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源於修養
㈠ 道德修養的根本動力來源於什麼
人的思想是廣闊無邊的,道德倫理無處不在。科技進步,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從根本上說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道德修養。道德修養是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內容,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和原則。誠信作為公民道德規范,其基本內涵是誠實、不欺騙、遵守諾言。它是人的一種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個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一個沒有良好誠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一個在平時不講誠信的人,在關鍵時刻不可能為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出犧牲。大學生作為一個快踏入社會的群體,理應養成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才能忠誠於國家和民族事業。當前,我國社會各界對大學生中出現的誠信危機深深地擔憂,正觀這種現象,形成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社會共識,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任務。
㈡ 說明道德的起源,本質,功能,道德修養的途徑
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這個問題類似1+1=2,貌似都不知道這個理,但是能闡述其原因的極少。關於道理你可以去相關網站搜索,網路詞條,維基網路等等
㈢ 為什麼說道德是修身之本
人們常說,欲立身,先立品,人無品不立。縱觀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人們推崇贊頌的、難以忘懷的是那些道德高尚、操守潔凈的人。如堯、如舜、如屈原、如包拯、如岳武穆、如文天祥……人之與品德,猶如土地與水。土地失去了水,就變成一片焦土;人沒有了品德,就變成行屍走肉。地勢低窪之處水最充盈,品德高潔之士人最敬仰。優良的品德是人的立身之本。
人要有智慧與才能,更要有良好的修養與品德。考核國家公務員,「德、能、勤、績」四個方面,德是第一位的,能是第二位的。因為德是一個人的靈魂。司馬光曾這樣評價人的德與才:德才兼備,稱之為聖人;無德無才,稱之為愚人;德勝過才,稱之為君子;才勝過德,稱之為小人。我們都知道蕭何、張良、韓信稱作「漢初三傑」,為什麼沒有陳平呢?是人們吝惜這一個「職稱」名額?顯然不是,因為「漢初三傑」稱號是後人追加的,此時陳平早已作古,不會再和時人爭待遇。是功勛不夠卓著?更不是。有一個成語「六齣奇謀」,就是指的陳平曾為高祖劉邦六齣奇計,其中用的反間計,離間了項羽與范增的關系,為西漢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究其原因,主要是「德」上欠缺,盜嫂、受金的「腐敗行為」與「傑」的稱號實在是不相匹配。與陳平相比,四歲讓梨的孔融、7歲破瓮救友的司馬光,顯得微不足道,而他們的故事卻代代相傳,就在於他們的故事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萬世而鑄人品,盪正氣而震四海,已成為我們偉大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再拿李真與郭秀明相比較:李真,28歲當上省領導秘書,在7年間躍升至正廳級的省國稅局局長;少年得志,前程似錦,其才華自然是翹楚不凡,這一點我們肯定不會懷疑。為什麼不可一世的李真會因福得禍,38歲就被「雙軌」,二審被判死刑?原因就在於「德」出了問題。私慾膨脹,作風敗壞,飛揚跋扈,仗勢壓人,招搖撞騙,有些所作所為不僅一點道德都不講,甚至沒有人性。等待他的只能是正義的槍聲。而郭秀明,只不過是一名村黨支部書記,我們黨的一名十分普通的基層幹部,可他去世後,村民們自發連夜在村口為郭秀明樹起了"功德碑"。原因就是人們從他身上看到了共產黨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品質,為了改變惠家溝村惡劣的生態環境和貧窮落後面貌,讓群眾早日過上富裕日子,他毅然舍棄自家富裕的小日子,毛遂自薦當村黨支部書記,八年的時間里,他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全身心撲在集體的事業上,帶領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兩次建校,四次修路,綠化荒山,平整土地,使昔日封閉、貧窮的小山村逐步走上了文明富裕之路。他以自己的羸弱之軀,廢寢忘食,不畏艱辛,任勞任怨,苦幹實干,忠誠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忘我地實踐著共產黨人的宗旨,用生命譜寫一曲當代共產黨人可歌可泣的創業之歌、奉獻之歌。這樣的人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正所謂「大德如生」。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重信尚德的民族,在我們的生活中,「美德是我們行路的手杖。」(英國詩人布萊克《老牧人之歌》)在社會,遵守社會公德,你會贏得朋友;在工作崗位,恪守職業道德,你會贏得信任;在家庭,良好的家庭美德,你會享受幸福。在社會經濟不斷繁榮的今天,人們的社交范圍越來越廣,社交活動越來越多,種種向道德防線所發動的「進攻戰」時有發生。只有心地高潔、行為清白,才能一身正氣走四方。冰心還曾說過,「坦坦盪盪的胸懷和良好的情緒是一門超級養生術」。的確如此,心地無私,光明磊落,精神上沒有負擔,自然活得沉穩,睡得踏實,也不失為一條養生之道。
前蘇聯教育學家凱洛夫在他的理論專著《教育學》中指出:「人並不是生來就具有道德上的信念、情感和行為習慣,這一切都是在生活和教育的過程中獲得的。」我們要培養自己優良的品德,就必須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以道德作準繩,規范我們的思想與言行,從教育中汲取道德營養,在生活中修正自己行為,不斷錘煉自己的品德,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道德純凈聖潔的人。誠然,時時、處處、事事都用道德規范來約束自己,的確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付出理智和胸懷,付出勇氣和意志,甚至要飽受痛苦和磨難。但這就像買衣服,如果購買的是一件便宜的服裝,付錢的時候是高興的,但每次穿起它時會感到不舒服。而如果購買的是高質量的服裝,在付錢時會覺得心痛,可每次穿起它時會感到順心、體面。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就像高質量的服裝,品位高、受人敬,不僅享受人生的愉悅,而且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好。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做人,就必須把「德」放在第一位,盡管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但一定可以通過道德的完善使自己的人格變得高尚起來。
㈣ 人類為什麼需要道德的修養
因為你身邊都是沒道德的人類
㈤ 古人道德修養的境界稱為
C
慎獨,即是自律,是封建士大夫的道德至高道德標准,具體指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能模範專地遵守道德規屬范,做到言行一致,人前人後都是君子.
詳細請看下面:
慎獨」一詞出於《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慎」就是小心謹慎、隨時戒備;「獨」就是獨處,獨自行事.意思是說,做人的道德原則是一時一刻也不能離開的.
「慎獨」作為修養方法,就是強調在沒有外在監督的情況下始終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堅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覺按道德要求行事,不會由於無人監督而肆意妄行
㈥ 關於道德修養的名言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越歷久彌新,一個是我頭頂的星空,另一個是我心中的道德法則,它們向我印證,上帝在我頭頂,亦在我心中。
康德
那最神聖恆久而又日新月異的,那最使我們感到驚奇和震撼的兩件東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們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
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標准;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
康德
酒能使人出語輕快,酒更能使人一吐衷情,酒,因而成為一種道德的性質成為搬運率直之心的物質。
康德
道德確實不是指導人們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條,而是指導人們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學說。
康德
有兩件事物越思考就越覺得震撼與敬畏,那便是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則。
康德
良心是一種根據道德准則來判斷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種能力;它是一種本能。
康德
入於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能充實心靈的東西,乃是閃爍著星星的蒼穹,以及我內心的道德律。
康德
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
孔子
身不修則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於家者蓋寡矣,而況於天下乎。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君子之道四焉,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
孔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孔子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孔子
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孔子
體也,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毛澤東
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康德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
以至誠為道,以至仁為德。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孔子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孔子
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徵。
康德
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
修身潔行,言必由繩墨。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謙以待人,虛以接物。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
道德當身,不以物惑。
不學禮,無以立。
孔子
守正直而佩仁義。
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
志當存高遠。
知恥近乎勇。
民無信不立。
孔子
沒有更多內容了
㈦ 關於思想道德修養的十句名言
關於思想道德修養的十句名言
1、長時間迷失在物質金錢名利的洪流之中,我們與世推移隨流逐波。漸漸地,虛無的金色迷住了我們的雙眼,無底的慾望傾斜我們心中的天平,讓我們拋棄了道德的修養,為名利所驅使。
2、抵禦寒冷沒有比加厚的毛皮服更好的了,想制止別人的誹謗,沒有比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更有效的了。
3、道德修養能達到的最高價段,是認識到我們應該控制我們的思想。達爾文
4、我們培養的學生首先應該是一個全面的人,是一個愛國者,一個辯證唯物主義者,一個有文化藝術修養、道德品質高尚、心靈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個擁有學科、專業知識的人,一個未來的工程師、專門家。
5、兒童對優秀教師的信任的確是無限的。當兒童跨進學校大門,成了你的學生之後,他就會無限地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話對他來說就是神聖的真理;你的行為在他看來就是智慧的化身和道德的典範。兒童對教師的信任,猶如玫瑰花上的一滴潔凈的露珠。請不要把這一滴露珠抖落,要珍惜信任。這也就是說,要珍惜兒童對人不加防備的心。這種教育智慧,應該貫穿於我們全部工作之中,哪裡的教師不懂得兒童的內心世界,竭力把兒童不加防備的心變為關閉小鳥的樊籠,並把自己認為有益的和必要的東西強加給兒童、哪裡就會開始出現教師缺乏修養和愚昧無知的現象。
6、明道德以固本,重修養以安魂,知廉恥以凈心,去貪欲以守節。
7、當金錢的罪惡彌漫了大地,利慾的風雨遮蓋了天地,人們才意識到道德修養的重要意義。此時修養已蜷縮在世界的一隅,等待著世人的醒悟與拯救。
8、解脫自己的最高境界,就是在逆境中奮起。在人生的長河中,每個人都有身處逆境之時,只是程度不同、表現不一罷了。在身處逆境時,如果消極對待,就會自怨自艾,一事無成;如果積極對待,就會欣慰超然,激勵人生。學會解脫,是攀登高峰的階梯,是通向成功的鋪路石,是人生一筆豐厚而寶貴的財富。學會解脫,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一種道德修養,是一種學識智慧,它將永遠屬於那些熱愛生活的人們。
9、鳥魚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正值青春期的我們有著積極進取的心態,有著勇於拼搏的豪情。因此,我們應該把讀書作為一種享受,善於讀書,熱愛讀書。從中提高我們的道德修養和自身的價值。
10、奉獻是人類自身道德修養的一種境界。奉獻是發揮個人積極性和創造的源泉,能自覺追求人生真、善、美;能自自覺提自我主體素質;能融洽入集體的社會,是真誠互助的橋梁;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條件。
㈧ 加強道德修養的意義是什麼
第一,努力學習道德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修養首先要學習先進的道德理論,提高修養的道德認知水平,分清正確的價值觀和錯誤的價值觀,這樣才能幫助人們進行正確的道德修養。在200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出了20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即「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它既包含了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也包含了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又借鑒了世界各國道德建設中的成功經驗,有著鮮明的特色,既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又適用於不同的社會群體。它是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守的基本行為准則,是每個公民講德、修業、立身之本,當然它也同樣適用於我們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真正理解這些道德規范的深刻含義,使之真正深入到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落實到具體的道德行為上來。在認真學習道德知識的同時,我們還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進行文化素質的修養,在人的素質中,文化素質是一種基礎性的素質,文明、理智、高尚總是同知識,文化相聯系的;不明事理、粗俗、野蠻總是和愚昧、無知,不學無術相聯的。學習道德知識和文化知識,並引起自己內心的思想反省,才會培養起自己的高尚品質和道德情操。第二,重視修養中的「內省」功夫。內省即對自己的內心的省視,修養者要經常在內心省察自己的言行,對照道德標准,堅持正確的,及時改正錯誤的。如果只學習而不內省,學習的道德知識便會束之高閣,難以產生品德上的提高;只有內省而不學習,便如井底之蛙,不可能獲得新的道德認識,也難以達到高尚的精神境界,因此,在學習的同時,更應重視內省,我們要聯系自己的社會實踐,學思結合,對照道德標准,勇於解剖自己,省察自我弱點和錯誤,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求得新的進步。第三,重視立足當前,循序漸進。優良的品質和高尚的人格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漸積累的結果。道德修養要不惜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日積月累,持之以恆,才能養成大德。在道德修養中,只有不棄小善,「勿以善小而不為」才能積成大善。這就是古人荀子講的「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的道理。在現實生活中加強道德修養,我們應該「從自我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小事做起」,精心地培育自己心中開始萌發的社會主義道德幼芽,使之長成精神文明的參天大樹。小善的積累,可以強化人們從善的觀念和意志,可以形成人的美好的道德感情和行為習慣。第四,要把「慎獨」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慎獨」是指人們在獨自一人、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要謹慎從事,嚴格要求自己,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它強調了道德影響內心信念的作用,體現了嚴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自律的精神,指出了一個人自覺實踐道德行為的意義。因為,當一個人獨處之時,沒有任何外在力量的監督,最容易放鬆道德規范的約束,最容易放縱自我言行;而此時此刻,一個人內心深處的念頭,最細微的舉行和最隱蔽不為人知的行為,也是最能顯示出一個人靈魂狀況。作為一個大學生,作為一個主體意識日益增強的現代青年,應經過長期的艱苦的鍛煉,努力做到「慎獨」。為此,就不僅要「慎思」,而且要「慎言」、「慎行」;就不僅要從「隱處」下功夫,而且要從「微處」下功夫,使道德修養真正成為自我的內在要求。總之,加強道德修養,對我們每位大學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我們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努力。記得有位詩人這樣說過:「每天照一照鏡子,看看鏡框中的那個人,如果你感到害怕,那麼你一定有愧在心;如果你感到自豪,那麼你就做了一天真正高尚的你。」對啊,每天照一照鏡子,看看自己的道德修煉得如何,或許,成功就在那塊鏡子的背後!
㈨ 什麼是道德修養
道德修養是人的道德活動形式之一。是指個人為實現一定的理想人格而在意識和行為版方面進行的權道德上的自我鍛煉,以及由此達到的道德境界。不同社會、時代和階級的道德修養有不同的目標、途徑、內容和方法。
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做到「日三省吾身」:
第一應當分得清先與後,該先的一馬當先,該後的甘居最後。先進性最重要的特點是「先」,即走在前列,一是走在群眾的前列,帶領群眾;
第二走在時代的前列,引領時代潮流。共產黨員要有"先人後己,先公後私"的思想覺悟,始終把黨的利益、集體利益、他人利益置於自己利益之上,好事、喜事首先想著群眾,不搞近水樓台先得月。再次,要有"吃苦在先、享受在後"的優良品質,艱巨任務搶在先,危難之際沖在先,做改革創新的先行者,攻關克難的急先鋒。生活享受往後靠,物質待遇不與人攀比,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影響人、帶動人。
第三要有「正人先正己」的律己意識,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執行黨的決議率先垂範,完成黨的任務身先士卒,不落在群眾後面。
㈩ 為什麼道德修養也是重要的
道德是指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和規范的總和,同時也指那些與此相應的人們的思想、行為和活動;道德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整個社會的精神風貌,也反映個人的思想覺悟、精神境界、文明教養以及自我調節、自我控制的能力;.道德通過對人們行為的善惡評價來反映現實世界,人們把一切符合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行為,稱為善;反之稱為惡,並區別善與惡的等級,它糾正錯誤的方式是通過輿論譴責、本人「良心」等制約,抑惡揚善,祛邪扶正;道德能夠通過社會輿論和人們內心的信念,使人們潛移默化,並在不知不覺中改過向善,不但可以使人們不再違法犯罪,而且可以使人們不再萌發違法犯罪的動機.。
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社會道德內化為個人的道德品質需要道德修養;二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需要道德修養;三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需要道德修養;四是發展科學技術需要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