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安徽法治典型人物

安徽法治典型人物

發布時間: 2021-02-12 09:34:16

① 安徽的名人故事

1、洪學智

洪學智,1913年2月生於安徽金寨(原屬河南商城)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1927年,年僅14歲的洪學智參加農民協會,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參加商南起義後,洪學智參軍進入紅一軍。在紅軍部隊中,洪學智英勇善戰,屢立戰功,歷任連長、營長、團政治主任等職,1935年,洪學智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征。

抗戰爆發後,洪學智先在抗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在1940年率部開赴蘇北,開辟抗日根據地。面對日寇,洪學智繼續發揮著自己善於用腦,英勇善戰的優點,連續取得了多場戰斗的勝利,給日寇以極大殺傷。

解放戰爭期間,洪學智曾擔任43軍軍長等職,並參加了遼沈、平津戰役。朝鮮戰爭爆發後,洪學智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協助彭德懷元帥指揮的第一至第五戰役。朝鮮戰爭結束後,洪學智歷任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部長等職。

1988年9月14日,中央軍委在北京舉行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官授銜儀式。洪學智再次被授予上將軍銜。也因此,洪學智成為了我軍歷史上唯一一個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的將軍。2006年11月20日,洪學智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2、胡適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字適之,安徽績溪人。曾任北京大學校長、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中華民國駐美大使等職。

胡適因提倡文學改良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是第一位提倡白話文、新詩的學者,致力於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雖與陳獨秀政見不合,但與其同為五四運動的軸心人物,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1938年,胡適出任中國駐美大使。消息傳到日本後,日本內閣倍感壓力,當時日本國內的社會輿論發起建議應該派三個人同時出任日本駐美大使,才可以抑制住胡適的能力。三個人分別是鶴見佑輔、石井菊次郎和松岡洋右。其中鶴見為文學專家、石井是經濟專家、松岡則為雄辯家。

3、劉銘傳

小時候劉銘傳家鄉發生旱災,莊稼顆粒無收,地方豪強登門催繳人頭稅,而劉家實在拿不出。因此,當地一個地霸大聲呵斥劉家人,劉銘傳的大伯父劉殷不服,聲辯了兩句,結果氣絕身亡,地霸揚長而去。

劉銘傳聽說後非常生氣,對幾個哥哥說:「丈夫當自立,安能耐此辱!」說完就赤手空拳去追趕地霸,追上後攔在馬前,要求與他決戰。地霸聽後狂笑道:「你這小孩子敢跟我過不去?我給你一把刀,你有本事把我殺死,你就是好漢!」

說完他就把腰刀拔下丟在地上,狂笑起來,劉銘傳看他如此輕狂、囂張,不禁怒火中燒,順勢從地上撿起刀來,朝他砍去。地霸猝不及防,一下子從馬上摔下來,劉銘傳一不做二不休,拿著刀對准他的腦袋「咔嚓」一聲。

地霸的團丁一看首領被殺,嚇得四處逃散,而劉銘傳趁勢拎起地霸的腦袋,騎上地霸的馬,按住馬頭,對圍上來的群眾大聲說道:「這個地霸仗勢欺人,我六麻子今天把他殺了。如果大家以後不想再受惡霸的欺負,願意聽從我的話,我們一起保衛鄉里。」

圍觀的幾百名窮苦青年當即表示願意聽他的號令,並推選他為首領。為躲避官府通緝,他離家出走,結黨販運私鹽,劫富濟貧。

1856年8月,鄰鄉一富戶囤積大量糧食被飢民哄搶,官府聞訊,立刻派人來查,富戶誣告是劉銘傳所為。官兵四處搜捕劉銘傳,但沒有抓到,就跑到劉家,要求他的母親周氏賠償富戶的損失。當時劉家一無所有,於是官兵放火燒了劉家。

雙目失明、卧病在床的周氏遭此恐嚇後,上吊自殺。家毀母故,世道紛攘,劉銘感測到與其日夜賓士於亂世硝煙中,還不如組織團練以捍衛鄉里。於是,他揭竿而起,拉起一支隊伍,在家鄉辦團練,築堡紮寨,守土保鄉,與官府和土匪斗爭。

4、華佗

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華佗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

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為遭到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華佗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華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創造手術外科的專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發明麻醉劑「麻沸散」及發明用針灸醫病的先驅者、創始人。

5、朱元璋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濠州鍾離(今安徽滁州鳳陽)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

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結束蒙元在中原的統治,丟失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也被收回。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先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於應天,享年71歲,廟號太祖,謚號高皇帝,葬明孝陵。

② 2008年十大法制人物

2008年十大法治人物 12月4日晚8點,中央電視台將推出「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特別節目《法治的力量——2008》。特別節目將評選產生2008年年度十大法治人物。經各方推薦,年度十大法治人物候選人現已產生,法制網今天簡要介紹這些候選人的事跡。
(排名不分先後)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王江 男,51歲,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公安局郊區分局某派出所民警。王江是佳木斯市松木河鄉7個自然屯、3個農場、方圓133平方公里區域內惟一的警察。為了山區百姓的安寧,他把家搬到這里,一干就是13年。他結合農村警務工作實際,創造了王江農村警務工作「十法」。他曾榮立一等功、三等功各一次,2008年7月,被公安部、人事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榮譽稱號。

鄭太順 男,45歲,福建省長樂市人。紙牌、麻將,有人用它賭博,鄭太順卻用它們來勸賭。多年前,嫂子賭博輸掉100多萬元,這件事深深觸動了他。為了讓像嫂子那樣的人盡快遠離賭博,他大膽地將賭局中潛藏的種種玄機公之於眾。並開設專門反賭公益熱線,24小時義務為飽受賭博之苦的家庭服務。2008年9月8日,鄭太順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反賭研究會」,潛心研究勸人戒賭的方法以及賭局中的種種騙術,並將出版專著。

馬未都 男,52歲,北京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館長。

1996年,馬未都作為惟一一名群眾代表,參與文物保護法的起草制定,提出「允許私人收藏文物」的建議,2002年文物保護法進行修訂時被採納。馬未都創辦了我國第一個私人博物館,不僅填補了建國以來私立博物館的空白,而且定期策劃組織專題展覽,宣傳國家文物保護方面的政策法規。2008年,他歷經艱辛,從法國將流失國外的兩件圓明園瓷瓶追回,又從英國追回國寶級文物紫檀塔。2008年9月,新的觀復博物館落成,成為我國目前最大的公益性私人博物館。

戴元龍 男,37歲,福建省莆田公路稽徵處工作人員。2002年,戴元龍起訴電信公司,索要固定電話市內話費清單;2003年、2004年他起訴移動、聯通兩公司收取「來電顯示費」;2005年7月,起訴移動公司收取「國內漫遊費」。2005年11月,他起訴移動公司收取「簡訊息代收費」,該案二審勝訴,是同類案件國內首例終審勝訴。

鄭廣宇 男,55歲,河北省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局長。河北省第一個被判處死刑的廳級領導幹部受賄案、在河北省犯罪金額最大的豪門集團總經理貪污案等大要案成功偵辦的背後,人們記住了鄭廣宇的名字。鄭廣宇,從事檢察工作近30年,直接辦理和組織指揮查處了一大批有影響的大要案。在繁忙的辦案之餘,鄭廣宇還熱心應用法學和檢察實務研究,出版了大量在全國檢察系統頗有影響的專著,並因此成為中國法學會會員。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韓長安 男,41歲,山西潞寶集團董事長,全國人大代表。作為民營企業的董事長,韓長安一直被當地群眾稱為「編外普法人」。截至目前,潞寶集團向潞城市中小學生贈送法律教材6萬余冊,價值近50萬元,向農民贈送法律讀本8萬余冊,價值56萬余元。潞寶集團在企業建立了民間第一家普法中心,大力推進依法治企工作。韓長安還積極投身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主動安排刑釋解教人員到企業就業。潞寶集團被長治市命名為「安置教育幫教示範基地」和「五五普法農民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教育基地」。

梅景田 男,63歲,北京市延慶縣農民。自幼生長在長城腳下的梅景田,30年用自己的行動守護著長城。作為長城防踏踩小組中年齡最大的成員,他大力宣講長城知識,收集相關文物,制止破壞和污染長城的不良行為,義務保護北京延慶石峽村周邊20多里的長城。2008年,梅景田被國家文物局授予「文物保護特別獎」,同時榮獲了「長城優秀保護員」的光榮稱號。

王百姓 男,56歲,河南省公安廳治安總隊民警。在排爆這一特殊警種里,王百姓先後參加了國內數起特大爆炸案件的偵破和重大事故的查處工作,為偵破案件及處理事故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他被人們稱作「和死神打交道的人」。2008年7月,王百姓被公安部、人事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光榮稱號。

王子英 男,49歲,北京市一名消費者。2008年9月

13日,王子英在酒樓就餐時,因自帶酒水而被強行收取了100元的開瓶費。王子英認為酒樓的行為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知情權、公平交易權及自主選擇權,遂將酒樓告上法庭。經一審、二審,王子英勝訴。王子英「開瓶費」官司的勝訴,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一些地方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布聲明,稱餐飲企業設置「禁止消費者自帶酒水」的規定,或對消費者自帶的酒水收取「開瓶費」屬不公平交易。有的地方還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對「開瓶費」說不。

林文 女,19歲,福建人,大學生。10年前,林文剛剛8歲,便開始和媽媽一起用愛心關懷、幫助戒毒者。10年裡,林文堅持通過寫信、打電話、探望、上網等方式,與全國十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9名染毒青少年建立了幫教關系,其中有17人達到聯合國規定的3年半沒有復吸的戒毒標准,戒毒時間最長的已近十年。林文曾經是我國年齡最小的注冊禁毒防艾志願者,被團中央授予「中國百優青少年志願者」稱號,當選聯合國「攜手兒童青少年抗擊艾滋病」愛心大使。林文現在是一名醫科大學的學生,她有一個夢想就是去聯合國做禁毒防艾大使,以便更好地幫助更多的人。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費雲龍 男,52歲,吉林省延吉市人民法法官。他用自己對事業的熱愛創造了當法官13年,審結各類民事案1100餘件,無一錯案,無一發回重審或改判,無一超審限,無一引發上訪、纏訴的卓著成績。2000年至2003年,在身患膀胱癌的情況下,他仍堅持工作在審判崗位,審理刑事案件327件。其中,在他病情最重的2002年審理了133件刑事案件,創造了年審結刑事一審案件的全州最高紀錄。200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授予費雲龍「全國模範法官」榮譽稱號。

王利明 男,47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2008年,物權法頒布實施。這一法律凝聚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也凝聚了一大批法律工作者和法學專家的辛勤勞動,王利明正是他們的優秀代表。王利明是新中國第一位民法學博士,曾被評為第一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他先後參與了經濟合同法、合同法、專利法、產品質量法、物權法等多部重要法律的起草和修訂工作,完成了《民法總則》、《物權法研究》、《侵權行為法研究》、《人格權法研究》、《合同法研究》等一系列著作,為推進我國法制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京城胡同「拍記隊」群體 在北京現存為數不多的胡同內,活躍著這樣的一群人,他們用鏡頭捕捉著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的點滴影像,用一張張鮮活而真實的照片向世人訴說著胡同的「美」以及四合院的「雅」。他們對北京胡同進行搶救性的民間發掘工作,用行動喚起人們對老北京傳統文化的珍惜和保護,用影像記錄著北京胡同的印記,呼籲更多的人來保護這獨特的文化遺產。

武秀君 女,46歲,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村民。5年前,武秀君的丈夫因車禍去世,留下270多萬元的債務。面對如山重債、年邁的公婆和兩個尚未成年的兒子,她毅然走上了養家糊口、替夫還債的道路。丈夫去世未到百日,武秀君開始拿著欠條和賬本挨家走,重新以自己的名義給人家打欠條。經過5年艱辛努力,她用行動履行了法律賦予的義務,還清了數百筆欠款,用真誠和汗水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趙玉中 男,48歲,安徽省巢湖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作為一名法律援助律師,8年來他接訪一萬餘人次,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500多件,勝訴率達98%。趙玉中被稱為「雷鋒式的平民律師」,榮獲「全國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稱號,並被推選為黨的****代表。

曹大澄 男,77歲,北京離休老幹部。2008年初,曹大澄在深圳對街頭流浪乞討兒童進行了兩個多月的詳細調查。隨後,他將兩萬多字的調查報告《救救孩子——深圳街頭棄嬰和病殘乞兒生存狀況調查手記》上報有關部門,得到高度重視。據此,深圳市展開了專項整治行動,19個拐賣、殘害、脅迫未成年人犯罪團伙被鏟除。2008年12月,全國公安機關開展了打擊強迫、誘騙未成年人流浪行乞和強迫、誘騙聾啞青少年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查處此類違法犯罪案件3600餘起,鏟除犯罪團伙320餘個,解救未成年人4200餘人。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袁月全 女,53歲,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法官。1987年到法院工作以來,袁月全審理了近5000件上訴的婚姻家庭案件。她不僅把撲朔迷離的案件斷得明明白白,而且在作出公正判決的同時給當事人送上關愛,溫暖了許多破碎的家庭。面對眾多難啃的「骨頭案件」,袁月全還創造了調解率40%的奇跡。她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女法官、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法官十傑,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張京文 男,41歲,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局長。張京文帶領平均年齡只有30歲的年輕檢察官們,不畏艱險、秉公執法、迎難而上,成功偵破了包括國家葯監局醫療器械司原司長郝和平案件在內的一系列大要案,為我國反腐敗工作的深入開展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書寫了精彩的一筆。 (轉於鐵血論壇)

③ 安徽歷史人物及其事跡

安徽歷史人物:劉銘傳

劉銘傳
劉銘傳,字省三,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生於安徽合肥縣(今肥西縣)酉鄉大潛山下的一個世代務農的家庭。咸豐初年,江淮一帶赤地千里,匪禍叢生,鄉里土豪以保衛地方為名濫派費用,威逼凌辱寡居的劉母。18歲的劉銘傳怒不可遏,遂刃豪揭竿,並在其家附近安營紮寨,保衛閭里。
1861年,李鴻章回合肥為曾國藩募兵。時已為「都司」的劉銘傳投奔李鴻章,參加其編練的淮軍,從安慶順江南下。以後,劉銘傳因參與鎮壓太平軍。捻軍有功,累升至直隸提督。1873年因故辭職回鄉居鬧,住在劉老圩。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劉銘傳奉旨進京,呈《海防十事》,被授予巡撫銜督辦台灣軍務。他密抵台灣後,積極布防、備戰,合肥民間傳,他曾以數百隻夜壺做成蓮花燈,放漂海上,假「戰船百艘」之勢,擊退侵略軍,導演了一場流傳至今的「劉六麻子(劉的綽號)保台灣」的壯舉。中法台灣之戰,歷八個月之久,以中方勝利告終。1885年10月12日(光緒十一年九月初五),清政府宣布台灣正式建省,劉銘傳被任命為台灣省的第一任巡撫(省長)。
劉銘傳在抵台周年時,上專折指出:「台灣為東南七省門戶,各國無不垂涎,一有釁端,輒欲攘為根據。今大局雖雲粗定,而前車可鑒,後患方殷。一切設防、練兵、撫番、清賦諸大端,均須次第籌辦。』他於台灣巡撫任上六年,積極實行「新政」辦洋務,做了許多好事。可以歸納為:
一、整軍備戰,創辦軍工企業劉銘傳聘用洋教習,以新式操典訓練軍隊,重在提高戰鬥力。還在基隆護尾(今淡水)澎湖等地構築了多座「鐵水泥」結構的炮台,配置了新式後膛炮,在港灣內暗埋沉雷、碰雷以待敵。他創辦了機器局、軍械所、火葯局、水雷營。這些,極大地提高了台灣的防禦能力。
二、「通商惠工」,以商戰來求富隨著局勢的相對安定,台灣迅速辦起了近代工業和商業貿易。劉銘傳先後倡辦了煤務局、煤油局、伐木局、蠶桑局、鹽務總局、通商總局、招商局(設在新加坡,專門洽談僑資「引進」)、撫墾總局,以及樟腦官營等。還重劃行政區,加強市政建設。他的『育戰」做法的核心,是「求富」。
三、修築鐵路,發展近代交通劉銘傳親自督陣,任命台胞林維源為總辦(後由他人接任)修築的基隆至新竹鐵路,全線近100千米,耗銀129萬余兩,為我國自籌資金、享有主權的第一條鐵路。當大清郵票還在海關總稅務司外國人控制下時,台灣郵政總局已獨立發行郵票了。台北一福州、台灣安平一澎湖媽宮港海底電報線以及島上幾條陸線的敷(架)設成功,極大地便利了台灣與大陸和台灣島內的通訊聯系。
四、清賦理財,廣泛羅織人才劉銘傳決意在經濟上達到「以台之財,供台之用」,減輕大陸負擔。他清理田賦,整頓稅收,引進外資,廣開財源。他還進山「撫番」,安定民心,並單獨為中部山區的少數民族山民辦了學校。他不計較湘、淮系,不論台人大陸人,任人唯賢,實事求是,難能可貴。
劉銘傳在台灣實行的一系列改革,不可避免地遭到清廷內頑固派的反對,也受到台灣島上一些人的忌恨。1891年(光緒十七年),他被迫辭官還鄉。甲午戰爭後,「馬關條約」簽訂,台灣割讓給日本。劉銘傳在內憂外患中,積郁沉痾,於1896年1月12日凌晨辭世。《台灣通史》的作者連橫稱贊曰:「台灣三百年間,吏才不少,而能立長治久策者,厥維兩人:曰陳參軍永華、曰劉巡撫銘傳。」劉銘傳在抵抗法國侵略、台灣建省和建省後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他是台灣近代化建設的先軀,是中國近代史上傑出的愛國人物,受到海峽兩岸人民長久的懷念。如今,台灣島上還有許多劉銘傳的紀念設施。

清初新安畫派代表人物漸江、查士標、汪之瑞、孫逸,清代桐城散文代表人物方苞、劉大槐、姚鼐,清代小說家、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清代戲劇家、徽劇領袖程長庚,現代著名山水畫家黃賓虹,著名學者胡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等;經濟方面,主要有清代經濟學家、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到的 唯一的中國人王茂蔭等

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創始人李鴻章,中國共產黨和新文化運動創始人之一的陳獨秀

④ 安徽十大名人

安徽名人TOP10

名次 人物 網路 google 雅虎 平均值
1 老子 1960000 820000 533941 1104647
2 楊振寧 869000 624000 337670 610223
3 曹操 699000 342000 253019 431339
4 莊子 548000 343000 144321 345107
5 胡適 359000 207000 97437 221145
6 朱元璋 286000 150000 76337 170779
7 李鴻章 254000 111000 48315 137771
8 包公 181000 124000 61635 122211
9 周瑜 198000 78600 48467 108355
10 陳獨秀 143000 103000 51783 99261

醉翁導讀
一、看來「老子天下第一」是千真萬確的,我估計明年的排行榜恐怕也難有出其右者,但醉翁得一黃山葉姓高人指點,說此話不可絕對,要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啊!即思卻是如此,安徽還有名人更勝老子,我想各位應知其誰!
二、楊振寧這位可愛的合肥小老頭於2004年底以82歲高齡迎娶28歲的「潮州妹」——翁帆,造成轟動全球的新聞。我想他可能早已算出醉翁要作2005年度安徽名人排行榜,所以在恰當的地點、恰當的時間娶了恰當的「她」。從而高居本排行榜亞軍。他也是本榜中唯一健在的安徽名人。
三.李鴻章、包拯皆為合肥人。醉翁幼時常去包河公園玩耍,對包公的事跡自是耳熟能詳。李府卻從未去過。自以為包公一生清正廉潔。組織上對其評價也很高,不曾想排名還是在李鴻章之後。待看過電視連續劇[走向共和]才明白,這李鴻章常和『海歸』。『海帶』打交道。又抓的是『洋務運動』。自然在『先進性』上面略勝包公一籌。

老子 生卒年不詳。名耳,字伯陽,謚號聃。生活於春秋後期,楚國相縣曲仁里人(今渦陽人,是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中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史(為管理藏書的史官)。後辭官返里,修《道德經》,提出無為、公平、簡政、反戰的政治主張。由於他學識淵博,孔子曾向他問禮。後老子周遊至函谷關,關令尹喜留其著書,遂著《道德經》上下篇,其後不知所終。老子的思想對中國哲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楊振寧 (1922~)合肥人。民國33年(1944)獲西南聯大碩士,次年留美。民國37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學博士,後歷任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教授、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教授、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愛因斯坦」物理講座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兼任多所國際著名大學教授,長期從事理論物理的粒子理論、統計力學及場論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1956年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弱作用宇稱不守恆理論,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後又開創規范場理論的研究。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 三國時沛國譙(今亳州市)人。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少時機警,有權術,任俠放盪。黃巾起義爆發後,曹操以騎都尉參與鎮壓,遷為濟南相。建安元年(196年),迎漢獻帝都許縣(今河南許縣東),被封為大將軍、武平侯。從此曹操大權在握,號令四方,滅呂布,破袁紹,征烏桓,統一了中國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遂同孫、劉形成三國鼎立之勢。建安二十一年進位魏王。其子曹丕稱帝,曹操被追尊為武帝。與其子曹丕、曹植皆為先秦文學之後又一個輝煌期——建安文學時期。曹操的遺著有《魏武帝集》。

莊子(約前369~前286年) 名周,字子休,世稱莊子,蒙城人。是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繼老子之後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莊子根據老子「天道自然無為」的學說,主張「任天然,去人為」。其哲學思想對玄學、佛學、理學影響極大。所著文章,尤其是寓言,內容豐富,氣勢磅礴,筆鋒犀利,寓意深刻,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唐玄宗賜號為「南華真人」。其著作《莊子》亦稱《南華真經》。莊子還是傑出的散文家,名著有《逍遙游》、《齊物論》、《養生主》。
胡適 (1891~1962)績溪人。早在民國6年(1917)就積極提倡白話文,主張文學改革,參與編輯《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後提倡「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主張改良主義,反對馬列主義。民國27年出任駐美國大使。民國31年任行政院最高顧問。民國35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49年後僑居美國。一生曾獲得35個榮譽博士學位,著作等身。
朱元璋 (1328~1398) 濠州鍾離(今鳳陽)人。明朝開國皇帝。又名興宗,字國瑞。死後謚號高皇帝,廟號太祖。出身貧苦,少年時在皇覺寺為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參加郭子興部紅巾軍,韓林兒稱帝時任左副元帥。至正十六年攻佔集慶(今南京),自稱吳國公。後接受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壯大軍力。至正二十八年建都應天(今南京),定國號為明。年號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統治,以後逐步統一全國。他普查戶口,丈量土地,均平賦役;興修水利,推行屯田,並減輕對工匠的奴役;抑制豪強貪吏,制訂《大明律》,廢中書省及左右丞相,加強皇權。
李鴻章 (1823~1901) 字少荃,合肥人。道光進士。咸豐八年入曾國藩幕,襄辦營務。咸豐十一年奉命編練淮軍,率淮軍赴上海,在英、美、法支持下鎮壓太平軍,升任江蘇巡撫。同治四年,署兩江總督,調集淮軍6萬人赴河南對捻軍作戰。同治九年,又繼曾國藩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掌管清廷外交、軍事、經濟大權。成為洋務派領袖。先後開辦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創立北洋水師學堂,建立北洋海軍,對引進西方科技,促進中國近代生產方式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先後代表清廷與外國侵略者簽訂了一些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如《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卒謚文忠。有《李文忠公全集》。
包拯 (999~1062) 字希仁,天聖進士,北宋廬州合肥人。歷任廣東端州知郡事,西北轉運使、江寧廬州知府,開封府尹,監察御史,大理寺評事,天章閣侍制,龍圖閣學士,大學士,樞密副使等職。死後謚為孝肅,人稱包公。他任開封府尹時,以廉潔著稱,執法嚴峻,不畏權貴,時稱「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開一代清官之風范。遺著有《包孝肅奏議》10卷。事跡長期流傳民間,多作為小說、戲劇題材。元雜劇有《陳州糶米》等劇目。今合肥有包公祠、包公墓園。
周瑜 (175~210) 字公瑾,三國時廬江舒縣(今舒城)人。東吳名將。出身士族。少年時與孫策結為至交,後歸孫策,為建威中郎將,人稱「周郎」。曾協助孫策在江東創立孫吳政權,屢建戰功,先後被授予中護軍、江夏太守等職。孫策死後,與張昭共同輔助孫權,任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軍南下,他和魯肅堅決主戰,並親率吳軍與劉備聯軍大破曹操於赤壁。孫權拜他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率軍屯據江陵,後病死。精音樂,當時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陳獨秀(1879~1942),安慶人。早年留學日本,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安慶組織愛國會,次年在蕪湖創辦《安徽俗話報》。民國4年(1915)主編《新青年》雜志,次年任北大教授。民國7年與李大釗創辦《每周評論》,倡導新文化,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民國9年在上海組織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並發起成立中國共產黨。民國10年7月在中共一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局書記,並連任兩任。

⑤ 安徽出過哪些名人

縱觀歷史,出生於安徽的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藝術家層出不窮,群星燦爛。

著名的有畢升、大禹、塗山氏、皋陶、姜尚、管仲、鮑叔牙、蹇叔、管子、老子、莊子、甘羅、甘茂、鮑叔牙、周瑜、小喬、大喬、陶謙、桓范、曹洪、曹仁、魯肅、呂蒙、曹真、曹丕、曹植、嵇康、王蕃、劉伶、桓溫、桓伊、戴逵、夏侯淵、夏侯惇、許褚、薛綜、蔣欽、陳武、丁奉、劉惔。

桓玄、夏侯霸、夏侯玄、花木蘭、文欽、何敬容、耿詢、汪華、李紳、陳阿嬌、陳嬰、周景、曹操、華佗、包拯、朱元璋、吳敬梓、梅堯臣、戴震、朱熹、張廷玉、程大位、程長庚、鄧石如、黃賓虹、陳獨秀、陳延年、胡適、陶行知、馮玉祥、張治中、王稼祥、鄧稼先、嚴鳳英等。

在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上,劃時代的巨著《淮南子》就是西漢淮南王劉安和他的賓客們編撰的;東漢沛國譙郡(今亳州市)名醫華佗及其發明的「麻沸散」則比歐洲發明的麻醉劑「哥羅方」。

早1000多年。北宋徽州人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元代旌德縣木活字印刷術和明代的套版印刷術,都對世界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安徽的桐城派、新安理學、新安畫派、新安醫學、徽商、徽劇、黃梅戲以及勞動人民創造的文房四寶(宣紙、徽墨、宣筆、歙硯)、徽派建築、徽雕(磚、石、木、竹雕)、蕪湖鐵畫、龍舒貢席、阜陽剪紙、界首陶瓷等。

(5)安徽法治典型人物擴展閱讀:

皖籍歷代名人風採的集中展示。地靈人傑的八皖大地,在歷史的長河中群星璀璨。這里集中展示有從史前到現代有代表性的50位名人。

如管仲、老子、莊子、范增、華佗、曹操、周瑜、朱熹、包拯、李公麟、朱元璋、吳敬梓、戚繼光、王貞儀、李鴻章、劉銘傳、王茂蔭、詹天佑、鄧石如、程長庚和桐城派諸大家等。

⑥ 列舉新中國成立以來安徽省傳承民族精神的兩例典型人物

在一些國內評價活動中能看到安徽籍人物形象:比如入選2008年感動中國人物:法內國巴黎用身體捍衛奧容運火炬的火炬手金晶
法國當地時間4月7日中午,北京奧運火炬傳遞在法國巴黎開始環球傳遞第5站,當天,幾名藏獨分子試圖從中國火炬手金晶手中搶走火炬,干擾北京奧運聖火的傳遞。坐在輪椅上的金晶面對暴行,毫不畏懼,用雙手緊緊抱著火炬,同時臉上流露出驕傲的神情。雖然她被威脅、被毆打,但她手中的火炬始終沒有被搶走。
參考:http://news.cctv.com/china/20090205/113527.shtml
另外還有全國道德模範評選中的一些安徽籍人物
道德雲者,合仁與義言之也。許張氏,一位連名字都沒有的97歲老人,沒有堅實的臂膀,卻40年如一日,為癱瘓兒子延續生命長度;身無分文,卻回絕了10萬元的愛心捐款。參考:

⑦ 十大法治人物

2012年十大法治人物包括:
跨國司法的國家護航——湄公河案專案組
公益律回師——佟麗華答
捨身救人的「最美學警」——李博亞
「三農」代言人——毛豐美
「嫣然天使」負責人——李亞鵬
年度致敬媒體——《人民日報》微博
尋親志願者(代表)——小梅、呂順芳、張志偉
刑訴法專家——陳衛東
候鳥守望者(代表)——李鋒、張厚義、呂忠民
年度特別貢獻——金淑萍(已故)、翟樹全、李培斌

⑧ 安徽著名的歷史人物

1、曹操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制」,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獲封魏公,建立魏公國,定都河北鄴城,而後進爵魏王。去世後,其子曹丕稱帝,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2、曹丕

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擊敗了其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

曹丕在位期間,採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於黃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對外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在西域的建置。

(8)安徽法治典型人物擴展閱讀:

安徽建省於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合成,因境內有皖山、春秋時期有古皖國而簡稱皖。安徽分屬不同的部落(揚越、百濮)和諸侯國。西周出現了吳國、六國、舒國4個諸侯國。

東周出現了越國、楚國、吳國、蕭國、桐國5個諸侯國。春秋期間(前770年-476年),分屬宋國、楚國、蔡國、徐國。秦代實行郡縣制,境內長江以南屬會稽郡、九江郡,以北分屬泗水郡、碭郡、陳郡。秦末至楚漢相爭期間,增置鄣郡、衡山郡、廬江郡,並為九江、西楚、衡山等諸侯國分領。

西漢,安徽先後分屬為淮南國、廬江國、衡山國、六安國、荊國、淮陽國、梁國。東漢,省境長江以南屬揚州,以北屬徐州、豫州。三國鼎立期間,分屬孫吳、曹魏二國。東晉時期,淮北地區分屬「五胡十六國」中的劉漢、後趙、前燕、前秦、後秦、後燕等國,常守舊制,仍為徐、豫(含東豫)2個州分領。

⑨ 安徽歷史上出過哪些名人

管仲、曹操、包拯、朱元璋、李鴻章、陳獨秀、胡適等等。

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 ,穎上人(當時無今潁上縣,應為潁河上遊人),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貴。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明朝開國皇帝。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謚文忠。
陳獨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慶同,官名乾生,字仲甫,號實庵,安徽懷寧(今安慶)人。中國近現代史上偉大的愛國者、偉大的革命家與改革家、偉大的民主主義者、偉大的啟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是20世紀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是五四運動的思想指導者;是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傳播者;是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創始人;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最主要的領導人;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第一個深刻總結、反思蘇聯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經驗、教訓的人。
胡適(1891.12.17-1962.2.24),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筆名胡適,字適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

⑩ 安徽比較著名的人物有哪些

我知道的就是朱元璋那時候了

李善長
湯和
常遇春
等等。。

熱點內容
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畢業 發布:2025-07-02 21:15:28 瀏覽:711
人民法院評估拍賣 發布:2025-07-02 21:05:43 瀏覽:585
刑事訴訟法第173條釋義 發布:2025-07-02 20:55:29 瀏覽:37
房地產公司股權抵押受法律保護嗎 發布:2025-07-02 20:47:29 瀏覽:648
一村以法律顧問簽約講稿 發布:2025-07-02 20:46:05 瀏覽:941
義務教育法屬於行政法律 發布:2025-07-02 20:44:36 瀏覽:351
江西勞動法關於產檢假的規定2015 發布:2025-07-02 20:43:31 瀏覽:98
法學神秘數字 發布:2025-07-02 20:38:39 瀏覽:541
員工出差補助勞動法 發布:2025-07-02 20:27:20 瀏覽:880
阜城司法網 發布:2025-07-02 20:21:33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