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說這么

道德經說這么

發布時間: 2021-12-05 19:40:17

道德經說的什麼

無所不包。所以你可以看到許多道書對其評價為「五千言道德不朽文」,自古及今對其解釋版的作品多權如牛毛。

《道德經》是群經之首,是道家聖經,講的是道。道在中國文化中就意為無所不包,無處不在,天地萬物人類的生發之母,規律,道路....................

② 《道德經》講的什麼內容

其中既有「道法自然」以維護宇宙和諧、促進人類持續發展的行為原則,又有「尊道貴德」的道德規范;既有「常道與可道」的真理學說,又有「反者道之動」的辯證思想;既有「上善若水」的高尚情懷,又有「柔弱不爭」的修養准繩;

既有「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氣骨」的生活箴言,又有「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的處世之道;既有「歸根復命,深根固蒂」的養生之道,又有「見素抱朴,少思寡慾」的價值取向;既有「愛民治國」的韜略,又有「功成弗居」的胸襟。

全文系統地闡述了道教的修道積德、處世哲理、洞察自然以及從宇宙觀的角度高度考察了自然、社會和人生的問題。

(2)道德經說這么擴展閱讀:

《道德經》不僅是道教思想的寶典,而且是人類文化歷史上的一部偉大的經典著作。以恢宏的氣勢,深邃的智慧,富有詩意語言,發天人宇宙精微之學,闡修身治國之理,倡人生真諦之奧,給人以無窮的思想啟迪。

《道德經》就像是一個智慧寶庫,其歷史與現實的重大價值是難於盡言的,只有靠讀者去細細品味,才能開啟自己心靈的窗戶,體悟到其中之奧妙,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指引自身的生活航向。所以說,《道德經》不僅是道教的盛典,而且是人類生活的指南,有著利於社會、指導人生的功效。

③ 《道德經》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內容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

(3)道德經說這么擴展閱讀: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

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

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④ 道德經在說什麼

夷。為色輕淺。若透明。 希。為音希博。若有無。 微。為物微小。若彌塵。 道。大概便是這樣。 看而不見。聽而不聞。又觸摸不到而混元一體。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里的法.作動詞.是效仿.學習的意思. 萬物有其根本性。 人的本性。或者說。人的道。便是投機取巧。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而現代人更是直接把"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當做行事准則. 地的道.便是公平. 大地安靜而柔和.廣博而寬厚. 種之得五穀.掘之得甘泉.負載萬物.養育群生.勞而不怨. 想要吃飯.就得種地.想要喝水.就得挖井. 有付出才有回報.一切都是那麼簡單公平. 天的道.是奉獻. 天.浩瀚無際.湛泊不動. 施於天下而不求報.生長萬物而不求取. 雨水.陽光.甘露.風雲.不求一絲一豪的奉獻. 水.利萬物而不爭.由此看來.天之道和水之道到是相似. 如果道也有意識.那麼.道.法自然. 三國魏何晏在《無名論》曾說「自然者,道也。」 這么看來.在古人眼裡.道.和自然.其實就是一個概念. 那麼自然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現代詞語解釋里這么說. 自然 【讀 音】zì rán 【釋 義】 (一)天然;非人為的。 (五)事物按其內部的規律發展變化,不受外界干預。 由此看來.這自然.指的就是無為.放任自由. 古人注釋道德經有言: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 再仔細一品.明白了.老子道德經的根本思想就倆字:無為. 自然.或者說"道". 指的就是那種.無元無終.無前無後.無生無滅的東西. 而由這個無生無滅中.自然的創造了宇宙天地和萬有生命. 形成了生生滅滅的自然現象. 產生了時間.空間前前後後的無意識的意識. 現代人悲慘的時候會時常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語氣蠻是對天地刻薄的怨毒.其實.這是一種曲解. 天地不仁.是說天地無私. 因為在天地看來.萬物都是一樣的.這人和那草扎的狗並沒有什麼區別. 就像.就像我們人身上的不同部位的細胞一樣. 你們有特別喜歡自己腦子部位的細胞而討厭屁股部位的細胞的嗎?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用個庸俗的比喻.我們人也好.花草也好.那都是道的窮孫輩. 手心手背都是肉.道對萬物的愛.是無私等同的. 所以才說.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通讀全篇道德經才明白. 老子宣傳的是一種由人向聖人修煉的方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其實就是指.人法地.人法天.人法道.人法自然. 修煉到最後.人得證大道.就成了聖人. 聖人眼裡無善惡.任由一切自由發展. 有惡才有善.有缺才有圓.若人人為惡.那惡就是善. 我們眼裡有善惡之分.那是因為打小的教育. 所謂的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 如果善人死完了.那惡人即是善人. 就如同禪宗的老大六祖慧能在圓寂之前說過的. 一念之前,人人為佛.一念之後.佛為人人. 懂乎?不懂乎? 不懂的話.學我中學化學老師的話. 不懂就回家鑽被窩捂悟. 這些道理.講白了.也就沒什麼意思了. 純灌水的那種.就像有天有人跟你面前喊叫..吖.太陽是圓的. 你聽完了.笑一笑.然後接著忙自己的吃喝拉撒睡去了.於生活無意.

⑤ 《道德經》講的是什麼

包羅萬象,他包來括宇宙及萬物的起自源於歸宿--生於無而又歸於無;治國修身之道(這個裡面講得太多了);打仗用兵之策;

為官從政之道。我曾經說過,君子用《道德經》無為之用,小人用《道德經》害人害己之用

可以說,真正讀懂了《道德經》,上可得屠龍之術,下可修人生之境,精神會得到無限的自由與灑脫,當然還可能成為你工作、生活中的妙用法典。建議研究一下,不過慎為小人之用。

熱點內容
民法轉包 發布:2025-05-20 14:11:49 瀏覽:528
微法院待審查 發布:2025-05-20 14:02:36 瀏覽:854
建設法治國家的障礙 發布:2025-05-20 14:02:33 瀏覽:779
由裁判到立法 發布:2025-05-20 13:59:46 瀏覽:270
普會村法院 發布:2025-05-20 13:45:23 瀏覽:378
關於退伍軍人撫恤優待條例2017 發布:2025-05-20 13:44:37 瀏覽:844
2014一建法規真題及答案 發布:2025-05-20 13:44:28 瀏覽:660
民法典演戲 發布:2025-05-20 13:31:37 瀏覽:474
司法輔拍書 發布:2025-05-20 13:31:30 瀏覽:4
二建法規mp3 發布:2025-05-20 13:25:02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