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孩子

道德經孩子

發布時間: 2025-05-19 22:16:33

㈠ 由《道德經》想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道德經》有曰:「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

道是萬物的母親,萬物是道的孩子。見到了母親,就可以推知其孩子,見到了孩子,就可以推知其母親。

孟母三遷的故事家喻戶曉,孟母為了讓兒子好好讀書,搬了三次家。第一次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調皮的孟子就和小夥伴們玩起了辦理喪事的 游戲 。孟母說:「這不適合孩子住居」。於是把家搬到了集市旁邊,孟子又學著做買賣和殺雞宰羊。孟母看在眼裡,覺得這個地方還是不適應孩子居住,於是把家搬到一個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先生學習讀書禮儀,最終成為一代大儒。

孟子取得如此的成就和他母親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孩子其實就是一張白紙,跟什麼人學什麼人。人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復印件,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



《道德經》有曰:「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之所以受到尊崇,德之所以受到重視,是因為道和德沒有對萬物發號施令而永遠順其自然。道生養了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撫育了萬物而不自恃有功,成就萬物而不主宰它們,這就是無私的大愛,生養,撫育,成就如同我們的母親一樣。

這是一隱拆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偏僻的小村子,一位殘疾的母親為了供兒子讀書,瞞著兒子在各村子乞討,把乞討的米送到學校食堂給兒子交伙食費。

有一天,食堂師傅看見母親交上來的米長的短的、糯米、秈米各種各樣的,非常生氣說:「你交米就交米,為什麼把各種米放在一塊來欺騙我們,你不知道這樣煮出來的飯是夾生嗎?」

母親一時語塞,流著淚緩緩地抬起頭哽咽地說道:「孩子從小沒了父親,我又有殘疾,家裡實在供不起孩子上學,我是瞞著兒子每天起大早在各村乞討的米,現在大夥都不富裕,只討了這點米」。母褲伏親跪下哀求師傅一定灶純棗要收下,不然兒子就不能上學了。

媽媽的真 情感 動了食堂師傅,師傅向學校反映了情況,學校考慮到孩子家庭的實際困難,減免了孩子的伙食費,但一直沒有告訴孩子。

高考發榜的日子到了,孩子考上了重點大學,校長請來了孩子的母親上台發言,看著食堂師傅攙著白花蒼蒼、腳一瘸一拐走路的母親,聽著食堂師傅講述的這一切,孩子淚流滿面。

這位平凡的母親雖身患殘疾,家庭貧寒,但不依不靠憑一己之力供兒子上學,這份母愛的力量感人之深,令人動容。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

熱點內容
法官干凈擔當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20 01:20:48 瀏覽:677
道德與信仰論 發布:2025-05-20 01:11:36 瀏覽:294
崑山律師事務所咨詢電話 發布:2025-05-20 00:57:02 瀏覽:750
工傷經濟法基礎 發布:2025-05-20 00:56:22 瀏覽:395
依法行政法律培訓內容 發布:2025-05-20 00:52:14 瀏覽:694
楊紫烜經濟法第六版 發布:2025-05-20 00:47:11 瀏覽:22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年度報告 發布:2025-05-20 00:15:21 瀏覽:448
口頭協議有保人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0 00:15:13 瀏覽:819
2017年經濟法變化 發布:2025-05-20 00:13:54 瀏覽:74
范冰冰的魔法學院下載 發布:2025-05-20 00:12:13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