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與群眾

立法與群眾

發布時間: 2021-12-02 16:33:03

① 如何讓立法真正體現民意

所謂「開門立法」,即在立法過程中堅持走群眾路線,讓群眾積極參與,實現立法版民主化。具體而言,就是采權用公開徵求立法建議、立法聽證等方式,使民主立法延伸到最起始階段,讓民眾的意志從立法的最初就得到體現,從而提高立法的透明度,拓寬人民群眾參與立法的渠道,使立法更好地集中民智、體現民意、符合民心。

② 如何理解人民群眾對立法的期盼,已經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管不管用,能不能解

立法只能說讓人民群眾有個可以依靠信賴的東西,但是現在這個社會有錢有勢的就說了算,他們說什麼都是對的,別人說的哪怕是對的,只要他們反對,那也是錯的!

③ 人民在立法中有怎樣的地位

立法,是指一定的國家機關依法制定、修改、廢止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民主立內法是我國立法的基本原則容,所以立法應當「開門立法」,傾聽人民的呼聲,徵求人民的意見,真正體現廣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確認和保障人民的利益;應當通過法律規定,保障人民通過各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使立法過程和立法程序具有開放性和透明度,立法過程中要堅持群眾路線。

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國家主人的人民通過選舉人民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自己行使各項權力。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主要的立法主體。

然而近年來,我們的全國人大和各級人大會議上,不斷爆出「女性家務勞動工資化」、「醫改成功是人民的悲劇」之類一個又一個「另類提案」或稱「雷人提案」,引起全社會一片噓聲。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這些提案代表了誰?提案者還是不是人民的代表?人大代表在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時,要充分聽取人民的意見,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體現人民群眾的訴求,使所立之法是真正的人民之法。這是人民立法主體地位的根本保證,是法為「良法」的根本保證,也是法律得以實施的前提。

④ 所謂「開門立法」,即在立法過程中堅持走群眾路線,讓群眾積極參與,實現立法民主化。具體而言,就是採用


①我國是復人民民主專制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3分)
②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3分)
③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對人民負責是政府工作的原則,為人民服務是其工作宗旨。(3分)
④是政府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3分)
(任意三個要點得滿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⑤ 政治辨析:開門立法,就是要是廣大人民群眾直接行使立法權,確保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此觀點錯誤,開門立法並不代表著廣大人民群眾直接行使立法權。我國只有人民代表大會享有立法權。所謂開門立法應該是立法過程清晰,開門聽取社會各界對法律的意見,以使法律更能體現人民群眾的意願……

⑥ 全國人大「開門立法」就是群眾立法嗎

開門立法,復即在立法制過程中堅持走群眾路線,讓群眾積極 參與 ,實現立法民主化。 「群眾立法」的說法顯然誤認為群眾是立法的主體。在我國,立法機關指的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也就是說不能說是由群眾直接立法。二者不可等同。

⑦ 人民群眾參與立法的形式

你好,樓主~ 在中國立法向著專業化和正規化發展的同時,普通百姓如何參與立法內,立容法如何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國憲法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從理論上說,人民當然擁有立法權。而這種權力是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實現的。但人民代表大會是代表人民行使這項權力的,它的來源是人民。公眾廣泛參與立法,對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按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⑧ 拓展人民群眾參與立法的渠道這句話對不對

你的東西(權利)不是你的,卻要給你有限使用權,合理嗎

⑨ 開門立法就是人民群眾參與立法。因此,有人認為只有人民群眾才享有立法權。

錯。
參與立法抄和擁有立法權是不同的。
在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背景下,人民的民主權利有了越來越多的實現渠道,民主的權利越來越具體明確,其中就包括了參與立法的權力。
但是在我國享有立法權的只有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有最高立法權)、人民政府(享有部分立法權)、民族區域自治機關(享有和自己民族自治區相關的部分立法權)、澳門香港特別行政區(有和自己行政區相關的立法權)。人民群眾是沒有立法權的。

⑩ 立法為民含義

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體系,有利於激發社會活力,維護社會公正,保持社會穩定,實現社會和諧。
首先建設法治體系。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是依法治國的前提;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保證法律的有效實施;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的權威性;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條件;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重要保障。
其次,樹立法治權威。「法者,天下之准繩也。」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四中全會強調,要「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一方面,就黨而言,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另一方面,就社會成員來說,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要保證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確保權力在法治的框架下運行。
再次,運用法治思維。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加強對相關立法工作的協調,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這表明,今後的改革將逐步由過去的政策主導型轉向法律主導型。要通過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發揮法治在治國理政中的基礎性作用。要不斷推進國家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會生活法治化、規范化,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高度關注,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司法的公正、法治的力量。要用法治思維化解改革風險,用法治方式推進改革有序進行。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統一起來。
最後,形成法治文化。法治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礎,也是依法治國的具體體現。形成法治文化是一篇大文章,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層面來看,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的重要內容,要把法治教育與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
從社會治理的層面看,要把依法解決糾紛作為化解社會矛盾的主要方式,進一步完善教育、醫療、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從幹部考察和選拔層面看,要把能不能依法辦事、遵守法律作為考察識別幹部的重要條件,黨員幹部應該帶頭遵法守法;從法治教育的層面看,要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創建內容,使全體人民都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熱點內容
民航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22 08:49:34 瀏覽:920
協警考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22 08:33:55 瀏覽:894
河南高級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5-22 08:29:10 瀏覽:134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目錄 發布:2025-05-22 08:27:43 瀏覽:980
經濟法中的懲罰性措施 發布:2025-05-22 08:26:43 瀏覽:354
夜色鎮執法官厲害 發布:2025-05-22 08:21:45 瀏覽:301
合同法沒有支付對價 發布:2025-05-22 08:18:44 瀏覽:263
民法本質是什麼 發布:2025-05-22 08:17:33 瀏覽:963
昆明五華法院官網 發布:2025-05-22 08:11:34 瀏覽:884
2020江西勞動法底薪 發布:2025-05-22 08:11:18 瀏覽: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