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歌

道德經歌

發布時間: 2021-02-12 11:06:35

『壹』 看《道德經》適合用什麼音樂

如果讓我用的話,我會用一些舒緩動聽的古典樂器演奏的。
比如說就用簡簡單單的,古箏生、流水聲、清風生、越簡單越好、嘯聲等等。
希望能夠幫到你!

『貳』 道德經.老子唱的歌詞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天地無為,憑道而生存,順道永生。天地所名,是道之玄,又玄,無道之玄,無天長,無地久。倘若,天地自身有為,就是逆道而行,生存不會永恆長久。道作用下的生存,是天長地久的生存。道有生命嗎?天地有生命嗎?道如果有生命,就不能稱其為道了。天地是道所出之的玄,是依據道所運行的,道無生命,天地也無生命。因為無生命,就無所謂死,無所謂消亡。天地為無,無生才能無滅,無生無滅的天地。也就無所謂有為了。依天道而無為無滅,才可以天長地久。「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爭於郊」。
「天下」是指地上,地上就是指生物。那麼這里老子主要指人類。
「天下有道」就是天下有了人道。
「天下無道」就是天下沒有人道。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是說天下有了人道,卻將馬約束起來,安人道去行走,致使馬連撒糞都不得自由,撒在人道上。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是說天下沒有人道,戰馬就不需要在戰場上馳騁,可以到荒郊野外自然生存。
老子的社會觀,是十分理想的社會觀,不是以某種特殊為特殊,也不贊成某種特殊就可以為特殊。物物平等,也就是「無為」的社會體制。這種社會體制,在人與自然萬物是平等的,人不可以特殊。
應當遵循自然的「無為」的法則去發展。

『叄』 道德經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

十八 缺啥補啥

《道德經》第十八章 :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說道這里,不得不提一下春秋戰國時期的儒道之爭。當然,這與老子沒關系,但是他的信徒們卻拾起了老子留下的思想武器,與儒家展開了一場又一場轟轟烈的唇槍舌劍。戰斗意志最頑強的應該是莊子。儒家提倡仁義禮智信,以此作為治世之策。莊子不僅不要這一套,還在《胠篋》借盜跖的口對此大加諷刺——跖之徒問於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因為老子也說過: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什麼意思呢?仁義是道德墮落的結果,大道廢弛不用之後,才提出的;智謀權術出現之後,才會產生嚴重的虛偽狡詐行為;家人出現不和,親情淡漠出現之後,才有了孝子慈父的典型的涌現;國家動盪不安,內憂外患,才會有忠臣的產生。
我們怎麼看待這一則呢?是不是真如有些人所說的老子所宣揚的是「反仁義、反智慧、反忠臣、反孝子」的愚民政策呢?
我們先談「仁義」。老子生活的周朝主張以「禮樂」治國,人們都自覺地遵守著無形的價值規范,盡管不是老子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但百姓們還可以過著一定意義上的「我自然」的生活。但到了後期,禮崩樂壞,「陪臣執國命」,諸侯荒淫暴虐、爾虞我詐,「春秋無義戰」,這是中國歷史上病態最嚴重的一段時期。所以,孔夫子出來了,他倡「仁」,用「仁」來去其貪,來拯救人心,滌清世道,說「克己復禮為仁」。倡導人們回到那種循「禮」而治的狀態中去,實現一種大同,使人民幸福。這一點,老子孔子是一致的。
再看「智慧」。《莊子》也曾記載過這么一個故事。大意是子貢(莊子編了許多儒家人物的故事)看見一個老頭,用水瓮裝水去澆菜,一趟又一趟。子貢勸他,你老怎麼不用水車啊?多方便!老者臉頓時嚴肅起來,冷冷一笑「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羞而不為也」。這就是「慧智出有大偽」。一個人的知識越多,他的智巧、謀略、權術也就越厲害,這樣的掩飾的更深,作姦犯科起來更厲害。所以說,小人並不可怕,最怕的是有智慧的小人。
其實,老子的主張與儒家是並不矛盾的。孔子也說:「用人之智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人去其仁。」「仁」也罷,「智」也罷,「勇」也罷,用的過了都會走向反面,不如「絕」之。「無」的反面還是「無」,既然都是「無」,沒有「有」的羈絆和困擾,百姓便會安然自樂、逍遙自得了。
插到「孝」前面,談談「忠」。要是讓老子戴著「愚民」的帽子來看,那可不得了。比干、岳飛、袁崇煥這些忠臣義士大約沒有什麼可謳歌的了。但大家走進歷史看一看,他們對國家對民族忠心耿耿,臨危受任,甚至犧牲了個人寶貴的生命。然而,這些可歌可泣的忠臣事跡無不發生在那個腐朽昏庸、生靈塗炭的黑暗時代。一個朝代,忠臣越多,哪裡的歷史越混亂,百姓苦難越嚴重,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寧願「忠臣」們能少些。
再談「孝慈」。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倡導以「孝」治國。《二十四孝經》記述了許多精彩的慈孝故事。可是,有時靜心細一琢磨。卻又發現這裡面又有不少問題。先看排位居首的舜的孝。忽舜之所以成為第一孝子,關鍵還應該得益於那兩位很不像話的親父繼母,他們為奪財產無所不用其極,土埋火燒都沒能殺死舜,而舜又待之如一,這才成就了舜的美名;曾參也有一位不咋地的父親,盡管也是孔子的弟子,為了幾棵小瓜秧就把曾參往死里打。也正是曾參對這種不像話的責罰不逃不避,重重地給他在孝道里加了一筆……可細一想,又多少不是滋味:一個人的好,關鍵是有壞的存在。孝的倡導,主要是因為大量的「不孝」的存在,如果社會、家庭一團和氣,大家和睦相處,個個看起來都是孝子賢孫,根本用不著標榜誰孝誰不孝。
俗話說,「缺嘛補嘛」,只有社會出現問題了,比如說天下大亂、背情絕義了,才會有忠臣良將、孝子賢孫的出現,人們也才需要他們來做榜樣,矯砭時弊。今天,我們呼喚公平正義,提倡和諧,一個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不公平、不正義、不和諧」的事太多了些……
李零先生說:「滿嘴禮義廉恥、仁義道德的人,一般都很缺德。」的確,一個社會,如果人人都是好人,人人都自我把道德裝得滿滿的,何必讓我們再去特別提倡呢?「願人常做好事,願天下常生好人」。

『肆』 有關老子的歌

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C0%CF%D7%D3&lm=-1

上網路MP3搜索查回查答

『伍』 歌詞節一句是一部道德經是什麼歌 - 百度

甜言蜜語要說給左耳聽。

『陸』 《道德經》四十七章改編的歌曲

《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一章白話文:

道是所有事物的運行規律,這個運行規律人類是可以探索並按照它去生活的;這個運行規律非常重要。事物的本質德性用名字表現出來,這個本質德性人類是可以根據他的不同性質分別認識的,名字表示的本質德性才是最重要的。這個大道的運行規律是:事物在沒有產生以前稱「空無 沒有」階段,這個「無」的本質其實是天地間所有事物的內部已經開始運作了。也就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孕育新生事物的過程。一旦條件成熟,孕育完成就產生延續性新生事物,就是我們認為的「有」,這個「有」的本質其實是:所有事物都是由他們的母體產生以後的結果。因為這個運行規律,我們就應該經常保持沒有太多的慾望,把人體能量節省下來,讓能量在體內部轉化,這樣我們可以觀察、感覺人體能量在體內轉化的奇妙反應;如果經常有「這樣那樣」的慾望,能量都轉化成勞動、工作、學習以及娛樂了,我們觀察到的就是平常的人的「生老病死」的表象變化。(徼:jiao意:邊沿,邊界)「常無欲」和「常有欲」這兩個意識行為同時出現在人的大腦意識之中,只是他們的本質德性完全相反(無欲是養生;有欲是消耗)。我們同時稱他們為玄妙的生命科學,生命科學的玄妙是伴隨人類整個過程的玄妙科學,也是最玄妙的科學,也是符合所有事物運行規律的科學。因此稱玄之又玄。這個事物共同遵循的運行規律是所有玄妙的總門徑,不管是物理、化學、「事」和「物」以及是動植物的生命健康,或者是已知世界、未知世界,宏觀的有形世界、微觀的無形世界,都遵循這個「萬能」的運行規律。因此,自然界所有事物的玄妙問題都可以運用道的這個運行規律加以解釋的,因此都在道的這個「眾妙之門」中。

『柒』 找一首唱的是道德經的歌曲。

暫時還沒發現有這樣的歌,因為道德經共5000多字,讀一遍都要50分鍾,不太可能唱成歌曲,我也喜歡讀道德經,呵呵呵

『捌』 如何用一首歌讀懂《道德經》

自己編

『玖』 求莊子《道德經》以及和歌徘句的句子!!!有內容要求,請幫幫忙啊!好了追加分數!

已發。

熱點內容
勞動法關於值班時間的規定 發布:2025-07-02 21:22:15 瀏覽:498
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畢業 發布:2025-07-02 21:15:28 瀏覽:711
人民法院評估拍賣 發布:2025-07-02 21:05:43 瀏覽:585
刑事訴訟法第173條釋義 發布:2025-07-02 20:55:29 瀏覽:37
房地產公司股權抵押受法律保護嗎 發布:2025-07-02 20:47:29 瀏覽:648
一村以法律顧問簽約講稿 發布:2025-07-02 20:46:05 瀏覽:941
義務教育法屬於行政法律 發布:2025-07-02 20:44:36 瀏覽:351
江西勞動法關於產檢假的規定2015 發布:2025-07-02 20:43:31 瀏覽:98
法學神秘數字 發布:2025-07-02 20:38:39 瀏覽:541
員工出差補助勞動法 發布:2025-07-02 20:27:20 瀏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