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憨山大師的道德經

憨山大師的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1-02-12 10:51:28

Ⅰ 《道德經》中的大成若缺怎麼翻譯的比較符合這個韻味

摘自明代憨山大師《道德經憨山注敘意》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凈為天下正。

【注】此言聖人法天制用,與道為一,故能勝物而物不能勝。以申明前章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大成若缺,其用不敝者。若天地生物曲成萬物而不遺,可謂成之大矣。然必春生而夏方長之,秋殺而冬方成之。以此觀之,似若有所缺。苟不如此,若一徑生長而無秋冬之肅殺。不但物不能成,而造物者亦將用之而敝矣。由其若缺,故所成者大,而其用不敝也。大盈若沖,其用不窮者。若陽和之氣,充塞天地,無處不至,無物不足,可謂盈矣。其體沖虛而不可見。若塊然可見,亦將用之有盡矣。由其若沖,故既已與人己愈有,既已為人己愈多,故其用不窮也。大直若屈者。若一氣浩然,至大至剛,可謂直矣。然潛伏隱微,委曲周匝,細入無間,故若屈。由若屈,故能伸其生意也。大巧若拙者。若天之生物,刻雕眾形而不見其巧。故雲若拙。若恃其巧者,巧於此而拙於彼,則巧非大矣。大辯若訥者。上雲若缺,則天地無全功,故人猶有所憾。然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是則生物之功,不辯而自白矣。故曰若訥。是以天地不言而萬物成,聖人不言而教化行。以聖人法天制用,故以不言之教,無為之化,似乎不勝,而物卒莫能勝之也。且躁能勝寒而不能勝熱,靜能勝熱而不能勝寒。斯皆有所勝,則有所不勝。是故聖人貴乎清凈為天下正。此其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矣。

Ⅱ 逸塵著《老子道德經憨山大師注釋》一書哪裡有購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道德經解》釋德清。也就是憨山。
你說的那本不知道。

Ⅲ 本人不才,讀不懂老子所著《道德經》,後來在朋友指引下知道《憨山大師注老子道德經》這本注,求現代文版

憨山大師就是明代的釋德清。同時著有《莊子內篇注》。現代文版就難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繁體豎排本我比較看好。只能那樣看了。

Ⅳ 道德經 聞道 中有一句「建德若偷」

就念tou,看看下文就知道了,摘自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註解的《道德經》
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貞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注】此言道出常情,而非下愚小智之所能知,必欲上根利智可能入也。謂上根之人,志與道合,一有所聞,便身體而力行之。如顏子聞者未嘗不知,知之未嘗不行。故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若夫中人之資,則且信且疑,或日月至焉。故曰若存若亡。至若下根之士,即有所聞,了不相蒙,而且以為怪。故大笑之矣。以道出常情,非愚所測。此輩不笑,不足以為道。以其道與常情,每相反而已矣。何以知之。故古之建言者有雲,明道若昧。此下十二句,皆古之立言者之辭,老子引之以明相反之意。謂小人用智,恃知以為能。聖人光而不耀,以有智而不用。故明道若昧。小人矜誇競躁。聖人以謙自守,以卑自牧。故進道若退。世人崖嶷自高。聖人心與道合,同塵混俗,和而不同。故夷道若類。世人局量扁淺,一毫不容。聖人心包天地,德無不容,如海納百川。故上德若谷。小人內藏瑕疵,而外矯飾以為潔。聖人純素貞白,一塵不染,而能納污含垢,示同庸人。故大白若辱。小人一德不忘,必恃自多而責報於人。聖人德被群生,而不以為功。故廣德若不足。小人一善之長,必炫弄自售,欲求知於人。聖人潛行密用,凡有所施於人者,惟恐人之知己也。如泰伯三讓,民無德而稱。故建德若偷。小人隨時上下,見利而趨,望勢而變。聖人之心,貞介如玉,而不可奪。而能與世浮沉,變化無窮,無可不可。故質貞如渝。渝,變也。世人圭角自立,一定而不化。聖人心如太虛,無適不可。故大方無隅。隅,猶定向也。世人小智自用,以圖速效。聖人深畜厚養,藏器於身,待時而動。迫不得已而後應,乘運而出,必為天下之利具。故大器晚成。所以然者,譬夫大音之希聲,大象之無形,殊非常情之所易見易聞。宜乎下士聞而大笑之也。以其世之所尚者,名也。然道隱於無名,又豈常情所易知耶。所以聖人之廣大難測者,以其有大道也。夫惟道也,萬物皆往資焉而不匱,曲成萬物而不遺。故曰善貸且成。聖人如此,所以世人皆以大似不肖。而輕笑之。然不笑,不足以為道也。

Ⅳ 道德經翻譯比較好的版本。

我覺得明代憨山大師註解的不錯,用了整整15年的時間,不像現代人以賺錢為目的而出回書,幾個月答就截稿,用憨山大師的一句話說就是:「皆人人之老莊,非老莊之老莊。」就是不是現代文,讀起來有些費事,尤其是前言部分難看懂,正文部分相對白話一點,這是我看到的離現代最近的一本比較好的《道德經》註解了。

Ⅵ 海峽兩岸講授《道德經》最權威的名家

現代來的沒有,明代的我倒是千辛自萬苦找到一個,就是明代憨山大師註解的道德經,用了整整15年的時間,不像現代人以賺錢為目的而出書,幾個月就截稿,用憨山大師的一句話說就是:「皆人人之老莊,非老莊之老莊。」就是不是現代文,讀起來有些費事,尤其是前言部分難看懂,正文部分相對白話一點,這是我看到的離現代最近的一本比較好的《道德經》註解了。

Ⅶ 請問哪位大師講解《道德經》比較經典的

南懷瑾、陳鼓應的書都很經典,並且通俗易懂。

Ⅷ 《道德經》哪位大家研究得比較好

我覺得明代憨山大師註解的不錯,用了整整15年的時間,不像現代人以賺錢回為目的而答出書,幾個月就截稿,用憨山大師的一句話說就是:「皆人人之老莊,非老莊之老莊。」就是不是現代文,讀起來有些費事,尤其是前言部分難看懂,正文部分相對白話一點,這是我看到的離現代最近的一本比較好的《道德經》註解了。

Ⅸ 憨山大師解釋道德經第三十六章「第人所遇而不測識,故曰微明」是什麼意思

一般《道德經》的36章確為「微明」,但沒有你所說的這句話。
原文:將欲噏之專,必固張之;將屬使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憨山大師乃佛教中人,如何解得道家之言?
你看錯書了。

Ⅹ 葉曼居士講解-道德經第一講里談到的是「山法師"

是憨山大師,名德清,字澄印,號憨山,明代四大高僧之一。
祝吉祥如意
南無葯師琉璃光如來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第173條釋義 發布:2025-07-02 20:55:29 瀏覽:37
房地產公司股權抵押受法律保護嗎 發布:2025-07-02 20:47:29 瀏覽:648
一村以法律顧問簽約講稿 發布:2025-07-02 20:46:05 瀏覽:941
義務教育法屬於行政法律 發布:2025-07-02 20:44:36 瀏覽:351
江西勞動法關於產檢假的規定2015 發布:2025-07-02 20:43:31 瀏覽:98
法學神秘數字 發布:2025-07-02 20:38:39 瀏覽:541
員工出差補助勞動法 發布:2025-07-02 20:27:20 瀏覽:880
阜城司法網 發布:2025-07-02 20:21:33 瀏覽:929
掃射法官 發布:2025-07-02 20:06:47 瀏覽:231
經濟法對國家及社會價值是什麼 發布:2025-07-02 20:06:03 瀏覽: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