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為人類

道德為人類

發布時間: 2021-12-27 17:04:20

道德在人類社會發展有哪些表現

道德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主要表現為:(一)道德是人類前進的「目的地」:人類在追求真、善、美的天性和良心指引下,不斷認識社會產生、發展和變化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勾畫人類最終將要到達的理想的、美好的未來世界,道德為人類實踐活動指明了前進目標。

(二)道德是人類前進的「發動機」:在社會歷史環境和物質技術條件完全相同的前提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組織和一個人,發展不發展、怎樣去發展和發展得如何,決定於內在主觀的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決定於精神支柱、精神狀態和精神面貌。

(三)道德是人類前進的「行路標」:人們通過長期實踐積累的沉澱,形成了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各個層次、各個環節、各個階段上的行進目標、行進標准、行進規范、行進位置和行進軌跡,規劃和控制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保證和促進社會的順利發展。

(四)道德是人類前進的「方向盤」:人們不斷根據自己的行進過程及其產生的效果、遇到的障礙、出現的問題,隨時調整和選擇自己的行進方向、行進路線、行進速度,為最終建設公正、合理的社會而不懈奮斗。

(五)道德是人類前進的「交通警」:人們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學習掌握著正義、公理、價值等倫理道德武器,並通過思想、理論、意識、觀念、行動、示範、交流、輿論、氛圍、批評、斗爭等媒介,揚長避短、揚善懲惡、揚清激濁,建立和鞏固良好的社會風氣。

㈡ 道德是為人類社會升到更高的水平,為人類社會擺脫勞動剝削制度服務的.意思是什麼

我理解的意思是:社會水平是一種宏觀的概念,它的提高是建立在人所具備道德的基礎上;道德可以讓人擺脫勞動剝削制度而服務的.

㈢ 道德只是為了人類更好的生存的制定的嗎

廣義的道德是面對所有生命,但是本質上還是為了大多數人類的利益,其實人類是最無道德而言的生物,但是為了種族的可持續繁衍與永生,他們必須約束自己那毫無節制的慾望。

㈣ 人類為什麼要擁有道德

形而上者謂之道 形而下者謂之器
道德一方面是人類的精神信仰,另一方面也可以是日常行為規范

㈤ 怎樣理解道德是人類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

如果有誰把道德看得那麼重要,這個人肯定是瘋子。因為,在道德的幌子下,是不可能有科學創造。

㈥ 人類為何會產生道德是生存需要嗎

縱觀人類道德文明演繹的歷史長河,人類對於道德的研究可謂橫穿古今,縱貫東西.雖然差異、分歧一直是引起人類各種紛爭和殺戮的基本源頭,但人類在道德的需要和需要的道德方面卻總能表現出驚人的一致,這種共同的需要促使人類最終把道德的探究作為他們共同的主題.於是,一批批傑出的道德文明探索者和詮釋者開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斷涌現出來,逐漸架構起道德文明的基本框架並引領人類道德文明發展的基本方向.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人類為什麼需要道德以及人類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道德就自然成為道德研究的基本問題.
1.「道」字在傳統的古書解釋中,大約有三種意義.1),「道」的本義:道,就是指人世間所行走的道路.如《說文》曰:「道者,徑路也」.2),「道」的引申義:道是指抽象的規律、法則.如子思在中庸首章中所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孫子說:「兵者,詭道也」.3),「道」的拓展義:道是形而上的意思.如《易.系傳》:「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2.「德」字在傳統的古書解釋中只有本義和引申義兩種意思.1),「德」的本義為「得」.如《說文》曰:「外得於人,內德於己也」.「得即德也」.2),從「德」的結構與字型看,德包含了從古直字,從心之意.因此,『德」便引申為「品德」,「道德品質」,所以朱熹說:「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於心者也」.因此,「道」與「德」的詞源含義都明確指向為——應該如何的行為規范.但是,應該如何的行為規范並非都是道德.道德與其他應該如何的行為規范最本質的區別就在於:道德是具有社會效用的行為規范,它和法一樣也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卻又不同於法的肉體強制和行政強制,只是一種輿論強制.
人類產生之初,自然環境極其惡劣,人的生產和生存能力非常低下,在強大的自然界面前,人是一種非常弱小的動物,靠單個的力量根本不可能生存.於是,人類被迫結成一個個群體,以集體之力共同對抗自然之力.社會、人際關系由此產生.但是,人類最初不得已而建立的的這種社會關系卻相當紊亂,集體之力難於有序發揮,社會活動也不能正常進行.
如何解決這個難題?人類在不斷的思考和實踐中逐漸意識到,問題的解決只能依賴於一種嶄新的手段——管理.在各種社會活動的管理中,最先形成的是具有政治性質的權力管理.雖然,政治具有其他管理形式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但它並不是全面而廣泛的管理,只是一種外在的管理形式,靠它並不能解決人們所有行為的規范問題.於是,不同於政治的另外一種行為規范也隨之產生,人們稱之為德治.從此以後,政治與德治也就自然成為人類管理社會活動最有效的兩大手段.
所以說,道德和政治一樣,是以社會更好的存在和發展為前提,以追求個人的利益和幸福最大化為目標的行為規范.換言之,道德是人類通過限制自身利益換得社會利益的保障並最終實現自身利益和幸福的特殊行為規范.即,個人、社會的需要是道德產生的根本原因.
(一)當利益發生沖突時,我們需要「最大利益凈余額」的道德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人總會有不同的需要.道德作為一種行為規范,在同一條件下一般不會發生沖突,但在不同的條件下總會有沖突的發生.如:道德要求人應該誠實,但在小偷面前你必須得放棄誠實而選擇撒謊.所以說,當同一行為在不同的條件下相沖突時,我們只能訴諸於「最大利益凈余額」的原則.即,行為的利害相減後其餘額如果是利,就是正價值,就是我們應該要選擇的行為.反之,就是負價值,就是我們應該要放棄的行為.正如象棋比賽中,當車與帥同處險境時,人們通常都會選擇「舍車保帥」的招數.
(二)當利益相一致時,我們需要「不損害一人地增進每個人利益」的道德
孟子曰:「殺一無辜而得天下,不為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不損害一人地增進每個人利益」是道德的終極目標.當利益一致時,道德終極目標自然就具備了完全實現的可能.但是,其目標得以實現是以不能損害任何一個人的利益為前提.在這樣的原則要求下,只要你損害了任何一個人的利益,即使你保全了多數人的利益,都是不應該、不道德的.由此可見,「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以人為本」的提法是否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終極的道德目標?我們現存的道德規范距離終極的道德目標還有多遠?如何才能構建起有效塑造全體社會成員高尚品德的道德規范?如何才能攻克各種道德規范總是流於形式而收效甚微的難題?所有的這一切,都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都需要我們每一個人投身於道德文明的建設,共同迎接文明道德的明天!

㈦ 人類道德進步的主要表現

正確答案B、C、D

人類道德進步的主要表現是

A、道德的獨立性越來越強,已經擺脫了經濟基礎的束縛,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不再引起道德的變化

B、道德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對於促進社會和諧與人的全面發展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C、道德調控的范圍不斷擴大,調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斷豐富,更加科學合理

D、道德的發展和進步成為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答案解析

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式,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社會經濟關系的性質決定著各種道德體系的性質;社會經濟關系所表現出來的利益決定著各種道德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范;在階級社會中,社會經濟關系主要表現為階級關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帶著階級屬性;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必然引起道德的變化。A選項錯誤。BCD是人類道德進步的表現。

(7)道德為人類擴展閱讀

道德的功能

凡是人的活動都是為了獲得某種幸福,區別在於幸福的種類和完滿的程度不同。道德的活動既然是一種活動,當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為了追求某種幸福。

人類的靈魂可以粗略地分成三個部分,即營養和繁殖的部分、感覺和慾望的部分、心靈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與實踐和活動密切相關,所以它的目的就在於追求人類靈魂中感覺和慾望部分的幸福。

㈧ 人類為什麼產生道德和道德感

人的人格,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最原始的自己,有慾望,
自我,是現實中的自己,雖然有本我的慾望,但是我愛錢我就不能去搶錢,它克制著本我。
超我。是升華的自己,就是樓主所說的,道德自我。是素質和品格、
請注意這里說的是三個層次而不是三個人格。
這三個層次,由中間的自我,在其他兩者中尋找平衡。如果人的慾望太深,自我無法控制,就會由本我操控,往往就會觸碰社會的底線。
而人之所以有道德,就是由於自我在長時間的生活經驗中得到了升華,被超我所佔據了。犯罪的人就是超我的層次太薄弱了。
而環境影響著每個人的人格養成。

㈨ 人類道德的發展是一個什麼過程

人類道德的發展,是一個曲折上升的歷史過程。道德發展的規律是:人類道德發展的歷內史過程與容社會生產方式的發展進程大體一致。雖然在一定時期可能有某種停滯或倒退現象,但道德發展的總趨勢是向上的、前進的,是沿著曲折的道德向前發展的。
人類道德進步的主要表現是:道德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對於促進社會和諧與人的全面發展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道德調控的范圍不斷擴大,調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斷豐富、更加科學合理;道德的發展和進步成為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是人類道德發展合乎規律的必然產物,是人類道德發展史上的一種嶄新類型的道德,是對人類道德傳統的批判繼承,並必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實踐的發展而與時俱進

㈩ 道德對人類社會意味著什麼

道德對人類社會意味著幸福吉祥,意味著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一九八八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集聚巴黎,他們在一份聯合宣言中寫道,人類要想在二十一世紀繼續生存下去的話,必須回頭到兩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學說的核心就是仁愛道德。英國的大哲學家、社會學家湯恩比博士說: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核心就是慈悲,慈悲與仁愛的意思相近,西方的聖者耶穌,教給人博愛,所以世界上任何正信的宗教,以及所有好的學問中,所有關於道德的論述,核心都離不開一個愛字。「道」是超越時空的大自然運行法則,「德」就是人們按照自然法則去做去生活,所以遵守道德,過有道德的生活,心中充滿慈愛善良,能夠時時處處為別人著想,就是在遵守人生的交通規則,就能讓一個人的人生順暢,事業有成,身心和諧,家庭和諧。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你周圍的世界就像是一面巨大的鏡子,你發出去的是什麼,給你返回來的就是什麼。你發出去的是愛和善良還有感恩,別人回饋給你的也是愛、善良還有感恩,還記得那句歌詞嗎?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乘以十三億就匯聚成了愛的海洋。道德才是真正的尊嚴,讓我們每個人,都去過這種真正有道德、尊嚴,平和喜樂的日子吧,就簡單的說上一點吧,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到你,阿彌陀佛!

熱點內容
n號房換法官 發布:2025-05-07 01:17:53 瀏覽:481
北京法學招聘 發布:2025-05-07 01:00:19 瀏覽:575
公司法有限責任公司設立 發布:2025-05-07 00:40:21 瀏覽:320
保留司法救濟 發布:2025-05-07 00:35:37 瀏覽:694
勞動法實質要件的作用 發布:2025-05-06 23:59:30 瀏覽:217
管理的道德是 發布:2025-05-06 23:59:29 瀏覽:154
孫鵬法學家 發布:2025-05-06 23:33:35 瀏覽:479
勞動合同法監督案例 發布:2025-05-06 23:31:36 瀏覽:834
司法所歸鎮 發布:2025-05-06 23:23:36 瀏覽:531
合同法的撤銷 發布:2025-05-06 23:23:27 瀏覽: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