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憨山大師註解
① 道德經 聞道 中有一句「建德若偷」
就念tou,看看下文就知道了,摘自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註解的《道德經》
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貞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注】此言道出常情,而非下愚小智之所能知,必欲上根利智可能入也。謂上根之人,志與道合,一有所聞,便身體而力行之。如顏子聞者未嘗不知,知之未嘗不行。故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若夫中人之資,則且信且疑,或日月至焉。故曰若存若亡。至若下根之士,即有所聞,了不相蒙,而且以為怪。故大笑之矣。以道出常情,非愚所測。此輩不笑,不足以為道。以其道與常情,每相反而已矣。何以知之。故古之建言者有雲,明道若昧。此下十二句,皆古之立言者之辭,老子引之以明相反之意。謂小人用智,恃知以為能。聖人光而不耀,以有智而不用。故明道若昧。小人矜誇競躁。聖人以謙自守,以卑自牧。故進道若退。世人崖嶷自高。聖人心與道合,同塵混俗,和而不同。故夷道若類。世人局量扁淺,一毫不容。聖人心包天地,德無不容,如海納百川。故上德若谷。小人內藏瑕疵,而外矯飾以為潔。聖人純素貞白,一塵不染,而能納污含垢,示同庸人。故大白若辱。小人一德不忘,必恃自多而責報於人。聖人德被群生,而不以為功。故廣德若不足。小人一善之長,必炫弄自售,欲求知於人。聖人潛行密用,凡有所施於人者,惟恐人之知己也。如泰伯三讓,民無德而稱。故建德若偷。小人隨時上下,見利而趨,望勢而變。聖人之心,貞介如玉,而不可奪。而能與世浮沉,變化無窮,無可不可。故質貞如渝。渝,變也。世人圭角自立,一定而不化。聖人心如太虛,無適不可。故大方無隅。隅,猶定向也。世人小智自用,以圖速效。聖人深畜厚養,藏器於身,待時而動。迫不得已而後應,乘運而出,必為天下之利具。故大器晚成。所以然者,譬夫大音之希聲,大象之無形,殊非常情之所易見易聞。宜乎下士聞而大笑之也。以其世之所尚者,名也。然道隱於無名,又豈常情所易知耶。所以聖人之廣大難測者,以其有大道也。夫惟道也,萬物皆往資焉而不匱,曲成萬物而不遺。故曰善貸且成。聖人如此,所以世人皆以大似不肖。而輕笑之。然不笑,不足以為道也。
② 《道德經》哪位大家研究得比較好
我覺得明代憨山大師註解的不錯,用了整整15年的時間,不像現代人以賺錢回為目的而答出書,幾個月就截稿,用憨山大師的一句話說就是:「皆人人之老莊,非老莊之老莊。」就是不是現代文,讀起來有些費事,尤其是前言部分難看懂,正文部分相對白話一點,這是我看到的離現代最近的一本比較好的《道德經》註解了。
③ 想學道德經,求專家介紹一本正本,注釋全面的老子 道德經
我現在看到的最好的道德經就是明代憨山大師註解的《老子道德經憨山注敘意》,現代人註解的道德經直接沒法看,大多都是以賺錢為目的而出書,各尋己見,用憨山大師的話來說就是「皆人人之老莊,非老莊之老莊」,而憨山大師註解的道德經用了整整15年,我看了之後深感嘆服,並且有些讓我不可思議的地方。舉個例子:
四十三章
天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注】此承上言無為之益,以明不言之教也。然天下之至堅,非至柔不足以馳騁之。如水之穿山透地,浸潤金石是已。若以有入有,即相觸而有間。若以空入有,則細無不入。如虛空偏入一切有形,即纖塵芒芴,無所不入,以其虛也。若知虛無之有用,足知無為之有益矣。前雲人不善教人者,以其有言也。有言則有跡,有跡則恃智,恃智則自多。自多者則矜能而好為。凡好為者必易敗。此蓋有言之教,有為之無益也,如此。則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矣。
(注意這句話:「如虛空偏入一切有形,即纖塵芒芴,無所不入,以其虛也。」可參見現代物理學「量子真空」,虛空看不見摸不著,但他不是真正的一無所有,一般意義上的真空指沒有任何實物粒子存在的空間,但什麼都沒有的空間是不存在的。而假設你把一個空間的氣體都趕跑,會發現還是不時有基本粒子在真空中出現又消失,無中生有。物理上的真空實際上是一片不停波動的能量之海。由此可見憨山大師確實是一位得道高僧,而別人註解的道德經我沒看見有一個是這么解釋的。包括南懷瑾解釋的《楞伽經》里,也認為虛空是一無所有,而憨山大師解釋的《楞伽經》不是。)
④ 求道德經這一段的節奏劃分和意思解釋,謝謝了
無畏之道,不爭卻是爭
⑤ 憨山大師解釋道德經第三十六章「第人所遇而不測識,故曰微明」是什麼意思
一般《道德經》的36章確為「微明」,但沒有你所說的這句話。
原文:將欲噏之專,必固張之;將屬使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憨山大師乃佛教中人,如何解得道家之言?
你看錯書了。
⑥ 請問哪位大師講解《道德經》比較經典的
南懷瑾、陳鼓應的書都很經典,並且通俗易懂。
⑦ 老子道德經誰的註解最正確
談不上誰最正確,不一樣人有不一樣的理解。《老子》的古代批家,王弼是最被普遍接受的了。現在的書,我推薦一本中洲出本社,李存山的注本。
⑧ 逸塵著《老子道德經憨山大師注釋》一書哪裡有購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道德經解》釋德清。也就是憨山。
你說的那本不知道。
⑨ 本人不才,讀不懂老子所著《道德經》,後來在朋友指引下知道《憨山大師注老子道德經》這本注,求現代文版
憨山大師就是明代的釋德清。同時著有《莊子內篇注》。現代文版就難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繁體豎排本我比較看好。只能那樣看了。
⑩ 道德經翻譯比較好的版本。
我覺得明代憨山大師註解的不錯,用了整整15年的時間,不像現代人以賺錢為目的而出回書,幾個月答就截稿,用憨山大師的一句話說就是:「皆人人之老莊,非老莊之老莊。」就是不是現代文,讀起來有些費事,尤其是前言部分難看懂,正文部分相對白話一點,這是我看到的離現代最近的一本比較好的《道德經》註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