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修養的實質就是
A. 道德修養的實質
道德修養的實質是一種人性向善的自我規范和自我改造的過程。道德修養的這種自我規范和自我改造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曲折和反復的過程,甚至需要忍受精神的、肉體的痛苦和磨難。然而人的成熟和完善正是在與自我的搏鬥過程中實現的。
B.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人的本質是什麼
正確認識人的本質;一撇一捺寫個人,一生一世學做人;斯芬克斯之謎: 有一個長著獅身、人面怪物,坐在懸崖上,
C. 道德修養都包括什麼
內容:個人抄道德實踐有三種基本形式,這就是道德評價、道德選擇和道德修養。如果說道德評價是以言說為主要形式的實踐活動,道德選擇是以行動為主要形式的實踐活動,那麼,道德修養則是一種既包括言說即道德評價,又包括行動即道德選擇的綜合性實踐活動。
這是由於在道德修養中,個人是需要經常運用道德評價和道德選擇來推進自己的道德修養的。不僅如此,從實質性上說,道德修養也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它是以完善人自身為目的的道德實踐活動,而不是以外在善為目的的道德實踐活動。因此,道德修養屬於倫理學的重大論題。
(3)道德修養的實質就是擴展閱讀
道德修養不僅對個人十分必要,而且對社會也有重要意義。
一是因為整個社會的道德風貌乃是所有個人道德水平的平均值。若每個人的道德水準低,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就低;若每個人的道德水準高,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自然也會高。
二是因為任何社會目標的實現,都要靠大量人才的參與和推動,而可以稱得上是「人才」的人,不僅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能,而且還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質。
D. 什麼叫職業道德修養
對「修養」一詞,人們曾作過多方面的解說。這些解說或者認為「修」是指「切磋琢磨」,有整治、提高之意;「養」是指「涵養熏陶」,有培育、長養之意。或者說「修」是指修正錯誤;「養」是指涵養性情。或者說「修」是指學習,如自修、修業;「養」是指教育。事實上,「修養」是一個含義廣泛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們通過自覺的勤奮學習和培育鍛煉,以及長期努力後達到的一種能力或品質。
道德倫理學說或現實道德生活中「修養」一詞,即所謂道德修養,則是一定的社會或是根據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來改造自己、教育自己、鍛煉自己的道德品質,提高自己道德境界的一種道德實踐活動,以及在這一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道德情操和達到的道德境界。
顯而易見,我們所謂的職業道德修養,是指個人在職業活動中自覺按照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原則、規范和理想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鍛煉的過程,以及由此形成的職業道德境界。
職業道德修養的實質,是個人自覺接受職業道德教育,提高職業道德評價和職業道德選擇能力,消除消極道德的影響,自覺按照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要求指導自己的思想行為。這一實質,規定了它與職業道德教育、職業道德訓練相區別的特點,這種特點主要表現為:
(1)與職業道德教育、職業道德訓練主體和對象彼此分離的特點相區別。職業道德修養的主體和對象是統一的,從業者個體即是這種主體和對象的統一體,職業道德修養的重點就在於個人職業道德理想、職業道德品質、職業道德行為等方面的自覺修養。
(2)與職業道德教育、職業道德訓練從外部進行教育、訓練,帶著灌輸性、強制性特點不同。職業道德修養是從業者自覺主動的道德活動,是一種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改造、自我鍛煉的過程,具有主動自覺的特點。
(3)作為職業活動中的一種綜合性、最深層次的活動,職業道德修養是一個認識和實踐相統一的過程,具有特別強調社會實踐的特點。這一特點有助於從業者在職業道德教育和訓練的指導下,自覺改造、主動鍛煉、反復認識、反復實踐、不斷追求、不斷完善,形成較穩固的職業道德情操和職業道德概念,達到較高的職業道德境界。
E. 職業道德修養的實質
職業道德修養實質上就是兩種對立的道德意識之間的斗爭,是善和惡 、正和內邪、是和非之間的斗爭,對於容從業者來說,要取得職業道德品質上的進步 ,就必須自覺地進行兩種道德觀的斗爭。職業道德修養上的兩種道德觀的斗爭 ,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是一個從業者頭腦中進行的兩種不同思想的斗爭。盡管這兩種不同思想反映著復雜的道德關系,但它卻是在一個人的頭腦中進行的。對於職業道德修養,用形象一點的話來說,就是自己同自己「打官司」,即「內省」。
正是由於這種特點,必須隨時隨地認真培養自己的道德情感,充分發揮思想道德上正確方面的主導作用,促使「為他」的職業道德觀念去戰勝「為己」的職業道德觀念,認真檢查自己的一切言論和行動,改正一切不符合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東西,才能達到不斷提高自己職業道德的水平。
F. 道德修養的實質是指什麼
博愛!道德修養的體現就是博愛,只有真正懂得去愛一切,無論什麼人,那他的道德不是一般的高了,從古至今,凡是有道德修養的人那一個不是博愛的,不是心濟天下蒼生?
G. 思修題目,道德修養的實質就是什麼
你知道為什麼有的人能夠成功有的人卻平庸嗎?因為他們的思想不一樣,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可以少走彎路。這是自古至今一直存在的,是歷史的精華。每個人都願意和品德高尚的人來玩,其機遇自然增多,加上道德對於自己的塑造,內心也會因此感到快樂。
H. 道德修養的基本要求
在大學課程中有相關課程中加強修養是大學生成才的基本規律的說明: 1、道德修養的根本問題
道德修養的根本問題,就是按什麼標准來修養的問題,倫理學上,又叫做道德理想。人們往往把所謂道德上「完善的」典範,當作人們的道德理想。馬克思主義認為,在階級社會中,道德理想有著鮮明的階級性。理想人格是一定階級的道德原則、道德規范最集中的體現。判斷一種道德理想是否進步,是以其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能否起促進作用,是否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有利於最大多數人的利益為標準的。
2、馬克思主義修養觀的實質
馬克思主義修養觀的實質是兩種道德觀的斗爭。
兩種道德觀的長期斗爭,在道德修養中占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自覺性在道德修養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沒有這種自覺性,也就不可能有正確的修養。
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加強對自己主觀世界的改造,是以自覺的思想道德修養作為顯著標志的,它集中體現為完美理想人格的塑造。
3、馬克思主義修養觀的修養原則
道德修養與實踐相結合是無產階級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根本方法。革命實踐和道德修養辯證統一。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強調要在革命實踐中進行修養,唯一的原因就是只有實踐才能夠使社會主義的道德規范轉化為人們的意志和品質,才能使道德教育呈現出實效性。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一項偉大事業。大學生只有加強自我修養,努力成才,把自己造就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才能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神聖使命。大學生要加強自我修養,是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必然要求。在現階段,大學生進行自我修養,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能夠不斷提高思想水平和認識能力,准確把握時代脈搏,適應時代要求。第二,能夠抵禦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推動我國社會主義事業更快地發展。第三,能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完善自己的人格。 大學生進行自我修養,貴在自覺。如果沒有修養的自覺要求,那就根本不可能進行真正的自我修養。大學生進行自我修養,首先必須有這種自覺的要求,即要有自覺性。
自覺性,在修養中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它既表現為把自我修養看成是一種強烈的需要,又表現為自我修養中的主動性,還表現為自我修養的徹底性。一個人要是有了這樣的自覺性,就能使自己的自我修養更富於成效。
大學生自我修養的自覺性是逐步培養起來的。
大學生提高自我修養的自覺性,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第一,自我修養的強烈動機。
第二,要學會自律。
I. 道德修養的本質和特徵是什麼
道德修養的實質是一種人性向善的自我規范和自我改造的過程。道德修養的這種自我規范和專自我改造的過程,是一個屬充滿曲折和反復的過程,甚至需要忍受精神的、肉體的痛苦和磨難。然而人的成熟和完善正是在與自我的搏鬥過程中實現的。
道德修養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1.道德修養要解決兩個主要矛盾,即社會道德體系及其道德要求與個人的道德選擇能力、道德踐行能力之間的矛盾,以及自身受消極道德因素影響而形成的低下的道德品質與先進的道德品質
之間的矛盾。道德修養是通過提高對社會道德體系及其要求的認識,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選擇能力、道德踐行能力,不斷地解剖自己、反省自己,不斷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和完善自
我的過程來解決這兩個矛盾的。
2.道德修養本質上是一種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解剖的活動。道德修養是通過對自己內心世界及其行為的反省、檢查,吐故納新,培養新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
3.道德修養的內驅力來源於個人內在的道德需要。道德修養主體所展開的自我批評和自我斗爭,是由自我內在道德需要所啟動的自主、自為、自覺、自願的行為,而不是迫於某種外在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