌按順時針方向,均勻和緩地旋轉按摩5~15分鍾,每分鍾90次頻率(該法屬達摩內壯功法),可增強臟腑內聚力。輕者1次獲效,重者1~2個療程,每療程12~15天,日1次或隔日1次,每1個療程後休息3~5天。

(2)氣海、關元、中極、曲骨、腎俞。囑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放鬆衣帶排空小便。先將艾絨點燃後,放入艾灸器內,再將事先用95%酒精浸好的消痿靈液稍加溫熱,然後將消痿靈液內浸泡的紅布塊取出,置於氣海穴至曲骨穴上,再將艾灸器放在應灸的穴位上,握住艾灸器把柄反復施灸。先灸氣海穴,灸至患者有強熱滲透感時,應立即下移灸關元穴,灸至如同上感時再灸另一穴。但灸曲骨穴時,強熱滲透感要傳到陰莖根部。每穴位灸3次,每灸1次必更換葯布。如此為1次治療,10次為1個療程。間隔3~5天開始第二個療程(消痿靈液配製方法:附子、益智仁各30g,炙馬錢子、淫羊藿各20g,蜈蚣20條,炒韭子25g。將諸葯共為細末,用95%酒精浸泡7天後,把瓶內葯上下搖勻再泡3天,用紗布過濾裝瓶,同時將大小不等的紅布塊投入瓶內浸泡3天,以備灸用)。

6.按摩方

(1)湧泉、大赫、命門、長強、腎俞。①以摩法摩湧泉、大赫、命門穴。②以捏、按法,捏按湧泉、大赫、長強、腎俞。③以叩法叩湧泉、命門。④以搓揉法搓揉湧泉穴(用薄荷油)。

(2)第二腰椎、神厥、曲骨。患者取坐位,採用腰椎定點扳法扳動第二腰椎,然後患者仰卧,以中指沿任脈自神厥依次現下點穴至曲骨穴,往返約10遍,手法由輕至重,操作到陰莖、會陰部有麻熱感為度,然後患者坐位,以拳擊法由輕至重擊打腰骶部位,以患者下腹部發熱為度。如伴有全身症狀,可配合其他手法治療。以上方法每日1次(扳法隔日1次),每10次為1個療程,休息5天後可繼續第2療程治療。

7.推拿療方一拇指的指端螺紋面置於關元,按下時吸氣,呼氣時還原,重復5~7次。兩足分布比肩稍寬,自然放鬆而立,兩手握拳置於兩側;叩緊齒,閉緊嘴,用鼻噴氣呼氣,左轉腰,帶動右拳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第二節指骨的背部,輕敲關元,左拳的拳背輕敲身後的對應部位。還原時吸氣,再呼氣時,右轉腰,兩拳互換,同樣相對輕敲關元和其對應部位。至此,為推拿1次。重復推拿時先輕後重,繼而轉輕。以一手之小魚際揉關元,順逆時針方向各16次。兩手掌互擦至熱,趁熱來回橫擦關元各16次。以上每晚作1次,10次為1個療程。

五、調護

(1)應對夫妻雙方講解有關生殖系統的解剖、生理、性交知識,心理學知識,以消除對性行為的誤解和無知。

(2)解除男子對性行為的壓力,要避免夫妻雙方在有壓力的情況下進行性交。在有壓力的情況下進行性交,只會加重性焦慮,增加治療的困難。

(3)要引導患者袒露心跡,敢於吐露焦慮與恐懼,分析其產生的根源及影響,尋找解除焦慮的辦法,在這方面妻子的態度至關重要,力爭求得妻子的諒解及密切合作,共同參與治療。

⑨ 臨證錄(甘肅著名老中醫楊作楳醫案黃褐斑治療經驗

請到新華書店查閱甘肅著名老中醫楊作楳醫案.再閱黃褐斑治療經驗
.即得!

⑩ 抗磷脂抗體綜合症中醫治療好還是西醫好

你好,治療 方法 1.西醫治療 治療的主要目標是抑制血栓形成,包括抗血小板、抗凝、促纖溶等。 (1)抗血栓形成治療:急性期為阻斷血栓形成,可用肝素治療。對有動靜脈血栓者,可口服抗凝劑。對已用足量華法林抗凝仍有反復血栓形成者可皮下注射足量肝素,或採用免疫抑制劑(環磷醯胺)、激素、肝素和華法林抗凝聯合治療。 (2)針對流產治療:每天小劑量阿司匹林(60~80mg)口服和肝素5000~10000單位皮下注射,2次/d,可使APS中的妊娠得以改善。為防止長期肝素治療所致的骨質疏鬆,輔以維生素D和鈣劑;對肝素無效或副作用明顯者,可每月按0.4g/(kg·d)靜脈滴注γ球蛋白4~5天,同時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潑尼松20~60mg/d加小劑量阿司匹林能成功地防止流產,但只是在其他治療失敗時用。長期大劑量激素對妊娠、胎兒不利。流產一旦確診為APS所致後,以小量阿司匹林,療效明顯。
2.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本病主要是辨證論治,分型治療。常見有氣虛血瘀、氣滯血瘀和寒凝血瘀三型。分別應用益氣養血活血化瘀、舒肝理氣活血化瘀和溫經補腎活血化瘀法組方治療,臨床效果良好。常用方劑有血府逐瘀湯、桂枝茯苓丸、抵擋湯、復元活血湯、補陽還五湯等,作為基礎方加減治療。中成葯有血竭膠囊、抗血栓丸、川芎嗪片等。
中西醫結合比較好。

熱點內容
房地產公司股權抵押受法律保護嗎 發布:2025-07-02 20:47:29 瀏覽:648
一村以法律顧問簽約講稿 發布:2025-07-02 20:46:05 瀏覽:941
義務教育法屬於行政法律 發布:2025-07-02 20:44:36 瀏覽:351
江西勞動法關於產檢假的規定2015 發布:2025-07-02 20:43:31 瀏覽:98
法學神秘數字 發布:2025-07-02 20:38:39 瀏覽:541
員工出差補助勞動法 發布:2025-07-02 20:27:20 瀏覽:880
阜城司法網 發布:2025-07-02 20:21:33 瀏覽:929
掃射法官 發布:2025-07-02 20:06:47 瀏覽:231
經濟法對國家及社會價值是什麼 發布:2025-07-02 20:06:03 瀏覽:952
慈利法院 發布:2025-07-02 20:06:03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