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比知識更重要

道德比知識更重要

發布時間: 2021-12-01 18:02:00

Ⅰ 四辯總結陳詞 道德比知識更重要

給你些論點吧:

一、強盜、小偷應用知識傷害別人,謀得私慾,掠奪、盜竊別人的財物;

傷害別人的生命安全。
二、雷鋒用道德思想支配應用知識做好事為別人服務,為人民服務。
三、奸商、黑心商人用知識傷害別人從中謀取暴利。
四、正常的商人用道德思想支配應用知識,得正常所得之財。
五、貪官、惡官用知識傷害別人、老百姓,強取豪奪、謀取私慾、私利。

六、清官、民官用道德思想支配應用知識為一方百姓謀取幸福、利益。
七、私慾之國應用知識強取掠奪別國資源,傷害別國人民的利益、生命安

全;為本國人或自己謀取利益。
八、和平友誼之國用道德思想支配應用知識為本國人民謀取幸福、利益;

與各國和平相處,互助互利平等交往。
九、一個人的言語、行為是根據他的道德思想內涵而顯現。

Ⅱ 道德教育比書本知識更重要,為什麼呢

當今社會,應試教育處於巔峰,需要知識廣博的人。所以清華北大的學生總是能更容易找到工作。他們性格好嗎?我們高職的學生是不是性格不好?雖然我們的知識比不上別人,但我們失去的會比我們的個性還要多?但是擁有更高的人格有什麼用?社會需要的是有知識的人。人民老闆找人首先看的是你的知識,而不是你的性格。

很多人說道德對劉海洋和馬加爵非常重要,所以我想問你你的道德是怎麼來的。對方是否認為那些還沒有上大學的人在道德上是低人一等的?眾所周知,我們的品德始於牙牙學語。中國的大學有100多萬學生。劉海洋和馬加爵只指出了其中的兩個。我們需要用一些觀點來覆蓋世界嗎?這真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只是對調節心理知之甚少。這樣的人不是積累知識,用空氣塑造人格嗎?

Ⅲ 求辯論賽「知識與道德哪個更重要」知識方的辯證角度、論據..

知識是道德的根基,沒了必要的知識學習,道德也許還在孕育之中沒唄發現出來呢! 學習知識是為了更好的完善和履行我們道德義務,試想一個毫無文化修養的人會履行所謂的道德么?不可能的事,因為他根本就不懂「道德」是個什麼東東!所以「道德」因知識而生,就好象一個母親跟她的一個孩子相比,要是沒了媽,她的孩子就不會存在,即然不存在又哪來的資格說自個兒比親媽還重要呢!

Ⅳ 知識比道德更重要的辯論詞

那當然,若一個人只一味地講道德,一點知識都沒有,我想他可能做了有違道德的事,他還認為他做得對,只有有了知識,才能充分運用所學知識去樹立道德人生觀。反說,若一個人沒有道德,空有知識,那是很可怕的,你想啊,他要是運用自己的知識才能去做道德敗壞的事,那可不得了哇!

Ⅳ 道德比知識更重要的事例

看完題目大家也知道我要說什麼了,人格是一個指數繁多的東西,需要用一生的足跡去印證。之所以要有大學階段,因為我們一般人的知識結構在年輕時往往很散亂,而知識的有序和豐厚是一個人內涵的依託,因此我們需要用四年的時間尋找自己的知識熱點,養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指示觀。人格的形成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從你出生的那一刻開始,你的家鄉、父母、親人、老師、朋友,你看過的書、電影,聽說過的故事、英雄都在不斷地改造影響你的人格特點,還有一部分人格據心理學家稱是遺傳而來的,從受精卵開始分裂以後就確定了。大學是人格塑造的重要階段,但事情總有輕重,試問一名大學生沒有把知識積累放在第一位,那麼他這四年對得起誰,我們都知道要資源優化配置,在最適合的地方做最正確的事!一個孜孜不倦、勤奮好學、喜愛思考的大學生,人格上會有很大問題嗎?頂多是還不夠成熟穩重,團隊合作精神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而且我想這種情況是少數,熱愛智慧的朋友會關注一切值得學習的方向。
最後要強調的是,知識積累指的是一種現況思考與文本的結合,無論是什麼專業,脫離了社會和人類都不可行,這樣子就跟大學的初衷背道而馳了,我方是堅決反對的。
無數成功人士回過頭來勸年輕人時,都會提到「書到用時方恨少」,可見知識功底的重要,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饈且桓齜胖迷詮鬩褰嵌壬轄駁謀瓿擼�鶓芟吆脫勱緹齠ㄒ磺校�爍褚噯?
1。很多人說劉海洋和馬家爵的事情來說道德很重要,那麼我倒要問問你的道德是怎麼來的?是在大學4年裡才培養的么?那麼對方的便有是不是認為那些還沒有上大學的人道德低下呢?眾所周知,我們的品德是從我們牙牙學語的時候就開始的。中國在大學的辛辛學子何止百萬,劉海洋和馬家爵只不過指著百萬之重的2個難道我們看世界要以點覆面嗎?
2。有人說人格是知識的基礎,此言大錯特錯。試問一個人沒有知識作為基礎,那怎麼來分辨是非?古人早就說過:讀書為什麼?無非是分黑白明是非而已。如果沒有人告訴一個小孩未經別人允許的時候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那麼這個小孩將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我們可想而知……
3。有人說貪官說污吏,那麼請問這些人在當官之前是經過重重道德考驗的,他們是否是道德不夠?肯定不是,而且還邀請對方辯友住一個問題,我們討論的是大學期間的問題。當官後會發展的如何,那時畢業以後的事情,請不要跑題,謝謝。
4。還有人可能說出過熱的問題,出國是道得的問題么?出國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個大問題,是經過反復討論的問題,至於對方辯友說的出國很多人不回來的問題,愛因斯坦倒是出國了,你能說他道德低下么??
5。學習也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在技術不斷更新的近天你們在短短的4年內又可以講學習的學習足夠嗎? ----
那麼這4年你作為一個學生的主要任務是什麼呢?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任務都忘記了那還何談道德?如果大學生各個大學畢業各個路不拾遺,就是什麼專業知識都只知一二。拿國家如何發展,世界如何前進,人類如何進步??
6。有人說高科技犯罪,那麼抓高科技犯罪的人,你又如何解釋??
這些話是我一個一個字打上去的,如果這些話對你有幫助的話;如果你要抄到別的地方的話,那麼請復制完全。還有我並沒有傷害其他論友的意思,我只不過看到有關知識的辯論太少了,僅此而已。
1、 大學的目的,大學的使命 2、國家科教興國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3、知識經濟
假如大學的主要作用是朔造人格的話,那麼他們完全沒必要再來大學。
來到大學,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是學習!學習有時什麼?知識的積累。請問反方同學,塑造人格,在家裡可不可以?而在家裡,在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你學得到嗎??
在辯這個辯題時,切勿極端化.而應承認兩者都重要.再論證誰更重要.
校園是關鍵詞.
我認為知識學習更重要.
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了人才強國戰略,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作用。教育的根本任務是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不斷增強我校大學生的社會競爭力,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黨的教育方針要求高校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高素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發展教育和科學技術是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科教興國戰略也要求高校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人才。
增強學生社會競爭力是高校發展的內在要求。學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目前高校間的競爭也是人才培養的競爭,體現在高校培養的人才的社會競爭力。對於一個學校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生,而對於一個學生來說,增強自身的社會競爭力最重要的是專業課程知識,一個人要是連最最基礎的東西都沒有掌握,怎麼能談的上在社會上立足.就拿我們現在的社會來說,每個工作崗位都是有具體要求的,而大多數的單位都會在最基本的要求上填寫:**學歷以上.這就說明了一個人的專業知道對一個人面對社會競爭的重要性,也就是說知識學習是在校大學生最基本的任務,也是最重要的任務.這是顯而易見的,你想,要是一幢房子要是連最基本的地基都不重視,你如何能將房子蓋好,或者說是穩定
知識本來是無窮盡的,如果用有限的生命去學無限的知識是不實在的,也是不可能的。知識不是用來學的,是用來用的,當你為了使用而去學習時,就會變得更有動力,更有效率。各位肯定有考試前備戰時一小時頂一天的經驗吧,那是因為知識馬上要用了,人體各方面的機能都到了最佳狀態,學起來當然有效率多了。所以在大學期間,人格的培養比知識的積累更重要,人格是一輩子的 事,知識只是暫時的,而且現在知識的更新期變短了,現在學的未必能用的上,沒看到現在很多大學生專業不對口嗎,到了工作崗位還是要從新學起。記得某大學的老校長說過,大學是學做人的。所以我贊成在校大學生塑造人格更重要
又是更重要問題,兩者都重要的前提下自然是積累知識更重要,人格這個東西不是憑空就有的,塑造人格不是說塑造就塑造,想有什麼人格就來什麼人格,積累知識可以說是塑造人格很重要的一方面,很多事要用知識理性的判斷,各種知識的積累後有了是非觀,連人格是什麼都不知道何來塑造。
好的人格之所以難塑造恐怕也是因為這等知識有什麼用的發問,有知識還不用,偏偏把塑造人格看成單傳的手藝新開個門派,只是這門派沒什麼武功,只是瞎嚷嚷。既然積累知識要和塑造人格相輔相成,知識顯然有其工具性,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是易懂的道理
如果你認為積累知識就簡單的像堆穀子那種積和累的化,大可不必再和我說什麼,因為我積累知識不是知道記住就完事的,我以為不是傻子的化,積累知識最少是要思考的,而明明知道而不用的,我倒想知道你如何培養他的道德,在學校培養各種重要思想各種道德恐怕都會發幾本書給你,你不見的都積累了,也不見得積累好了,這就是積累知識得重要,你積累好了而違反道德,那是瘋了,得去醫院不是大學

如果一個醫生有很高的醫德,可以看病不要錢,但是他的醫術卻不怎麼高明,你會去他那裡看病嗎?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在當今這個社會,應試教育處於頂峰的社會,需要的是有廣博知識的人,所以從清華北大出來的學生總是能夠更容易的找到工作,難道他們的人格就一定很好嗎,難道我們這些高職出來的學生人格就一定很差嗎,雖然我們知識比不上人家,比個人格也會輸?不過有更高的人格有什麼用,這個社會需要的是有知識的人,人家老總找人第一是看你知識,而不是看你人格~~
因為兩者看來都很重要,但是題目是要求在學校范圍里,科學正確的講法是——學知識、做人都重要,
若硬是要論的話,我的觀點是:大學是學知識的地方,也是培養人格的地方,而大學始終要跨進社會的,在新的社會下,社會是發揮你知識的時候,也是檢驗你這個人人格是不是合格的地方,只有你這兩方面都健全了,現實的講話是已經有立足點了! 所以講做人比學知識更為重要~~~~~~~~~~
至於"你們"又說的,就是因為"你們"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必然是"你們" 其中一個出了問題。既然我說都重要,恐怕意思就是有了一定知識後,人格塑造還不到"忽視"的程度,是要繼續不忽視的,知識再豐富有什麼用這顯然是句不省人事的話,守著金山窮死也就大抵就是這樣了,知識的用處不僅僅是塑造人格,然而不吸取新知識完善人格,塑造人格是句空話,無米之炊,一個農婦教育兒子塑造兒子人格的時候也要講些做人做事的淺顯的道理或者故事,不是整日對著他喊"去塑造人格吧"就可以的。
好的人格之所以難塑造恐怕也是因為這等知識有什麼用的發問,有知識還不用,偏偏把塑造人格看成單傳的手藝新開個門派,只是這門派沒什麼武功,只是瞎嚷嚷。既然積累知識要和塑造人格相輔相成,知識顯然有其工具性,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是易懂的道理。
偏偏就有"一味的追求知識的積累"的人,而不知道把知識用到塑造人格上, 這讓人悲哀的發笑,難怪要發出知識有什麼用的問題了,不知道你是用什麼塑造的人格,金,木,水,火,土?
有人說「有人提到馬家爵,這實在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就是調節心理方面的知識太少,還不要這樣的人積累知識,拿空氣塑造人格么?」我想問下,有強的心理方面的知識,沒有得到更好思考和使用,又有何用。
請問樓上得你怎麼培養思想道德觀念,說這句話就是培養人格了?培養思想道德觀念不用知識么?知識是什麼,除了專業課別的就不算知識?我也問你,沒有強的心理方面的知識,你思考什麼,用什麼?沒有個順序的先後么?好的品格是坐那就有的?啥是好的品格,評判的標准從哪來?不用知識判斷么?在大學塑造起來的人格經得住走入社會得沖擊么?沒有自己頭腦得理論理性化所支撐得人格是不穩定得,是脆弱得,如果人格培養更重要些,你怎麼表現這個更重要,多抽時間培養人格么?怎麼培養?實際行動是什麼?看思想道德書?扶老大娘過馬路?一天能扶多少個?
一個善良的農夫跟一知識豐富的大學生去你公司應聘,你會要誰呢?
對方的觀點我不敢苟同,一個人的知識你能看到嗎?知識一旦被你擁有,他還會跑嗎,而人格是多變的,在人的一生中,可以有善轉惡,也可以由惡轉善,人格的塑造不是一日之工,他要一生的努力,而大學是人積累知識的最佳時期,不要把時間白白浪費哦.
我來對樓上得到的重要的朋友的觀點,希望能對將要參加辯論的人一點幫助:
1。很多人說劉海洋和馬家爵的事情來說道德很重要,那麼我倒要問問你的道德是怎麼來的?是在大學4年裡才培養的么?那麼對方的便有是不是認為那些還沒有上大學的人道德低下呢?眾所周知,我們的品德是從我們牙牙學語的時候就開始的。中國在大學的辛辛學子何止百萬,劉海洋和馬家爵只不過指著百萬之重的2個難道我們看世界要以點覆面嗎?
2。有人說人格是知識的基礎,此言大錯特錯。試問一個人沒有知識作為基礎,那怎麼來分辨是非?古人早就說過:讀書為什麼?無非是分黑白明是非而已。如果沒有人告訴一個小孩未經別人允許的時候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那麼這個小孩將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我們可想而知……
3。有人說貪官說污吏,那麼請問這些人在當官之前是經過重重道德考驗的,他們是否是道德不夠?肯定不是,而且還邀請對方辯友住一個問題,我們討論的是大學期間的問題。當官後會發展的如何,那時畢業以後的事情,請不要跑題,謝謝。
4。還有人可能說出過熱的問題,出國是道得的問題么?出國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個大問題,是經過反復討論的問題,至於對方辯友說的出國很多人不回來的問題,愛因斯坦倒是出國了,你能說他道德低下么??
5。學習也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在技術不斷更新的近天你們在短短的4年內又可以講學習的學習足夠嗎? ----
那麼這4年你作為一個學生的主要任務是什麼呢?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任務都忘記了那還何談道德?如果大學生各個大學畢業各個路不拾遺,就是什麼專業知識都只知一二。拿國家如何發展,世界如何前進,人類如何進步??
6。有人說高科技犯罪,那麼抓高科技犯罪的人,你又如何解釋??
這些話是我一個一個字打上去的,如果這些話對你有幫助的話;如果你要抄到別的地方的話,那麼請復制完全。還有我並沒有傷害其他論友的意思,我只不過看到有關知識的辯論太少了,僅此而已。
這個辯題根本無法辯論,人格的塑造在童年,知識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我看了前幾位聊友的帖子,他們好象把生活常識.哲學.為人處世哲學.等東西淪為知識這一筐了,我覺得這里的知識應該只是指專業知識。也就是狹義的知識。我也參加了這個校際辯論賽`
高科技犯罪的人生方向為什麼歪了?
因為思想教育方面的知識積累不夠!每天讀讀〈〈論語〉〉 ,你的良心一定會受到鞭笞,思想得到升華。
1、 大學的目的,大學的使命 2、國家科教興國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3、知識經濟
假如大學的主要作用是朔造人格的話,那麼他們完全沒必要再來大學。
來到大學,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是學習!學習有時什麼?知識的積累。請問反方同學,塑造人格,在家裡可不可以?而在家裡,在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你學得到嗎??
2、 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了人才強國戰略,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作用。教育的根本任務是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不斷增強我校大學生的社會競爭力,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黨的教育方針要求高校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高素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發展教育和科學技術是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科教興國戰略也要求高校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人才。
增強學生社會競爭力是高校發展的內在要求。學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目前高校間的競爭也是人才培養的競爭,體現在高校培養的人才的社會競爭力。對於一個學校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生,而對於一個學生來說,增強自身的社會競爭力最重要的是專業課程知識,一個人要是連最最基礎的東西都沒有掌握,怎麼能談的上在社會上立足.就拿我們現在的社會來說,每個工作崗位都是有具體要求的,而大多數的單位都會在最基本的要求上填寫:**學歷以上.這就說明了一個人的專業知道對一個人面對社會競爭的重要性,也就是說知識學習是在校大學生最基本的任務,也是最重要的任務.這是顯而易見的,你想,要是一幢房子要是連最基本的地基都不重視,你如何能將房子蓋好,或者說是穩定.
性格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說起來又是老生常談,但確實是條真理。由我個人的經歷可以得知:一個人的成功百分之九十取決於他的人格,取決於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而不是被決定於其餘百分之十的專業知識。這當然不是說一個只有百分之十知識功底的人就一定擁有百分之九十發展的可能。人格是磚,知識是水泥,磚是基本,可沒有水泥,磚是碼不成高樓的。
如果我是反方,我可能會駁你:曾經有許多人,當機會看著自己的眼睛微笑走來時,卻因為沒有夠份量的專業知識、可以勝任的能力而不得不無奈地放棄。
想像一下吧,那種沮喪的感覺我就有過這樣的經歷。

Ⅵ 「道德和知識哪個更重要」辯論

如果對方說,落後就要挨打,被打了連說話的權利都沒有了,還談什麼道德和尊嚴?我內怎麼回答?..答。容如果沒有理智就不會清醒的頭腦,哪如何還手?要打也要先想好打那裡。
如果對方說,生產力對社會發展起決定性作用,最以更重要,我怎麼回答?答,起絕對性的作用,沒有生產就沒新的事物,就沒有美好的明天。但是沒有道德、理智。怎麼生產?生產本來就是覺得這樣東西好,才大量的生產。生產不是創造,而要以道德心來評判該不該生產這產品。。。所以說是盲目的生產重要還是判斷重要呢?
我沒有搞懂的是,你是哪方辯論,你的立場?

Ⅶ 求道德比知識更重要的歷史事例

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鳩
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劉備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
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於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 周恩來
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 —— 郭沫若
害羞是畏懼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 —— 斯賓諾莎
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 德謨克利特
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 —— 凱洛夫
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 羅曼·羅蘭
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爾基
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 —— 馬雅可夫斯基
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過受到的誘惑不足而已;這不是因為他們生活單調刻板,就是因為他們專心一意奔向一個目標而無暇旁顧。 —— 鄧肯
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 —— 列夫·托爾斯泰
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 —— 契訶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 —— 馬克思
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會偷竊,可是,即使把百萬金元給了盜賊,也沒法兒指望他從此不偷不盜。 —— 克雷洛夫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發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它的旗幟,於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 黑格爾
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這是我的經驗之談。在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以外也是道德。 —— 貝多芬
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狄德羅
我願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 —— 貝多芬
裝飾對於德行也同樣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和生氣。 —— 盧梭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 —— 盧梭

Ⅷ 道德教育比書本知識更重要,這是為何呢

引言:道德是人的本能,是符合後天養成的行為規范和規范的。它是社會生活環境的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工作和成年的底線。它要求我們,幫助我們,在生活中自覺地救贖我們。如果沒有道德,或者失去道德,人類就很難美麗,甚至動物世界也不會理性和智慧。

三、對學生的意義

德育是學校工作的靈魂,致力於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質,反映學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貫穿於德育、體、美教育實踐的方方面面,統領著整個學校教育。它對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到指導、動力和保證的作用。小學德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的基礎性教育,是培養合格公民的起點。

Ⅸ 辯論賽知識比道德更重要

人在社會上行走比來的不是在校時分源數的高低,而是道德品質和做人處事能力,現中國的學生太注重分數的結果,而忽略了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過程。但這也是和國情分不開的,個人無力解決,那隻能靠每個家庭的主導父母親和學校老師共同的引導。希望能有比較好的結果。這其中家長的引導又更為重要,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行為世范的老師。

Ⅹ 道德是什麼道德的重要性是什麼為什麼道德比知識重要

道德是人本能的東西,更是後天養成的合乎行為規范和准則的東西。它是社會生活環境中的意識形態之一,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線。它要求我們且幫助我們,並在生活中自覺自我地約束著我們。假如沒有道德或失去道德,人類就很難是美好的,甚至就是一個動物世界,人們也就無理性無智慧可言。

道德是人類社會的一種重要意識形態,是由人們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形成的並由經濟基礎決定的,以善惡為評價形式,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用以調節人際關系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行為活動的總和。它由道德意識、道德規范和道德實踐(道德活動)三個部分構成。

道德高尚的人能夠利用前人傳授的知識造福人類;道德低下的人可能憑借人類已有的知識牟取私利,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道德高尚的人能夠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科學知識,從而推動社會進步;道德低下的人可能愚昧無知、既損人又害己。


(10)道德比知識更重要擴展閱讀:

道德是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導人們認識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教導人們正確地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從而正確地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規范自己行為。

人類擬定道德原則的目的是調節利益關系,實現本階級(社會或團體)利益最大化。道德是社會矛盾的調節器。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和自己的同類發生這樣那樣的關系。

因此,不可避免地要發生各種矛盾,這就需要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內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惡標准去調節社會上人們的行為,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使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臻於完善與和諧。

道德不僅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要求人們端正對自然的態度,調節自身的行為。

環境道德是當代社會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們應當以造福於而不貽禍於子孫後代的高度責任感,從社會的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開發自然資源發展社會生產,維持生態平衡,積極治理和防止對自然環境的人為性的破壞,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正常關系。

熱點內容
上海勞動法關於喪假 發布:2025-05-22 19:02:37 瀏覽:311
法院雲庭審 發布:2025-05-22 19:02:35 瀏覽:690
經濟法基礎重要知識點 發布:2025-05-22 19:00:56 瀏覽:11
生物安全條例 發布:2025-05-22 19:00:14 瀏覽:629
怎樣查詢法院的案件 發布:2025-05-22 18:57:56 瀏覽:37
2017勞動法帶薪休假 發布:2025-05-22 18:54:02 瀏覽:274
2011到2012經濟法試卷 發布:2025-05-22 18:46:00 瀏覽:784
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教學設計 發布:2025-05-22 18:39:53 瀏覽:533
賬單代簽字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2 18:34:24 瀏覽:649
民法典或民法典 發布:2025-05-22 18:34:17 瀏覽: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