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學生背道德經

學生背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1-12-01 19:47:09

『壹』 我讓8周歲的小孩背《道德經》,不知該照哪個

你讓小孩背復《道德經》,不制如讓孩子背《三字經》。請不要小看《三字經》。你想想看,能稱《經》的書有幾種。儒家四書五經、道家《道德經》,《三字經》能在《經》之列,非同小可。《三字經》你不要小看,《三字經》突出的是「教之道,貴以專。」作者寫本書的目的是在自己家的私塾,教育自家子弟成人的啟蒙書。你還是讓小孩從基礎開始吧。

『貳』 小學生應不應該背誦詩經,大學,論語和道德經

可以了解,背誦個人認為就不需要了,等積累到一定程序的時候一看就能理解了...

『叄』 如何評價河南某中學要求學生早起跪拜孔子並強制背誦《道德經》

教育學生學習經典,這無可厚非,但讓學生「跪拜孔子」,且要求學生每天清晨5點必須起床誦讀《道德經》,這樣的做法實在太任性了。
從報道中不難發現,這所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管理存在著嚴重問題:其一,現在提倡公民教育,可該校卻是要倡導下跪;其二,要求學生清晨5點起來誦讀《道德經》,這顯然不符合減負要求;其三,學校的教師睜著眼睛說瞎話,明明學生對於下跪非議甚多,可學校卻說是油然而生;其四,教育理念存在嚴重偏差。學校校長居然認為讀經能上北大清華,學渣變學霸。
不管閱讀什麼樣的經典,我們都不能跪著去讀,而應該站著讀,要敢於質疑,敢於挑戰權威。可這所學校是對學生進行「奴隸式」教育,這與現代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馳的。
教育是要遵循規律的,容不得半點馬虎胡鬧,一所學校的教育如果變得很任性,那後果是很嚴重的。必須及時叫停。

『肆』 孩子多大開始背誦道德經好

25至30歲,畢竟是很久遠的古文,年齡小了生僻字較多,也理解不了義理,上學的時候背這個耗費精力,考試還用不上,在形成人生觀之前還是不要學的好,這本書太老成了,不是少年該讀之書,容易誤入思想歧途。

『伍』 小學生應不應該背誦詩經、大學、論語和道德經

經讀百篇,其意自明!

我有一個親戚也是這樣,一次在交流中,其講孩子只要學習好就可版以,道德什權么的不重要。實際上這種觀念對我們影響非常深!

實際上,讀經受用的是一輩子,一輩子都能從先聖的學術中取得精華。

德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德以禮、義、仁為基礎。以德方能明道。東方智聖鬼谷老祖在其《本經陰符七術》中講: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神明就是大智大慧,道是大智大慧的源泉。而德是明道的基礎,儒學所提倡的忠,孝,仁,義,禮,智,信又是德的基礎。

現在的孩子比我們幸福了,我們那時學的東西,都是英雄模範的故事,市面上都是戰爭,間諜,紅色革命的書籍,想看這些都是難的。

記住一點,先聖的作品都是讓人成大材的,讓天下成就智慧的,如果真的能夠身體力行,效果也是立見的。

『陸』 孩子背《論語》、《道德經》對孩子成長有何好處

我認為《論語》從當今的角度來看是培養了孩子三個基本人生觀念的,好學,知恥,力求上進。學習了很多知識是不夠的,要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復習才可以,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好學的好習慣,好品德呢?《道德經》剛好闡述了如何養成好品德的觀點。

最後,《論語》和《道德經》本來就比較晦澀難懂,小孩子肯定有讀不懂的部分,因此,教材版本的選取與學習指導的部分非常重要,家長的作用就在於此。但是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需要日積月累的過程,不是說讀了《論語》和《道德經》就能成為好人,在社會實踐中,更要讓孩子多將這些道理實踐於生活。

『柒』 高中學生如何學習道德經

把道德經中重要的句子背出來。
然後自己理解。

『捌』 背誦道德經使人聰明

我是贊同背誦《道德經》能提高人的智商這種說法的。以下的回答是基於我學習《道德經》的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所謂道德經的背誦能提高人的智商,第一位的是取決於背誦的內容。
首先,由於道德經本身便是一本奇書,其中沒有一個專名,言簡意賅,辭朴意深。能以區區五千言講述如此博大精深的思想,恐怕為古今中外所罕見。其次,道德經獨特的語言表述方式、概念的模糊性、語詞的多意性,都使得道德經一書內涵更加豐富。因此,如果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道德經,本身是對我們的一大挑戰;就像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樣,每個讀老子的人對道的解釋必然不同,道德經必將豐富我們的學識,深刻地影響我們的思維。由於道德經目前最古老的版本是郭店楚墓竹簡本,其次是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甲本和乙本兩本《老子》帛書,再次是由東漢時的《老子河上公章句》、三國時王弼的《老子注》和唐初的傅奕的《道德經古本篇》演變而來的世傳本。要想真正懂一點道德經,恐怕對先秦的典籍和中國哲學、訓詁和考古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還要有一定的歷史、政治、古典文學等方面的知識——而這亦是一個提高思維水平的過程。
第二位要點明的是背誦這種學習形式。讓我們退一步而言,哪怕只是死記硬背,也能有助於我們的思維水平的提高。這種提高有可能是明顯的,也有可能是潛移默化的。這是因為背誦本身就是一種學習,而且背誦必然能讓人學習到哪怕一點點的東西,讓知識在人的大腦中留下痕跡——只要學的東西是有意義的;而顯然道德經並不是一堆羅列的數字,而是一篇有內在邏輯的古漢語文章。
本人上中學時就很能夠死記硬背,可以完全不理解一篇文言文的內容而把它背得滾瓜爛熟,像道德經這么短的文章更是不在話下。然而我能夠深刻感受到,死記硬背也是能學到很多東西的,特別是古漢語中有些詞句和現代漢語差別不大,背誦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理解記憶的過程;更別說道德經中俯拾皆是朴實易懂的道理,比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等句子,雖然我當時背的時候並不去記它們是什麼涵義,但我還沒傻到看不出來其中蘊含有大道理的程度。很多東西背誦時未必理解,但只要還有印象,未來的某一天說不定你會一拍腦袋恍然大悟。
不知道你是怎麼理解智商的,如果你把智商定義在通常所說的狹義的思維層面上,背道德經也是有助於提高智商的。所以第三位要說明的是:道德經中蘊含有辯證法思想。對辯證法這個東西,我現在也還有很多地方弄不清楚,也不好跟你說。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個很有用的東西;不理解、不懂得運用辯證法的人,往往嘲笑辯證法是一種虛無主義、相對主義的邏輯,是詭辯。那些人簡直就像是睜眼瞎,忽視歷史事實,否定我們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辯證法對人的思維是有深刻影響的,能讓人突破二元邏輯的局限,更全面的看問題;近代數學已經證明,在「是」和「否」為基礎的二元邏輯之外,還存在著其他用「是」和「否」不能表達的東西。非歐幾何以及測不準原理等的橫空出世、二元邏輯支撐起來的近代哲學的終結、當代科學和哲學的發展,使得我們的思維必然要朝著並且已經朝著非二元邏輯的方向深刻發展——辯證邏輯、現代數理邏輯都屬於非二元邏輯的范疇,都在當代社會有著廣泛應用。背了道德經,便難免會受到一點(樸素的)辯證法的影響,這對人沒有什麼壞處。
最後想說明的是,道德經本來就是一門哲學,而哲學一詞在古希臘語中就是「愛智慧」的意思,先賢們果然用語精妙——你說學習這門老子的哲學,你能不更聰明些、更有智慧些嗎?

『玖』 孩子,我為什麼一定要你背《道德經》

五術玄學山醫命相卜,你要是想學命相之術的話建議你可以先學看相,手相面相相比之下會比較容易上手,不是說它很簡單而是說相較於其他,如風水、八字、占卜、解夢、測字、起卦之類的知識他會比較容易引起你的興趣,學習的興趣很重要,你要是學看相能學進去的話,這表示你與五術有緣,學會一些簡單的相學之後你可以免費的給人看相,給人看相之後你要是發現無論你怎麼說求測者都會說你算得對之後,這表示你有學算命的天分(看一個人的八字手相面相也能看出一個人是否適合學算命),有天分就要珍惜好好利用,不要放棄一直堅持下去你就註定會成功。想學風水的話建議看李居明的《學風水的第一本書》,這書比較實用適合初學者。建議你可以把李居明的風水全集都買下來,用不了多錢的。想學八字的話建議你看邵偉華的《四柱預測學入門》,這書比較好懂慢慢看不要心急,如果可以最好是能找一位師傅好好指點你,這樣你會進步的很快。想學面相的話建議多看看香港的蘇民峰老師的學手相與面相的視頻,很簡單好看易學。至於書的話建議你可以看:風水的《葬經》,面相的《麻衣神相》、《太清神鑒》、《諸葛亮相術全真》,八字的《淵海子平》、《三命通會》、《滴天髓》。相比之下文言文會比較不好懂,若是文化較低的話建議還是不要看的好,以免誤人誤己,要知道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一字值千金不能理解錯誤。個人認為以上我提到的這些知識,你若是能夠認真的好好學習,我相信你一定會受益匪淺。心正最重要,想學算命老子的《道德經》是必須要看的,如果可以最好是能把他背誦下來。希望對你有幫助。

『拾』 小學生學道德經好不好

世間都是錯解,學了也就是從小就養成不好的習慣,消極的思想,其實道德經和老子都一點不消極,世間的錯解才是害人的東西。論語也一樣。

熱點內容
勞動法中帶薪病假的規定 發布:2025-05-22 19:16:02 瀏覽:839
民事訴訟法課程報告 發布:2025-05-22 19:12:29 瀏覽:805
上海勞動法關於喪假 發布:2025-05-22 19:02:37 瀏覽:311
法院雲庭審 發布:2025-05-22 19:02:35 瀏覽:690
經濟法基礎重要知識點 發布:2025-05-22 19:00:56 瀏覽:11
生物安全條例 發布:2025-05-22 19:00:14 瀏覽:629
怎樣查詢法院的案件 發布:2025-05-22 18:57:56 瀏覽:37
2017勞動法帶薪休假 發布:2025-05-22 18:54:02 瀏覽:274
2011到2012經濟法試卷 發布:2025-05-22 18:46:00 瀏覽:784
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教學設計 發布:2025-05-22 18:39:53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