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道德教育
❶ 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做什麼呢
思想道德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振興的千秋大業,小學階段的思想道德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占專有重要地位屬。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闡明了要重視小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全文的重點。第二部分是說明學校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第三部分闡述了要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促進小學生思想道德的發展。最後總括全文,思想道德教育是整個教育的起點,德育應從小進行,從家庭學校、社會開始,使小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從小建立起來。 思想道德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振興的千秋大業,一個人道德的形成是一個長期、復雜、曲折的發展過程,在小學階段,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由自然向社會人過渡的主要時期,是學習掌握社會規范的基本階段,在整個德育過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響。如何在小學階段對學生實施思想道德教育?通過在教學工作中的實際經驗,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育。 一、要從小重視小學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 從小培養學生的道德習慣
❷ 思想道德建設方面,明確提出三大方面的教育指的是什麼
思想道德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振興的千秋大業,小學階段的思想道德教育在素質內教育中佔有重要地位。容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闡明了要重視小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全文的重點。第二部分是說明學校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第三部分闡述了要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促進小學生思想道德的發展。最後總括全文,思想道德教育是整個教育的起點,德育應從小進行,從家庭學校、社會開始,使小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從小建立起來。
❸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哪些方面
1、建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立體網路。利用互聯網的現代通信網路手段,建立學校與家庭信息互動機制,建立相關網站及學生檔案,及時發布學校和學生的信息。為特殊家庭子女建立特別檔案,重點關注。
2、凈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環境。探索校園公益網吧建設或社會網吧由學校進行託管、聯管的機制,以學校教育自律來促進綠色網吧建設,引導與滿足未成年人的上網需求。堅決查處含有色情、暴力等音像製品的傳播活動。
3、形成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合力。進一步明確婦聯、教育、民政等部門在家庭教育中的職責,做到既分工又合作,組織社會力量引領青少年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
(3)思修道德教育擴展閱讀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
針對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積極探索新世紀新階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規律,堅持以人為本,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❹ 對學生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哪些
對學生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有:
一、把自己的言傳身教與學生的自我約束結合起來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為人師表。」在工作中要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中早來晚走,經常深入班級。有的學生自習時坐不住凳子,就要在這個時間到教室里備課、刻題,這樣做既保持了自習紀律,又為那些坐不住凳子的學生作了「示範」。應該說,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從老師的身上,學生們會無形中感到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他們會自覺地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自覺地約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
二、把情感教育與嚴格要求結合起來
而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則應該既要當好母親,又要做好父親,也就是對學生既要慈愛,又要嚴管。正如小樹的成長,既需要澆灌,也需要修剪。實際上,慈愛是愛,嚴管又何嘗不是愛呢?因此在情感教育的前提下,對那些經常犯錯誤的學生,要讓他們嚴格遵守《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並配以靈活的措施。這樣做的結果是,學生們感到他們是生活在充滿溫暖而又有秩序的集體中。
三、把理想教育與刻苦學習結合起來
幫助學生們樹立遠大理想,並且引導他們為自己的理想去奮斗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對「理想」這個誘人的字眼兒,談起來容易,讓學生們實現起來就困難了。因為在現實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充滿著各種阻礙,學生們只有發揚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才能實現理想的目標。所以作為教師,既要用理想激發學生們去刻苦學習,又要幫助他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對於每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思想容易波動,情緒不夠穩定,遇到困難猶豫徘徊,這些雖然屬於正常現象,但卻很容易影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那麼教師就要經常給他們講述學習的目的,激發他們拼搏進取,讓他們清楚刻苦學習是實現理想的重要途徑。
四、把傳統美德與社會現實結合起來
把一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跡講給學生們聽,在思想上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這些人物事跡卻代替不了學生們的實際行動,因為學生面對的是活生生的社會現實,新的社會形勢和激烈的競爭在等待著他們,各種不同形式的人生觀、價值觀擺在他們面前,如果不把傳統美德教育與社會現實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們就很難培養出健康而高尚的品德。當然,在學習上他們的進取心也將受到不良的影響。
五、把嚴肅的紀律與活潑的班風結合起來
一個班級具有嚴肅的紀律是每個學生順利學習的保證,而活潑的班風又能使每個學生以更加愉快的心情,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嚴肅的紀律與活潑的班風,二者之間不僅不存在著任何對立,而且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只有嚴肅的紀律才能創造一個具有朝氣的班集體,而在一個積極上進的班集體中,每個學生會更加遵守紀律。
總之,德育是培養學生的一項重要工作。它既需要我們用一句句實話、一件件實事去打動學生,去影響學生,又需要我們開動腦筋,採取積極措施去幫助教育學生。
❺ 如何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教育
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一、教師本人品格的高尚有利於對學生言傳身教。
對於純潔的猶如一張白紙、好奇心強,極具模仿力的小學生來說,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神聖的,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對模仿力極強而判斷力不強的小學生產生極大影響。小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處在初級階段,對教師的優點或缺點,都會機械的去模仿,所以教師平時面對學生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實際工作中,教師要時刻以優秀人物為榜樣,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做到愛崗、敬業、勤業和品德高尚。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以教師自身的表率讓學生受到教育,使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自覺樹立起尊敬市長、勤奮好學、積極上進的品格觀念。
二、教師對學生投入「真愛」,有利於學生「心靈」溝通 品德教育要「以人為本,因人而異」,必須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關鍵在於投入「真愛」。只有愛心打動學生,才能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感情和願望,關注學生。多觀察、多發現其特點,諸如好玩、好動、好奇心、喜歡成功、喜歡表揚和自我表現,部分學生具有自卑封閉性格和逆反心理等等。師生關系融洽,與學生交知心朋友是成功教育的基礎。教育工作是「良心事業」,只有教師動真情,學生才能動真格;只有全面貫徹地深入了解學生心靈,才能做到全面調查,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一切。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才能抓住學生的思想傾向,分辨出外因或內因,針對原因對症下葯,做到方法正確,措施得當,講究實效,如此才能效果顯著。
三、教師對學生細致耐心地進行說理,有利於讓學生心悅誠服。 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最好辦法就是說理。常言說:「有理赱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只有把道理講通了,心情才舒暢,對事物看法才明了。說理不能長篇大論,要抓住要害,言簡意賅。語言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讓學生能夠理解,要充滿親情和真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做到全面地感情投入,使他們感到溫暖,感到親近,學生自然就會樂以接受老師的說教。
四、教師對學生真心熱情地鼓勵,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
學生們人人喜歡稱贊和表揚,教師應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徵,並且不失良機地鼓勵學生。比如:學習、紀律和道德等方面,學生只要有誠心改錯的表現,哪怕一丁點地進步,也應給於適當的表揚,投以贊許和鼓勵,平時對學生少批評、少懲罰,這樣才能喚起和推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真心誠意,正確引導學生,耐心地把學生扶上彼岸,明確人生前進的方向。
五、教師尊重學生人格,杜絕體罰,有利於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
教育的成功就是讓學生就具有高尚、誠實、聰明、勤奮、自尊和自豪而不驕傲的人品。有時候過分溺愛和體罰具有相同的消極面,不利於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錯誤的。溺愛把人慣壞,體罰是對學生的一種摧殘,尤其在人人平等和人權共享的社會主義國家裡,在法制逐步完成的新時期,體罰學生和變相體罰,既是不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必須杜絕體罰,應該大力鼓勵他們自尊、自愛和自強,培養其自主意識,促進其自主學習,實現其自我教育、自我調整心態、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能力的形成。
❻ 如何加強思想道德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及學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學校、家庭及社會教育的各個環節,在教育過程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特殊性與普遍性相結合的原則,做到有的放矢。針對上述情形,當代德育教育猶其應強調如下幾點:
1、加強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內容,講道德是做人的起碼原則,中學生道德教育主要是進行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職業道德教育,具體表現在堅持「五愛」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師在此過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則,以身示範」,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應以偉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學生,讓學生耳濡目染,最終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緊抓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廢。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往往具有情緒不穩定,意志品質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極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的特點。所以心理健康教育關鍵要做到:增強學生交往能力,培養豐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緒,較強的自製力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對學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養,不僅僅是紙上談兵,重要的是結合社會實踐,聯系中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挖掘和提煉,正反兩方面施加影響,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學會自覺調節情緒、意志堅強、性格良好等。
3、提倡個性發展教育
個性發展教育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對中學生主要是進行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審美情趣的培養,以信息化為主要標志的二十一世紀,人們的審美觀易受影視、音像製品、網路文化以及廣告宣傳等的影響,中學生更是如此。因此,個性發展教育的迫切任務之一就是要在尊重發展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培養健康的審美觀、道德觀和人生觀。
4、全面改進未成年人德育教育方法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對新世紀新階段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面對信息時代,廣大德育教育工作者要改變過去封閉型、被動型的教育方法,不能只滿足於文件的層層轉發,不能只停留於原理原則的闡述,應該樹立開放的現代的教育觀,充分發揮學校、社會、家庭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信息選擇功能和文化整合功能,使德育教育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主動地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積極主動地引導未成年人在社會實踐中自主選擇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人生道路,促進他們主動健康地成長。
❼ 如何對中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當前我們的道德教育存在不少誤區,主要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道德教育的內容脫離青少年的實際。這方麵包括目前道德標准高深的理論遠離了青少年的實際生活,抽象的內容影響了青少年的理解,單一的標准影響青少年多樣化的發展,道德教育與青少年人格和心理塑造處在分離狀態。 二是道德教育的過程脫離青少年的主體。包括傳統教育的方向、內容、目標主要不是從青少年出發,而是把青少年作為被塑造的客體,這樣造成與目前青少年主體的核心價值相背離,不能適應社會的變遷。 三是道德教育的形式脫離社會及青少年的現實。目前學校主要是以灌輸形式進行道德教育,忽視德育過程中青少年之間、青少年與老師之間的互動,在社會層面的道德教育過程中存在著青少年低參與、甚至不參與的現象。 四是道德教育結果認識與行為嚴重脫離。目前道德價值標准存在虛化的現象,學生的道德行為已完全社會化,使學生在道德能力上面臨多種挑戰,在道德認識上都知道那麼做,但道德行為卻做不到。 一、對學生進行心理上的疏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一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點,他們的性格各不相同,即使對同一件事,同一個問題,他們的看法也存在著差異。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把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公平、公正地去對待他們。還要做到熟悉每一個學生,因材施教,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對症下葯,切切實實地做好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特別是對於一些學習不是很好,心理素質差,存在著這樣或那樣問題的學生,更應該時刻關心他們,用愛來打開他們的心房,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表揚,促使他們進步。同時,我們在教育過程中還要遵循心理規律,注重心理輔導,通過教育、疏導、啟示,使學生的思想問題得到解決。 二、集體主義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須堅持的價值取向。 由於現在的孩子集體意識較為淡薄,總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與別人合作及欣賞別人的精神,為此對學生加強集體主義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今天社會穩定發展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個人的主體性,重視人本身的建設和個性發展,將集體發展的訴求與個人發展需要有機結合起來,恰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興旺發達的基礎和條件。陶行知說過: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只是一個悲劇。事實上,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也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指向。學生主體意識的思想,主要是通過各種集體活動來實現的。在活動中,調動學生對集體的事情主動參與意識、主人翁的意識,注重讓學生從自身的特點出發,積極為集體出力,讓他們始終覺得自己是集體的主人,主動關心集體的事情,關心集體的活動,如:開展品德好差生結對子、一幫一等活動,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哲理,帶動品德行為不良學生的轉變;還可以定期召開一些主題班隊會,要求學生共同討論班會的內容、活動方式以及自己參與的形式,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通過參與集體活動產生對集體的責任感,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善於調動大家為集體出主意,為集體出力,為集體的問題分憂,另外,要讓集體的每個成員都負有適於他們的具體責任,這樣就能夠進而形成對集體的責任意識。學生自覺意識到作為集體成員的尊嚴和榮耀,從而更加熱愛集體,珍惜集體的榮譽,並能推動學生積極向上。 我們常說: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明天。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是與學生們生活在一個健康向上、團結友愛、活潑和諧的集體中分不開的,從小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的責任感,並可以較好的處理好它們的關系,將會使學生受益終生。 三、以課堂教學作為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並大力加強學生課余活動主陣地的建設。 1、學校開設的教育課程,尤其是德育課程,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但是,要想實現德育效果,單一的德育課是無法達到的,要在其他課程中滲透德育內容。如語文課、綜合實踐課等,可以通過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課文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也可以通過描寫英雄人物的文章以榜樣的光輝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素養。總之,應使思想道德教育滲透到教育的各個方面,使其無處不有,無時不在。同時,教師還要不斷改進教學形式和方法,使學校的德育課程成為學生喜愛的課程,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渠道。 2、學生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要充分利用學生課余時間,弘揚主旋律,加強思想道德教育。 我們學校平時注意組織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如組織讀書演講等。身為老師更是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和社區公益活動,參加生產勞動實踐。日常生活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徑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 四、教師都樹立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追求目標,以淵博的學識,高尚的品行和人格魅力教育和影響學生。 學生是最聽教師的話的,教師是學生的楷模,學生是教師的鏡子。我們老師作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孩子成人成材,因此,我們必須十分注重培養自己良好的品德。我們要認清自己肩上的責任,努力加強自身的修養,首先要公道、正派、清正、廉潔,同時還要有嚴於律己、以身作則的精神,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去影響和帶動學生,努力把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其次,老師還要提高情感素質,必須對學生有熱愛之心,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基礎。
❽ 思想道德品質包括什麼內容
1、道德認識
道德認識是人們對是非善惡的認識和評價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道德觀念,包括品德知識和品德判斷兩個方面。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做是非、善惡判斷時引起的內心體驗,表現為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愛憎、好惡的態度。品德情感是學生產生品德行為的內在動力,是實現執行轉化的催化劑。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們為實現一定的品德行為目的所做出的自覺而頑強的努力。品德意志是調節學生品德行為的精神力量。
4、道德行為
道德行為是通過實踐或練習形成的,是實現品德認識、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產生品德動機的行為定向及外部表現。品德行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標志,是衡量少年兒童認識與修養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
(8)思修道德教育擴展閱讀
思想道德品質的價值:
從青年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看,當代大學生正處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歷史條件下,正置身於利益主體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價值取向多元的歷史背景中。對此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不僅要從治理社會大環境入手,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而且,要從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課,對大學生進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艱苦奮斗創業精神等方面的教育。
❾ 思想道德教育,主要的作用有哪些
基本要素包含受教育者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簡稱知、情、意、行。
道德認識是人們對是非善惡的認識和評價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道德觀念,包括品德知識和品德判斷兩個方面。
道德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做是非、善惡判斷時引起的內心體驗,表現為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愛憎、好惡的態度。品德情感是學生產生品德行為的內在動力,是實現執行轉化的催化劑。
道德意志是人們為實現一定的品德行為目的所做出的自覺而頑強的努力。品德意志是調節學生品德行為的精神力量。
積極探索新世紀新階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規律,堅持以人為本,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❿ 什麼是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抄教育,是為了培養人的思襲想道德素質,使其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思想道德教育是實實在在的實踐活動,不是抽象的概念。中華民族文化博大浩瀚,倫理道德思想和倫理道德教育所累積的理論亦宏富精深。繼承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關鍵在汲取傳統文化、道德的精髓,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實施途徑和方法。思想道德教育不僅具有歷史性,而且作為人類共同財富,還具有共同性。我們在引進西方先進科技的同時,也應該引進大量的西方先進文化和優秀道德。把外來先進文化同本土傳統優秀文化和道德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具有時代特徵的、進步的民族文化和道德規范,我們中華民族才會立於永恆的不敗之地。