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道德
㈠ 《黃鶴樓》的作者是誰關於他的人生經歷是什麼
崔顥
崔顥,汴州(開封)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開元11年(公元723年)進士。他才思敏捷,長於寫詩,系盛唐詩人,《舊唐書·文苑傳》把他和王昌齡、高適、孟浩然並提,但他宦海浮沉,終不得志。歷史上對他的記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關他的傳說和故事流傳下來,舊《唐書·崔顥傳》里非常簡略,連他文學上的成就也未提及,這些都是為了什麼?很值得人們思考。
一、《黃鶴樓》詩成就了崔顥
[編輯本段]
武昌黃鶴樓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歷代寫黃鶴樓的詩很多,但崔顥的一首七律,人稱最佳,請看他是怎樣寫的: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此詩寫得意境開闊、氣魄宏大,風景如畫,情真意切。且淳樸生動,一如口語,不能不令人嘆為觀止。這一首詩不僅是崔顥的成名之作、傳世之作,也為他奠定了一世詩名的基礎。下這樣的結論絕不是哪一個人,更不是我硬要往開封人臉上貼金。《唐詩三百首》是後人對唐詩的選集,就把崔顥這首詩列為七律詩中的第一首。可見對此詩的器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記李白登黃鶴樓本欲賦詩,因見崔顥此作,為之斂手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有人說此說或出於後人附會,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為也決非全部子虛烏有,李白寫的有關黃鶴樓的詩,我手頭就有兩首:一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另一首為《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雖都與黃鶴樓有關,然皆另有所託,並非完全寫景。同時他的《鸚鵡洲》前四句「鸚鵡東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與崔詩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鳳凰台》詩亦如此,都有明顯仿崔詩格調的痕跡。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兩句非李白之言,承認崔詩絕好,對於李白來說還是可以認定的。《滄浪詩話》(嚴羽)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雖然有爭議,如胡應麟稱杜甫的《登高》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確是代表大家意見的中肯之語。這樣一來,崔顥的《黃鶴樓》名氣就更大了。
㈡ 男子欲逃票進黃鶴樓景區,這種行為的影響有多惡劣
”男子欲逃票進黃鶴樓景區”這樣的事情出現的也是讓我們所為之疑惑的一點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呢,還有人會出現這樣的僥幸心理,其實也是一個為之疑惑的問題了。對於該男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想法呢?其實在很多的時候呢,對於這樣的事情出現也是一個低素質的表現,畢竟對於這樣的事情發生之後,我們就要遵守其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畢竟對於這樣的話呢,也是對於自己的負責對他人的負責,不讓這種不良風氣繼續傳播在我們的身邊才是一個最好的行為。
㈢ 狂妄到不理君王的李白,他為什麼會跪拜崔顥的詩《黃鶴樓》
因為當時李白登上黃鶴樓之後發現自己的師弟崔顥,已經在黃鶴樓上寫了洋洋灑灑的一首七絕。並且大放異彩,讓自己無從下筆。
當時大唐的第一詩人李白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敗感。他雖然可以狂妄到不理君王,但是對於崔浩的絕句,卻讓自己難以釋懷。
那麼崔顥是個何方神聖,讓李白敬佩不已。他有20多年的山河漫遊,特別是東北塞北之行。這讓一個文弱的書生錘煉成了道貌岸然的男子漢,也讓他的詩風從一個柔弱變成了雄渾奔放的感覺。
㈣ 德道黃鶴樓多少錢 900
黃鶴樓(大德)每包60
㈤ 有哪些有道德卻沒有成就的人
一:崔顥
崔顥是唐代的大詩人,可能有些朋友沒聽過他的名字,但是崔顥寫的那首《黃鶴樓》肯定都聽過。這首在語文書上學過的古詩,流傳千古,其中的這句:故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很多人都會背。這首詩的評價極高,有人說唐朝的七言律詩,當以《黃鶴樓》為首。就連李白當初登樓想賦詩一首,看到崔顥的這首黃鶴樓,都作罷。不過雖然崔顥很有才華,可是用情不一。娶老婆專門喜歡那些年輕貌美的,但是渣就渣在當他厭煩了之後,就會將娶回來的老婆拋棄。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渣男,在唐朝的時候,崔顥的名聲就很爛了。
二:宋之問
宋之問是唐初的大詩人,曾經寫下過:「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佳句。他和沈栓期一起,並稱為「沈宋」,確立了律詩的形式,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但是雖然宋之問才華橫溢,可是人品都是槽點。不僅盜取外甥劉希夷的詩,就是那句很著名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還將命令家奴用土袋將外甥活活壓死。除了這些外,他還出賣自己的好友張仲之,討好武三思。除此之外,據說宋之問還給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提過尿壺。
三:徐志摩
中國人都知道的一位有才華的渣男,被自己的表弟在小說裡面各種黑,也算是自作自受。徐志摩的文學成就有目共睹,寫了無數流傳後世的佳作。可是關於他的私生活,真的毛病一大堆。徐志摩追求自由戀愛,大家都能夠理解。但是不喜歡結發妻子的話,為什麼要搞大人家的肚子。後來為了追求已婚的林徽因,甚至讓妻子去墮胎。追求無果後,又奪走好友妻子陸小曼。
四:康有為
康有為是中國晚清時期最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之一,在歷史書上面,大家對康有為的事跡應該了解得差不多了。不過和與他同名的梁啟超相比,人品真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據說康有為62歲的時候,看中了一位19歲的船家女,強行納其為自己的六姨太。後來還謊稱自己有光緒的「衣帶詔」,誆騙海外華僑的捐款,這些騙來的錢,被他用來吃喝玩樂。更讓人發指的就是,康有為有很大的嫌疑僱傭殺手殺了自己的早年好友劉士驥等人。
㈥ 各朝代道德人物代表
(三)漢朝
賈誼,西漢的政治家、文學家。《過秦論》《論積貯疏》 《淮南子》,西漢劉安及其門客編輯,為雜家著作。《塞翁失馬》
《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長達三千年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歷史。作者司馬遷(約前145~?年),字子長,西漢傑出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繼承父業任太史令。《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屈原列傳》《信陵君竊符救趙》
《漢書》,紀傳體史書,東漢史學家班固受詔編寫,未完,死於獄中,後由班昭、班彪等完成。《蘇武》
《孔雀東南飛》,是保存下來的最早的長篇敘事詩,大約產生於漢代末,最早見於南朝陳代徐陵編的《玉台新詠》。《孔雀東南飛》 (四)魏晉南北朝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政治家、軍事家、詩人。《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
諸葛亮(181~234年)政治家、軍事家。《出師表》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詩人,曹操的第三子。《七步詩》
《搜神記》,筆記體志怪小說,作者是東晉史學家、文學家干寶。《干將莫邪》
陶淵明(365~427年),東晉詩人,字元亮(一說字潛,字淵明),存留120多首詩,其中20多首田園詩,開辟五言詩的新境界。《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飲酒》
《水經注》,作者酈道元,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水經》是古代一部記我國河流水道的書,酈道元為之作注。《三峽》
《後漢書》,南朝史學家范曄所著,與《史記》《漢書》合稱"三史"。 《張衡傳》
丘遲,南朝齊、梁間的文學家。《與陳伯之書》
《木蘭詩》,民間敘事詩,北朝樂府民歌中最傑出的作品。《木蘭詩》
吳均,南朝人。《與朱元思書》
(五)唐朝
唐初文壇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之渙,詩人,歌詠邊塞的詩歌最著名。《涼州詞》《登鸛鵲樓》 孟浩然,擅長山水田園詩,與王維並稱"王孟"。 《春曉》《過故人庄》
王昌齡,擅長七絕,主要寫邊塞詩和宮怨詩。《芙蓉樓送辛漸》
王維,字摩詰,曾官至尚書右丞,故世人稱"王右丞",其詩有詩、畫、音樂合一的特色。《觀獵》《鳥鳴澗》《送元二使至安西》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想像豐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語言瑰麗活潑,擅長樂府和絕句,許多詩成為千古絕唱。存詩近千首。
《夜靜思》《送友人》《秋登宣城謝眺北樓》《望天門山》《秋浦歌》《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傑出現實主義詩人。曾任工部員外郎,後世稱為"杜工部"。其詩感情真切,思想深刻,意境深沉,語言准確,存詩1400多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江畔獨步尋花》《江南逢李龜年》《石壕吏》《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兵車行》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晚唐現實主義詩人。其詩深刻反映現實,反映民眾的疾苦,感情充沛,語言通俗,雅俗共賞。存詩近3000首。《錢塘湖春行》《憶江南》《賣炭翁》《琵琶行(並序)》
韓愈(768~824年)字退之,世稱韓昌黎,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積極提倡古文運動,恢復古代朴實文風,留下大量文情並茂的文章。《馬說》《師說》《原毀》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東解(xie)州人。積極提倡古文運動,寫出大量優秀散文、游記、寓言、詩歌等作品。《小石潭記》《童區寄傳》《捕蛇者說》
杜牡,字牧之,號樊川。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江南春絕句》《阿房宮賦》
岑參,詩人,是寫邊塞詩的代表人物之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劉禹錫,字夢得,著有《劉夢得文集》。《陋室銘》
崔灝,著名詩人。《黃鶴樓》 (六)宋朝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著有《範文正公集》。《岳陽樓記》
歐陽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在散文、詩歌、史傳編寫、詩文評論方面均有成就。《醉翁亭記》《伶官傳序》
蘇洵,字明允,號老泉,著作以史論、政論為主,與其子蘇軾、蘇轍並稱"三蘇",著有《嘉 集》《六國論》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北宋文壇領袖,詩、詞、散文有著極高的成就。倡導詩文革新運動。著有《東坡全集》《東坡志林》等。《浣溪紗》《念奴嬌??赤壁懷古》《題西林壁》《石鍾山記》《教戰守策》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晚號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提倡變法。因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謚號文,人稱王文公。倡導詩文革新運動。著有《王臨川集》等。《傷仲永》《游褒禪山記》
司馬光(1019~1086年),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政治上反對王安石變法。花了19年時間主持編寫了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訓儉示康》《赤壁之戰》
李清照,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在散文詩詞方面均有成就,後人輯有《漱玉集》。《武陵春》《如夢令》 陸游(1152~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人。南宋著名愛國詩人,是我國詩人當中創作數量最多的一個,存詩9300多首。《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訴衷情》《過小孤山大孤山》
辛棄疾(1140~1207年)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人,南宋著名愛國詞人,存詞600多首。《西江月》《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履善,自號文山,廬陵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寫了許多愛國主義的詩文,被俘不屈,壯烈殉國。著有《指南錄》等。《過零丁洋》《〈指南錄〉後序》 沈括,字存中,北宋政治家、科學家,所著《夢溪筆談》是綜合性學術專著。《活板》《采草葯》《雁盪山》
柳永,字耆卿,北宋婉約派詞人。《雨霖鈴》
周敦頤,字茂叔,著名哲學家。《愛蓮說》
姜夔,南宋詞人。《揚州慢》
(七)元明
關漢卿,號已齋叟,元代雜劇作家,寫了60多種雜劇,現存18種。《竇娥冤》
施耐庵,著有描寫農民革命斗爭的長篇小說《水滸》,是在民間傳說、說書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是我國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楊修之死》《群英會蔣干中計》 吳承恩,在民間傳說、雜劇和其他著作的基礎上創作《西遊記》,是浪漫主義的長篇神話小說。《美猴王》
馮夢龍,通俗小說作家,作品以所輯《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喻世明言》最著名。《灌園叟晚逢仙女》
張溥,明末文學家。《五人墓碑記》
(八)清朝
蒲松齡,字留仙、劍臣,號柳泉,代表作為文言短篇志怪小說集《聊齋志異》。《促織》
方苞,散文家,"桐城派"創始人。《獄中雜記》《左忠毅公逸事》
吳敬梓,所做《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優秀長篇諷刺小說。《范進中舉》
曹雪芹,名 ,字夢阮,好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完成了《紅樓夢》前80回,《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現實主義的最高峰。《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林黛玉進賈府》
全祖旺,文學家、史學家。《梅花嶺記》
龔自珍,散文家,"桐城派"奠基人之一。《病梅館記》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是改良主義思想家、宣傳家。《少年中國說》《譚嗣同》
㈦ 崔顥當時為什麼會在黃鶴樓
《黃鶴樓》名揚天下。憑借這一首詩,崔顥本可以知名度很高,但為什麼會出現本文開頭所說的那樣,歷代對他的記述不多呢?有些材料甚至連他的生年都存有疑問,而寫成(704?—754年)。我查了一下舊版《辭源》,關於崔顥的注釋,除了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外,僅有「唐詩人,有文無行。終司勛員外郎……」句。怎麼個無行?並無記載。崔顥跌宕一生,一輩子只混了個太僕寺丞、司勛員外郎—— 一個不起眼的官,越發使人想探問個究竟。後來我終於從一些典籍中找到了一些說法:一曰崔顥早期作詩「多寫閨情,流於浮艷」,再曰「娶妻唯擇美者,俄又棄之,凡四五娶」。作詩流於浮艷,固然都不好,甚至很惡劣。但我們不能只看他的早期作品,還應該看發展、看後期、看他有沒有轉變。至於娶妻唯擇美者,不應視作惡跡。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誰又不愛美呢?「俄又棄之」呢?可稱為其惡跡昭彰之體現,雖有多人為其辯解,可結合前後文,非美不娶,娶而棄之,樂此不疲,實乃始亂終棄之衣冠禽獸也!但崔顥的惡行和它的文章、詩歌,是兩碼事,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他的一切。依我看,造成對他印象不好的主要原因,倒很可能是崔顥「少年狂傲,縱情迷性,歧視女人」害了他,相傳李邕(唐北海太守,故人稱李北海。道德文章、名重一時)聞崔顥詩名,虛舍邀之,顥至獻詩,首章曰「十五嫁王昌」,邕曰:「小兒無禮,不予接而去。」我們還是來看看崔顥這首獻詩是怎樣寫的吧!《王家少婦》(有人題作《古意》)如下:「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畫堂。自矜年正少,復倚婿為郎。舞愛前溪綠,歌憐子夜長。閑時鬥百草,度日不成妝。」就是這樣一首寫閨房樂的詩,惹惱了方正君子的李邕,不予接而去。真正讓人為崔顥的缺乏忠貞人性而感到惋惜。正是因為得不到有力人士的推介,崔顥在得中進士以後,也只好遠離京城長安而浪跡江湖。20年中他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自淮楚而至武昌、而河東,最後還到了東北。估計他這20年是放了外官,或者跟隨外官作幕僚,最後才回到長安,做了京官,結束了風塵之苦。可是崔顥這20年的漫遊,特別是他的東北邊塞之行,雖然品行未改,依然風流成性,狎侮女人,薄情寡義,但也可以說是件大好事,從此他的詩風大為轉變,變得雄渾奔放。其邊塞詩,歌頌戍邊將士的勇猛,抒發他們報國赴難的豪情壯志,熱情洋溢,風骨凜然,讓人刮目相看。試舉一例《古游俠呈軍中諸將》:「少年負膽氣,好勇復知機。仗劍出門去,孤城逢合圍。殺人遼水上,走馬漁陽歸。錯落金鎖甲,蒙茸貂鼠衣。還家且行獵,弓矢速如飛。地回鷹犬疾,草深狐兔肥。腰間帶兩綬,轉眄生光輝。顧謂今日戰,何如隨建威。」
㈧ 黃鶴樓1916專供出口,市場價多少錢
這款1916黃鶴樓細支我在上海國際機場見過。售價100元。有正品。
㈨ 黃鶴樓德道專供出口多少錢一條啊
單賣100一包,一條6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