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的底線

依法治國的底線

發布時間: 2021-11-28 17:47:52

Ⅰ 依法治國只為捍衛道德底線嗎

別鬧了。
有些話是不能說的太明白的。
法律、軍隊、公檢法等等都是國家機器。

Ⅱ 依法治國的重點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根本保證。
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Ⅲ 到底是依法治國,或是"依法亂國

依法治國,不能演變成「依法亂國」!
依法治國,不是什麼事情都用法來 解決。相反,越是講依法治國,越是要少用法。最成功的依法治國,就是不用法。我舉個例子來說,兩口子打了架,先由雙方父母調解;調解不成找親戚朋友勸;親戚朋友勸不住,再找領導出面調解;領導勸不住,再找街道辦來調解……實在實在沒有辦法了,再去法院。 上法院,是底線,沒有辦法的辦法。如果兩口子一打架就直接上法院,打一回去一回,打兩回去兩回,我敢肯定,當下的中國,沒有一家不離婚的。你想想是不是?

Ⅳ 什麼是依法治國的底線

依照xxd的想法治國就是依法治國
所以底線就是,不能損害xxd的利益。

Ⅳ 我國為什麼提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原則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版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權實現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以下原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實現依法治國總目標為何必須堅持「五項原則」?筆者認為,這是由我們的國體、政體所決定的,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底線,是依法治國的根本。我們必須毫不含糊地堅持,絕不能犯「顛覆性錯誤」。

黨的領導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保證。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歷史、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改革開放的歷史,都充分證明,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維護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才能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不斷創造新的輝煌。因此,實現依法治國我們必須堅持

Ⅵ 談談你對依法治國的認識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回志、主張治理答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簡而言之,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根本保證。

(6)依法治國的底線擴展閱讀:

基本內容

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1、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

2、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徹底否定人治,確立法大於人、法高於權的原則,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個人意志的影響;

3、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國是一切國家機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Ⅶ 深化依法治國實踐主要從幾個方面著手

1、堅持以黨的領導為根本保證,完善全面依法治國領導體制:當前,全面依法治國進入系統推進的新階段,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需要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做好整體謀劃、銜接配套。

同時,法治領域改革進入深水區,會遇到更多難啃的硬骨頭,需要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優勢,統籌各方面資源力量,形成攻堅克難的合力。

2、堅持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合憲性審查是保證憲法有效實施的關鍵制度。要嚴格落實憲法規定,健全中國特色合憲性審查機制,確保違憲行為及時得到糾正和追究。

完善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把所有規范性文件納入備案審查范圍,堅決糾正和撤銷違憲違法的規范性文件。


3、堅持以良法善治為基本取向,加快法治中國建設步伐:只有依據反映客觀規律、體現人民意志、解決實際問題的良法治理國家,才能促進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和諧、生態美麗。善治是法治的目標。

全面依法治國,就是要實現權利有保障、權力受制約、違法必追責、正義可預期、公平看得見的善治狀態,促進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4、堅持把抓住「關鍵少數」作為重要方法,發揮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既要堅持高標准,更要守住底線,在厲行法治上當模範、作表率,帶頭強化對法治的追求、信仰和執守,真正將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變成想問題、辦事情的思想自覺和行為習慣。

(7)依法治國的底線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是對新中國歷史經驗進行深刻總結的結果:建國以後,中國民主和法制建設一度有過長足的發展,但由於「左」的指導思想,而使民主法制建設的良好勢頭急轉直下,最終釀成十年「文革」的歷史性悲劇。「文革」的教訓極為慘痛和深刻。

鄧小平同志在回答外國記者如何避免類似「文革」那樣的錯誤時說:「我們這個國家有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歷史,缺乏社會主義的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法制。現在我們要認真建立社會主義的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法制。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Ⅷ 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國,關鍵在於黨能不能依法執政

依法治國是我國憲法確定的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國,關鍵在於黨能不能堅持依法執政,各級政府能不能堅持依法行政。《決定》科學總結我黨領導人民長期探索治國之道的歷史經驗和共產黨執政規律,提出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的關鍵這一科學結論,並對依法執政提出一系列明確要求。
領導幹部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依法辦事,對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和尊嚴至關重要。在領導幹部中,法治觀念淡薄、特權思想嚴重、目中無法、信奉權大於法的人還不少。這是法治建設的大敵,依法執政的大敵。作為領導幹部,必須高度重視憲法法律的學習,把熟練掌握憲法法律知識、法治理念、法治精神作為履職盡責的基本條件,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要時刻綳緊法治這根弦,做到心中有法、慮必及法、行必依法。
對法律要有敬畏之心,始終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沒有特權、法律約束沒有例外的原則,牢固確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不能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權壓法、以言代法、徇私枉法。尤其是在依法行使自由裁量權時,一定要恪守公平正義的法治理念,正確處理權與法、情與法、利與法的關系,公正決斷是非,不因私利拋公義,不因私誼廢公事,不因私情棄公平,確保權力行使不偏離法治軌道、不突破法律邊界、不逃避法律責任

熱點內容
商法聽誰的課 發布:2025-05-24 02:11:38 瀏覽:367
法院違法舉報中心 發布:2025-05-24 02:11:28 瀏覽:417
刑法自首條 發布:2025-05-24 02:10:57 瀏覽:482
規章制度的落款 發布:2025-05-24 02:10:57 瀏覽:28
勞動法試用期員工薪資發放條款 發布:2025-05-24 01:56:40 瀏覽:468
歌舞團規章制度擬定 發布:2025-05-24 01:56:39 瀏覽:943
中級法院黨組 發布:2025-05-24 01:56:37 瀏覽:103
行政法是否是擔保法 發布:2025-05-24 01:51:54 瀏覽:95
一天十二小時不休息違反勞動法 發布:2025-05-24 01:45:21 瀏覽:819
保定法院高潔 發布:2025-05-24 01:18:10 瀏覽: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