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不道德的老人

不道德的老人

發布時間: 2021-12-25 06:21:31

❶ 怎麼對付道德敗壞的老人家

盡量的和這種人保持距離,。。離得越遠就越好。。他們是不會改變自己了,。。只有我們年輕人,。。自認倒霉了。。。。社會的不公平,,這也是一方面。。。

❷ 為什麼有些年紀大的老人特別壞、一點道德都沒有

人老了 要死了,所以什麼都放開了,搞死一個夠本,搞死一雙賺一個,這就是現在老人的想法和價值觀,看開點就好。

❸ 如何對付道德敗壞的老人

一,如果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可以讓著老人。畢竟他們年齡大了,行動緩慢,腦子思維老化,遇到這些事情可以讓著他們。

二,如果不是小事,那麼你要亮出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他們是不敢隨便再說你,還得敬重你。

三,如果是自己的父母,那麼要耐心地對待他們,開導他們,或者用行動來感化他們。因為父母是愛自己的,終究會理解的。

四,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樣就不會發生矛盾,避免吵架。退一步海闊天空嗎!

五,如果不怎麼走動的長輩,對他們說的話不用放在心上。畢竟是長輩,父母的朋友,為了父母總得顧忌幾分。

六,保持自己內心的冷靜和理智,知道是非標准,這樣才不受影響,做出正確的選擇。

七,遇到胡攪蠻纏的老人,不要和他動手,最好找有監控或打110讓警察來幫忙。

❹ 求不道德新聞的事例

1、江蘇老人摔倒街頭國人漠然無人幫扶,道出了社會啥問題?
是怕被「訛」了?
7月10日中午12時許,江蘇興化陽山大橋,一名老人騎三輪車下橋時不慎摔倒,躺倒在地爬不起來,其間不少徒步路人和駕車人經過該處,有人甚至駐足圍觀,始終無人伸手拉老人一把,表情漠然。為什麼會這樣呢?據稱是,害怕做好事被訛,這是大家不願意去做善事的主要原因。但也有人表示,如果在給自己留下「清白證據」的情況下,才會幫扶老人一把? 老人躺在路上無人相助
昨天下午,論壇上出現了一則題為《老人摔倒路中央,一眾路人不敢幫》的帖子。發帖者「芃芃」稱,當天中午12點10分左右,他騎摩托車從當地瓜果市場回家,路過興化陽山大橋下坡段時,看到一名老人躺在馬路中央,旁邊是側翻的小三輪車,老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左側眉骨處有血滲出,估計小便已經失禁,因為短褲濕了。
現場有不少人圍觀,就是沒有人上前敢拉老人一把。有人還在現場提醒其他人「不能扶他起來啊,會『沾』在手上」的。後來只能是被120急救車接走的。
「好事能不能做」引發熱議
有目擊現場的網民說,事情就發生在他家店鋪對面,當時他看到圍了好些人,便跑了過去。在現場,他就聽到有人在提醒說:「別扶啊」。現場圍觀的人都只是在看熱鬧,沒有一人伸手。讓他想起南京徐老太事件,就離開回到了店裡。
有網友稱,河南一大學生去扶了一下摔倒的老人,結果被判定賠償近8萬元,所以現在看到這種事情大家全「慌」了。如果自己在現場,所做的也只會打電話報警。但如果有人願意為他全程攝像做證,他可以「考慮」出手拉老人一把?
也有網友「枯藤樹」發表自己的觀點:做好事不妨也「用用心」。比如,為給自己留下「清白證據」,在扶老人之前,可以和他對話,對話時用手機錄音,也可以拍下手機視頻等等。
這不是偶然事件,一出出生動的社會問題說明,有那麼多的路人那麼多的車流漠然地從老人身邊駛過,卻無人幫扶,沒有人去做好事。理由是,如果非要做好事的話,可以人為地設定一個個條件,否則是不敢去做善事的,怕引火燒身。現實再次地向我們發出警告,道出了我們的社會狀況,如果沒有一個『仁愛』的社會,沒有這樣一個慈善心的國人,那是非常危險的。難道國人去做善事都要處處設防,處處設限受掣嗎?那是悲哀的!
2、為資產管理注入「道德」基因 民生加銀踐行社會責任
近日,基金行業上演了一版真實的「攙扶老人」事件,給出了值得點贊的明確答案。8月21日晚,民生加銀基金客服部員工樊煌彪回家途中,路徑一處綠化帶時見一老人在雨中趴卧,但周圍人均未駐足或給予任何關注,樊煌彪見狀當即撥通120急救電話並在現場看護老人等待救援,因施救及時,老人平安無事。
對此,業內人士高度點評說,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必須注入優秀的道德基因。此次事件對於民生加銀基金來說,並非個案和偶然,是公司歷來倡導的企業文化激發員工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社會責任成資管行業新標尺
企業社會責任的關鍵詞主要有四個:賺錢,合規,道德,慈善。對於專業的資產管理機構——基金公司來說,賺錢+合規,是基金公司的職責體現和基本要求,道德+慈善所代表的「社會責任」則成為公司在上一層面上的外延和深化。
員工能夠在壓力面前做好人好事,個人道德素養是一方面,據樊煌彪表示,民生加銀基金公司歷來倡導的企業文化是促使其不斷踐行好人好事的源源不斷動力。多年來,在資產管理規模的高速發展中,民生加銀基金公司奉行「誠信、穩健、專業、創新」的企業文化,其中就包含道德層面的誠信、友善、愛國等,與我國的社會會主義價值觀相輔相成。
這些企業文化的潛移默化,一方面促使員工在投資管理業務上盡職盡力,專業合規,同時也將社會責任帶入基金公司的日常工作中和點點滴滴滲透到員工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作為一家資產管理公司,民生加銀基金始終保持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在企業誠信、投資研究等方面內外並舉,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本次事件的主人公樊煌彪身為客服部員工,首先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經記者從公示信息查閱具有專業的證券從業資格,在日常的客戶工作重專業、耐心、細心,同時在工作中被視為道德模範,給企業中其他員工提供可供仿效的榜樣,對民生加銀基金企業文化的形成和強化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社會責任踐行的表現方方面面,基金公司日常的公益活動也很多,如民生加銀基金曾於2014年探訪北京弱智福利院,在2015年也開展了六一「送溫暖,送愛心」捐贈活動並且擬成立「大學生創業公益基金」,長期扶持大學生創業項目。
道德基因催化基金公司快速發展
民生加銀基金錶示,對於基金公司來說,企業社會責任是指在為投資者創造更高的收益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持有人、社會的責任,要求企業必須超越「唯利潤」論的傳統理念,強調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社會的貢獻。社會責任是經濟責任、法律責任、道德責任與慈善責任的統一。對持有人負責,爭取為投資者創造更高的收益,本身也是基金公司社會責任的體現。而合規,是基金公司自覺、自主、自律的社會責任。道德和慈善一方面可以理解為上述的公益活動,一方面也在於基金公司對其行業的促進和發展。同時,體制創新等利於長遠行業發展的舉動,也是社會責任的體現。
在資產管理行業的社會責任上,民生加銀基金錶現也很突出。如在近幾個月的市場震盪中,民生加銀基金為推動行業良性發展,與持有人共擔進退,積極自購旗下資金2000萬元。
在創新上,民生加銀基金在行業內率先展開了「虛擬基金+事業部制」,在公募基金的平台上搭建一個私募的機制,為基金經理創造一個高成長性、高激勵性的工作空間,促進基金行業人才的良性發展。
「每一次管理模式的創新,都是基金公司對利益格局進行重新權衡。」民生加銀基金董事長萬青元表示。事業部制是未來行業發展的大方向,這無疑是站在資產管理高度上做出的社會責任選擇。
道德基因催化基金公司高速發展,社會責任推動自管地位不斷提高。民生加銀基金在基金業績及資產管理上取得優秀成績自然是水到渠成。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統計,截止2015年6月底,民生加銀基金及其子公司資產管理總規模達6956億元,位列行業第四,相比於去年底漲幅達30.0%。民生加銀基金系僅僅用了四年時間從幾十億到近7000億的規模增長。優秀的業績同樣受到業內認可,2015年3月,公司榮獲《中國證券報》頒發的2014年度「債券投資金牛基金公司」獎。

❺ 子女厭惡老人,是道德缺失怎麼解決

很簡單,心平氣和去找他聊天。問一下他的年齡今年有多大?比如他現在30歲。然後問他30年以後,他有多大?他肯定會回答30年以後60歲。那30年以後你的兒女是不是跟你一樣?是不是跟你一樣惡心很厭惡老人。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知道嗎?希望我說這些能幫到你。

❻ 只尊重道德高尚的老人,不尊重為老不尊的人的詩句是哪句

吾尊老不尊無德之老,吾愛幼不愛無教之幼
吾敬老不敬五德之勞,吾愛幼不愛無教之幼
不尊無德之老不愛無教之幼
這些都符合你的要求,不過都不是詩句,都是改變的
原文來自:尊老愛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❼ 當今許多老人不道德的行為是出於什麼

好多老人為了摘幾個杏,把公園的杏樹扯斷。她們並不是為了杏,而是回味年輕時摘杏的過程。

❽ 年輕人因不讓座被罵「不道德」,那些要求讓座的老人,是否屬於道德綁架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著這樣的一個視頻,在視頻當中,一位老人因為年輕人不讓座而被罵,指責年輕人不道德,而年輕人也在視頻當中稱自己上了一天班已經非常累了。但是老人聽了這些話之後,依然表示不理解,持續性的不依不饒。尊老愛幼文明讓座是我國文化傳統。但凡事也是要結合著現實來理解的,我個人覺得那些要求讓座的老人,有一部分確實是屬於道德綁架的,但並不代表所有的老人皆是這種。

倚老賣老的道德綁架不會被人所理解

在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都有著倚老賣老的行為,但是身為年輕人,大家在大部分的時候都很少會和老年人計較,但是越是不計較的時候,老年人越是覺得自己有理。

所以說現在很多年輕人對於老年人的印象並不是非常的好。

總之希望老年人今後能夠提高一下自身的素質,並且不要覺得自己是老年人,什麼事情都是天經地義的。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不容易,只有在互相理解的前提之下,才能夠換來社會的和諧,才能夠換來年輕人對於老年人的尊重。

❾ 對老人漠不關心,能否說沒有道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乃中華傳統美德,不關心老人就是對其不尊重啊!

❿ 扶不起的老人是法律還是道德問題

我個人認為先是道德范疇,然後是法律范疇,正義有時是需要法律來保證的,當法律被權力所左右時,就無法保證正義的實現,所以人們就只能無視自己的道德。在現階段,我認為中華民族最缺的就是契約精神及普世價值觀。

熱點內容
勞動法每周工作 發布:2025-05-08 09:37:33 瀏覽:630
山東大學刑法研究 發布:2025-05-08 09:33:50 瀏覽:626
工商局政策法規科履職承諾書 發布:2025-05-08 09:15:49 瀏覽:274
依法治國與立法的關系 發布:2025-05-08 09:11:32 瀏覽:47
福建養犬立法 發布:2025-05-08 09:11:22 瀏覽:210
靜聽道德經 發布:2025-05-08 08:58:52 瀏覽:506
范凱洲律師 發布:2025-05-08 08:51:40 瀏覽:479
法學什麼證 發布:2025-05-08 08:26:25 瀏覽:201
道德經六十一 發布:2025-05-08 08:25:38 瀏覽:97
遠景規劃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08 08:24:56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