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方式的內容

法治方式的內容

發布時間: 2025-05-19 22:20:57

『壹』 什麼是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法治,簡言之,就是依法而治,即管理國家、治理社會主要依靠法律這種普遍、穩定、明確的規范和規則,而不是法律之外的某些習慣和辦法,更不是個人包括領導者的意志和看法。強調領導幹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就是要求領導幹部在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推動工作和事業發展時,根據法律規則認識和解決問題。其中,法治思維是指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則、精神和邏輯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的思想認識活動或思想認識過程;法治方式是指在法治思維的基礎上,按照法律規定和法律程序處理和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和工作方式。在依法治國被確立為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成為治國理政基本方式的背景下,領導幹部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必須切實尊重憲法和法律的權威,樹立遇到問題找法的思維方式,養成解決問題用法的工作方式。
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既各有側重又緊密相連。法治思維強調思維方式要符合法治的理念、精神、原則和邏輯,著眼於思想;法治方式強調各種措施、方式、方法和行為要符合法的規定性,著眼於行動。法治思維決定和支配法治方式,具備了法治思維,就會主動運用法治方式認識和解決問題。法治方式是法治思維的具體體現,法治思維只有外化為法治行為、體現為法治方式,才能真正發揮作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進。善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會促進法治實踐,法治實踐又會激發人們主動自覺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積極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
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繁重艱巨,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利益關系更加復雜,各種矛盾日益凸顯。在這種情況下,大力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既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客觀需要,也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執政水平和領導水平的重要內容。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法是全社會共同遵守的行為准則,是社會關系的調節器。隨著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要更好凝聚改革共識、確保改革不斷推進,就必須在發揮政策作用的同時,更加註重發揮法治的作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發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員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領導幹部應善於將黨的改革主張和人民的改革意願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代表國家意志的法律制度,以促進和保證改革措施貫徹落實、改革經驗和成果得到鞏固;善於將改革實踐納入制度化、法治化軌道,通過發揮法治的作用和維護法治的權威,提高領導改革和依法執政的能力與水平。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法治具有普遍性、穩定性和可預期性等特點,與科學發展有內在聯系。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有利於推動科學發展。法治不僅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法寶。特別是在經濟社會轉型時期,領導幹部應更多更自覺地用法治眼光審視發展問題、用法治思維謀劃發展思路、用法治手段破解發展難題,進一步建立健全適應科學發展要求的法律法規,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法治是利益協調、權益保障的根本依據,也是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有效手段。面對各種社會矛盾多發頻發的現實,領導幹部應更加註意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妥善協調利益關系、有效化解矛盾糾紛、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別是在應對人民群眾各種訴求和處理各種突發事件時,既要注意運用經濟、政策、行政等手段,更要注重運用法治手段,確保解決辦法和處理結果經得起實踐檢驗,從而更好地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貳』 法治思維方式的含義和基本內容

1. 法律至上:法律至上是法治思維的基本前提,要求所有社會成員尊重法律權威,遵守法律規定,確保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這表明任何個人或組織都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都必須接受法律的制約和監督。
2. 權力制約:法治思維強調權力必須受到制約和監督,以防止權力濫用和腐敗。這要求建立健全的權力運行機制,實現權力與責任的統一,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3. 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法治思維的核心價值追求,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每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這意味著在法治社會中,每個人都應享有平等的權利和機會,不受任何不合理或歧視性的對待。
4. 人權保障:法治思維強調尊重和保障人權。這要求法律充分保障每個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如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等。同時,它還要求建立健全的救濟機制,為權利受到侵害的人提供有效的法律救濟。
總之,法治思維是一種理性、客觀、公正的思維方式,強調法律的權威性、普遍性和公正性,要求人們在思考和行動時始終以法律為准繩,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和和諧穩定。通過培養和運用法治思維,我們可以更好地推動法治建設,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

『叄』 法治思維方式的基本內涵是什麼請結合自身實際談談你怎樣培養自己的法治思維

法治思維是指以法治價值和法治精神為導向,運用法律原則、法回律規則、法律方法思考和答處理問題的思維模式。一般來講,法治思維主要包括法律至上、權力制約、公正正義、權利保障、正當程序等內容。

明確「程序是法律的生命」,學會依靠程序辦事,遵循程序要求,形成程序觀念;增強平等意識,自覺維護和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上沒有特權」,堅持公平正義。


(3)法治方式的內容擴展閱讀:

嚴謹的法治思維,是新時代大學生法治素養的思維能力要求。法治思維是現代國家治理應當確立的基本思維模式。大學生是新時代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學會和運用法治思維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思維能力。

法治思維模式,就是運用法律的思維,是依靠法治本身固有的運行特性和對法治的信念來認識事物、判斷是非、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法治思維與道德思維、政治思維、經濟思維、行政思維等思維模式的本質區別是,在治國理政、社會治理和行為方式上,它更側重於對法律規則和法律手段的運用與重視,強調法律的權威、依法行動和依法辦事。

熱點內容
法官干凈擔當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20 01:20:48 瀏覽:677
道德與信仰論 發布:2025-05-20 01:11:36 瀏覽:294
崑山律師事務所咨詢電話 發布:2025-05-20 00:57:02 瀏覽:750
工傷經濟法基礎 發布:2025-05-20 00:56:22 瀏覽:395
依法行政法律培訓內容 發布:2025-05-20 00:52:14 瀏覽:694
楊紫烜經濟法第六版 發布:2025-05-20 00:47:11 瀏覽:22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年度報告 發布:2025-05-20 00:15:21 瀏覽:448
口頭協議有保人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0 00:15:13 瀏覽:819
2017年經濟法變化 發布:2025-05-20 00:13:54 瀏覽:74
范冰冰的魔法學院下載 發布:2025-05-20 00:12:13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