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安樂死立法
❶ 安樂死合法化在荷蘭為什麼能順利實施
荷蘭是一個給予人極大自由的國家,當然這種允許安樂的行為也會導致民族自殘,影響國家發展。別的國家禁止也不意味著不先進。
❷ 荷蘭等國家法律己允許安樂死,請問他們的理念根椐是進步還是倒退
是人權的體現,但是僅在於思想道德觀念比較強並且法律制度比較完善的國家適用.
如果不能公民的素質偏低或者法律不夠完善,會使安樂死成為某些人的殺人工具!
總體上來說是進步的,畢竟人權得到了體現!
❸ 安樂死在哪些國家是合法的
安樂死哪些國家是合法的
荷蘭,比利時,澳大利亞
目前,積極安樂死只在荷蘭和比利時合法。瑞士和美國俄勒岡州的法律則允許間接或消極安樂死。美國俄勒岡州是世界上第一個承認安樂死合法的地方。1994年,該州通過一項法令,允許醫生為只有半年存活期的絕症病人提供他們要求的致死葯物。自這項法令1997年生效以來,已有200名絕症病人在該州實行了安樂死。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目前正在仿效俄勒岡州制定類似的法令。
世界上第一個將積極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是荷蘭,比利時則緊隨其後。2002年9月23日,荷蘭取消了對有條件安樂死實施者的刑罰。目前,比利時和荷蘭都准備就嬰兒和痴呆患者安樂死問題立法。
瑞士允許消極安樂死,並成立了一個幫助他人死亡的專門協會。英國上院正在審理一項允許自願安樂死的法案。在日本,有條件的安樂死於1995年得到最高法院許可。哥倫比亞則於1997年立法確認安樂死是臨終病人的一項權利。
法國青年樊尚·安貝爾的母親曾幫助兒子安樂死,這促使法國議會於2005年通過一項法令,給予沒有希望治癒或處於垂死階段的病人選擇死亡的權利。
澳大利亞北部地區曾短期承認安樂死合法。有關法令於1996年7月生效,但於1997年3月被澳大利亞聯邦議會廢止。
在全球各地,有很多人為安樂死合法化奔走呼號,但也有很多人堅決反對安樂死。在反對安樂死的人看來,直接或間接地造成他人死亡在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
❹ 安樂死法案的立法進程
1905年,由弗朗西斯·培根首創,英語中才有enthanasia這個詞用以指代「安樂死」,但是,安樂死的觀念和實踐卻歷史悠久。在古斯巴達,人們即認為,不健康的嬰兒可予處死,而留下安樂死的紀錄。在古羅馬和古希臘,殺死嬰兒、自殺和各種安樂死行為更是廣為人們接受。縱觀各國安樂死立法的歷程,最早出現的是1906年美國俄亥俄州的安樂死法案。30年後,英國於1936年成立了自願安樂死協會,且於同年向英國國會提出了安樂死法案:要求人們簽署一份申請書,申請者必須超出21周歲,患有伴隨性嚴重疼痛的不可治療的致命疾病。簽署時需要有兩個證明人在場,遞交由衛生部任命的「安樂死審查人」審查。該年美國也發起成立了「自願安樂死協會」,但由於有披著「合法殺人」外衣的嫌疑,遭到了民眾的紛紛反對。1938年,希特勒借口實施安樂死,建立了安樂死中心,殺死20多萬人,這使安樂死籠罩上恐怖的陰影,阻礙了安樂死的蓬勃發展。1939年至1976年美英等國均提出過安樂死法案,但均未獲通過。直到1976年9月30日,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簽署了第一個《自然死亡法》⑶(加利福尼亞州健康安全法),規定「任何成年人可執行一個指令,旨在臨終條件下中止維持生命的措施」。這是第一次使「生前遺囑」這類書面文件具有法律的權威。是年,在日本東京舉行了「國際安樂死的討論會」,會議宣稱要尊重人的「尊嚴的死」的權利。1993年2月9日荷蘭參議院通過了關於「沒有希望治癒的病人有權要求結束自己生命」的法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通過安樂死立法的國家。這給一直處於低潮的安樂死運動注入了一支強心針,極大的推動了安樂死合法化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受此影響,澳大利亞北部地區於1995年也通過了類似的法案,但於半年後被廢止。2001年荷蘭上下兩院以絕對優勢通過了安樂死合法化的法案。為了避免濫用安樂死,造成非正常的死亡,法案本身規定了非常嚴格的條件:「首先,病人必須是成人,申請安樂死的病人必須自願,而且必須是病人深思熟慮之後所作出的堅定不移的決定;其次,病人必須在無法忍受病痛的情況下才能申請安樂死;再次,病人所患疾病必須要經過兩名醫生的診斷,慎重的確定安樂死的方式。」⑷於是荷蘭成為了當今世界上第一個將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安樂死運動在一國已徹底取得了勝利。最近,荷蘭鄰國比利時已開始制定有關允許實施「安樂死」的法律草案,西班牙也正在醞釀就此問題立法。
2015年9月,英國議會下議院11日投票否決了「求死權法案」,即俗稱的「安樂死法案」。投票時,法案的支持者和反對者都在議會大廈外舉行集會示威。在當天的投票表決中,118票支持,330票反對,否決了這項法案。
這項法案由工黨議員麥理斯提交。法案建議,因患絕症而只能存活不到6個月的成年人可以獲得一劑足以致命的葯物處方,前提是他們必須能夠自己服下這劑葯,而且開這張處方需經兩名醫生和一位高等法院法官逐案審批。法案不允許非致命殘障患者或老年痴呆症患者在他人協助下結束生命,並規定醫務專業人士有權拒絕求死協助要求。
英國議會下議院就這一議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支持陣營聲稱「求死權法案」將使絕症患者得以「帶著尊嚴、體面、平靜地辭世」,而反對陣營則堅持安樂死「根本不可接受」。 縱觀兩派關於安樂死的爭論,主要圍繞在生命神聖、至上觀,個人獨立價值觀,同情論,本人同意論,關於醫學新突破,危險先例論和功利觀等方面,限於篇幅,本文不作詳細介紹。
否定說片面宣揚安樂死的消極影響,抹煞了它的正面作用,忽視了社會的動態特徵。而肯定說則過於強調安樂死的積極效應,看不到安樂死本身所固有的負面影響。對待安樂死應持既肯定又否定的揚棄態度,實行有保留的承認。
❺ 荷蘭安樂死法案的原文 誰有
我知道美國現在有第二個州開始有了安樂死的立法。
如果樓主研究安樂死的話,我覺得這個新出來的,價值更大。
❻ 非荷蘭國籍的人,可以申請到荷蘭安樂死的嗎請有根據地回答。
不可以,荷蘭政策僅針對當地公民。
操作程序:
(1)病人向法院提出申請。
申請一律採用書面形式:當病人表達了選擇安樂死的意願以後,病人的親屬告知醫院所在地市的法院。法院及時派工作人員到病房或專門場所主持申請的書寫活動。法院必須指定公證機關到場公證。
書寫申請之前,法院須指定醫師判斷病人是否處於神志清醒的狀態,神志不清醒的不得進行申請的書寫活動。申請書為法定標准格式,病人需要書寫的主要內容是表達自己難忍病痛、自願選擇死亡的意願。病人有書寫能力的,必須親自書寫。
(2)醫師對病人情況作出書面診斷結論
法院立即指定病人所在醫院的權威醫師以及其他醫院的權威醫師對病人的病情分別獨立的進行診斷,在7天之內作出書面結論。書面結論要有醫師簽字和其所在醫院加蓋公章。
書面結論的內容主要是明確判斷:
1、病人是否確實患有當前醫療技術無法治愈的不治之症
2、該不治之症是否確實給病人帶來了極端痛苦
3、病人是否已經處於臨近死期的狀態
4、是否確實是除了安樂死以外別無其他辦法可使病人在一個較長的連續的時間內擺脫病痛。
(3)達成安樂死實施協議
對於初步達成安樂死實施條件的情況,法院必須及時組織進行達成實施安樂死協議的活動。
(4)進入「第二等待期」
病人撤回申請的,可以在自撤回申請之日起的7天之後再次申請,7天之內不得再次申請。撤回書、公證書、再次申請的申請書裝入案卷,由法院保管。
(5)最後實施
在正式實施之前,病人仍然可以隨時撤回申請或授權(協議即無效),撤回活動按前述程序進行,但醫師非有正當理由不得隨意違反協議。
(6)荷蘭安樂死立法擴展閱讀:
行為分類
一般分為兩大類:
1、積極的(主動的)安樂死,指採取促使病人死亡的措施,結束其生命,如當病人無法忍受疾病終末期的折磨時。
2、消極的(被動的)安樂死。即對搶救中的病人如垂危病人不給予或撤除治療措施,任其死亡。
在安樂死的討論中,還應區分以下兩種情況:
1、垂危病人的安樂死。這里,安樂死只不過使死亡時間稍稍提前一些。
2、非垂危病人的安樂死。若不進行安樂死,病人可以存活相當長時間,並且不一定自覺痛苦,但他的生活質量是低下的,對社會家庭是一個負擔。例如畸形或發育不全的嬰幼兒或患不治之症但尚未處於垂危階段的病人,以及植物人等。
無論從倫理學還是從法學的角度來看,消極的安樂死接近自然死亡,而積極的安樂死則接近故意殺人。
❼ 世界上第一個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是
荷蘭 尼德蘭王國(荷蘭語: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簡稱尼德蘭(荷蘭語:Nederland),因其北荷蘭省(Noord-Holland)和南荷蘭省(Zuid-Holland)最為出名,故又稱「荷蘭」(Holland),是由尼德蘭、阿魯巴、庫拉索和荷屬聖馬丁4個構成國組成的君主立憲制的復合國,是以尼德蘭本土為核心的主權國家。尼德蘭王國政府的權力僅限於國防、外交、國籍和引渡,除了上述權力以外,各構成國皆有完全的自主權和自治權。[1] 荷蘭在1648年以前先後受到哈布斯堡王朝、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的統治,1581年成立尼德蘭聯省共和國(荷蘭共和國),[2] 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認其獨立,並在17世紀時達到鼎盛時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霸主,曾被譽為海上馬車夫,1815年成立王國,1848年確立君主立憲政體。[3] 荷蘭是低地國家,本土設12個省,下設443個市鎮。首都設在阿姆斯特丹,但其中央政府、國王居住辦公地、所有的政府機關與外國使館、最高法院和許多組織都在海牙。[3] 國土總面積41864平方千米,位於歐洲西偏北部,是亞歐大陸橋的歐洲始發點,與德國、比利時接壤,是歐盟和北約創始國之一,是申根公約、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組織的成員[4] 。荷蘭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全球幸福感最高的國家之一,以海堤、風車、鬱金香和寬容的社會風氣而聞名,在對待毒品、性交易和墮胎的法律是全世界最自由化的。荷蘭是全球第一個同性婚姻與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3] 2018年1月1日,荷蘭正式成為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❽ 荷蘭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這個國家還有那些事情是我國法律不允許的
黃色「事業」蓬勃發展荷蘭妓院開到機場
黃色事業極蓬勃的荷蘭,竟允許版妓院的權「地盤」延伸至國際機場。當地一家名為雅姆的連鎖式妓院,計劃在明年「進駐」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斯希魯霍爾機場,主要目標是長途乘客。
機場妓院招攬的客人,是那些要在斯希魯霍爾機場等候轉機,百無聊賴的過境乘客。另外,乘搭過長途飛機而又提早到達的旅客,也是妓院的主要拉客目標。
在荷蘭,賣淫是合法的,不過以往經營妓院卻是違法的,直至今年的10月荷蘭上議院才正式批准妓院合法化。色情行業是荷蘭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每年收入估計達20億荷蘭盾。
❾ 安樂死的法律規定
荷蘭是第一個將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但荷蘭對「安樂死」的權利設置了最低年限12歲。同時,12歲以上的未成年重症患兒如需採取「安樂死」措施,必須徵得家長、醫生等多方的同意。
安樂死在荷蘭仍然是犯罪,但如果能夠證明滿足下列標准,報告已經實施安樂死的醫生不會受到起訴:病人請求安樂死是自願的、經過充分考慮的、一貫堅持的和明確的;醫生與病人有足夠密切的關系,使醫生能夠確定這個請求是否既是自願的又是經過充 分考慮的;按照目前的醫學意見,病人的痛苦是不可忍受的,而且沒有改善的希望;醫生與病人討論過除安樂死以外的可供選擇的辦法;醫生至少應向一個具有獨立觀點的其它醫生咨詢;安樂死的實施應符合優質醫療實踐。
日本、瑞士等國和美國的一些州也通過了安樂死法案。1976年日本東京舉行了第一次安樂死國際會議。
美國最高法院2006年裁定,醫療行為由各州自行管理,包括協助自殺。2008年11月,華盛頓州近60%的選民投票通過了第1000號動議案,成為繼俄勒岡以後第二個由選民投票允許安樂死的州。華盛頓州允許安樂死的法律自2009年3月5日生效,規定,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如果剩下的時間不到6個月,可以要求醫生對其實施安樂死;要求安樂死的病人必須年滿18歲,有行為能力並是該州居民;病人必須提出兩次口頭申請,間隔15天,並在有兩名見證人的情況下提出書面申請,其中一名見證人不能是病人的親屬、繼承人、負責治療的醫生或與申請者所住醫院相關的人;開致命性處方或實施安樂死的醫生還必須向州衛生部門提交記錄的復印件,州衛生部門就法律的實施情況撰寫年度報告。
1996年5月25日,澳大利亞北部地區議會通過了《晚期病人權利法》,從而使安樂死在該地區合法化。從北部地方開始,類似法案被傳播到了其他省份。不過九個月後。澳大利亞參議院宣布廢除「安樂死法」,安樂死在澳大利亞重新成為非法行為。
在德國,安樂死協會的會員1994年已達4.4萬人;1999年,德國外科學會首次把在一定情況下限制和終止治療作為醫療護理原則的一項內容。
2002年,比利時步鄰國荷蘭之後塵宣布「安樂死」合法化,但當年的法律條款只適用於18歲以上的成年人,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無法享有安樂死的權利。
2014年2月13日比利時眾議院通過一項「讓重症患兒享有安樂死權利」的法案。比利時眾議院以86票贊成、44票反對、12票棄權通過了「讓重症患兒享有安樂死權利」的法案。2013年12月,比利時參議院已通過該法案。比利時國王菲利普未來數周內將簽署該法案,比利時將在此後成為全球首個對「安樂死」合法年齡不設限的國家。
2016年4月14日,加拿大聯邦政府向國會遞交允許醫助死亡,即安樂死的法案。加拿大司法部長喬迪·威爾遜-雷布爾德稱,該法案將允許能夠負責的成年人在難以忍受重病、不治之症帶來的痛苦的情況下,選擇平靜地離開,而不再等待死亡、痛苦和恐懼,當地已有超過20人根據該法律接受了安樂死。
❿ 目前為止安樂死在哪些國家合法化
目前已立法容許安樂死的地方有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和美國的版俄勒岡州、華盛頓權州和蒙大拿州等地。
奧地利、丹麥、法國、德國、匈牙利、挪威、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和瑞士10國,允許「被動」安樂死,只准終止為延續個人生命而治療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